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向國民黨靠攏的消息《新聞輯錄》01

傅雲欽   輯錄    2014.07.11更新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向國民黨靠攏的消息《新聞輯錄》01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向國民黨靠攏的消息《新聞輯錄》08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向國民黨靠攏的消息《新聞輯錄》09

● 民共交流時常出現的用語
──大陸統戰的用語、民進黨墮落的用語

一、民進黨、中共都愛用

不要鎖國、不要逢中必反、契機、務實、轉型、調整、突破、破冰、開創(新局)、進展、開展、信心、自信、了解、共識、創造條件、營造氛圍、釋出善意、改善關係、互動、互信、交流、合作、整合、統合、同文、同種、共源、和解、共生、共存、共榮、互利、雙贏、和平、穩定、安定、正確道路、和平發展、求同存異、面對差異、尊重差異、處理差異

二、民進黨愛用

情勢變更、穩健、創造性模糊、兩岸事務的處理能力、不要仇恨、不要敵對、不要意識型態作祟、不要僵化、不要內耗、不要空轉、不要被邊緣化



[圖片] 1991年陳水扁等人在天安門
陳水扁(中)在天安門毛澤東像前留影。1991723日至26日,陳水扁一連四天都在北京訪問,住在五星級的王府飯店,隨行的還有他的助手(後任“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助理(後任臺灣“國防部副部長”)柯承亨和懋賓企業董事長蘇聰賢等。

fengxxy的相簿

[圖片] 1993年謝長廷等人在廈門大學
1993年,立委謝長廷(一排左二)率團赴大陸訪問,隨團的還有民進黨的姚嘉文(一排右一)、蔡同榮(三排右一)、柯建銘(三排右二)、李慶雄(二排左一)。圖為眾人訪問廈門大學臺研所時留影。

總統府新聞稿  20000520

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陳水扁先生,今天偕副總統呂秀蓮女士參加就職慶祝大會,並發表就職演說。……總統就職演說全文為:

……海峽兩岸人民源自於相同的血緣、文化和歷史背景,我們相信雙方的領導人一定有足夠的智慧與創意,秉持民主對等的原則,在既有的基礎之上,善意營造合作的條件,共同來處理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

總統府新聞稿  20000706

……陳總統說,雖然大家希望兩岸問題能夠儘快獲得突破與解決,但是許多事情是急不得的,我們願意等待,願意以耐性與忍性來等待中共善意的回應,因為,即使頑石,有一天也會點頭。……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0097 00:00

對於民進黨主席謝長廷的「不排除統一可能」的發言,陸委會主委蔡英文7日上午表示,「這跟總統陳水扁的說法,邏輯是相同的,不是嗎?」她指出,民進黨能夠從「台獨黨綱」講到今天的「統一不是唯一的選項」,是很大的進步。蔡英文強調,媒體應該比她更清楚,這個進步有多大

對於有人認為謝長廷的「不排除統一的可能」,相較於陳水扁的「統一不是唯一的選項」,還是有程度上差異的看法,蔡英文直說,「我不覺得」,她指出,二者的邏輯是相同的,不覺得有什麼程度上的差異,只是講法不同而已。

而對於部份媒體質疑「統一不是唯一選項」的說法,是否會傷害兩岸關係發展的問題,蔡英文指出,她覺得「反而」是很大的進步,她說,你們(媒體)要想想看,民進黨能夠從「台獨黨綱」,講到今天的「統一不是唯一的選項」,這個進步有多大,你們應該比我更清楚。

評謝長廷的「不排除統一」說
⊙蔡同榮
自由時報  2000.09.13

一九八六年,在海內外台灣人追求獨立建國的濃厚氣氛下,台灣人成立民進黨,在所謂「台獨黨綱」上,民進黨明白的表示:「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這個基本黨綱的宣示不僅是民進黨奮鬥執政的目標,更是台灣民族精神之所在,也是民主進步黨至今仍獲得全國選民肯定的神主牌。

「統一」表示台灣被中國併吞,台灣將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因此,「統一」與「獨立」是兩個互不相容的主張。謝長廷是民進黨主席,表示「民進黨不排除統一」,在程序上、理論上、實際上都有不妥之處。 程序上:民進黨黨章規定中常會「制訂及執行黨政計畫」,所以像統獨這麼重大的黨政策,應由中常會決定。中常會採用合議制,統獨問題應在中常會共同討論、決定,而不是未經討論,逕由主席對外公開發表看法。這種作法在程序上有重大的瑕疵。 理論上:去年,民進黨黨代表會議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並未推翻「台獨黨綱」。

「決議文」提出六項「主張」。第二「主張」強調:「台灣並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片面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與『一國兩制』根本不適用於台灣。」很顯然,民進黨主張「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另在第四「主張」申論第二「主張」:就是因為民進黨主張「一台一中」,「台灣應揚棄『一個中國』的主張,以避免國際社會的認知混淆,授予中國併吞的藉口。」國際社會對「一個中國」有普遍的定義: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主張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的民進黨自然反對「一個中國」主張。而在第一「主張」也指出,萬一由於情勢變遷,台灣獨立難以確保時,台灣何去何從應由台灣人民決定:「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必須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換句話說:民進黨以追求、確保台灣獨立為目標,在萬不得已的狀況下,才舉行公民投票。

舉行公民投票的目的,是用台灣人民意願為手段來維護台灣獨立,如果接受「統一」,向中國投降,何必多此一舉,再來個公民投票。由「台獨黨綱」與「台灣前途決議文」看來,民進黨一直追求台灣獨立建國。「統一」是消滅獨立,完全不符合民進黨任何文獻的內容與精神,謝長廷主席的「不排除統一」主張,理論上是站不住腳的。實際上:台灣民意逐漸不支持「統一」。根據陸委會提供的各種民意調查結果,傾向統一(包含急統與緩統)者:一九九四年初,佔二十七%;一九九六年初,佔二十三%;一九九八年初,佔二十一%;今年初,也佔二十一%。

這些統計數字顯示,支持「統一」的百分比逐年下降,更沒有上升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為著明年縣市長、立委選舉,民進黨實無非談「統一」得不到選票的壓力,謝主席自動談「統一」實是庸人自擾。並且,為著爭取台海的和平安定,陳水扁總統一連串說些討好中國的話,已令他的支持者感到苦悶與鬱卒。如民進黨主席與陳總統唱同調,無異押著總統向「軟弱」的方向走,實是損害台灣人利益。謝主席不應與陳總統在中國政策方面拉近距離,而應保持相當距離,可讓陳總統向中國表示,他的黨及支持者都不認同他的政策。

如此,在跟中國談判時,台灣才有更多的籌碼。由各種觀點來看,謝主席實不應隨興提出「不排除統一」的論調。盼望謝主席懸崖勒馬,不必在「統一」的迷思中打轉。(作者蔡同榮╱民進黨中常委、現任立法委員)

總統府新聞稿  20000913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中午前往來來大飯店,參加國際扶輪第三五二0地區第七分區聯合例會,並致詞。致詞內容為:……

我曾經發表一個演講,就是從一個中國破繭而出,因為它像一個緊箍咒,接受一個中國就表示必須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治我們的。他的一國兩制怎麼行得通,你們看香港統治了兩岸,一國兩制的問題非常多,我們當然不是香港,我們當然要追求我們的自主和尊嚴,所以一定要從一個中國來脫穎而出。但是我們絕對不是說這樣就是要與中國為敵,絕對沒有這個意思,從頭以來,我都認為,新政府代表新的台灣人民,要表達最高的善意和誠意,是不是要公開表示,國共兩黨的歷史恩怨告一段落,因為當時國民黨被中國共產黨在大陸打敗以後,可以說是逃難過來,延續到台灣全體的人民,糾纏不清的關係,在今(八十九)年五月二十日應該告一段落,立刻終結國共兩黨歷史恩怨,表達最大的善意。台灣和中國就血緣文化來講,我們願意承認我們是遠親,就地理來講,我們是近鄰,所以我的遠親近鄰的主張在競選期間一再表達,獲得很多的肯定。……

總統府新聞稿  20001012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前往台北市仁愛路鴻禧美術館,為「清翫雅集千禧年收藏展」開展致詞。……

副總統也指出,她一直希望兩岸關係能夠改善,因此,提出兩岸關係為「遠親近鄰」的說法,但卻未能獲得對岸善意的回應。在兩岸關係緊張之際,許多藝術收藏家將其蒐集的文物,在中國大陸展出,默默從事兩岸文化的交流,對兩岸緊張關係的緩和,具有一定的效用。

總統府新聞稿  20001205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應邀前往北投華僑會館,以「海外僑民如何協助政府拓展外交空間」為題,向返國開會的僑務委員作專題演講。副總統演講內容為:……

其實目前兩岸的現狀,是過去國共兩黨歷史的恩怨所造成,現在新政府執政了,過去的恩怨應該要告一段落了。我在大選期間提出兩岸關係有如遠親近鄰的理念,因為台灣人來自大陸,所以與大陸人民是遠親,而台灣與大陸地理位置接近,所以是近鄰遠親近鄰是極具善意的說法,也普受台灣人民的認同,但北京當局卻藉此打擊我來孤立陳總統的領導,這是政治技倆,其實與我所講的話無關。本人對大陸人民的善良、勤奮一向是肯定的,我們今天的成果也非常願意與他們分享,但彼岸對台灣一定要適度的尊重,我們的要求並不多,但有些事情卻一定要堅持。

總統府新聞稿  20001231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發表跨世紀談話,並向全民祝賀新年。總統談話全文如下:

……個人在就職演說中曾經強調,兩岸人民源自於相同的血緣、文化和歷史背景,我們相信雙方的領導人一定有足夠的智慧和創意,秉持民主對等的原則,在既有的基礎之上,以善意營造合作的條件,共同來處理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事實上,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一個中國」原本並不是問題。……

兩岸原是一家人,也有共存共榮的相同目標,既然希望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就更應該要相互體諒、相互提攜,彼此不應該想要損害或者消滅對方。我們要呼籲對岸的政府與領導人,尊重中華民國生存的空間與國際的尊嚴,公開放棄武力的威脅,以最大的氣度和前瞻的智慧,超越目前的爭執和僵局,從兩岸經貿與文化的統合開始著手,逐步建立兩岸之間的信任,進而共同尋求兩岸永久和平、政治統合的新架構。……

總統府新聞稿  20001231

副總統秀蓮女士於十二月廿一日接受「德國之聲」亞洲部主任克納伯(Guenter Knabe)專訪,該專訪部分內容已於十二月三十一日晚間九時播出,答問全文如下:……

問:您的言論中共方面極為關切,您認為這對兩岸關係有何影響?

答:……對中國大陸我們也是充滿了善意與誠意,不論北京如何醜化我,台灣人民與中國人民絕對友好,而且無冤無仇,我們也相信北京的領導人在跨入廿一世紀之後,也會隨著時代潮流,放棄霸權的思想。……

總統府新聞稿  20010112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就雙方共同關切的議題,廣泛地交換意見。

……有關兩岸未來關係的發展,總統指出……從他五二○就職演說到前不久前的「跨世紀談話」,再再顯示我們改善兩岸關係的誠意與決心。「我們做我們應該做的事」,而且我們絕不會因未受到善意的回應就放棄,反而將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總統府新聞稿  20010815

……副總統秀蓮女士表示,這次舉辦「世界和平.台灣發聲」活動的意義有三:一、從台北向全界發聲—「我們不是麻煩的製造者,而是和平的締造者」;二、要向中國大陸的領導人表示,人權與和平是超越國界的,台灣與大陸無冤無仇,是遠親近鄰,應該一起合作,促進兩岸的和平。……

總統府新聞稿  20010815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前往圓山飯店,參加「二00一世界和平論壇」開幕典禮,並致詞。……

副總統嚴正聲明,中華民國在台灣一直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香港、澳門完全不同,台灣未來的走向,要由二千三百萬人民做最後的決定。不過,我們真誠希望和中國大陸和平相處,因為兩岸人在血緣上是親戚,在地理上是鄰居,因此她提出兩岸為「遠親近鄰」的關係,然而北京當局似乎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總統府新聞稿  20010823

……陳總統指出,……從去年五二0就職演說的「四不一沒有」、「跨世紀談話」中的兩岸「統合論」、今年五月出訪時所提的「新五不」、到開放小三通準備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以及目前研擬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作為處理兩岸關係的新思維等,都顯示我方改善兩岸關係的誠意與具體行動,但中共不僅沒有積極善意的回應,還利用分化統戰的手段來影響台灣內部的團結,以部署飛彈、擴張軍備來製造兩岸緊張。……

李鴻禧 2001/10/25
鯨魚Hi-On網站
這幾天,由於民進黨主席謝長廷公開表示,「民進黨不排除統一」,又強調「不傷害中國人民」,在社會民間、學術輿論各方 面,引起了不少議論;對民進黨未來發展,尤其是明年底具關鍵性的國會議會及縣市長選舉,可能會發生若干影響,民進黨要小心謹慎。台灣戰後四、五十年間,實施戒嚴緊急體制的政治迫害,一般大眾,對參加在野反對黨派,一向害怕畏忌。

因此,民進黨成立迄今雖已十多年,但扣除人頭黨員後有無十萬成員,都常被懷疑談論。不過,在每次大選,民進黨都能獲得平均三成半乃至四成左右選票,成為最 大在野黨,而且在 此次總統大選選局 三強鼎立下,獲得勝利成為執政黨。這除了有些民進黨政治人物,以清廉、能幹、熱愛台灣,使民眾樂於自動、盡力支持外;其繼承「黨外人士」,發揚建立的獨立 自主、民主自由的民進黨黨綱,普遍獲得台灣人之贊同,才是主要原因所在。就如同新黨、親民黨以「反台獨、求統一」,獲得某族群或迷統人士支持一樣;民進黨是以「求台獨、反統一」之台獨黨綱,獲得某族群或反統人士支持。這是多元民主社會之政黨政治常態。

因而,民進黨若未正式廢除台獨黨綱,或經由該黨重要黨內會議決議廢改;黨主席逕自發表「民進黨不排除統一」,對向來為台獨而支持民進黨的人,是一種背叛式打擊,可能影響民進黨未來發展。

相對於謝主席的這些談話,身為全民的總統之陳水扁,面對國民黨歷史包袱國統綱領之挑戰,為避免刺激中國及台灣內部統派 ,表明「統一不是唯一選項」,看來是較符合多數台灣人意願,對民進黨未來發展也較有益。至於明知現在中國人民都想侵吞台灣,仍強調「不傷害中國人民」,那又說到哪裡去了?

總統府新聞稿  20011029

……陳總統說,誠如今天報紙所載,他一直期待兩岸領導人有握手和解的一天,一年來,此一信念也始終如一,沒有改變,他盼望兩岸能秉持「善意和解、積極的合作及永久的和平」進行對話與協商,如此的用心及苦心,雖然至今仍未獲得對岸善意的回應,但他仍不改初衷。……

總統府新聞稿  20020216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晚上在總統府,以視訊方式向台裔美籍學生協會二00二年年會的與會者發表演說。……副總統的演講中譯文如下:……

北京當局常說「一個中國原則」及「一國兩制」是他們的底線,我方則認為「一個中國」可以是雙方討論的「議題」,而不應是「前提」,與其採用有爭議的「一個中國」說法,我建議,倒不如改用「一個中華」,因為兩岸都是炎黃子孫,同文同種國共的恩怨應該在二000年五月廿日民進黨執政後,劃下休止符。台灣與中國是有特殊的關係,從歷史、血緣上來看,我們是「遠親」,就像美國與英國的關係一樣,而從地理的角度看,雙方則是「近鄰」,既然是「遠親近鄰」就應該守望相助,和平共榮,不應有戰爭和仇恨。至於「一國兩制」這已顯示其中有一制不好,否則為何還要提出兩制?我建議與其「一國兩制」,不如中國與台灣都先建立「一制」—也就是民主自由之制再說。……

長期以來,北京當局對台灣的威脅,已深深影響到我們的安全與福祉,台灣無意與北京當局對抗,希望雙方能以「競爭」來代替「鬥爭」,看誰的制度好,看誰的政策符合民意,這才是人民之福,「統獨爭議」是國共鬥爭之下的歷史產物,隨著陳總統的就任、民進黨上台執政已經讓這種爭議失去了意義,「統獨」是歷史名詞,北京當局如果一天不放棄它的霸權與君父思想,處處想控制或將台灣當成它的附屬品,那麼台灣將離它離得愈遠,兩岸之間也就永遠沒有長久的和平可言。

總統府新聞稿  20021001

……今天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副總統秀蓮女士首先代表台灣人民隔海道賀外,同時也期許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一個大國,在慶祝建國紀念日時,千萬不能遺忘作為大國的責任與風範,應為亞太地區的和平與進步做出貢獻,尤其是,台海兩岸血源相同,既是遠親,也是近鄰,雙方不應武力相向,而應和平共處,合作分享。……

副總統談話全文如下:……我們認為兩岸人民不僅無冤無仇而且可以友好合作。……

總統府新聞稿  20021021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訪視中央播電台,對於電台扮演台灣的喉舌,每天以十八種語言向全世界發聲,表達肯定之意。……

副總統也再次提出她所倡導的柔性國力,被天主教教宗譽為可與印度甘地所倡導的非暴力理論相比美,而台灣與大陸人民無冤無仇應建構更友善的關係,她相信,利用中央廣播電台此一管道的廣播效果,對於相關理念的倡導,應有助益,日後她一定會再來訪視並多利用電台的資源,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總統府新聞稿  20031201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應邀參加國立臺北大學學生週會,並以「非常主人的非常未來」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副總統演講內容為:……

我們和中國無冤無仇,我們每年有三百萬的人到五百萬人來往中國大陸去探親、去觀光、去投資,為何我們對他們那麼好,為何我們還有很多人幻想中國大陸是天堂的時候,他們還有很多人沒有飯吃,沒有機會受教育,很多人在生死邊緣、貧窮線上爭扎,可是他們的國家要用這麼多的飛彈對準我們。……

總統府新聞稿  20040127

陳總統水扁先生日前致函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響應教宗二○○四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並透過我駐教廷大使杜筑生轉致。……總統響應教宗世界和平日文告信函內容為:

……雖然在過去三年多的日子裡,我們一直以最大的誠意與善意,希望營造和解合作和平的兩岸關係,但北京當局不僅從未放棄對臺動武的意圖,甚至多次宣示絕不放棄使用武力,臺灣兩千三百萬人民免於恐懼的自由及祈求和平的心聲,顯然未受到應有的尊重與善意的回應。……

總統府新聞稿  20050120

陳總統水扁先生昨(十九)日在台南接受日本每日新聞社及下野新聞社聯合專訪,訪談內容於日本時間一月二十日刊出。專訪答問內容如下:

……總統:……我已經代表台灣人民先後寄出三十枝以上的和平橄欖枝,但很遺憾的,至今仍無法獲得胡錦濤國家主席善意的回應,但我們願意等,就如德川家康所說的一句名言-「杜鵑何時啼,待之可矣!」……所謂的「反分裂國家法」,什麼叫作反分裂,也許現在大家還沒有看到相關法案的真正內容與具體條文,但是很清楚的,中共訂定這樣的法律,就是要企圖對台海目前的和平現狀來作改變,而且北京當局也企圖對於兩岸的問題本身要作仲裁者又兼執行者。……

陳宗逸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5/02/03 463-464

政院長謝長廷在一月二十五日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為日後謝內閣有關於推動「重大爭議性政策」的思考,首度提出了引起議論的「憲法一中」說法。謝長廷說,當前台灣的二大亂象,一是國家認同,二是憲法。他認為,未來行政院在「憲法還沒有改之前」還是必須遵守憲法,如果執政黨現在不守憲法,那麼將來即使制定出一套新的憲法,在野陣營不是也可以同樣不遵守憲法?謝長廷強調,現在的中華民國憲法是「一個中國」憲法,既是「一中」,就必須遵守。在相關的前提之下,謝長廷也承諾,有關的重大爭議政策,例如機關單位的「正名」措施,謝長廷認為這個問題引起社會「爭議」,在沒有社會「共識」之前,他不會要行政院貿然推動。

謝長廷詮釋現階段中華民國憲法,認為是「一中」架構,行政院就該遵守,這種看法在數日之內,引發了台灣國內獨派團體和民間正名社團的一片譁然,光是針對現階段中華民國憲法究竟是不是「一中」憲法?學界就有相當兩極的不同意見。憲法學者許慶雄教授說,謝長廷的這種看法,似乎掉入了一種類似「接受中華民國體制,卻又同時主張台灣不屬於中國的雙重矛盾」,許慶雄說,台灣的國家認同亂七八糟,國際地位岌岌可危,都是這種雙重矛盾認知的錯誤所造成,他認為日後不必說太多類似這種想「討好」主流媒體的講法。

也有學者批評,謝長廷過去曾經為了要訪問廈門,說過「高雄、廈門是同一國家的兩個城市」,他也曾經主張「一九九一年五月一日的憲法增修條文,有訂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的差別,顯示兩岸為同一個國家」。過去學界已經有相當多的人批評他這樣的看法。憲法學者說,一九九三年的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三二八號已經指出,有關中華民國領土和固有疆域的問題,「是政治問題,非法律解釋範疇」,解釋文中也寫明:「固有疆域範圍之界定,為重大之政治問題,不應由行使司法權之釋憲機關予以解釋。」

學者普遍認為,這個大法官解釋文,已經將九一年的增修條文,甚至法律層次「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方面有關「一個中國」的問題,作出了解釋,即使「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有「國家統一前」的字眼,但是這只是法律層次的文字問題,並沒有和統一相關的基本法律和綱領的形式,甚至沒有處理「不具備中華民國國籍」的「大陸地區人民」問題,憲法的本文也將他們排除在憲法第三條所規定「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的適用範圍之外。總體而言,學者普遍認為,李登輝主政十二年,採取細緻的憲政改革步驟,一步一步將「憲法一中」的陷阱剷除殆盡,雖然未竟全功,但是也醞釀了台灣社會的主體意識和國家正名運動的能量,此時謝長廷重提「憲法一中」,無疑是在「開倒車」,甚至有與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相違背的爭議。

如果要繼續維持中華民國體制、維持一中憲法,則台灣社會非但無法持續提升國家主權獨立的意識,國家認同也會持續的錯亂下去。許慶雄說,繼續維持這樣的現狀,相信憲法的「一個中國」,那麼國際社會未來也不會有人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美國、日本等強國只好繼續要求台灣「好好和中國談判」,許慶雄認為這種促談壓力,台灣並不能責怪國際社會有「恐中症」,台灣內部常有政府官員或者民間團體喜歡抗議美國、抗議別人出賣台灣利益,卻不知道事實上這並不是別人出賣台灣,而是台灣自己的選擇我們選擇相信一個中國,相信所謂「創造性的模糊空間」,自以為聰明可以在國際法的漏洞中求生存,事實上只是讓世界各國看笑話,甚至更加無法幫助台灣,沒有正當性。……

多數學者認為,他們理解謝長廷談論相關話題的背景,在立委選戰後的朝小野大氣氛,與謝內閣的「協商共生」理念以及用「放空」來尋求朝野合作的觀念,但是國家認同與地位的相關談話,不宜過度被包裝在「朝野和解」的訴求當中。尤其,謝長廷所說「沒有變成多數人支持的社運,政府應代表多數人運作,就不應去推動少數人支持的社運」的談話,卻讓統派陣營大聲叫好,這種「有點過頭」的「討好」言論,讓學界對謝長廷日後的施政,捏一把冷汗。

NowNews  2005/02/24  14:54
記者鄧若寧/台北報導

扁宋會結束會談,也簽署備忘錄,用白字黑字紀錄下來,兩人簽字後,也互相交換備忘錄,兩人達成十點共識,認為要超越黨派立場,共同思考族群利益,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的國家定位,兩岸在事實與法理現狀,兩岸問題最高原則是要遵守憲法。

這些共識還包括,在體制內,不會更改國號,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的問題為了提升國家效率,進行憲政改革,不涉及領土及國號,對岸武力威脅不利兩岸關係改善,要建立和平穩定,則應凝聚朝野共識,讓兩岸和平機制法制化。……

雙方經坦誠溝通,達成以下十點的共同結論包括:

一、依照中華民國憲法所揭櫫的國家定位,即為兩岸目前在事實法理上的現況,此一中華民國主權現況,必須受到兩岸國際承認尊重

二、現階段的兩岸關係的最高原則,應為遵守憲法、維持現況、共創和平,在兩岸和平的前提下,陳總統承諾,在其任期之內,不會宣佈獨立、也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況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和國統會的問題,宋楚瑜對此表示同意與支持。

三、為提升國家整體的競爭力與政府管理的效能,有必要凝聚朝野共識、進行憲政改革,陳總統和宋楚瑜共同承諾,憲政改革的推動不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及台海現況的改變,並依憲法所規定的程序進行修改。

四、武力威脅或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均不利於兩岸關係的改善,為促成兩岸關係的正常化,並建立一個和平穩定互動架構,雙方將凝聚朝野共識,共同推動有關兩岸和平的機制與法制化。

五、加強推動兩岸經貿、文化與學術等交流,並以春節包機成功的模式,透過與對岸的協商與談判,逐步推動貨運便捷化,乃至於全面三通。經發會召開至今已超過三年,對影響產業發展及國家整體競爭力的管制,將儘速予以檢討和修正,以落實生根台灣、佈局全球的經發會共識

六、任何台海現況的改變,必須獲得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同意,並在兩岸善意的基礎上,不排除兩岸之間未來發展任何關係模式的可能。

七、台灣必須要有足夠的國防力量,才能確保台海的和平,未來將在國家安全、台海穩定、區域和平的戰略目標下,全面充實符合我國國防戰備所需的武器裝備。

八、無意與對岸進行武器軍備競賽,以緩和台海緊張情勢,並積極推動兩岸軍事緩衝區及建構台海軍事安全互信機制。

九、依照憲法民族平等的精神,任何對族群具有歧視或攻擊性的語言和行為,均應受到法律制裁和約束,雙方將共同推動保障族群權益及促進族群和諧、平等的基礎法制。

十、陳總統與宋楚瑜均承諾,致力於消弭族群對立、積極促進族群的和諧與團結,政府並應在經濟、社會、教育、文化和考試領域,確保各族群享有公平的權利與地位。

雙方也主張,兩岸問題的解決,應重視台灣優先的原則,兩岸的未來,應由兩岸人民共同以智慧來協調解決,朝野都應以更大的包容和愛心,尊重不同黨派與族群的主張和理念,才能以更大的智慧來突破朝野的對立和兩岸僵局,雙方堅信沒有不能解決的衝突、也沒有不能化解的仇恨,更沒有不能消弭的歷史恩怨,只有真正走出50年來政治的陰霾,國家整體發展才會有嶄新的機會。

總統府新聞稿  20050410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前往台中應邀為「國際獅子會台灣總會300C2區年會」發表專題演講。……

副總統並對近來國民黨人士競相往訪中國予以嚴辭批駁,她說,國民黨失去政權後,指派副主席江丙坤訪問中國大陸,引用「反分裂國家法」第六條及第七條的內容簽訂「國共十點共識」,對中國稱臣納貢,卻未對「反分裂國家法」置一詞,這與台灣人民的心聲完全背道而馳。更何況與中國共產黨結下冤仇的是「國共內戰」戰敗來到台灣的國民黨,而非台灣人民,國民黨應向台灣人民道歉,國民黨執政時聲稱反共、要人民納稅、買武器,甚而以「反共」為藉口限制人民的自由,兩蔣時代還說要反攻大陸,如今國民黨失去政權後,現在卻又跑到中國去抱大腿,變成親共的急先鋒,這是否是精神錯亂?……

Nownews  2006/02/14  12:12
記者林佳慧、廖啟光/英國倫敦報導

……馬英九在當地時間週一晚間於倫敦政經學院,以「跨越對立:東亞和平的新願景」(BRIDGING THE DIVIDE:AVISION FOR PEACE IN EAST ASIA)為題,對倫敦大學教授、台灣與外國留學生演講。……

他在演講中也引用孟子教導齊宣王,大國和小國間「以小事大要以智,以大事小要以仁」的名言指出,二千五百年以前,齊宣王問孟子:「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期待台灣有智,大陸有仁,攜手成為催化區域與世界和平的主導力量。

總統府新聞稿  20070117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晚間在總統府參加由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辦的視訊會議。……副總統致詞中譯內容為:……

台灣與中國是遠親近鄰,沒有理由互相憎恨或敵對,兩岸關係應以3C為基礎,也就是合作共存共榮(co-existence, cooperation, co-prosperity),促進兩岸關係正常化發展。……

總統府新聞稿  20070306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出席「中華民國96年工商團體春節聯誼會」,並應邀致詞。……

她表示,台灣與中國是遠親近鄰彼此人民並無深仇大恨,更不希望有戰爭,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互相以智慧,求取台灣與中國關係的正常化,以確保雙邊和平共存、共處的未來。……

總統府新聞稿  20070327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前往台中市「台灣海洋傳播協會」舉行「世界的台灣」專題演講。……

針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副總統也再度強調「遠親近鄰」思維,因為我們的祖先來自中國大陸,算是遠親,而兩岸中隔台灣海峽,則是近鄰,這代表了雙方既無怨也無仇,應彼此停止爭吵。她並以四階段論闡述雙邊關係,即中華民國在大陸、中華民國到台灣、中華民國在台灣以及中華民國是台灣,尤其1996年台灣人民第一次以選票選出總統、副總統,就已證明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總統府新聞稿  20070420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出席「經濟日報40週年系列論壇-與國際大師有約」活動,祝賀經濟日報生日快樂。……

副總統告訴現場與會者,針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她日前提出3C1理想,也就是台灣與中國應是遠親近鄰的關係,彼此應無仇恨,建立良性競爭與互動,因此她主張,兩岸應彼此和平共存(co-existence)、相互合作(cooperation)以及和平共榮(co-prosperity),進行建設性交往(constructive engagement)。她期盼在大家共同努力與推動下,3C理念能早日落實,為兩岸人民開創福國利民的新境界。

新華網  2007-05-26  12:27:15

中評社香港526日電/馬英九今天指出,兩岸政府要學習孟子的梁惠王篇精神,“小國”面對“大國”要以智取而不是力取,“大國”對“小國”應該要以包容、以仁待之。

據中央社報導,馬英九上午在師範大學舉辦的“立足臺灣全球視野.2007青年菁英論壇”專題演講,以自稱泰雅族名字“瓦旦”強調臺灣不應存在族群隔閡,希望重建臺灣傳統核心價值。……

談到兩岸關係,馬英九表示,要學習孟子的梁惠王篇精神,“小國”面對“大國”要以智取而不是力取,“大國”對“小國”應該要以包容、以仁待之,才是兩岸政府的相處之道。

總統府新聞稿  2007.5.29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間在總統府與華府「全國記者俱樂部」(National Press ClubNPC)進行視訊會談。……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在此必須要向美國的朋友、向美國政府、向布希總統再一次的重申強調,過去我所提出來的很多保證跟承諾,絕對不會改變,在未來的一年當然也不會改變。

對於未來的新總統,不管是朝野政黨的哪一位當選,我們也確信台美關係非常的重要,這也是每一位的總統候選人必須要花很多的時間,好好地來耕耘、好好地建立彼此的互信,縱使未來沒有所謂的「四不一沒有,但是可能會有新的「四不」也不一定,也許文字的表達不會完全一樣,但是在某些精神、某些內涵,任何一個台灣的國家領導人都是跑不掉,這是作為總統的責任、義務與使命。

總統府新聞稿  20070622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前往金門高中與同學對談,傾聽金門年輕學子的心聲。……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我們要體認目前兩岸交流看似正面發展,但中共是在耍兩手策略;她主張台灣與中國遠親的關係,同時也是近鄰,由於是遠親所以沒有仇恨,有的只是過去為了爭奪政權的仇恨。她希望新的世代能帶給人民新的希望,過去的恩怨已經隨著時間的消逝告一段落,我們要尋求新的方法,發揮柔性的力量來改善兩岸關係,但前提是不能犧牲國家主權與國家尊嚴。……

總統府新聞稿  20070712

……陳總統:……非常遺憾的,幾年過去了,雖然我們也釋出很多和平的橄欖枝,但是中國仍然抗拒。……

李家泉
中國評論社  2007-08-08  00:03:42

中評社香港88日電(評論員 李家泉)  有一位親綠營的臺灣朋友,自2005年“胡連會”以來一直有一個解不開的“心結”:“國民黨曾經是共產黨的死敵,而民進黨與共產黨無冤無仇,如今爲什麽共產黨與國民黨握手擁抱,而拒民進黨於千里之外呢?”這是完全不瞭解事情的真相。……

其實,陳水扁和民進黨當局,似乎並不真正瞭解中國大陸和共產黨的兩岸政策。中國大陸這邊,何嘗不想實現“胡扁會”,希望借這樣的會面帶來兩岸和解,帶來兩岸的和平穩定呢!然而,這又不是沒有原則的,總不能單純爲了會面而會面。中國大陸並不想搞什麽“急統”,即在條件還不成熟時,就強求臺灣方面談統一,苛求臺灣接受自己的條件。但你不能不承認兩岸都是中國,不能不承認大家都是中國人,更不能要求中國大陸把臺灣當成一個“主權實體”來接待,這是不可能的。……

爲什麽會有“胡連會”、“胡宋會”、“胡鬱會”呢?那是因爲,他們都認同中國,認同“九二共識”,願意追求“和解”。共產黨是最顧大局、最識大體、最愛國家的,自然國民黨、親民黨等都認同中國,認同“九二共識”,願意和解,爲什麽不能“相逢一笑泯恩仇”,爲明天而攜手,而一定要去斤斤計較過去的恩恩怨怨呢!……

總之,“國共和解”是對的,不應該反對。我個人還十分期待“共、民和解”,即共產黨和民進黨實現和解。這對民進黨可能是很困難的,因爲必須放棄“台獨”,放棄分裂中國,否則就不會有這種可能。……

自由時報  2007812

〔特派記者王貝林、記者朱沛雄/新加坡、桃園報導〕……對這次五天的「星星相印」之旅行程,謝長廷在桃園機場出發前表示,這次訪問新加坡和印尼二個鄰近國家,其中新加坡人口和土地都少,但是卻能在世界強國中發展得不錯,經驗值得學習。……

謝長廷說,兩岸政策上,他堅持台灣主體性,這點與國民黨不同,但國民黨說的開放性,他也有主張;國民黨與他都主張維持現狀,他主張的現狀是「獨立的現狀」,也就是說,「維持現狀」與「維持獨立現狀」是一體兩面……

● 傅雲欽評註

在台灣只是事實上獨立,法理上屬中的現狀下,所謂「維持獨立現狀」就是「維持事實上獨立,法理上屬中的現狀」。這表示謝長廷不想朝法理上獨立的方向前進。他所謂「維持獨立現狀」有反對法理台獨的涵義。

他承諾,若當選總統,希望不斷與對岸就兩岸問題溝通、會談,讓區域維持和平,但他反對「兩岸共同市場」,因為會犧牲台灣的主權、地位,他無法接受。……

總統府新聞稿  20070815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美國聯邦眾議員法克斯(Virginia Foxx)及夫婿,對訪賓首次來台訪問,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表達最高的歡迎與感謝之忱。……

總統表示,台灣非常珍惜並細心呵護台美兩國的友好關係,也感謝美國政府長期對台灣民主的鼓勵與支持,以及對台灣民主成功的故事給予高度的讚揚。總統指出,民主不只是基本人權,更是普世價值,全世界不應該有雙重標準,台灣2300萬人民應該與美國人民、世人一樣,同享百分之百、充分的民主,而不是有限的民主。此外,不應該為台灣的民主劃上所謂的紅線,如果有紅線,2300萬的台灣人民就不可能享有充分、百分之百的民主;如果要劃紅線,也不應該是浮動的紅線,當然我們會極力避免踩到紅線,但當我們小心翼翼地不去踩到紅線然而如果有人去移動這條紅線,讓我們不小心踩到,這對2300萬台灣人民來說是不公平的。

總統府新聞稿  20070815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美國前駐聯合國常任代表波頓(John Bolton)大使夫婦,對訪賓多年來一貫主張美國應該恢復與台灣全面的外交關係並認為台灣應該成為聯合國的完全會員國,表示感謝與肯定,總統並與訪賓就上述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總統:……美國作為全球民主社群的老大哥,我相信對於台灣這樣一個新興民主國家,台灣的民主化還算是非常的青嫩,我們也希望美國-民主社群的老大哥—能夠給台灣更多的協助與鼓勵,台美是最佳的價值夥伴以及安全同盟,特別在民主、自由、人權、和平、公義的普世價值上,我們都有一致的共同信仰。民主的普世價值應該沒有選擇性,也不應該有任何的偏見與歧見,也就是說民主應該是百分之百的,民主也應該是要充分的,而不能有任何的限制與剝奪,換句話講,民主不應該有紅線,不能畫一條紅線說民主只能在紅線底下而不能超越紅線。中國對台灣畫了紅線,美國對台灣也畫了紅線,但是美國的紅線、中國的紅線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發現美國的紅線慢慢地靠近中國的紅線,不是台灣踩到美國所畫的紅線,而是美國的紅線是移動的,是逐漸地向中國的紅線在移動,才會讓台灣好像不小心踩了紅線我們沒有踩紅線,是因為移動紅線,才有所謂踩到或沒有踩到紅線的問題。

中央社  2007/08/29  01:46:39

(中央社記者黃明興馬納瓜市二十八日專電)……陳總統也重申,台海兩岸問題的解決,必須建立在主權、民主、和平、對等的四原則之上,除了應該尊重並接受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的事實與現狀之外,也希望能夠尊重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自由意願與選擇。

他說,尼加拉瓜總統奧蒂嘉一再倡議和解的政策,跟美國和解也跟內部的敵對陣營和解,這些都是他非常激賞與肯定的,兩岸的問題也是一樣,他一再地主張,兩岸的問題必須要善意和解,積極的合作,才能帶來永久的和平

他說,過去七年多,他對中國所拋出的和平橄欖枝至少有三十枝甚至五十枝以上,但是非常遺憾的,還是沒有辦法獲得來自北京當局善意的回應。……

總統府新聞稿  2007.09.06

……在聽取各與談人意見後,陳總統作出綜合回應,內容為:……台灣好像長期被美國視為乖寶寶、聽話的好學生,但不應該因為台灣是美國最忠實的友邦,在很多面向與美國政府與人民永遠站在一起,美國就視為理所當然而忽略台灣的需求,所以很多事情被忽略了,但是否因為這十幾年來台灣太聽話、太配合,這點讓我們午夜夢迴,捫心自問,哪裏出了問題?……

工商 2007/10/17 【賀靜萍、康彰榮/綜合報導】

……1996年,李登輝前總統對於當時政府對台商赴大陸投資採取「戒急用忍」態度,讓所有大型企業傻眼,只有王永慶明白表示非常不解。他說,日本和中國有著「七七盧溝橋」事變和南京大屠殺的血海深仇,不過日本廠商仍積極的赴大陸投資,台灣和大陸無冤無仇同文同種,台商赴大陸投資將更有利基,為什麼不去大陸投資? 曾有傳言表示,王永慶因海滄傷了中國領導人的心。但事實上,王永慶深獲兩岸領導人敬重。他會見過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前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中國總理朱鎔基等人,面對面實際暢談投資大計。

在兩岸關係上,王永慶一向主張盡快直航;曾建議兩岸能在兩個政府「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平等協議,並昭告全世界,如此一來,台灣就可以永久安定,民眾也可以安心。 可惜正當兩岸積極進行直航談判之際,王永慶卻天人永別,生前無緣見到兩岸的全面三通。……

自由時報  200848
◎ 共同聲明人:
鄭正煜(台灣南社社長)
吳明昌(屏東科技大學教授)
楊維哲(台大退休教授)
陳惠凰(我們現代女性協會榮譽理事長)
曾韋禎(中央研究院研究助理)
蔣為文(成功大學助理教授)
馮清春(台灣客社副社長)
郭憲彰(律師)
陳坤崙(文學台灣雜誌社社長)
陳高明(美國賓州大學博士)
李世隆(日本名古屋大學博士)
劉進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

總統選戰慘敗,懷抱台灣深情的民眾內心傷痛,到今天還有許多人走不出悲情與惴惴的不安。敗於中國勢力乃是自己努力不夠,但是一再遭受民進黨內部對台灣本土路線的檢討,而且好像沒有止息的跡象,卻是情何以堪!

新潮流代表人物之一的段宜康直指:本土化價值成為對外切割和對內鬥爭的工具是此次失敗的三大原因之一。選戰統帥謝長廷則提出:台灣主體意識已獲得社會共識未來民進黨「不再壟斷台灣或本土」,而必須和很多本土政黨競爭進步性。

我們難以索解謝長廷未來民進黨「不再壟斷台灣或本土」的具體意義。選前一個多月,幾位本土代表拜訪謝長廷,選戰中台灣主體路線率先激發,以提升本土士氣進而帶動勝選的大形勢。謝先生對此不以為然,表示選戰策略的結果乃是後驗,質疑此種戰略的正確性。

隨後大選的開展即是採取謝長廷爭取中間選民的中間路線戰法,陳水扁、游錫堃一律靠邊,以謝長廷中間路線策略縱橫全局,一長串開放中國資金來台、開放中國高階人才移民來台、開放證券投資等等中間路線遂一一出籠,並主導整體選戰。

當時訴求台灣主體路線如游錫堃全面噤聲,逆風行腳全程只有「助選」不發一語;陳總統也應要求,低調矮化;台灣主體路線選民,盡力拉票助選,亦全面配合謝氏戰法。

後來謝長廷大概也發現,疏離本土生態的嶄新戰略看來並無起色,所以才在選戰後期猛批一中市場與中國學歷,這種「先中間,後深綠」的逆轉性戰法,悖離二○○○、二○○四以鞏固本土基本盤的優先性思考完全迥異。雖然慘輸二二一萬票的原因繁多,謝長廷質變性的選戰策略不能說沒有責任。

若再回頭檢視謝長廷敗選後所言:未來民進黨「不再壟斷台灣或本土」,我們看不出民進黨有何「壟斷台灣或本土」的根本特色。以謝長廷「逆中求勝」的專業為例,教育篇章中對台灣子弟得以濡染、涵泳台灣先人血脈與嗚咽的教育台灣化根本議題,竟與馬英九的「治國」一樣,全無一語觸及。此與謝長廷擔任高雄市長以來疏失對台灣本土教育的關懷具有明顯的一貫性,令人深覺失望!

大敗選的教訓十分慘痛,情勢不利乃是事實,畢竟台灣還沒有走到末路,祈願關懷長養、生存之地的台灣人民,雖然心中含悲,眼中沁淚,但請固結意志,再戰、奮起!

童清峰
亞洲週刊  2330  2009-08-02

前民進黨立委許榮淑及前新竹縣長范振宗因參加第五屆國共論壇,而面臨黨內開除黨籍處罰。許榮淑透露黨中央對她開鍘的背後有搶食不分區立委的陰謀;參加國共論壇是為了推動民共論壇。……

以下是許榮淑於七月二十日上午在台北青島東路辦公室接受亞洲週刊訪問的內容摘要:……

我們這樣做是去給你們開拓一個窗口,讓你有機會重新檢討大陸政策,現在中國崛起已經是國際潮流,你不能不去面對,過去國民黨堅持三不(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結果證明它們的政策是失敗的,國民黨跟共產黨是有仇的,它們有仇的都已經在談判、和解了,何況台灣人民跟共產黨有什麼關係?民進黨是台灣本土的黨跟共產黨無冤無仇。……

編譯管淑平/特稿
自由時報 2009-8-6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出馬,讓兩名被北韓扣押的美國女記者獲釋,柯林頓此行看似成功救人,但在分析家眼中卻形同獎賞北韓,可能打亂歐巴瑪政府解決北韓核問題策略,帶來新的外交風險;北韓不但保住面子,也再度證實「搗蛋」換外交成果這招有用,金正日可謂大贏家。

從退出六方會談、核試、射飛彈到扣押兩名美國女記者,北韓一步步把其一貫採取的邊緣策略發揮到極致,這次換來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這位自二○○○年美國國務卿歐布萊特以來,訪問平壤的最高層級美方人士。與柯林頓一席晚宴、一張合照,鞏固金正日政權在國內、國際的正當性,布魯金斯研究所分析家歐漢龍說,給予金正日這種正當性帶來的「象徵性效果」令人憂慮,而且「我擔心整體趨勢是,我們的互動是由北韓決定步調和議題。」

以強硬出名的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波頓就批評,「此舉幾近與恐怖份子談判」,柯林頓削弱妻子、國務卿希拉蕊公開表明的立場,「這是非常糟糕的訊號…是鼓勵他們的壞行為。」希拉蕊上月才把北韓比擬為不守規矩的青少年,應該被忽視。

華府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東亞事務專家塞奇尼說,最大的風險就是,北韓會在核爭議上要求美國妥協、採取類似作法,「如果華府突然改弦易轍,轉向雙邊接觸作法,會對這個地區釋出非常不好的訊號。這是首爾和東京擔心的一點。」

不過前白宮亞洲問題專家車維德認為,歐巴瑪政府讓北韓保住面子,得到的報酬有可能是未來與平壤展開新談判,此舉「可能讓這個核問題有往前走的機會,這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分析家認為,現在對歐巴瑪的挑戰是,善用柯林頓此行創造的善意,同時讓六方會談團結一致地施壓平壤解決核問題,這是最可能解決北韓核問題的方式。

中國評論社    2010-08-28  00:40:38

中評社台北828日電(記者 鄒麗泳專訪)民進黨主政時代,兩岸關係是否曾出現契機?“新台灣國策智庫”國家安全組研究員劉世忠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陳水扁主政時代,兩岸關係確實出現兩次契機,第一次是中國大陸前外交部長錢其琛提出兩岸航線,第二次,陳水扁連任提出重回“香港會談”。第一次因台方解讀是北京的兩面手法而無下聞,第二次因泛綠未在“國會”拿下過半席次,北京認定扁政府實力不足而告吹。

劉世忠,1965年出生於台灣雲林,東吳大學政治系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碩士、政治學博士班研究、美國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訪問學人。民進黨主政時,擔任“外交部”研設會副主委、“總統府”諮議、民進黨國際事務部副主任、英文台北時報政治專欄評論,曾參與扁政府時代的兩岸外交決策。

最近,劉世忠獨立完成“歷史的糾結─台美關係的戰略合作與分歧”新書,研究民進黨主政時五大對外政策,分析在五大對外政策的內部決策成過程、領導者的態度、官僚體系的危機處理,是一部研究民進黨兩岸政策思維、台美關係及內部如何制約民進黨領導人的嚴肅作品與工具書。

劉世忠指出,陳水扁成為第一位民進黨籍“總統”之後,礙於內外部因素,在2000520日的就職演說提出“四不一沒有”,“三不”是在美國的壓力下說的,即不宣布“台灣獨立”、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二不”則是不更改“國號”及不廢除“國統會”與“國統綱領”,這是李登輝建議的。

他說,扁上任後,除四不一沒有外,對兩岸議題釋出一連串善意,如政治統合論,不過,北京一直沒有回應。2001年初,陳水扁開始急了,想要與北京直接對話,扁研判,200111月在上海舉行APEC會議是一個契機點、也是重大關鍵,扁很參加APEC,希望“扁江會”,當年5月開始釋放很多善意,例如元旦談話“政治統合論”,大膽談話。

當時,中國大陸前外交長錢其琛接受媒體專訪時也釋放,一個中個三階段論、兩岸航線等較寬鬆說法,當時扁政府研判,這只是北京的口頭有善意,台灣或“中華民國”政府還是地方政府,與陳水扁的戰略目標不一致,將之解讀為兩面手法,陳水扁認為,要達到某種程度的高層互動才是善意;加上,後來大陸政府拒絕扁指派的國民黨籍李元簇參加APEC,台方也未收到邀請函,兩岸高層互動也石沉大海,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缺席APEC會議。

劉世忠解釋,第一次兩岸關係和緩的契機破局,主要是台灣與錢其琛認知的兩岸航線不同,加上,扁也有內部的選票與連任壓力;然而,上海APEC會議被拒之後,留下深遠影響,陳水扁之所以在20028月幕僚不知情、美國未被告知的情況下發表“一邊一國”,遠因正是上海APEC被拒絕,重創陳水扁想在兩岸有所作為的遠因,近因則“邦交國”諾魯成功被拔樁、與台斷交,陳水扁終於斷念,回過頭往基本教義派靠攏。

不過,陳水扁在2004年連任成功後,再度嘗試改善兩岸關係,除重整“國安會”人事,由邱義仁與陳忠信接掌“國安會”正副書長外,20041010日發表雙十演說及11月“國安”高層會議十點聲明,再度向北京傳達善意,呼籲兩岸重回九二“香港會談”,這是時任“國安會”副秘書長陳忠信建議的。

劉世忠在美國時曾與國台辦官員談過,如何看待陳水扁以及執政時的善意作為,他說,北京對陳水扁釋放香港會談的訊息很重視、也很認真研讀,對台研究機構重新研讀香港會談是如何產生的;不過,當時的北京只是高度關切、未採取進一步行動,因為他們在等待200412月“立委”選舉結果。

他指出,當時,陳水扁與李登輝聯手、趁勝追擊,力拚民進黨與台聯爭取“國會”過半席次,一改朝小野大局勢,北京已在評估,如果泛綠實質過半,考慮與扁政府做某種程度的互動,並建議下一步對台政策,但泛綠未過半。

受泛綠“立委”席次未過半的影響,陳水扁閉關兩星期沉思,李登輝在聖誕節前主動打電話安慰扁,李說,泛綠“立委”雖未過半,但可以透過結盟方式讓“國會”席次實質過半,問扁要不要主動打電話宋楚瑜尋求合作,這決定了扁宋短暫的結合。

劉世忠指出,親民黨當年也是席次大幅滑落、只剩30多席,宋很擔心親民黨會走向泡沫化之途,在李登輝的牽線下,隔年2月“扁宋登場”並發十點聲明。對陳水扁而言,“扁宋會”的意義是回到“中華民國”、一中憲法,另一層意義在裂解泛藍,同時,敦請宋楚瑜給北京傳話、試探兩岸有無復談的機會,結果扁宋被各自的支持者罵翻天,加上,北京成功邀請連戰登陸,扁宋合就此瓦解,可以說,陳水扁突破少數政府的困境是被北京破功。

詢及扁執政8年有無密使?劉世忠的認知是,若以李登輝時代派遣蘇志誠鄭淑敏赴港與江澤民的代表秘密會晤的話,答案“沒有”,但確有中間傳話人或試探者,頂多是傳遞訊息,沒有真的密使;部分號稱者,雖與民進黨接近,是否代表陳水扁本人,實在很難說,傳話與試探意義較大;另外,北京也無意理會扁,因此,沒有派密使。

身為幕僚,劉世忠坦言,他在研究“一邊一國”、“終統論”、“入聯公投”等五個對外重大決策時,感受到專業“國安”團隊的重要性,尤其,身為民選領導人在兩岸、“外交”、“國防”做出重大決策前,應縝密規劃並接納更多專業團隊意見,有助提升決策品質、決策紀律與危機處理能力,所以,民選“總統”做出重大宣布前一定要跟重要“國安”智囊與專業幕僚諮商,準備好下一步應對內外部壓力。

劉世忠也在思考,如果,民進黨在2012年或2016年重新取得執政的機會,新的民進黨“總統”會不會陳水扁一樣,被迫說出不能做什麼?如四不一沒有(five no);或許不在就職演說提出,而在其他場合提出?新的“總統”會不會掉進一人決策情境?他認為,未來民進黨新“總統”所面臨的壓力絕對比陳水扁時代大,扁面臨的是,大家擔心民進黨搞台獨及兩岸爆發戰爭,現在的挑戰則是“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民進黨要不要接受?不接受,替代作法又是什麼?

劉世忠指出,如果有一個專業團隊(team)幫新“總統”設想與思考這些問題,或許未來對外關係會少一點變數,民進黨已經有過一次執政經驗,相信重新執政時,會記取過去的經驗。

【聯合報╱記者吳政修、邵心杰/台南報導】 2010.10.16  03:34 am

前副總統呂秀蓮昨天重申台灣應有「九六共識」,指台灣在1996年民選總統時即已獨立,大家要建立新的中國觀,「不要反共了,不要停留在萬惡共匪的時代」,台灣應結束228悲情,用人民力量改變兩岸關係。……

「不要反共了!」呂秀蓮表示,與中國結仇的是國民黨,台灣與中國無冤無仇,須有新的中國觀,不要再因陳雲林來台就打架,應展現台灣的民主肚量,當在地文化大使,主動到大陸人士住的飯店找他們聊天。……

◎ 謝長廷2011-01-10
台灣維新影子政府網站

台灣的兩岸政策,朝野應有共識,是社會各界一致的期待,因為強大的共識才能有利於台灣整體發展,進而替台灣人民爭取更大的尊嚴和利益。換言之,兩岸政策不應只考量選舉利益,也不適合做為朝野內部對抗的工具。因此,「九二共識」無法成為台灣最大利益的兩岸政策:

1.有沒有「九二共識」?爭議不斷。1992年的香港會談,事後以「九二共識」之語彙概括,未經社會利弊討論。
2.中共迄今也未公開承認「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
3.迄今只算是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之共識,而非台灣的共識
4.國民黨動輒假「九二共識」質疑民進黨,「九二共識」已成為內部政爭之工具,無法提升為全民對外的共識

我的建議:

一、以「憲法」出發,內外形成共識

民進黨做為負責任、準備執政的在野黨,也應提出一具體政策,能夠同時維持台灣主體性與兩岸穩健發展。

依照民進黨黨綱,任何有關台灣現狀的更動,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亦即,在沒有公民投票之前,對現狀的詮釋和態度,就是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所載,台灣人民所熟悉的「主權獨立,國號依憲法名稱為中華民國」。但,(一)由於中華民國和憲法的歷史上,有讓許多台灣人無法接受的歷史情感,諸如228事件、白色恐怖、政治迫害、專制鎮壓等;(二)對中華民國的領土、人民及憲法的少數條文有不同看法,因此,即使存在《台灣前途決議文》,我們仍不願意公開肯定「中華民國」或是「憲法」。

然而,包括總統在內的公職人員就職宣示、1990年代迄今的數次參與修憲,或是對國家通訊委員會(NCC)與經濟合作委員會(經合會)的釋憲建議等事實,全都顯示大家也接受「中華民國」這個稱呼和「憲法」這個根本規範。

二、重疊共識、憲法各表

如今,面對馬英九政權快速傾中的險境,我們需要提出內外並重、先內後外的論述與具體政策,期能拋磚引玉,逐步形成台灣社會之共識,共同保護我們的土地和人民。我曾經提過,主張台灣獨立或國家正常化的人,要與主張維持現狀或中華民國的人合作,形成60%以上、穩定的社會共識,攜手保護快速傾中的台灣,讓朝野各界得以喘息,共同處理貧富不均、失業嚴重和社會公義等重大社會議題。具體作法如下:

()對台灣內部,應建立「重疊共識」(overlapping consensus)。雖然台灣朝野對憲法之若干條文,有著不同看法,卻對更多的憲法制度、福利、民主、自由或人權保障等理念,以及台灣社會對憲法作為根本規範,應該有共識的。如此建立重疊共識,我們內部的任何競爭或對抗,都有一個不會逾越的框框,社會與國家才能穩定

()對兩岸互動,應主張「憲法各表」來取代「一中各表」,憲法各表具有下述優點:

1、表示我們是有憲政主義之國家。
2、表示我們絕對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3、憲法存在不重疊共識模糊地帶,反而可以創造兩岸的互動空間。

三、結論

朝野對兩岸政策存有共識,兩岸政策不是朝野內部對抗的工具,而是讓台灣保持主體性與促進兩岸和平的手段。因此,我們提出的「重疊共識、憲法各表」對內不僅可有高度共識,讓內部競爭不至超出重疊共識的框框,進而提供更大的社會改革空間;對外,更可以保持我們的主體性,創造兩岸的和平穩定發展。再次重複我的主張:

()重疊共識。台灣這片土地是我們共同的家,朝野各界應尋求「憲法的重疊共識」,取代國共片面聲稱之「九二共識」,凝聚各種力量,以落實憲法主義,保護台灣人民賴以生存的土地和國家。

()憲法各表。台灣應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做為台灣與中國互動協商之基礎,並以「憲法各表」原則,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動態平衡。台灣未來最終的走向和速度,將會隨著台灣內部民主深化以及中華民國國際空間有無而動態自然發展。但最後都要由台灣住民決定,公民投票的宣導和運動,朝野都應支持。

我們希望拋磚引玉,樂見各界討論,讓台灣保持主體性,讓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也讓社會有空間從事更大範疇之改革。

中國評論社  2011-01-10  14:50:29  

中評社台北110日電(記者 鄒麗泳)前民進黨主席謝長廷上午表示,我們的“憲法”是“一中憲法”,這是事實,民進黨都已執政且當過“總統”,“總統”也要遵守“憲法”。

詢及“憲法各表”要表什麼?如何說服獨派群眾?謝長廷稱,他無法說服綠營群眾,但他提出解決辦法,這個辦法就是重疊共識與不重疊共識不能因為“憲法”部分條文(約45條)有爭議,就通通不承認“憲法”。用重疊共識解決台灣內部問題,這樣才能對外“憲法各表”。他說,重疊共識不是他發明的,而是一位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提出的。

謝長廷今天在智囊李應元與子弟兵陪同下提出“重疊共識、憲法各表”主張,面對綠營群眾難以接受“憲法一中”,謝長廷坦言,“憲法一中”是事實、但也有爭議,有人主張修改“憲法”,有人主張維持“憲法”,就讓“憲法”保持模糊動態平衡,會隨著時間慢慢沈澱下來。

謝長廷說,他不是說服他們(綠營群眾)、也無法說服,要解決兩岸問題與台灣內部爭議,就要尋找合作基礎,如果台灣內部有重疊共識,對外就可以各表,即“憲法各表”,任何人當“總統”都不能違背憲法,中國共產黨也不能違背他們的憲法。

詢及國民黨與馬英九是否能接受“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謝長廷說,如果馬英九是站在台灣的最大利益及平常心,應該會接受他的倡議。謝長廷批評,馬英九把“九二共識”拿來做為內部鬥爭的工具,非常不好,以“九二共識”質問蔡英文也非常不恰當。

至於,“憲法各表”有無可能成為民進黨中央政策,“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謝長廷指出,蔡英文是聰明人、也是教授,他不會push她;不過,稍早之前曾與黨中央與同志交換意見,大家意見不完全一致,但先聽聽社會意見,黨中央是最後講話或拍板。

留學日本的謝長廷並以日本明治維新為例,當年德川幕府與諸侯(薩摩藩與長州藩)廝殺時,有一群人(坂本龍馬)想到他們是日本,從大局看待幕府與諸藩之間的關係,今天大家要想想一想台灣的整體利益

中央社  2011/01/11  14:03:51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1日電)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吳釗燮今天說,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提出以兩岸「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做為台灣與中國互動協商基礎;這是很奇怪的事。

謝長廷10日召開「憲法共識vs.九二共識」記者會,主張朝野各界應尋求「憲法的重疊共識」取代國共片面聲稱的「九二共識」;「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做為台灣與中國互動協商的基礎,並以「憲法各表」原則,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吳釗燮中午受訪表示,中華民國這部憲法,是從南京到台灣後凍結、又歷經幾次修憲,已經不是「一中」憲法;謝長廷主張憲法的共識,這很奇怪。

吳釗燮指出,什麼是憲法共識?是從1990年前總統李登輝推動修憲後的憲法增修條文、還是原本的南京憲法?謝長廷沒說清楚。

吳釗燮說,民主進步黨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中提到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她的名字叫做「中華民國」,與中國沒有任何隸屬關係,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這是最符合台灣現實需要。

他指出,謝長廷提出所謂憲法共識,若憲法共識包括南京憲法,這是很奇怪的事情。

吳釗燮指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並非如中國國民黨所言石頭一塊、不願與中國打交道、不願兩岸開放;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是採取穩健、理性的步伐,照顧台灣的利益,與中國交流時把國際因素考慮在內;但國民黨推動兩岸政策把這些因素都排除在外,使得台灣與國際連結愈來愈遠,這對台灣非常不利。

他表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步調雖慢,但仍以穩健的速度向前推進,政策本身沒問題;但他憂慮馬政府執政兩年多來,與中國簽署多項協議,將來若民進黨再執政,必須面對這些現實的基礎。

吳釗燮以總統馬英九要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承認「九二共識」為例表示,國民黨的「九二共識」已經貼近中國的「一中原則」,要台灣人民接受,是不可能的事。1000111

鄭安國/大陸委員會前副主委
聯合報 2011.01.11  02:53 am

謝長廷提出「憲法重疊共識」與「憲法各表」的主張,希望取代「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作為台灣內部的共識,以及台灣與大陸互動協商的基礎。

從報導中可以感受到謝長廷為解決民進黨內排斥「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而可能形成的僵局,煞費苦心。但相較於日前呂秀蓮前副總統指出:兩岸雙方的確有「一個中國口頭各自表述的非正式共識」,此共識民進黨恐怕很難假裝不存在。謝長廷的主張,讓人有如霧裡看花。

說到「憲法各表」及建立國內的「憲法重疊共識」,如屬於各界人士對憲法的見解層面則可,可是如果是屬於執法與施政層面,除大法官會議解釋,在政府立場,不知有何「各表」空間。

謝長廷過去主張的「憲法一中」,昨天他也說:「倘若不承認憲法,社會無法往前進。民進黨當選過兩屆總統,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宣誓就職,無法說憲法不存在」。不正是基於這個道理嗎?

謝長廷當然知道,憲法共識中不重疊的部分,如憲法第五條有關領土的範圍,是難以達成共識的。為什麼不就照他所說的,讓這部分保持模糊地帶、動態平衡,讓它慢慢沉澱。

另外必須請謝長廷說說憲法重疊共識與不重疊共識是什麼?以及「憲法各表」要如何表法?

因為「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之所以能做為兩岸互動協商的基礎,其實是基於一九九二年八月一日,李登輝總統主持的國統會,做出「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的決議」,而中共基本接受我方據之而做的「一個中國」的表述,因此形成「九二共識」。換句話說,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的決議」,才是兩岸互動協商的真正基礎與源頭。

其實,我們該探討的是「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的決議」與「一中各表」適用十幾年來,對台灣有什麼損害?有無其他可做為兩岸互動協商基礎的東西?但民進黨執政八年也提不出來。

當然,「九二共識」應該不是兩岸互動協商唯一可行的基礎。謝長廷曾經主張的「憲法一中」之涵義,其實與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的決議」相去不遠。如今捨「憲法一中」,另提一個尚不知內涵,也不知其可行性的「憲法各表」,雖有另闢蹊徑之心,其實不也是捨近求遠嗎?

長仔部落城  2011/01/12  01:01:36

昨日提出以憲法各表來取代一中各表的謝長廷,今(11)日在主持【有影上大聲–長仔現時批】廣播節目中表示,憲法共識指的是國內要建立重疊共識,而憲法一中是不重疊的部份,是必須要改革的對象,但這些不同並不會妨礙到我們建立共識

謝長廷表示,兩岸要和平穩健地來往,但是也希望在此現況下,台灣要能夠爭取更多尊嚴和利益。謝長廷表示,兩岸政策應該是台灣共同的利益,不是鬥爭的工具,對外大家應該看法要一致。

對於提出憲法各表之後,所引發藍綠的爭論,謝長廷在節目中則表示,今天他有聽到反對、但也有贊成的聲浪,代表了他提出的憲法共識有超越黨派。對於本土社團今日下午聯名提出的批評和指教,謝長廷表示,他很感謝,也了解本土社團的努力和立場。而這幾年他所經營的影子政府網站也常成為本土社團發言的平台,顯示大家的方向都是一樣的。

他說,憲法共識指的是國內要建立重疊共識,憲法各表是要取代一中各表,當然是反對一中,他支持憲法,但反對一中。一中是不重疊的部份,是必須要改革的對象,他也主張要改革,但這些不同,並不會妨礙到我們建立共識謝長廷表示,像是憲法裡的規範、對於族群平等、民生福利,以及我們使用的國家、國會制度…等,這就是重疊共識。他也強調,憲法有重疊共識,才能多元競爭,才不會超出框框。

謝長廷說,憲法裡關於土地和人民的條文,大家也許有不同看法,但支持維持現狀的中華民國派和我們對於土地和人民條文的看法其實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應該要把台獨派和維持現狀派結合在一起,才能抵抗急統,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另外對於中國國民黨不斷以九二共識來質問民進黨,謝長廷表示,民進黨雖否認九二共識,卻也沒提出替代方案,所以他提出憲法共識是拋磚引玉,也歡迎各界的意見以及提出新方案。他強調,大家可以不斷地討論,找出最好的方案。

節目中,謝長廷指出一中憲法是要改革的對象,民進黨過去執政時,在過去六次修憲機會無法取得主導,基本上要成為一個國家,是需要公投和體制外,現在我們應該思考要如何利用現狀來爭取更大的兩岸穩定和台灣尊嚴。……

自由時報 社論  2011-1-12

國共兩個中國黨以虛構的「九二共識」自欺欺人之際,民進黨方面也有人主動提出論述,希望中國能接受以展開互動協商。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日前主張,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朝野各界應尋求憲法的「重疊共識」,取代國共片面聲稱的「九二共識」。謝系人馬解釋說,「憲法各表」是透過重疊的部分對內建立共識,透過模糊部分對外尋求和中國的互動空間,同時具有一中模糊空間和國家主權的意義。

當前,台灣的國家認同出現歧異,以及馬政府得以全面傾中,主要問題便出在「中華民國憲法」。這部由外來政權強加於台灣身上的「憲法」,就像孫悟空頭上戴的金色頭箍,只要遵行這部「憲法」,就脫離不了一中魔咒的夢魘。過去幾次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雖然增加了台灣及台灣人民為主體,總統、立委皆由台灣人民選舉產生,但「增修條文」仍規定是「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可以說,一中魔咒依然存在。

如果以這部憲法為基礎,即使從「憲法一中」改稱「憲法各表」,其結果跟馬政府所謂的「一中各表」,差別只有五十步跟一百步。今天,馬政府所沾沾自喜的「一中各表」,中國方面從來都只承認「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述一個中國原則」,承認有什麼「各自表述」的空間,更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馬政府的模糊策略,到頭來只模糊到「中華民國」,讓國際社會以為馬政府已經接受北京所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了。

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人也想搞模糊策略,尋求和中國的互動空間,掉落陷阱的就是台灣主權了。須知,國共兩個中國黨所謂的「九二共識」,縱使國民黨吃了共產黨的虧,遭殃的乃是「中華民國」,而且,事實上「中華民國」早在一九四九年便結束了。然而,民進黨人若拿「中華民國憲法」當作與中國的互動基礎,等於把外來政權帶來的虛構予以現實化,將導致台灣主權鎖進一中的災難。果真如此,這樣的民進黨人必會遭到台灣人民的唾棄!

馬政府跟中國跳死亡之舞,係因馬英九志在追求「終極統一」,不惜犧牲「中華民國」,也要達成「中國完全統一」,此乃其大中國意識形態作祟。但是,民進黨人一向堅持台灣主權,台灣前途必須由二千三百萬人決定,怎麼可以提出向中國傾斜的論述,為中國搭設併吞台灣的便橋呢?以往,「憲法一中」、「一國兩市」的論述,引起台灣人民不安,至今疑慮未除,現在又把「中華民國憲法」搬出來「各表」,豈謂明智?何況,「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憲法」、「一中各表」,中國概不承認,「憲法各表」何異熱臉貼冷屁股?

最近,馬英九連番批評民進黨人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存在,中國國台辦官員也加入幫腔。胡錦濤更早已言明,「只要民進黨改變台獨分裂立場,我們願意作出正面回應」。國共兩個中國黨有志一同,擺明了要民進黨放棄台灣立場,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民進黨人有什麼好跟中國談的呢?為了跟中國互動協商,技巧性地改變台灣立場,即使中國作出正面回應,也不過是願意和民進黨人談「統一」罷了。民進黨人因此獲得中國歡心,卻失去台灣人民的信賴,下場為何,不問可知!

長期以來,中國併吞台灣的意圖絲毫沒動搖,但國民黨從「漢賊不兩立」,改為跟中國接觸、談判、妥協,而授予中國統戰分化的機會,國民黨遂逐漸變成樂於「被統」。顯然,國民黨正在重蹈一九四九年前後遭共產黨瓦解的覆轍。反觀民進黨,難道也有人想要飛蛾撲火,不惜改變自己的台灣立場,提供中國統戰分化、併吞台灣的機會嗎?台灣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民進黨及民進黨人千萬要清醒,不要把自己搞到裡外不是人、一步錯滿盤輸的下場!

2011-01-12 旺報 【記者何明國/綜合報導】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提出「憲法共識」說,主張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創造兩岸的互動空間。……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則批評說,憲法是對內政治與法律秩序的基本規範,沒有哪一個國家會拿自己的憲法去跟別國「各表」,這種主張很古怪。

至於謝長廷提倡的「憲法一中」,林濁水說,「憲法一中就是一個中國」,「連新黨都想走一中兩國了,你民進黨難道要比新黨更藍?」

林濁水說,不必為了破解「九二共識」再創造出一個奇特的新共識名詞,「九二共識」對民進黨來說,不存在也就承認,更不需要隨著國共「九二共識」起舞。……

中央社  2011/01/12  22:29:43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2日電)民主進步黨前主席謝長廷提出以「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他今天再進一步說明,這是為了保護台灣的主權。

謝長廷說,憲法共識發表後,各方多元反應,台灣社會很有活力討論台灣的未來是好的,這都是為了台灣,保護台灣的主權。謝長廷表示,過去他提出很多意見都會引發黨內反彈,但總是要有人先講、承受一些壓力,社會總會歸於理性討論。

段宜康日前在臉書上發表文章表示,「憲法各表」,再怎麼表還是一個中國。

謝長廷說,段宜康中常會坐在他旁邊,可以問段宜康。話才說完,謝長廷簽到時巧遇段宜康,謝長廷問「有疑問,可問我?」段宜康說「要好好向你請教」,謝長廷說「好」,氣氛顯得尷尬。

◎ 台灣社 台灣南社 台灣北社 台灣教授協會 台灣中社 台灣東社(台東)台灣客社 教育台灣化聯盟 台灣綠盾 公投護台灣聯盟
自由時報  2011-1-13

從前謝長廷提出「憲法一中」、「一國兩市」,震撼國內本土陣營;現在謝長廷率子弟兵又提出含有「憲法一中」內在邏輯的「憲法各表」,變相修改民進黨黨綱、黨章,既無助於與中國的交涉,撤退台灣主體立場,台灣社、台灣南社等本土社團絕對不能接受。

謝長廷當然清楚,「中華民國憲法」嚴重割裂「國家主權」與「國家治權」的合一性,世界上從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國如此缺乏國家的領土定義,至今國人無人能正確使用「全國」字詞,「全台」一詞又不具國土的完整性意義。「中華民國憲法」歷史主權與地理主權的嚴重矛盾,彰顯謝長廷「憲法共識」沙灘根基的不穩定性。

謝長廷奢言:建立「憲法共識」後,兩岸關係就能以「憲法各表」取代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從連戰宋楚瑜前往中國,絕無膽量在中國正式提起「中華民國」四字,謝長廷有何能力以「中華民國憲法」向中國做「憲法各表」。據實而論,中國政府至今嚴打台獨不打「中華民國」,乃是「中華民國論」在「台獨論」的保護傘下求生,一旦台獨勢力潰決,「中華民國論」勢必遭受「反分裂國家法」制裁,根本毫無生存的空間。由此可見謝長廷「憲法各表」在對中策略上毫無意義,卻嚴重打擊民進黨台灣主權的國家防線。

謝長廷擅長運用不同於數理邏輯縝密定義的人文事象,不斷藉模糊空間、多線交集做許多策略性運用。但是本土社團在此強調:謝長廷若繼續對台灣的國家主權觀念做變相的傷損,本土社團對謝系人馬未來的參選將就國家主權議題提出精緻的檢驗。

自由時報  2011-1-13

〔記者李欣芳、林恕暉、蘇永耀/台北報導〕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提兩岸憲法各表,爭議不休,台灣國家聯盟總召姚嘉文昨猛批,指謝長廷是在配合國民黨,肯定中華民國憲法。

謝長廷與前新系總召段宜康接連兩天隔空交火。段宜康昨再度於臉書上質疑,由民進黨人提出包裹著憲法各表外衣的一中各表,「不是更可怕?」……

段宜康指出,謝長廷可能忘了對民進黨而言,一九九九年台灣前途決議文,是退無可退的底線,即使國共聯手施壓多年,民進黨仍堅決捍衛台獨黨綱,謝的主張打破這底線,推翻了民進黨長久堅持的原則。這樣堂而皇之提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主權主張的論點,別說民進黨,國民黨也不敢這樣亂搞,這和一中各表有何不同?

謝長廷則說,憲法各表,當然表示我們是主權國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與一中各表做比較,看誰比較能保護台灣。……

◎ 沈建德(作者為前中興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自由時報  2011-1-14

……中國現行憲法序言把台灣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謝的新主張等於替北京版的「九二共識」背書,而中華民國憲法領土本不含台灣,但謝的「憲法一中」卻主張台灣屬於中華民國,這又使「憲法共識」成為中華民國版的「九二共識」,謝長廷說他是在保護台灣主權,其實是在出賣台灣主權。

◎ 傅銀樵(作者為前建國黨創黨發起人)
自由時報  2011-1-14

……台灣是事實獨立的國家,正在使用「中華民國」的國名、使用「中華民國憲法」,這只是自慰式的權宜之計,台灣迫切需要的是國家認同,一個名副其實的國名、一部台灣人民自己制定的憲法;在此之前,什麼「一中各表」、什麼「九二共識」、什麼「憲法一中」、「一國兩市」、「憲法各表」……都是屁!

以創造性的模糊,試圖為台灣、中國之間的談判找到基點,其用心良苦可以理解;但是,「憲法」是國之大法,既有憲法必是一個國家,兩部不同憲法、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何須「憲法各表」?許多台灣媒體、政客及人民,習於稱中國為「大陸」、「內地」,稱台灣、中國為「兩岸」,嚴重弱化人民的國家認同。謝長廷先生「憲法各表」,不也陷入國家認同的錯亂嗎?

◎ 謝長廷(作者為前行政院長)
自由時報  2011-1-15

我提出「憲法共識」的理論,主要是希望拋磚引玉,讓大家來討論一個能夠兼顧台灣主體性以及兩岸穩健發展的方案,來取代一中,在台灣內部建立「憲法重疊共識」;對兩岸,則以「憲法各表」來取代「一中各表」。

現在國共之間所謂的「九二共識」和「一中各表」是有爭議的,且變成台灣內部惡鬥的工具。就台灣利益來講,我們應該尋求更大的共識,才不會造成國、共兩黨捨異求同來切割民進黨的窘境。在民進黨否認有「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的情況下,也應提出替代案,因此我提出「憲法共識」。

我認為台灣現在最急迫的應該是台獨派要跟維持現狀派結合,來守護台灣不要被急統,所以對中華民國的憲法,要捨異求同,做為大家認同的基本規範,建立重疊共識,台灣社會才會穩健,團結更多數的民意。再者,未來民進黨縣市首長及公職人員前往中國的情況會愈來愈多,也應有一個依循的底線和說法,而「憲法」可以成為對外彰顯台灣主權性的交流基礎。

「憲法各表」是要取代「一中各表」,當然是反對一中,因為一中是台灣內部不重疊的部分,也是必須要改革的對象。但憲法可以表達我們的主體性,彰顯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表明我們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對於有人把「重疊共識」拿來當做是和對岸建立「憲法重疊共識」,這顯然把兩岸當做國內事務,才會有此誤解的看法。好比香港也可以表達「一中各表」,但他們沒辦法「憲法各表」,理論上一個國家只有一個憲法,所以「憲法各表」,不該被認為是承認一國的東西。

依照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理解,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目前台灣的主權是以中華民國這個名稱來表達,我們守護主權國家的形式的存在,也是國家正常化的前提。就策略來看,主張台獨和中華民國派都是中共要打擊的敵人,這兩者應該結合,才能維護台灣主權現狀。

對於目前憲法上的根本問題,民進黨長期目標是主張啟動制憲、修憲機制解決,但民進黨主張任何現狀的變更要經過公投由人民同意,在未公投前,應有一套應付目前交流、解決現狀危機的方案。「憲法共識」是一個建議,大家有更好的方法,當然我也能接受。

中央社2011/01/15  20:39:50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5日電)民主進步黨前主席許信良今天表示,謝長廷提出對內以「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對外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是進步的觀點,比「九二共識」更堅強,值得讚揚。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日前提出「憲法共識」的理論,在台灣內部建立「憲法重疊共識」;對兩岸,則以「憲法各表」來取代「一中各表」,引發綠營內部爭論。

許信良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謝長廷的主張,對民進黨而言是一種進步,這是謝長廷的一貫主張,謝長廷當高雄市長時曾提出「憲法一中」的概念,「憲法一中」是台灣憲政的事實。

他說,民進黨的領導菁英必須意識到不能讓兩岸關係的處理變成國民黨的專利、特權,謝長廷提出「憲法共識」是很進步的觀點、必須讚揚,因為民進黨其他領導菁英根本連提都不提、連嘗試都不嘗試,只是堅守台獨基本教義,這只會讓民進黨與中國的關係變成死結。

許信良表示,謝長廷是民進黨內認真思考兩岸問題的人,有膽識提出主張解決兩岸僵局的人,對謝長廷率先提出打破兩岸僵局的攻勢,這樣的努力值得讚揚。

他指出,中國大陸未必不接受「憲法共識」,因「九二共識」其實是沒有共識,國共兩黨發展已遇到困局、障礙,無法繼續往前走,民進黨應提出化解兩岸僵局的方法。

許信良認為,中國大陸沒有認真思考謝長廷所提「憲法一中」的問題,否則「憲法一中」比「九二共識」更符合中國大陸的立場,更容易被接受。

他分析,國民黨所謂「一中各表」也是基於中華民國「憲法一中」的立場,「憲法一中」比「九二共識」更進一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曾說過台灣的法律不就是「一中」體制就是指台灣的憲法而言,「憲法一中」比「九二共識」很明確就是「一中」體制,「九二共識」還是「各表」,「憲法一中」比「九二共識」更沒爭議。

許信良指出,「憲法一中」台灣內部起碼有共識,藍營不可能反對,對綠營而言,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精神也是這樣,謝長廷的主張是回到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精神,台灣前途決議文是接受中華民國體制,但主張體制可以改變。

他指出,在體制未改變前必須先接受,否則就不是體制內的反對黨,因此他不認為謝長廷的主張是倒退,並反問民進黨要繼續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妥協、永遠不能執政,要這樣繼續自欺欺人嗎?

他指出,中國大陸若好好研究會發現「憲法一中」比「九二共識」更進步、更堅強;因為要改善兩岸關係沒有辦法不碰政治議題,碰政治議題一定會碰到一中問題。許信良表示,兩岸問題差不多等於經濟問題,民進黨若沒有能力處理兩岸問題就沒有能力處理經濟問題,民進黨2012年就很難有機會重新執政。1000115

老包(詹錫奎)
新台灣新聞周刊(網路版)  2011/01/16

……謝長廷最近開始拋出某些具有戰略性與思考性的政治議題,試圖在馬英九完全執政、掌握優勢的大環境中,為在野的民進黨找到某些主導能量。在他的第一場記者會中,他提到台獨派應和維持現狀派結合,形成多數來「保護台灣」;接著在第二場記者會,他提到台灣內部應發展「憲法共識,來淘汰國共兩黨所創作的「九二共識」。至於兩岸互動,則是以「憲法各表」(你有你憲法,我有我的憲法),來取代所謂「一中各表,這樣才能有效保護台灣。這兩場記者會是相互連貫的,簡單的說,就是在為民進黨相當不足的社會支持基礎(北二都選舉結果就是警訊),尋找挹注能源,試圖在接下來的兩場大選(國會改選與總統選舉),為綠營求得贏的方程式。這個出發點,也和李登輝最近在敲邊鼓的某些主張,有其相同之處──那就是,光是民進黨自行悶著頭作夢,是不可能抵抗國共兩黨合作,贏得執政權的;一定要想辦法和「國民黨的本土派」(謝長廷的說法較精確,就是台灣社會的維持現狀派)合作,才能在二○一二年達陣,避免台灣被出賣給中國。

謝長廷遵循他的「先有理念,再談意願」格言,拋出了這一套向維持現狀派示意的理念論述,其內容相當嚴謹,並不像很多政治人物的信口開河。在這樣的出發點與論述基礎上,綠營除非是想當永遠的少數在野黨,我不知道有什麼好反彈或反對的。然而很快的,透過本土報的傳播,綠營反彈和反對的聲音還是出現了。反對的聲音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亂沒風度的人身攻擊(如牽扯什麼「退出政壇」、要抵制什麼「謝系人馬」未來的參選的,或刻意移花接木,把謝主張台灣內部應建立「重疊共識」,講成兩岸要重疊,再據此批判謝),另一種則是把現行這一套憲法的種種不是,怪罪到謝身上,好像這一套憲法是謝長廷制定的,因為謝開了記者會,大家才有了「中華民國憲法」似的,實在令人發噱。

這件事情還在發展之中,我想應該給社會多一些時間去消化與理解,那些用「不承認中華民國憲法」當理由,來反對謝長廷的人,我想用一個故事來說明他們的心理矛盾:公元二千年,我所熟識的一個獨派前輩資政大老,對於謝長廷提出「憲法一中(中華民國)」見解相當反感,甚至到了反目程度,我跟他解釋說那只是講出現實,並不是謝自己發明的「主張也沒用;但有一點卻令我很納悶,那就是當阿扁令人跌破眼鏡,提名軍人唐飛當行政院長時,理論上大家都是當年曾經「反軍人干政(反郝柏村組閣)」出身,曾經義正辭嚴、義憤填膺反對過的人,當時該對阿扁大表反對、反彈才是吧?但這位大老卻公開對記者說:「我愈想愈通(愈想愈有道理)」。原來當時大家都是了顧全大局,就容忍了阿扁的激進式操作了。與這件事相較,謝長廷的「憲法共識」說,既不激進也非無中生有,是否只是因為戰略「高度」,而讓某些短視的人看不清楚,致心存恐懼呢?……

「兩岸問題」可以不理會嗎?恐怕不是這樣吧。看到了高高的浪頭,衝浪人可以畏懼逃避嗎?還是選擇以技巧、藝術去周旋面對?為了我們的下一代,我們還是要鼓起勇氣吧?最起碼當有能者那麼勇敢在挑戰時,我們也應該給一些適當的掌聲吧?……

不管如何,謝長廷終究是站在浪頭上了,在我的觀察裡,這也提供綠營一個作「柔軟操」的機會,因為大凡運動員要上場之前,為了避免身體僵硬,總要先有效暖身才能應付難纏的硬仗吧?……

曹長青  (作者曹長青為獨立評論員)
自由時報  2011-1-17

謝長廷的「憲法各表」說,遭到本土社團的強烈反對。原因很明顯,因為它本質上是國民黨「一中各表」的翻版。中華民國憲法的框架是「一中」,無論謝長廷怎麼「各表」,最後還是萬變不離其「中」,仍是「一個中國」。謝長廷強調,這個「一中」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那這個「一中」是什麼?只能是國民黨極力要維持的「中華民國」而已。轉了一圈,謝長廷又回到國民黨的理論框架,等於變相給馬政府背書,所以才引起本土社團的憤怒和批評。

面對批評,謝長廷解釋說,雖然人們對憲法若干條文有不同看法,但應尊重憲法制度。但要尊重憲法制度,首先得看是一部什麼性質的憲法。否則,那對岸中國的官方文人也可以強調說,要尊重憲法制度,由此來維護共產黨的統治。因中國那部憲法,完全是共產黨制定的黨法。

台灣的這部中華民國憲法,雖然沒有對岸的那部共產黨憲法惡劣,但本質是一樣的,它們都不是人民憲法,都不是在民主程序下制定的。

眾所周知,中華民國憲法是四十年代在中國南京制定的,與會的台灣代表,還不到大會代表的百分之一!只從這一個角度,這部憲法就根本沒有反映台灣人的意見。而且那時台灣屬於日本,這部憲法在法律意義上跟台灣毫無關係。另外,據美國前國務院官員、台海問題專家譚慎格查到的四十年代美國駐華使館的資料,當年南京制憲會議的那些「國大代表」,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國民黨官員。由此更可看出,這部中華民國憲法,連中國的民意基礎都沒有,它完全是國民黨的黨法,而不是人民的國法。

面對批評,謝長廷曾強調,憲法一中是現實。意思是人們應該尊重現實。但是,我們設想,如果一個中國異議人士說,現在共產黨在中國的統治是個現實。人們會怎麼看?共產黨的獨裁統治當然是個現實,而且是個強有力的現實。但任何一個追求自由、認同民主價值的人,能說尊重這個現實嗎?不能!不僅不能尊重,更不能接受,而且還要盡全部努力,改變這個不合理、不合法、剝奪人民選擇權的現實。而強調這個現實,說要尊重這個現實,實質上是等於變相要人們接受和忍受這個現實,最後幫助那些製造和維護這個不合理現實的獨裁者和統治者。而謝長廷提出的這個「憲法各表」,就帶有這種危險性,這也是為什麼(媒體報導說)台獨大老姚嘉文嚴詞批評說,謝長廷的憲法各表違背民進黨的立場,也配合國民黨演出,非常荒謬。

謝長廷以前曾提出「憲法一中」,還說高雄和廈門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城市。後來在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採訪時,對外再次重申「憲法一中」,說它是對現實最好的描述;並說人們可以對「一中」作出自己的解釋;等於完全呼應國民黨的「一中各表」。《自由時報》當時發社論批評說,謝長廷「欲對中國表態的味道十分濃厚」。

謝長廷這次又提出「憲法各表」,等於變相重提「憲法一中」。在民進黨成立智庫,由吳乃仁主持研究對中國政策之際,謝長廷提出憲法各表,是不是要把民進黨在國家主權方面的政策路線,引導到國民黨的方向?而民進黨高層是不是也要做這種傾斜?這才是人們應該警惕的。

新頭殼newtalk 2011.01.25 王鼎鈞/台北報導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提出以「憲法各表」來取代「九二共識」的主張,也掀起民進黨內兩岸路線之爭;謝長廷表示,不管是主張國家制憲或獨立建國,都必須「基於現狀」,先承認中華民國這部憲法,再以「住民投票」解決憲政爭議,才合乎邏輯。

謝長廷是在今(25)日的「新頭殼newtalk.tw」網路直播節目裡,做出以上表示。

謝長廷表示,國民黨說的「捨異求同」是國民黨與對岸的問題,而他認為台灣內部捨異求同更重要。他說,雖沒有九二共識,但有「九二會談」,國民黨提「九二共識」,但中國卻不承認「一中各表」。他認為,憲法各表就是九二會談的總結,但國民黨卻「不敢表」我國憲法。他主張,應該由台灣出發,凝聚國人共識,才有辦法一致對外。

謝長廷說,中華民國這部憲法,一直在使用,民進黨執政時也用,釋憲也在用,憲法是用來保障人民的權利,限制國家公權力,以免被執政黨濫用;不承認憲法的話,對人民而言是吃虧、受害的。就算將來透過「住民投票」做改變,也沒法否定這個事實。

有人說,他的主張違背民進黨綱領或台灣主體性,謝長廷強調,「一個國家不可能有兩套憲法」,所以「憲法各表」已確立台灣的主權地位,是「有效的一邊一國」。他認為,拿這主張跟「台灣獨立建國」來比,當然退後一步,但跟「一中各表」比,是前進很多步;而且民進黨綱寫著:「台灣現狀的改變,要透過公民投票」,現在還沒有公民投票,當然是先承認「現狀」,不然將來公投制憲過了,人家要承認嗎?這邏輯不通。

「否認現狀討好支持者,無助於整個國家建立一個更輝煌的憲法」謝長廷說,獨立制憲是個理念,在「情感上」稍退一步,才能前進,大家不能單單聚焦在憲法的「不重疊」共識上。他舉例,現在有人反對死刑,但廢止之前,也不能不承認刑法。謝長廷強調,他的主張連結了世界主義,也連結了台灣和中國長遠的發展。

他認為,在2012大選,國民黨會拿兩岸當主軸,而民進黨會以建立「社會公義」當訴求,雙方都必需互有回應,沒有回應,就會被長驅直入;民進黨提出一個「穩健的」兩岸論述,為多數人能接受,成為公約數,這是必要的。不過據他觀察,民進黨要提出兩岸論述,可能要等總統人選產生之後。

2011-01-26 中國時報 【朱真楷/台北報導】

搶攻二○一二,綠軍「蘇蔡金鋼合體」聲音浮上檯面,但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昨公開表示,雖成功不必在我,但只要人民贊同他的理念,他願出面承擔責任;謝更把槍口對準蘇貞昌說,北市之戰失敗是因「只說好話、不碰爭議」,變「民調看起來很高,但投下去差很多,就是因你(蘇貞昌)不碰爭議!」……

昨日謝長廷接受網路媒體「新頭殼」專訪時,面對主持人提問「你之前提出的憲法各表,會不會透過參選來實踐你的理念?」他回應,思想與理念是要給大家用的,「如果要實現,成功不必在我。」

但他隨即補充說,「先理念、再意願,如果我的理念所有人都贊同,我當然要承擔起這個責任!」他強調,該承擔責任的人不必在意小節,符合人民期待的事他都願意承擔。但以他的資歷,除了可以擔任仲裁者,也能當整合者,現在不把話說死,是因為還有很多變化。

2011-02-11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李人岳】

馬總統昨天在出席各國駐華使節的新春聯歡會時,重申在中華民國的憲法架構下,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維持台海的政治現狀。對此,曾經拋出兩岸「憲法各表」構想的謝長廷質疑,馬總統的「一中各表」是錯誤、沒有共識的政策,朝野應該合作解決,為此,謝長廷再一次提出他的「憲法各表」想法。他強調,依照憲法各表國號是事實,如果走不通,也才有能量再回頭改名、公投。

謝長廷說,憲法應該要表彰主權,保障人民,馬總統的一中各表只會讓類似菲律賓將我國人犯遣返大陸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 沈建德(作者為前中興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自由時報  2011-2-12

謝長廷再為他的「憲法各表」辯護,他說他的意思是,台灣和中國各自根據憲法,各自表達國號,我們是中華民國,他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又說,他和馬英九不同,一中沒有重疊,沒有共識,不應以它和中國各表,我們表述憲法,隱含有主權。我認為,謝長廷越描越黑。

關於前者,二○○五年二月十四日自由時報專訪,謝長廷說「中華民國這個名字在國際上則牽涉商標問題,國際已經判決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代表,有其困難」,既知中華民國是中國且已被中國所代表,為何還倡導我們是「中華民國」?

關於後者,中華民國憲法是在中國南京制定,雖有在台灣修改,基本上是中國憲法,其領土不含台灣,但謝的「憲法一中」,以自己的解釋認定中華民國憲法領土包含台灣,很難理解其用意,而一九八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悍稱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謝的見解其實和馬英九相同,豈止前言不對後語而已。

自由時報  2011-2-16

〔記者李欣芳、陳璟民/台北報導〕民進黨總統熱門人選、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昨表示,面對二○一二,民進黨一定要有兩岸論述,他首度拋出「台灣共識」概念,主張以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為主要精神,堅持主權立場,同時要守住「生存是王道、民主是基石」兩大原則。

蘇貞昌受訪指出,中國是個大經濟體,在二○五○年的經濟實力將會超越美國,台灣要在與中國、美國等大國的互動中找出生存之道最重要,面對中國這個大的經濟體,有些策略要靈活,有的部分則要守住原則。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提出以「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引發爭論。蘇貞昌說,最近不少人提出所謂的各種共識,但要講共識,他認為自己首次提出有關「台灣共識」的概念,最能代表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的利益,屬於主流民意的共識,才叫共識

蘇貞昌回顧民進黨訂定的綱領與決議文說,民進黨在一九九九年制訂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主張台灣,她的國號叫中華民國(即台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民進黨內部的共識,就是台灣前途決議文,這個決議文,堅守我們的主權立場。

蘇貞昌說,過去雖然外界很少聽他講有關兩岸論述部分,但「沒出聲音不一定就是啞巴」,兩岸關係與很多敏感的政治議題一樣,有時候模糊空間大,但也要堅守原則。

蘇貞昌指出,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去年赴美國演說,提及中國武力部署,不撤除對台部署的飛彈是兩岸關係的最大障礙,雖然一度傳出引發馬政府不滿,但據他觀察,這其實是馬政府透過賴要對外釋出的訊息。後來包括賴幸媛又提出「賴七項」,馬總統也在今年元旦文告中主張台灣的未來前途,由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決定,包括馬英九、賴幸媛等人的看法已朝民進黨靠近。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1320 08:02康仁俊

針對兩岸問題,前副總統呂秀蓮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網】專訪時表示,台灣過去一直處在悲情的狀態,「沒有理由要一直停在悲情」,而且台灣跟中國沒有仇恨,「那是國民黨跟共產黨之間的問題,國民黨不斷的在台灣宣傳『萬惡共匪』,讓台灣民眾心中對中國產生反感,這反感沒由來啊!國民黨要負責任」。……呂秀蓮也抨擊,國民黨之前不斷在台灣教育民眾共產黨有多可惡,馬英九總統上任後沒有尋求解決之道,卻不斷的傾中媚共,反而惡化了兩岸關係

台灣跟中國無冤無仇,應該是遠親近鄰,台灣應該尋求兩岸關係正常化,思考如何敦親睦鄰、和平共生」。……

自由時報  2011/3/22  14:18

……針對兩岸關係,呂秀蓮表示,台灣自從蔣介石來台後,一直把「反攻大陸」等思考留給台灣人,使得台灣人一直停留在悲情,其實過去種種與現代人無關,新一代的台灣人應該要有「新的世界觀」,並檢討現在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不應該叫做「兩岸關係」,應該要叫做「台中關係」。

她也批評馬英九總統上任後,並沒有針對台灣人對於中國的思想給予解決之道,卻不斷的傾中媚共,讓台灣民眾困惑,反而惡化了兩岸關係。

她認為,台灣與中國無冤無仇,應該是「遠親」也是「近鄰」,新世代的台灣應該秉持「敦親睦鄰」、「和平共生」,合乎人性、理性、良性的原則來相處,

◎ 陳正翰
玉山周報2011-03-30  16:37:28

……對於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呂秀蓮認為,過去國民黨要台灣人跟著他們反共仇中,造成許多人到現在逢中必反,2008 年馬總統上台後,卻沒有跟台灣人民解釋,為何他上台後,就要親中媚共,這讓台灣人很困惑。

因此她要正告中國人,國共的恩怨與台灣人無關,台灣人與中國人無冤無仇,彼此是「遠親近鄰」,沒有仇恨,更不應輕啟戰端,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應該作適度的修正,兩岸關係應該正名為「台–中關係」。1990 年她前往北京訪問,便跟當時的中國官員提出,兩岸關係應該秉持主張合乎「人性」、手段「理性」,結果才會是「良性」的「三性」原則,後來也被中國列為內部參考。  呂秀蓮主張,兩岸應是「敦親睦鄰,和平共生」的正常化關係,而和平共生的「生」,有其深層的意義。

自由時報  2011-04-11
記者鄒景雯/專訪

呂秀蓮:……我們要建立新中國觀,兩蔣時代以國共恩怨,透過戒嚴統治,強迫台灣人民必須配合他們反共仇中,幾十年下來,即使有本土意識的人也陷入這種意識形態當中,相對的,二○○八年政權再度輪替,馬總統上任後,在沒有給予我們任何合理解釋的情況下,其各種政策、整個執政團隊的言行舉止,卻剛好相反,變成傾中媚共。不論是反共仇中或傾中媚共,都不是站在台灣真正立場與真正的情感來著想。所謂的新中國觀是:國共兩黨的恩怨與台灣人無關台灣人與中國人無冤無仇;台灣與中國最貼切的形容是遠親與近鄰關係,應該以此尋求正常化;升高到國家定位,「九六共識」是值得大家建立的共識

自由時報  2011-8-14

〔記者王寓中/台北報導〕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在離開國安會一年半後,將有新的職務和舞台,由前駐美代表程建人成立的「台北論壇基金會」昨天進行董事會改組,蘇起正式接任該基金會董事長。

蘇起昨表示,他接下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的職務,就是希望推動國內的政黨合作。他強調,不管藍綠明年誰贏得總統大選,國、民兩黨都有必要在選後坐下來好好談談,如果台灣內部無法建立共識,不僅未來的兩岸關係發展會受到影響,台灣整體對外的競爭力都會面臨挑戰。

蘇起表示,他將在九月一日正式接任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未來將把這個論壇打造為國內第一個跨黨派的智庫,論壇絕不是藍營的論壇,而且他不會接受包括政府、政黨和對岸的任何經費補助,論壇的經費來源將以向國內外民間和企業募款為主,但未來論壇在進行學術交流時,也不會排斥進行兩岸的訪問及交流

蘇起昨天表示,他接掌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事前有向馬總統報告,馬總統沒有表示意見或有任何指示。

台北論壇基金會是程建人在一九九三年立委任內成立,基金會昨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程建人正式將董事長的棒子交給蘇起。

重新改組的台北論壇董事會共有十五位董事,成員涵蓋藍綠陣營人士,包括辜嚴倬雲、張忠謀、錢復、高希均、邱進益、湯曜明、程建人、卜睿哲、李必賢、蕭祥玲、蘇起、洪奇昌、蔡宏圖、陳添枝及朱雲漢,其中錢復、程建人、蘇起以及洪奇昌出任常務董事。

自由時報 《星期專訪》 2011-8-22
記者鄒景雯/專訪

新台灣國策智庫創辦人、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指出,中國看待台灣,如同過去的帝國主義一般,宣稱這是它的固有領土,完全忘記了台灣這塊土地上還有二千三百萬人。中國若真正理解人民比領土更重要的話,必須了解台灣意識。

記者問:新台灣國策智庫最近針對兩岸關係提出「兄弟之邦」,就此不少人似乎感覺納悶?

辜寬敏:是啊!我在家裡不太提,因為太太會不高興,在智庫與學者們討論時,大家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心理才慢慢適應。

問:既然如此,你做此主張的動機何在?

辜:從台灣四百年的歷史而言,台灣是個移民的國家,這些移民脫離祖國幾百年後,其與祖國的關係,只剩下歷史以及記憶,實際上已經沒有關係,他們新建的關係在於:不論先後,來此開發土地,組成一個社區,彼此形成共同命運體,因此我認為台灣獨立乃是歷史的必然,這並不是說我們與中國有敵對關係,所以要脫離中國,事實不是如此。就法理來說,台灣是中國正式割讓給日本的,舊金山和約中卻未交代台灣的歸屬。

我的疑問是:我們到底要不要與中國建立一個穩定互動?如果要,我們明明知道中國的想法,它的一國兩制大家無法接受,但李登輝提出特殊國與國,或是陳水扁的一邊一國,中國有可能接受嗎?連戰與宋楚瑜分別到中國去建立的所謂平台,也不為多數台灣人所盼望,那麼國內究竟該怎麼來建立共識

有一天,我讀曹植的七步詩,看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深深感覺到這兩句十分能代表我的心情,台灣與中國之間這麼複雜而且特別的關聯,例如血緣、文化、歷史,與台灣與日本、美國、英國無法類比,光用「國與國」三個字或「一邊一國」四個字能夠講得清楚嗎?其實裡面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於是我提出了「兄弟之邦」。

問:你認為中國因此就能理解?

辜:中國完全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它們是否有可能與台灣建立「兄弟之邦」,因此大家當然會疑問:中國能同意嗎?中國是這麼傲慢的國家,它只要你承認「九二共識」、只希望你認同「一國兩制」,聽到「兄弟之邦」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是兩國論,它們怎麼可能接受?但是,我的想法不太一樣。……

天安門事件發生後,世界各國譴責中國,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第二年,台灣人就跑到華南投資。二次戰後,很多國家獨立了,這些國家最要緊的是經濟發展,但是有成功,也有不成功的。曾經是偉大的國家卻未成功的,例如中國、印度、埃及,原因在於,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條件是資金、技術,因此台灣人六四後到中國去設廠投資,這是資金來、技術也來,甚至市場也來了,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從這裡開始的,直到今天,全世界有兩百個國家,小小的台灣對中國的投資仍是最多的。不但如此,在中國從事經濟活動的台灣人有超過一百萬人以上,有哪個國家像這個樣子?

中國可以說這些人是來賺錢的,沒有錯,但是以一個國家的經濟而言,百萬以上的人從事經濟活動,還有三、四千億的錢前來投資,這對中國的幫忙有多大?

父子的關係是絕對的,但兄弟的關係不是絕對的,哥哥照顧弟弟,弟弟尊敬哥哥,這才是兄弟。因此,我想告訴中國:今天你的經濟發展,台灣人對你有這麼大的貢獻,台灣與你的關係,也不是國與國就可以講完的,更重要的是,台灣不是一路順遂,長期受到外來政權統治,靠著勤奮打拚有了局面,然而中國看待台灣,卻如同過去的帝國主義一般,宣稱這是它的固有領土,完全忘記了台灣這塊土地上還有二千三百萬人。

過去的帝國主義,不就要你的領土而已嗎?中國數十年來對台灣的態度都是如此,最近,我第一次聽到溫家寶說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是同胞,六十年來第一次才發現這土地上面有二千三百萬人,如果,中國真正理解人民比領土更重要的話,你就必須先了解這裡的人想什麼?

四百年來,台灣人的祖先,有舊的,有新的,來到這裡,這個島國,本來就有原住民,這就像紐西蘭,英國人去開墾,現在有紐西蘭這個國家,又如澳洲、加拿大、中南美都是這樣的,所以中國不能只說領土是你的,你必須知道台灣是個移民社會,也許這裡人的父母、祖先是從中國來的,但是大家已經形成了新的生命共同體,這叫做台灣意識。

所以我才想,中國這麼大,讓你當兄好了,台灣就當弟好了,弟弟對你的經濟有這麼大的幫忙,你不以你的弟弟為榮嗎?弟弟已經成家了,當然要恭喜他、尊重他!弟弟現在有些困難,這麼好的一個國家,卻在國際舞台上沒有地位,這點,哥哥應該幫弟弟的忙,因為弟弟曾經幫過你的忙,哥哥何不幫弟弟加入聯合國?這麼做,台灣的子子孫孫會感謝你中國

自由時報  2011-09-16

〔記者曾韋禎、李宇欣、王貝林/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與其競選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連日批評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所提的「台灣共識」,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蘇嘉全昨天反擊說,國民黨是用污衊、抹黑的方式批評台灣共識。……

由時報  2011-9-18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紐約十六日報導〕……蔡英文今天下午在旅館和華府媒體舉行記者會。不少媒體追問她台灣共識的內容,蔡英文說,她如果現在就把內容講清楚,指定台灣共識是什麼,就不可能讓大家去討論,凝聚共識了;未來大家若覺得有需要就可以到立法院去立法,這不僅涉及台灣內部,還涉及和中國的關係,這種涉及國家前途的重大議題,並不是多數決的問題。

對於馬政府質疑她在哈佛大學演說時表示,台灣和中國的關係不排除任何選項,是否也包括統一選項在內,蔡英文說,當她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就是不排除任何可能,和中國的關係可以保持彈性,只要人民可以凝聚共識,與中國的關係都是開放的

媒體追問蔡英文是否已放棄過去協助擬定的兩國論,蔡英文說,她是民進黨主席和總統參選人,民進黨有民進黨的立場,但台灣社會有不同看法,總統應該讓大家有機會凝聚共識,看似不同的立場,可能會有很多相同性,重點是要有討論的過程,這才是民主的精髓。……

中國時報  2011-09-18 【朱真楷、王良芬/紐約報導】

……蔡英文日前在華府「美國企業研究所」發表演說時指出,未來她若當選總統,將考慮透過立法方式將「台灣共識」變成國內法,讓不同政黨的執政都能維持一定的穩定性。消息傳出,不僅引發馬辦執行長金溥聰批評為「空洞的概念」,馬英九總統也認為「沒內容要如何立法?」

對此,蔡英文在美東時間十七日下午與國內、外媒體茶敘時表示,台灣共識是一種「民主過程」,在形成共識的過程中,無論是誰都可以有想法,重點是社會在哪些面向可以凝聚共識;爾後,當共識形成,若有立法的必要,那當然就要拿到立法院三讀通過。

蔡英文強調,「台灣共識」法制化絕非普通的立法,更不是一般的公共議題,它牽涉到兩岸協商時台灣所需要凝聚的立場,「這是台灣未來發展最重要的議題,絕對不能只用簡單的『民主多數決』來解釋台灣共識。」

蔡英文日前在華府訪問時,曾公開表示「台灣共識不會排除任何可能性」,因此記者提問,既然任何選項都可能成為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基礎,那這是否代表她也可以接受台灣與中國進行「統一」?

對此,蔡英文毫不猶疑地說「當我說不排除任何可能,就是不排除任何可能!」她強調,民進黨對於未來與中國的關係,始終會保持彈性,只要台灣人民支持,朝野能凝聚足夠共識的話,那跟中國的關係都是可以開放的

她表示,長久以來,每個人對於國家的重大問題都有不同的歷史記憶,對中國的看法當然也有差異,所以她才堅持社會一定要經過討論來凝聚共識;否則,無論誰當政都只能用一半的民意來面對中國政府,「缺乏足夠的支持度,就無法跟中國協商出對我們有利的協議。」

【聯合晚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 2011.09.19 02:58 pm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提出台灣共識,前副總統呂秀蓮今天回應,她看報紙報導蔡英文不排除統一也是選項,她就突然腦震盪,到現在也還沒醒過來!……

旺報  2011-09-19【記者林永富/綜合報導】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美國時間17日在聖荷西的造勢大會上,再度說明「台灣共識」時強調,台灣共識的選項是開放的,最重要的是民主的過程,最後的決定權在台灣人民手上。不過民進黨發言人梁文傑18日在台北表示,對民進黨而言,絕對不表示統一是民進黨的選項或主張。雙方的說法仍有些出入。

蔡英文強調,台灣共識不是一次就可完成,是一種連續性的過程,先從大家可以接受的最初基礎,一次又一次的累積共識,一起參與過程,建構子孫可以安居樂業、可長可久、和平穩定的對中國關係;在凝聚台灣共識的過程中,要打開心胸,選項是開放的,但最後的決定權在台灣人民手上,這就是台灣共識的精髓。

她強調,台灣共識最重要的是民主的過程,參與及必要的告知與透明化,這才是最重要的。蔡英文指出,台灣共識有大家參與,一定是透明化,也會接受民主的檢驗,所以台灣共識一定會申請執照,也一定拿得到執照。

蔡英文也提到,馬總統這幾天說,台灣共識是預售屋。但她則認為,「九二共識」是虛擬的共識,沒有經過人民的討論、民主的程序,就像是沒有申請執照的鐵皮屋,只是臨時的建築物。

她說,台灣共識是由大家規畫、設計藍圖一起蓋的房子,大家蓋這間房子,蓋得漂亮、堅實,讓大家住在裡面很安全,這才是台灣共識。

關於有媒體指稱蔡英文在對中國關係上持「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立場,就是所謂「不排除統一選項」,隨蔡英文到美國的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說,對於兩岸關係,蔡的核心關懷是民主,也就是充分而完全的社會討論,而非替人民預設選項,該媒體所述顯然過度解讀,與蔡的原意不符。

民進黨另一發言人梁文傑昨在台北表示,蔡英文是認為台灣共識是一個凝聚各界意見,凝聚最大共識的過程,因為台灣社會對於國家定位有相當的分歧,所以對任一意見都要表示尊重;對民進黨而言,民主的價值高於一切,但這絕對不表示統一是民進黨的選項或主張。

梁文傑指出,民進黨主張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變動,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所以如果有人想要統一、改變獨立現狀,就要用公投決定;如果有任何人或任何政黨想要預設一個中國的前提,主張台灣屬於中國,也要得到台灣絕大多數人民的支持,而不是由任何一個政黨團體單方面強加在人民頭上。

國評論社  2011-09-19 17:51:29

中評社台北919日電(記者 黃惠玟)……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張國城則指出,以目前兩岸交流合作之密切,台灣將振興經濟的希望寄望在中國,簽訂經貿合作協議速度之快屬國際少見,不管哪個社會階層的民眾都應思考,兩岸目前朝統一之路前進的現象,這不是哪個政治人物口頭表態不談統一就可以忽視的,未來兩岸不管是以何模式談判,台灣終究會在大陸牽引下往統一走。

台灣競爭力論壇今天在“立法院”請願接待室舉辦“如何推動‘九二共識’結合‘台灣共識’的‘台灣全民共識’”研討會。…

自由時報  2011-09-24

……經濟學人雜誌指出,美國的盟友現在是一個戰略責任,在出身國民黨的台灣總統馬英九的執政下,兩岸關係增溫。不過在反對黨民進黨傾獨的導向下,有些人擔心台灣有一天會正式宣布獨立。中國也威脅將會以武力最為回應,許多美國人擔憂要是現在採取支持台灣的立場,美國在將來將會被推入紛爭,甚至引起核子戰。

不過經濟學人說明,擔憂支持台灣會將美國推入戰爭火坑的想法並不實際,儘管陳水扁前總統執政時期將台灣與中國和美國的關係降至冰點,不過經濟學人也誇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指出她與陳水扁比較起來溫和許多,而宣稱台獨來挑釁中國的手段也早已過時也沒人在用。或許民進黨中新生代仍是偏向國家主義,不過他們看起來更務實,也理解美國的支持對台灣的迫切程度。

央社  2011-11-26  19:26:07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上海26日電)……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表示,鞏固兩岸關係發展必須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但是民進黨在「九二共識」問題上卻不肯面對現實。周志懷說:「民進黨要丟掉幻想,不要以為一旦執政,大陸就一定會跟他們打交道,一定會談出一個新的共識來,這是不可能的。」

他表示,民進黨只有兩條路可走,就是放棄台獨承認「九二共識」。……

【聯合報╱記者林政忠、林河名、鄭宏斌/臺北報導】 2012.01.18  05:43 am

……謝長廷說,很多人認為總統選輸是因為中國政策,民進黨要面對中國政策,並找出可以兼顧台灣尊嚴、主權,也能交流的替代方案,「黨綱要改也能改」。

他說,民進黨黨綱包括「台灣前途決議文」和「正常國家決議文」,如果不修改黨綱,未來空間有限;台灣需要共生共識,可以從憲法開始,他曾提過「憲法各表、不重疊共識」,承認中華民國憲法,對其中部分可保有不同意見,中國也應承認中華民國憲法有共識之處。……

中評社  2012-01-18  12:13:29

中評社臺北118日電(記者 鄒麗泳) ……太平洋發展協會今天上午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辦“2012“總統”大選選前三天民調結果”說明會,由民進黨主政時的研考會副主委游盈隆教授主持,邀請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前研考會主委林嘉誠、政治評論員陳淞山與談。……

陳淞山指出,民進黨不能走回頭,民進黨的選票結構約45%,若要有所突破,必須就台獨黨綱及台灣前途決議文做必要的處理

林嘉誠說,他自己是民進黨黨員,都已經忘了台獨黨綱的內容,相信很多老黨員也已經忘掉台獨黨綱及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內容,民進黨的領袖及黨員不要老是抱著台獨黨綱、不要綁死自己。他強調,現在是21世紀,必須往前看。

許信良受訪指出,蔡英文這次選得很好,不是失敗的選舉,只差那最後的一哩路,比起2008年,蔡英文還多拿了60多萬票。而最後一哩路是什麼?就是兩岸問題,全黨都知道這次會敗選就是兩岸政策,讓人民不放心。他主張,在蔡主席應該把在“總統”候選人的主張及政策,在最後一段時間完成。

許信良說,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已經與民進黨過去的傳統立場與主張離得很遠,例如承認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也就是尊重“中華民國”現行的憲政體制,這是過去民進黨從來如此明確主張過的。

他強調,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要調整,絕對不能再走回頭路,蔡英文應該在31日交棒前,把她的兩岸政策變成民進黨的主張,變成黨代表大會決議文,取代其他先前的決議文。

尤其,蔡英文在競選過程提出兩岸工作對話小組,必須做,縱使落選,蔡英文或許也可以組成與社會對話的平臺,不要讓新的主席在兩岸政策上再產生紛擾。

許信良呼籲蔡英文,不能一走了之,離開黨主席之前,要把這些東西完成,這是她的未竟責任,相信黨及黨代表大會會支持她。

民視新聞  2012/1/18  12:24


民進黨在大選落敗,選戰結果不如預期,黨內一片檢討聲,尤其是兩岸政策,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認為,如果不修改黨綱,未來空間有限,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18日也說,蔡英文在選戰中一再表示,中華民國等於台灣,台灣等於中華民國,其實就是承認了現行的憲政體制,民進黨不能走回頭路,必須通過新的決議文。……

中央社  2012.01.18  13:22:46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臺北18日電)……民進黨敗選總檢討,聯合報報導,謝長廷昨天表示,很多人認為總統選輸是因為中國政策,民進黨要面對中國政策,並找出可以兼顧台灣尊嚴、主權,也能交流的替代方案,「黨綱要改也能改」。

許信良上午出席台灣太平洋發展協會記者會前受訪表示,他贊成謝長廷的想法,蔡英文這次選得很好,蔡英文說「剩下最後一哩路就是兩岸問題」,這次總統大選民進黨輸接近80萬票的根本原因就是兩岸政策與立場、人民不放心、仍有疑慮。

許信良說,蔡英文的兩岸主張在大選中獲得600多萬票選民的支持,她應在31日卸任黨主席前,把她的兩岸主張包括「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等於接受現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成立兩岸對話小組等內容變成黨新的決議文。

他並說,選戰最後階段各界對九二共識的爭論、企業站出來表態等因素是民進黨很大的致命傷,面對這些問題,民進黨應調整兩岸政策。

前總統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也說,民進黨沒有解決兩岸問題很難執政,民進黨必須展現企圖心,不只總統要贏、國會也要贏,黨必須全面調整接班梯隊、對中國政策的部分包括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須重新處理、詮釋,甚至不排除用新的黨綱做新的論述。

【聯合晚報╱記者陳雅芃/臺北報導】 2012.01.18  02:53 pm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總統大選失利,民進黨浮現應檢討兩岸政策的聲浪。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認為,蔡英文這次選得很好,只差最後的一哩路,也就是兩岸政策。他認為,民進黨未來應將蔡英文在競選中的主張,包括承認中華民國的現行體制,納入民進黨的決議,用全國黨代表大會或中執會方式正式通過決議。

許信良說,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與民進黨過去傳統立場已離得很遠,例如,承認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也就是尊重中華民國現行的憲政體制。

許信良說,兩岸關係是台灣經濟的根本,很難與對岸脫勾,民進黨應該把蔡英文在競選過程中的主張,包括承認中華民國的現行體制,納入民進黨的決議,用全國黨代表大會或中執會方式,正式通過這項決議。

許信良指出,蔡英文這次選得很好,不是失敗的選舉,只差那最後的一哩路,而最後一哩路是什麼?就是兩岸問題,民進黨全黨都知道,這次會敗選就是兩岸政策,讓人民不放心。

許信良說,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要調整,絕對不能再走回頭路,蔡英文應該在31日交棒前,把她的兩岸政策變成民進黨主張,變成黨代表大會決議文,取代其他先前的決議文。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即時報導】 2012.01.18  04:20 pm

民進黨在總統大選落敗,兩岸政策成為黨內檢討方向。研考會前主委林嘉誠指出,他自己是十幾年民進黨黨員、離開3年,但已忘了台獨黨綱內容,相信很多老黨員也不記得,一般人民更不清楚。民進黨不應抱著台獨黨綱、綁死自己,現在是21世紀,必須往前看。

蘋果日報  2012011817:26

民進黨四大天王之一謝長廷,昨天主張修改「台灣前途決議文」及「正常國家決議文」等黨綱,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今天上午受說,贊成謝長廷的想法,許信良說,蔡英文也講得很清楚,要檢討修正民進黨的兩岸政策。

許信良說,民進黨敗選關鍵就在兩岸,兩岸關係是台灣經濟的根本、很難脫勾,民進黨應該把蔡英文在競選過程中的主張,包括「承認中華民國的現行體制」納入黨的決議,用黨代表大會或中執會方式,正式決議通過。……

前扁辦主任陳淞山則指出,民進黨不能走回頭路,民進黨的選票結構約45%,若要有所突破,必須就「台獨黨綱」及「台灣前途決議文」做必要的處理。

BBC 中文網  2012118,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6:53
林楠森(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在台灣總統選舉敗選的民進黨,黨內人士傳出修改該黨台灣獨立黨綱的聲浪,此一議題在該黨目前尚未得到共識及具體方向。就民進黨正式立場來說,該黨文宣部官員對BBC中文網表示目前並沒有這樣的議題,但在擔任過民進黨主席的謝長廷首先拋出此一議題後,得到該黨更多人士的響應。

也曾擔任過民進黨主席的許信良說,蔡英文在選舉期間說的"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等於接受了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民進黨過去從未如此明確主張過,他並說這應成為該黨新的決議文。

過去在陳水扁政府任職的前官員林嘉誠則說,他曾是民進黨十多年的黨員,但已忘掉什麼是台獨黨綱與台灣前途決議文。他還說相信問一般人也不知道內容為何,民進黨不應把自己綁死。……

蘋果日報  2012 0120日 【顏振凱╱台北報導】

……已回高雄務農的邱義仁,行前與戲稱「農夫粉絲團」的友人餐敘,邱對選舉結果很失望,話一講開竟從午餐聊到傍晚。據轉述,邱認為若從這次選舉結果來評斷,就算二○一六年民進黨續推蔡英文,而國民黨隨便派出一個人參選,民進黨勝選的機會還是不大,原因是藍綠板塊已定型,不易調整

據轉述,邱義仁說儘管民進黨透過台灣前途決議文承認「憲法一中」,也將公投作為決定台灣前途依據,但選民仍將所有民進黨兩岸主張視為穿上新衣後的台獨,民進黨應化解疑慮,尋找「不叫台獨的台獨」兩岸路線。

【聯合報╱記者林政忠/即時報導】 2012.01.30  05:10 pm

前立委郭正亮指出,英國工黨曾因為堅持脫離現實的「國有化」黨綱,導致持續在野18年,直到廢除黨綱才重新執政;日本社會黨更因為堅持不結盟的「反美日安保」黨綱,導致永遠在野,甚至最後不敵國際現實,在日本政壇瓦解消失。

他說,不幸地是,民進黨邁向「制憲正名」的台獨黨綱,與日本社會黨「反美日安保」的不結盟黨綱,脫離國際現實的程度幾乎相同。面對兩岸經貿的迅猛發展,以及美中聯手支持的「九二共識」框架,繼續堅持不合時宜、連自己執政都坦承「做不到」的台獨黨綱,只會使民進黨淪入永遠在野的厄運。

◎ 郭正亮(民進黨前立委)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2130 10:21

過完農曆年,民進黨即將展開敗選檢討。失敗為成功之母,人生遭遇挫敗,常被勸說「能捨才能得」,唯有悟出捨得放下,才能真正重新站起。

但人能做到「捨得、放下、忘了」,政黨談何容易!「捨不得、放不下、忘不了」,常是政黨走不出轉型困境的三大寫照。蔡英文打了美好的一仗!蔡是輸在民進黨讓人「不放心」。兩岸經貿安定牌嚇阻奏效,民進黨敗在「中間選民不放心」。美中聯手支持「九二共識」,民進黨敗在「美中強權不放心」。

畢竟,激進的台獨黨綱仍然存在,激進的制憲正名仍然可能。直到現在,民進黨對中華民國憲法始終半推半就,如此「捨不得、放不下、忘不了」激進台獨路線,即便再說千百次「不會改變現狀」,也很難奢望「不放心」會因此消失。

問題是,民進黨執政八年,並無力制憲正名,2004甚至公開表示「制憲正名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既然難以制憲正名,民進黨在執政期間,只能沿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問題,該條例的兩岸法律定位,正是「一中兩區」(一個中華民國、台灣地區vs大陸地區)。弔詭的是,民進黨儘管拒絕承認「一中」,八年執政卻已成為「一中兩區」的實際執行者。

換言之,2000-2008年民進黨執政期間,國民黨所遺留的「一中兩區」法制並未更動,兩岸法律定位始終如一。事實如此明顯,民進黨內卻只有謝長廷勇於承認,坦承中華民國憲法現狀是「一中憲法」,還因此遭到深綠圍勦。

到了選舉期間,民進黨反而不能誠實面對執政歷史,不能誠實面對憲法現狀,反而對更模糊寬鬆的「一中各表」或「九二共識」抗拒到底。試想:民進黨既然連自己執政也坦承「制憲正名做不到」,自己甚至還是「一中兩區」的實際執行者,如今卻呼籲選民不要接受「一中各表」,如此明顯的自相矛盾,中間選民除了感到「不誠實、不誠懇、不放心」之外,還能怎樣?

如此「捨不得、放不下、忘不了」激進的台獨黨綱和制憲正名,不能誠實面對八年的執政現實,不能誠實面對中華民國憲法現狀,恐怕才是民進黨讓人「不放心」的最大根源。

民進黨如何捨得放下,如何誠實面對歷史,如何誠實面對憲法,才是敗選檢討的核心。對於人生轉折,聖嚴法師曾提示智慧方法:「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對於政黨轉型,前總統李登輝也曾透過成立台聯,試圖讓本土政黨分進合擊:台聯擔綱激進台獨,民進黨轉向穩健台獨。李登輝的「兩個本土黨」計畫,初期頗為成功,2004年台聯當選12席立委,可惜2008年扁又重返激進路線,導致台聯全軍覆沒,民進黨又陷入「既要中間、也要激進」的自相矛盾。

能捨才能得,要能捨激進,才能得中間。尤其面對美中聯手支持「九二共識」兩岸框架的國際現實,加上兩岸經貿迅速深化的台灣經濟現實,如果民進黨繼續陷入「既要中間、也要激進」的一廂情願,未來邁向執政之路,恐怕不只一哩之遙,還會愈來愈遠。

中國評論社  2012-02-04  00:19:58

中評社台北24日電(記者 黃筱筠) 民進黨在2012大選落敗,外界認為是“台灣共識”輸給“九二共識”,前海基會董事長、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敗選因素很多,不能全部都歸為兩岸政策。但民進黨未來兩岸政策應該朝向穩定和平方向發展,中國大陸需要面對的現實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民進黨也要面對中國確實是世界前幾大經濟體。

洪奇昌與林濁水邱義仁吳乃仁並稱為民進黨新潮流四大元老。但洪奇昌對民進黨與中國大陸交流持較開放的態度。

洪奇昌表示,雖然民進黨兩岸政策再經過調整後,很可能與國民黨差異性不大,但“中華民國在台灣”就是台灣目前的現狀,民進黨和中國大陸都不能不認同,不可能否定“中華民國”,這是台灣的歷史。民進黨不要怕國民黨,應該要扮演進步力量,在強調台灣主體性之下,與中國大陸進行經貿交流

洪奇昌強調,民進黨應該尊重中國目前在世界是前幾大經濟體,“也應該了解中國在世界中所強調的一個中國原則,不要去挑戰世界秩序”,這也是周遭國家、組織都這麼認同。但台灣歷經50多年所建立的政治體,相同的中國也必須尊重,民進黨不需要排斥、抗拒與中國互動

洪奇昌表示,民進黨這次敗選有多方因素,但選票比起2008年有成長,這代表民進黨不是因此就沒有機會重返執政。而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也很清楚,就是維護台灣主權的底線,這幾年討論下來有更理性的空間,民進黨也希望有穩定的兩岸關係,台海和平發展,民進黨之後還是會延續理性的兩岸方向。

至於謝長廷在敗選後提出台獨黨綱可以討論,洪奇昌不認同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中就處理了台獨問題,也終結台獨問題,民進黨不會受制於台獨黨綱,而是將“中華民國”和台灣融為一體。

許多企業在選前跳出來力挺“九二共識”,洪奇昌認為,企業有企業的利益考量,也有自由表達對哪個政府的支持,外界不需要去指責。但政府要去思考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點,不是一味跟著企業利益走。

他也說,台灣多年來產業發展模式就以製造業和代工為主,中國方面提供勞動、人力、土地等相對優勢的勞動要素,讓台灣企業壯大,因此台灣企業當然對中國依賴性越來越高,台灣與中國大陸經貿已經密不可分,高度依賴中國,這是歷史事實。

從這一點來看ECFA,兩岸確實需要簽定ECFA。而這兩年來,民進黨對ECFA態度也有所調整,表示會概括承受,但產業界已經覺得民進黨立場變來變去,較難以獲得產業界信任。

洪奇昌說,民進黨未來要加強的面相很多,不是檢討“九二共識”就可以,不要去設定兩岸問題就是民進黨主要問題,他認為,兩岸不是立即、迫切的問題,可以先擱置,之後再處理。

但他指出,台海這幾年和平進步是建立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這也是事實。他認為,目前“九二共識”要先擱置爭議,台灣政黨也要先尋求內部的求同存異,民進黨現在必須不斷強化對台灣認同,台灣價值是什麼?強調台灣民主、自由經濟、金融法治等重要性。

洪奇昌表示,台灣生存和發展需要兩岸和平和經貿合作,台灣不可能跳開兩岸經貿合作,更難跳開台海和平。但中國大陸需要面對的現實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台灣也要面對中國確實在世界是前幾大經濟體。蔡英文在選前提到“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這就是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調整

洪奇昌表示,民進黨做為一個有執政經驗在野黨,要期許自己重新執政,不斷強調自己代表主流價值,包括兩岸在內的重大政策,一定要有前瞻性,且要讓人民覺得提出來的政策是有可行性,就像以前民進黨內曾提出,台灣要成立一個新的“獨立國家”,這個說法也許有前瞻性,但不可行,也不是大部分台灣民眾的意見。

另一方面,民進黨被多數人認為是本土政黨,但需要將進步性與本土性結合,一個進步政黨要關心財富分配、環境永續、居住正義等議題,需要在“立法院”內不斷檢視政策。

中央社  2012.02.07  19:19:24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臺北7日電)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今天表示,民進黨兩岸政策應往中間靠,不要和國民黨差太多,去擠壓國民黨的票,不讓兩岸政策成為選舉議題,由台灣團結聯盟顧守本土派。

謝長廷在電台主持節目時表示,如果民進黨、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差距沒有那麼大,選舉就會很平順,可以講一些內政議題。至於要靠多近?謝長廷說,如果民進黨和國民黨的一樣,就沒有意義了;太靠近的話,獨派會不會跑光光?這必須思考。他說,「我的主張和看法是,民進黨要走中間,讓台聯顧本土的這一塊」。

對於民進黨主席選舉和組織改造,謝長廷也說,民進黨創黨時期定位是「運動的黨」,後來漸漸有一些轉變,有人說民進黨要設立常設性的部門專職選舉事務,但其實民進黨中央黨部的組織部、政策會等就是選舉機器。……

新頭殼 newtalk  2012.02.07  林朝億/臺北報導

針對民進黨兩岸政策,前行政院長謝長廷(7)日主持【有影上大聲-長仔限時批】廣播節目時表示,民進黨應該向中間靠攏,讓台聯去搶本土的票源,而民進黨則儘量把國民黨的票擠掉。……

謝長廷表示,一個政黨應該要檢討才會進步。但重點是需先確定民進黨的定位。他說,戒嚴時期組黨時,是以「運動的黨」作為定位,除了選舉外,還要推動社會、群眾運動。所以,黨並不純然是選舉機器。……

他說,民進黨執政時,他就主張高雄與廈門要交流如果一直主張台灣要獨立建國,就會讓中國可以介入,也造成台灣社會分裂,選舉到時,也會變成主要的爭點。

謝長廷表示,如果兩岸政策跟國民黨比較接近,台灣社會就比較有共識,這時候就可以比較集中在內政議題。但太接近了,台灣的主體性也會沒有。但到底要多靠近,「如果一樣,就沒意義了,就看中國意思就好」。拿捏之間要如何處理,民進黨應該好好思考。

謝長廷認為,民進黨應該靠過去,走中間一點,把國民黨的票擠掉,讓台聯去搶本土的票。走中間,讓台聯顧本土這一塊,「我們一直逼,變成兩個完全本土的(政黨)。」

2012-02-08  01:01 中國時報 【朱真楷、鄭閔聲/臺北報導】

民進黨將提出敗選總檢討,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昨日先鎖定兩岸議題開第一槍。他認為,民進黨的中國政策若與國民黨「拉得太開」,不僅讓對手有攻擊目標,台灣內部也會持續對立。他因此主張,民進黨應嘗試貼近國民黨的中國政策,藉此擠掉泛藍選票;至於台獨立場則交由台聯來捍衛。……

昨天謝長廷在個人的廣播節目上,就民進黨兩岸政策走向提出見解。他表示,雖然目前仍無法確定兩岸政策是否為大選失利主因,「但至少是個原因」。

謝長廷指出,雖然馬政府執政無能,但因為藍、綠的兩岸立場完全不同,使得國民黨在選舉期間得以訴諸兩岸緊張的策略,讓中國問題變成選戰主要癥結,導致民生、內政問題消失不見,馬英九得以轉移焦點。

謝長廷不諱言,如果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與對手拉得很開,並堅持「獨立建國」的立場,自然會讓台灣社會陷入對立,中國也可利用這股氛圍來支持國民黨,「我們(民進黨)就會很苦,不利選舉。

相反的,謝長廷強調,若藍、綠的中國政策能夠趨近,台灣就能凝聚共識,一起面對中國;而選舉時,兩岸議題也不會變得那麼重要,民進黨就可多談內政問題。至於該如何拿捏分寸,他強調至少要堅持台灣主體性,不能與對手完全相同。

但獨派勢力要如何回應?謝長廷說,台灣的本土政黨不是只有民進黨,較堅定的獨派會轉向支持台聯等獨派政黨,形成民進黨爭取國民黨的票源,讓台聯推動台獨若能建立起這樣的模式,或許民進黨就能在大選中過半。……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表示,民進黨的兩岸論述已經從最早的台獨黨綱走到台灣前途決議文,未來需不需要有新的兩岸政策路線,目前仍未有定論;但可以確定以台灣為主體的立場絕不會改變,如果偏離這項主軸,黨內勢必會出現不同意見,黨內應盡快針對兩岸政策進行一場大辯論,決定未來政策走向。

【聯合報╱記者林政忠、林河名/臺北報導】 2012.02.08  03:08 am

……選後總檢討,謝長廷日前拋出「修改黨綱」,遭到獨派抨擊。謝長廷昨天進一步指出,民進黨和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差很大,台灣要獨立建國,台灣社會將一直對立、中國又支持國民黨,「我們就很弱,不利選舉」

他表示,民進黨執政時,他就曾提過,高雄和廈門應建立密切關係,如果藍綠兩岸政策很接近,台灣就比較團結、有共識面對中國,兩岸政策也不會成為選舉爭點,民進黨可以主打國民黨執政無能、貧富不均、教育失敗等問題,「至於內容要多接近,可以討論,這部分要拿捏得剛剛好」

謝長廷說,台灣主體性和獨立現狀是民進黨基本主張,這和國民黨不一樣,有人擔心,兩岸政策若完全接近,獨派選票就會跑光光,但本土政黨還有台聯黨,民進黨和國民黨爭,民進黨則和台聯在單一選區合作,民進黨走向比較中間,台聯顧本土這一塊,「綠營就會贏!」……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228 00:12
記者王鼎鈞/綜合報導

……針對選後檢討是否民進黨跟國民黨之間兩岸政策不同而影響勝敗的討論,謝長廷認為,兩岸政策不一定是主要原因,但卻是原因之一。但現在討論這議題很容易被曲解為因敗選失去信心而檢討政策。

謝長廷表示,過去2000年民進黨執政勝利時期,即看見此問題,所以應該不是問題。謝長廷認為這是一個策略選擇,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差異要擴大或者要縮小。如果差異太大,選舉時就會成為主要爭點,同時台灣內部也無法團結,如此一來,國民黨無能、貧富不均等問題就無法突顯。

謝長廷說,如果兩黨兩岸政策差異能縮小,台灣內部較能團結,較能有共識,選舉時兩岸議題就不會被突顯為這麼重要的議題。但是民進黨必須拿捏分寸,要和國民黨區隔,不能到最後都沒有差別。

他還說,民進黨應跟國民黨競爭,與本土政黨團結合作(如這次選舉中的台聯);「民進黨應該往中間靠,如有流失的選票可由本土政黨吸收,在單一大選時有默契合作,由一本土政黨代表,如此才能取得執政機會」。……

前考試院長姚嘉文則表示,他不認同謝長廷「往中間靠」的說法,民進黨身為本土政黨、顧主權的政黨,怎麼可以放棄自己的責任?這次的選舉中,民進黨已經被台聯搶走很多票了,還要再放棄嗎?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段宜康則認為,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本來就是很溫和的路線,「我們都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她的名字叫中華民國」,多數台灣民眾都會同意,甚至是支持國民黨的人也會同意。

他指出,民進黨的路線本來就很溫和,應該要回到黨的主張,回到「台灣前途決議文」,要貫徹這個路線,而不是往中間靠;除非這樣還不夠溫和,才有修正的必要。段宜康說,民進黨這次選輸,不是輸在路線,而是選戰中對於議題的反應能力。

中央社2012.02.08  12:09:37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臺北8日電)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昨天拋出「民進黨兩岸政策應往中間靠,台聯顧守本土」。台灣團結聯盟主席昆輝今天受訪時說,他不便評論民進黨的發展,但堅持台灣主體性是台聯一貫的主張。……

黃昆輝指出,不管有沒有人想交付什麼任務給台聯,堅守台灣的主體性並維護台灣的主權是台聯一貫的主張與責任,台聯會捍衛台灣主權,當急統的剎車板;至於民進黨內部的問題,他不便表達意見。……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228 11:11
記者朱蒲青/專訪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表示,本土政黨不是只有民進黨,較堅定的獨派會轉向支持台聯,形成民進黨爭取國民黨票源,讓台聯推動台獨,若能建立起這樣的模式,或許民進黨就能在大選中過半。對此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今(8)天表示,綠營的政黨分進合擊,類似的戰略,已被法國左翼陣營實踐。民進黨要勇於向中間轉型,讓民、國兩黨的競爭議題轉為內政議題,將統獨議題讓給台聯。台聯在總統大選支援民進黨,區域選舉則各憑本事,最後由本土選民訴諸棄保。事實上,這也正是前總統李登輝的戰略構想。

謝長廷表示,如果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與國民黨拉得很開,並堅持「獨立建國」的立場,自然會讓台灣社會陷入對立,中國也可利用這股氛圍來支持國民黨,「民進黨就會很苦,不利選舉。」反之,若藍綠的中國政策趨近,台灣就能凝聚共識,一起面對中國;選舉時,兩岸議題也不會變得那麼重要,民進黨就可多談內政問題。

他強調,本土政黨不是只有民進黨,較堅定的獨派會轉向支持台聯,形成民進黨爭取國民黨票源,讓台聯推動台獨,若能建立起這樣的模式,或許民進黨就能在大選中過半。

對於這項議題,郭正亮說,法國社會黨和法國共產黨同屬左翼,同樣反對國際資本主義體系,但共產黨太過激進,無法贏得總統大選,因此在總統大選都支持社會黨候選人。至於國會議員選舉,則取決於各黨本事,通常會在各選區訴諸棄保,法國共產黨在冷戰結束前,大致都還能維持1520%國會席次。因此同樣道理,民進黨若要勇於敢向中間轉型,讓民、國兩黨的競爭議題轉為內政議題,將統獨議題讓給台聯。

郭正亮說,上述構想,事實上是前總統李登輝的戰略構想。2004年台聯贏得13席立委,也一度創造出這樣的歷史機會,但2008阿扁轉向激進台獨,導致台聯全軍覆沒,使「本土派分進合擊」的戰略構想無法實現。

2012年台聯支持小英,小英也善意回應,讓台聯得到重生。他認為,現在是重新思考「本土派分進合擊」的大好機會,讓堅定獨派支持台聯,讓民進黨亙有機會爭取國民黨本土選民,唯有如此,才能徹底改造台灣的選舉版圖。當然民進黨也要拿捏分寸,至少要堅持台灣主體性,不能與國民黨完全相同。

郭正亮強調,主張民進黨和台聯分進合擊策略,並不是要民進黨放棄台獨,當然二黨之間仍有共同主張,就是共同反對非民主的統一。兩黨主要區別,是讓台聯主導「正名制憲」運動,讓民進黨轉向「現狀保台」,並主導內政競爭。

他說,台灣人認同高達七成,但民進黨卻難以過半,顯示「本土選民」遠多於「台獨選民」,部分本土選民因為其他因素,選擇支持國民黨。民進黨加台聯要極大化本土選票,就要讓民、國兩黨的競爭基調轉向內政,讓民進黨能夠全力爭取國民黨本土票,減少國民黨訴諸安定牌恐嚇成功的機會。

【聯合晚報╱社論】 2012.02.08  02:53 pm

民進黨選後總檢討,兩岸政策是主要關鍵。綠營大老謝長廷昨天表示,民進黨的中國政策若與國民黨「拉得太開」,不僅讓對手有攻擊目標,台灣內部也會持續對立。他主張,民進黨應嘗試貼近國民黨的中國政策。

謝長廷被稱為民進黨「智多星」,思考理路靈活。但他過去主張「一中憲法」、「憲法各表」,卻在黨內遭獨派批評;如今再提「向國民黨靠攏」的中國政策,勢必再掀波瀾。果然,黨內立即有人呼籲儘快進行大辯論,決定黨的中國政策走向。

姑不論謝長廷的主張在黨內接受度如何,兩岸政策確是民進黨輸掉2012大選的致命傷。在謝長廷之前,曾任民進黨ECFA因應小組發言人的前立委郭正亮也說,民進黨要勇於提出新思維,不要簡單把「九二共識」、「一中憲法」立刻和「統一」畫上等號,這樣只會自創牢籠,走不出兩岸困境。

從謝、郭的說法,可見民進黨內不乏急於從兩岸政策脫困的思維;但往往開放的言論一出,立即遭黨內極端勢力圍剿,當事人只好噤聲或轉趨模稜兩可。蔡英文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就是既想跳脫、又跳脫不了既有中國政策的代表作,結果證明選民並不買帳。……

蔡英文可因選票考量而改口轉變,如今檢討敗選,難道不能為不受選民認同的兩岸政策改弦更張?「中國政策大辯論」說得好聽,卻往往是不想變革的託詞;民進黨能不能脫胎換骨,要看黨內領導人有無大魄力,真敢「向國民黨靠攏」?

中國評論新聞網  2012-02-08  01:07:02

中評社臺北28日電(記者 林淑玲分析報導) 綠天王謝長廷昨日在廣播節目中主張,“民進黨兩岸政策應往中間靠攏,不要和國民黨差太多,獨派就會跑去台聯。”謝的說法一語中的,現階段民進黨難以處理兩岸議題,癥結就在內部統獨光譜差太多。但分裂會有陣痛期,結果可能大好或大壞,黨內共識難尋;而且獨派離開民進黨就成泡沫,不會想走。

謝長廷堪稱黨內最勇於提出創新構想的天王,過去曾陸續拋出“憲法共識”、承認“一中憲法”等變化球引起矚目。他這次主張民進黨兩岸政策不要和國民黨差太多,暗示應該拿出魄力解決“九二共識”障礙。基於獨派勢力一定反對,他提出類似“清黨”的概念,引導主張台獨的離開民進黨到台聯去,兩者做個清楚的切割。

謝長廷的倡議非常理想化,依照他的說法,只要藍綠兩岸論述差不多,大選轉為公共政策競爭,民進黨因獨派出走而少掉的選票,即可從藍營挖過來,再加上“經濟選民”挹注,翻身機會很大。謝沒有點出的還有,民進黨如果沒有獨派牽制,國民黨就失去以“台獨牌”嚇選民的利多。持平來看,民進黨若依照謝的藍圖轉型,對國民黨是有很大殺傷力。

在黨內有“智多星”之稱的謝長廷,的確看透了現在藍綠競爭平臺上的問題,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兩岸和平協議須經過公投,和蔡英文所說的“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其實沒有太大差別。馬的兩岸論述貼近綠營,面對“賣台”質疑時敢大聲說“不統”;反而是蔡顧忌深綠壓力不敢宣示“不獨”,又以模糊不清的“台灣共識”來應對國民黨的“九二共識”,完全抵銷了打“中華民國牌”的作用。蔡在大選期間想要撇開兩岸議題,主打公共政策,最後還是被糾纏在失分最多的兩岸政策,導致敗北。

在民進黨選後的檢討聲浪中,謝長廷的主張值得正視,卻有諸多難題。

第一是路線問題。 黨內究竟有多少人能務實的認同,兩岸政策應往中間靠攏?民進黨從1999年因應陳水扁選“總統”提出“台灣前途決議文”開始,黨內就一直是在發展邱義仁所說的“不叫台獨的台獨路線”,台獨不變,只是不時更換包裝。如今顯示,民進黨的對手、選民都變聰明瞭,“不叫台獨的台獨路線”還是被視為台獨,兩岸交流速度一日千里,民進黨愈追落後愈多。但要調整路線,趨向國民黨,黨內勢必經過一場大戰。

第二是選舉考量。 民進黨縱使在一對一選舉失利,攻不下“總統”大位,“立委”選舉也只能困守南台灣,仍有45基本盤,這主要是依靠意識形態動員,以及淺綠、深綠大團結而來。謝長廷的建議是一項先解構,再建構的革命性主張,但如果把獨派切出去,沒人有把握切出去的能補回來,而且更多。部分綠營人士會認為,現在至少穩住45,只要有幹擾因素加進來,例如這次的宋楚瑜得票若衝到5%以上,民進黨就有希望了。“團結訴求”是謝長廷提案的最大殺手。

第三是獨派不願離開。 獨派這些年在民進黨其實滿委屈的,不受重視,又被吃定非挺不可。從陳水扁在捲入弊案後突然搖身一變成為“台獨教父”,拉獨派做“遮羞布”,不難看出其尷尬處境。未來,如果民進黨兩岸政策和國民黨差不多,獨派跑到台聯,以現在“立委”選制,即使能拚到12成的得票率,小黨還是免不了泡沫化的命運,別說永遠選不上“總統”,“立委”能拿到的席次也很有限。

所以,這陣子民進黨在檢討兩岸政策時,主張向中間靠攏者有之,另有一派聲音卻認為,蔡不是敗在路線,“承認九二共識”。由於政治人物的既得利益環環相扣,可以想見民進黨接下來的兩岸路線大辯論,勢必非常慘烈,縱使主流意見認為,兩岸政策應該檢討,但要從發展“不是台獨的台獨路線”到徹底放棄台獨,這最後一哩路的阻力會非常大,如果沒有人想離開,就只好深淺綠繼續綁在一起,互相消耗。

2012-02-08 【中廣新聞/戎華儀】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總統大選落敗,被外界視為是「台灣共識」輸給「九二共識」,民進黨中常委謝長廷則提出「憲法各表」的概念取代「九二共識」,希望更貼近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和主張,拉攏中間選民。民進黨中央則表示,這是謝長廷的個人意見。(戎華儀報導)

民進黨中常委謝長廷認為,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如果更貼近國民黨的立場,才能獲得多數民眾的支持,儘管會失去部分獨派選民,但這是未來兩年沒有選舉的情況下,和台聯區隔的發展方向。因此他提出「憲法各表」,兩岸可依照各自的憲法做出詮釋,包括我國憲法對一個中國的解釋都可以涵括在內,卻不同於「一中各表」。

謝長廷:『九二共識不存在,但是我們要有一個東西取代九二共識。那麼我認為,九二年的會議,它的精神就是憲法各表,雙方依照憲法表達自己的國號,這個是共識,當時沒有什麼九二共識。』

這樣的解釋和「一中各表」到底有何不同,謝長廷沒有多作解釋,認為自己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則表示,兩岸政策對敗選的影響有多大,黨內還在檢討,未來如果要修改兩岸政策,一定會經過充分討論,才會做成決議。

2012020817:08 蘋果即時

民進黨籍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今天在中常會前受訪表示,他主張以「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因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提出的「台灣共識」不為中國所接受,而「憲法共識」主張「一中憲法」,獲75%台灣人的支援,民眾接受度較高,也可以讓民進黨「向中間靠」。

◎ 鄭思捷  2012-02-10
台灣e新聞

台灣這四百年來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連續外來政權的統治史。居住在台灣的人,在台灣的歷史裡,自己也從來沒有過一個統一的政權統治台灣全島。在這些一連續外來的政權,更不幸的是台灣人都是站在歷史錯的一邊 (the wrong side of history)

1945年,當時統治台灣的日本,因為太平洋戰爭的失敗,不得不放棄台灣。台灣人,在沒有能力主宰自己的選擇下,和日本站在歷史錯的一邊。在中國清朝統一中國大陸後,明朝的鄭成功,就像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流亡到台灣。當時居住在台灣的人,在沒有能力主宰自己的選擇下,和鄭氏政權站在歷史錯的一邊。……

現在蔡英文不僅要和中國“和而求同、和而不同”,甚至認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為了要當選一個流亡政府的總統,就這樣地願意站在歷史錯的一邊,扭曲台灣和中華民國的歷史。

台灣的歷史很明白地告訴我們,要站在歷史對的一邊,只有台灣人自己建立了獨立的國家,不能依賴這些站在歷史錯的一邊的外來的政權。

我說不出站在歷史對的一邊有什麼好處。我也說不出站在歷史錯的一邊有多大的壞處。但是,台灣的知識分子和台美人都知道做中華民國的大官有很多好處。

民進黨更清楚,取得中華民國的政權的好處,遠遠超過為台灣人的建國所必須付出的犧牲。民進黨為了做中華民國的大官,帶領台灣站到歷史錯的一邊。不少台灣的知識分子和有些台美人也為了好處,容忍民進黨。

要和台獨切割的民進黨,就像是孫中山剛初創建中華民國時的國民黨。那時追隨孫中山的國民黨黨員,都只想做大官,不想做建國的大事。所以孫中山勉勵國民黨黨員﹕“不要做大官,要做大事。”

要和台獨切割的民進黨,只想做中華民國的大官,不會做台灣建國的大事。中共對準台灣的千顆飛彈,只會造成“皮膚傷”;但是,蔡英文的“台灣就是中華民國”是我們的癌症,致命傷。

◎ 林環牆(作者為美國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暨「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
台灣e新聞  2012-02-10

台灣是一個有情的社會,但也容易濫情。台灣社會上已有各種人才,但台灣人民仍缺乏自信。台灣人民不安,常常想像自身處在無助的急流中。也因此,台灣人民需要隨時緊握浮木。蔡英文,就是總統大選以來,台灣人民的浮木,你要保護她,你不能批評,批評就是破壞團結。這當中充滿了情緒和矛盾:其實,領袖是必須接受淬煉,領袖是要來領導人民,而不是要來追隨人民。

但蔡英文從未申張台灣未來的走向。她很小心。因此,台灣共識裡面沒有內容。也因此,讓自己陷入被對手步步進逼追問的窘境。要當總統領導台灣,卻又刻意模糊台灣未來的政治方向,自然難以激發台灣選民熱情。……

這次台灣總統大選,民進黨敗選,而且是敗給一個施政「不滿意度」一值高於「滿意度」的現任總統。馬英九執政前三年(2008, 2009, 2010), 政府財政惡化,台灣實質GDP平均每年真正的成長率只有1.51%而已,實質薪資停滯,財富分配惡化,失業率又高居東亞四小龍之首。整個社會中產階級鬆動,大環境本應有利於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

包括蔡英文在內的一些民進黨人士常常強調世代交替,但民進黨新世代的戰略論述和擘劃功力,顯然不足。這次總統選戰敗選的基本原因,相當程度,就是出在於台灣未來走向不明, 切割前總統陳水扁,以及經濟發展論述不足的蔡英文路線。

二十餘年來,台灣與中國關係的主旋律,就是年年日益加深的台、中經濟整合。在這個主旋律下,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弱化,工作機會流失到中國,薪資所得已滑落到GDP50%以下的戰後空前低水準,危及社會中產階級,而中國影響力更已威脅到台灣的獨立自主。

此際,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擘劃守護台灣與發展臺灣的中、長期策略。民進黨謝長廷反而主張要貼近中國國民黨的中國政策,難道這是斯德歌爾摩症後群

◎ 金恒煒(《當代雜誌》總編輯)
自由時報  2012-2-12

……○八年大選,謝長廷就是向中靠攏,不敢堅持理念,大敗之後也不敢檢討,憑什麼民進黨支持者還要再聽他的話?一二年大選後,謝長廷又把自己失敗的理論與經驗,再度重彈,說什麼綠的兩岸政策應貼近國民黨,「若藍綠的中國政策能夠趨近,台灣就能凝聚共識,一起面對中國」。馬英九的政策就是「親中」,這是《華盛頓郵報》在台灣大選後點出的主要論點,也是事實陳述。謝長廷力主「趨近」,難道是要和國民黨比賽親北京政府屁股?民進黨要向中共爭寵,絕爭不過中國國民黨,除非民進黨宣佈「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台灣屬於中國的一省。」民進黨敢嗎?

謝長廷要民進黨放棄「獨立建國」,否則會讓台灣社會陷入「對立」,而且中國會利用此一氛圍來支持國民黨,民進黨會選得很苦云云。先不討論政治學上「對立」之必然的複雜性,謝長廷○八年大選不正是此一理論的實驗?結果有贏嗎!民進黨真正過半勝出的是高舉「守護台灣」而贏過兩個中國黨的○四年大選。事實勝於雄辯。

為了「貼近」,謝長廷要把黨內堅定的獨派割給台聯,「形成民進黨爭取國民黨的票源,讓台聯推動台獨」,以為如此,「或許民進黨就能在大選中過半」,這是癡人說夢。國民黨有「中國」正字標記,民進黨有嗎?更何況謝長廷又有「不可放棄台灣主體性,以免與國民黨完全相同」的說法。馬英九是「去台灣化」,民進黨若堅持台灣主體性,中國依然會支持中國國民黨,最後不但不會贏,恐怕連民進黨也會消失。

為了保住民進黨,又能完成謝長廷意願的最好方法是,謝長廷帶著謝系立委另立一個可以「貼近」中國國民黨的新政黨;讓民進黨守住基本盤,讓謝黨爭取國民黨選票。這不只是兩全其美,更可以化解綠營支持者的怒火;與其打著綠旗反綠旗,製造內部的「對立」,謝長廷們何不另立黨中央!

民進黨網站  2012-02-15

民進黨今(15)日召開第十四屆第五十二次中常會,會中針對選後檢討報告初稿進行討論。黨發言人林右昌轉述表示,中常委們發言踴躍,並對檢討報告初稿給予高度肯定,幕僚人員將在彙整中常委們的建議與意見後,提交下週的中執會做進一步討論及定案。

林右昌表示,民進黨選後檢討報告是由民調部門及輔選部門就整個選情提出客觀、科學、理性的分析,今日向中常委及執政縣市長報告。報告中提到,本黨在選戰過程中民調上一度領先或與對手互有勝負的狀態,但是包括執政信賴度、兩岸經濟恐嚇牌、國民黨強力運用行政資源以及返鄉投票等問題,於選前兩週影響選民的投票意向,特別是影響中間選民的部分,而這某種程度影響了最後的選舉結果。

林右昌轉述,針對投票率的分析發現,民進黨具有選票結構優勢的地區,有人口外移的趨勢,此外,這次大選的競爭非常激烈,造成都會區的投票率高過於鄉村地區,國民黨較具優勢選區的投票率,也明顯高於綠營優勢選區的投票率。

林右昌轉述蔡英文主席的發言說,在投票前的半年,民進黨在民調有四度領先對手、一次打成平手,這顯示民進黨的確是有勝選的機會,也代表民進黨過去是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不能因為敗選就全盤否定過去所做的、確實得到46%支持度的努力。蔡主席請大家不要忘記支持民進黨的那609萬人。

針對媒體詢問會議中是否論及蔡主席的領導風格,林右昌說,不論是檢討報告初稿或中常委的發言,對蔡主席的表現都是非常肯定,畢竟蔡主席個人優質的形象及條件,也是這次大選民進黨能得到46%選票的主因之一。

中央社  2012.02.15  22:05:33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林紳旭台北15日電)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今天向中央常務委員會提出選後檢討報告初稿,與會人士轉述,會中發言多是肯定態度,沒像以往敗選檢討炮火猛烈,但仍認為報告有不足的地方。

黨務人士表示,初稿列20多項因素,科學化數據分析,非單一結論,其中「執政信賴感」篇幅不少。

與會人士轉述,報告就花2個半小時,真正討論時間約僅半小時,大致是肯定態度,沒像以往敗選檢討時「炮火猛烈」,畢竟這是全黨問題,蔡英文「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與會者表示,中常委蘇治芬認為,文化宣傳部宣傳不夠,十年政綱太過條例式,一般人看不懂;中常委賴清德認為,報告寫得不錯,呼籲大家要團結合作;中常委潘孟安則建議恢復民進黨的中國部,成為常設組織。

蘇系中常委蔡憲浩會中未發言,但會後受訪表示,報告目前尚未完全討論,他沒有任何評論;新系中常委段宜康受訪時,也不願表達任何意見。

不過,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林濁水表示,報告點出「執政信賴度不夠」,這一點很坦承,但又說「路線沒問題」,這樣根本「兜不起來」。

他說,「民眾沒信賴度,就是因為路線出了問題」。政黨敗選檢討時,一定先討論基本價值、再討論大環境、接著是路線問題,最後才是選舉策略,民進黨敗選檢討卻只討論最下游的策略問題,檢討內容不完整。

前立委郭正亮受訪表示,中國國民黨成功塑造「九二共識」為經濟議題,但民進黨檢討報告卻把這些切開處理,「實際上這是無法切開的」,檢討報告認為敗選與九二共識無關,這樣的分析「太刻意了」。

他說,敗選報告完全沒有檢討前總統陳水扁問題,而前總統李登輝最後站台是否造成藍營投票率增加,報告也沒分析邀李登輝站台是好處或壞處多,但這些都是核心問題。

中央執行委員洪智坤說,返鄉投票、國民黨強力運用行政資源等問題,每次選舉都會遇到,「不是什麼科學化的新發現」,這次敗選主因是操盤手吳乃仁犯嚴重錯誤,導致議題設定失敗、危機處理失當、決策核心失能,他呼籲吳乃仁下週應列席中執會,以示負責。

中國時報  2012-02-16  01:06【朱真楷/台北報導】

民進黨總統敗選檢討報告初稿出爐,黨主席蔡英文提出六大敗選主因,分別是人民對民進黨信賴度不足、國民黨成功操作兩岸經濟恐嚇牌、馬政府強力運用行政資源、返鄉投票偏低、投票率偏低,及棄宋保馬發酵,終讓選情在選前兩周急轉直下。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檢討報告,特別點出第一夫人周美青的輔選,確實降低選民對馬的負面觀感,成為壓垮民進黨的其中一根稻草。

在歷經近一個月的檢討後,由蔡英文主導的敗選報告初稿於昨日定案。其中,針對外界最關注的中國政策問題,民進黨發言人林右昌轉述報告內容說,選民對主權的政治立場其實不太清楚,但選民確實對民進黨執政後,可能出現的經濟變動產生疑慮,因而降低對蔡英文的信任度。

林右昌進一步表示,過去四年民進黨總是扮演「稱職的監督角色」,但強力監督的結果,卻也被對手操作成「反對兩岸經貿往來」,進而產生刻板印象,讓國共兩黨能成功操作兩岸經貿恐嚇牌。

九二共識和兩岸議題方面,黨副秘書長劉建忻表示,選民對兩岸議題可能有感覺,但在主權論述上不是那麼明顯。國民黨將九二共識經濟議題化,是成功的手法,而一些「經濟選民」、「中間選民」想的是「我的經濟利益會不會受損?」

但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路線是否要改變?林右昌說,透過民調分析,看不出選民對於這項議題有那麼明顯的態度。至於未來要如何面對九二共識,他則說這是未來要討論的問題。

民進黨民調中心主任陳俊麟則指出,蔡英文的民調確實有五度超越對手,分別是公布副手、訪美期間、馬英九總統提和平協議、三隻小豬回娘家,及第二次總統辯論結束。他說,宇昌案爆發後蔡其實還小幅領先,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在中間選民部分,陳俊麟說,十一月初,蔡在中間選民的支持度還領先馬一成,直到十二月底,國民黨密集操作兩岸經濟恐嚇牌、強力運用行政資源,加上第一夫人周美青出面輔選,順利降低選民對馬的負面印象,雙方差距也開始拉開。

陳俊麟更直言,相對於○九年及一○年的縣市長、五都選舉,台灣五大都會區的投票率,在總統大選時都成長五至六個百分點,其中新增出來的選票,都是挺馬居多。

民進黨副秘書長劉建忻則分析說,雙英陣營都各有優缺點,但國民黨確實把自身的優點「執行得很徹底」,這是民進黨不足的地方。

他進一步表示,蔡陣營危機處理過慢、選前民調與現實產生落差,加上文宣、輿情、政策、社會動員都出問題,終而讓他們對中間選民的爭取功虧一簣,導致敗選。

【聯合晚報╱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 2012.02.16  02:55 pm

民進黨總統大選檢討報告昨天出爐,前陸委會副主委游盈隆在臉書上發言說,這份報告是弱智的表現,給人感覺避重就輕、逃避責任,他呼籲應該要撤回重寫,交由專業的幕僚或非競選團隊成員來分析,才能贏得支持者的掌聲。

針對批評聲浪,民進黨發言人林右昌表示,昨天的檢討報告,只是討論的初稿,作為中常委討論的基礎,資料非常全面,更採取科學數據分析,也包括競選團隊的檢討,占了大半篇幅,不像外界只看到片斷內容,不是全貌,更非事實;因此,包括中常委陳菊、賴清德、謝長廷等人,都對這份初稿持肯定態度,認為內容詳盡。

游盈隆在臉書上表示,民進黨的檢討報告,將敗選原因歸諸於馬陣營的安定牌、恐嚇牌,大規模行政資源綁樁,台商返國投票,選前企業家出面力挺馬總統等因素,再加上,選民對民進黨而非蔡英文的「缺乏執政信賴感」,所以輸了。

游盈隆說,一言以蔽之,這次總統大選失敗,純粹是因為對手選戰策略奏效和選民不放心民進黨所致,完全和蔡英文本身及其競選團隊無關。

游盈隆批評,這份檢討報告是弱智的表現,如同小學生考試不及格,怕父母責怪,將原因歸於考題太難、考試日期提前、同學作弊等,絕非自己不用功。游盈隆說,這樣報告有寫不如沒有,徒然自曝其短,缺乏自我反省檢討的意願與能力,令人錯愕。

他建議,蔡英文應換一種心情來看待檢討報告,不要「惜皮(台語,愛惜羽翼之意)」、「怕痛」、「死要面子」,不要親自主導,應放手讓專業幕僚、非競選團隊成員來寫。

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今天也在電子報發表文章說,以「失憶」來形容這份選戰檢討報告,他認為,民進黨敗選有三大主因,首先是議題設定失敗,其次是像農舍案、宇昌案等危機處理失當,顯露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洪智坤說,最後一原因,是檢討報告未出現,也就是決策核心失能,競選總部缺乏強有力的決策核心,等於是在打一場沒有大腦指揮的選戰。

洪智坤表示,正副總統候選人忙於奔波掃街拜票,真正的操盤者在於總幹事,但蔡英文的操盤手、總幹事吳乃仁在選後仿如「人間蒸發」,豈不怪哉?

◎ 老包(詹錫奎)
新台灣新聞周刊(網路版)  2012/02/16

……我現在打算用兩個人的「身教」,來解釋這個現象。這兩個人剛好是我在二十多年的專業政治觀察中,盡力避開媒體迷障後,所仔細評量過,台灣人最應該感到驕傲而珍惜、不靠耍嘴皮、有豐富內涵與實績的政治家:李登輝謝長廷。這兩個人在這次大選中,為了小英──這個能為台灣創造新價值的較佳選項,所付出的心血,乃社會有目共睹(當然不是蘇貞昌等人所能相比)。我認為小英的「詭異」敗選,除了小英本人之外,這兩個人所受的打擊一定最大;付出愈多,又是視政治志業為生命全部的革命家,所受的衝擊必然也最大。……

選後第三天……又隔兩天,我去參加一場扶輪社的會議,演講人就是謝長廷。……關於選後的探討,謝先生認為中國介入台灣大選的模式已漸定型化,必須去面對(以前台灣人被老K欺負還可以去美國告狀,但現在顯然美國也相當配合中國),否則永遠也選不贏,只能當萬年在野黨;但謝先生也提到,共產黨敵視民進黨是一件很詭異的事,因為基本上國共才有歷史仇恨,但國民黨的人跑去中國一番挑撥舞弄之後,不但拿到買辦代理的利益,還獲得龐大的政治利益,演變下來,共產黨和民進黨其實差不多,都被老K操弄了,在當政治的冤大頭。

從這樣的生態觀點切入,謝生先因此認為再也不能因循逃避,要去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狀態;而如果能夠讓中國介入的手拿開,民進黨也才有機會去和國民黨比較內政的優劣(從數據來看,綠色執政確實比藍色執政優秀),否則老K做得再爛,民眾基於害怕得罪中國(生意網絡已遍佈社會各角落),仍會選擇拒絕民進黨!接下來謝先生當然就是重提他去年的主張(即憲法重疊共識憲法各表),他認為這個方案可以去試,且過去中國高層(好像是王毅)也曾表示不會太排斥這種正面表述……。這就是那一天謝先生的演說大概,我們別忘了那時大家還沉浸在悲傷低迷的敗選氣氛中,我的心情也不是很好受,因此聽到有人如此勇於面對橫逆,並試圖在困境中去超越極限,內心是很感動的。……

謝先生的理論去年提過,那時我寫了一篇「謝長廷站在浪頭上」,肯定他的勇氣。而這一次民進黨敗選,但台聯黨在國會復活,謝先生認為更是台派兩黨合作契機(即剪刀雙刃功能)。台聯的存在,更可讓民進黨沒有後顧之憂,去衝刺中間選票,台派綠營現在的處境很像漢代的班超,面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抉擇點(西元七十三年的故事,班超是東漢名將與外交家,開拓與維持漢朝跟西域關係的重要人物),而DPP的政治菁英,真正有智慧和勇氣去面對與超越的,從生命軌跡來看,大概也只有謝長廷。……

而這一次本土報口不擇言到辱罵謝說:「謝長廷們何不另立黨中央?」這也是奇怪,台灣話說:「乞食趕廟公」,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謝先生在一九八六年,就是抱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破釜沈舟意志,用智慧與勇氣成立了民進黨,有很長的時間,本土報老闆就是屬國民黨陣營,現在寫文章那些人,也是視台獨如毒蛇猛獸,沒想到現在反而要來把一個「國父」趕出「國境」,這不是很荒唐嗎?至於寫文章的人,和坐牢的阿扁同一個論調,都不承認扁家醜聞害綠營在二○○八年慘敗,反而要謝先生「自行負責」,我只能說任何一個近親繁殖的小團體,智商都會嚴重低落,這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中國評論社  2012-02-16  20:45:42

中評社台北216日電/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大老洪奇昌今天說,民進黨敗選報告指出“執政信賴感”是多重因素造成。民進黨以前要“破”,但現在要“立”,中國政策應有創造性的模糊

中央社報道,他說,威權時代民進黨要衝撞體制,就是“破”;民主化的台灣之後,民進黨要讓民眾有信賴感,就是“立”。現在的民進黨不再需要衝撞這個體制,在多次“總統”選舉後,已確立台灣民主和主體性。

洪奇昌表示,兩岸政策應有創造性的模糊,就算在前“總統”李登輝執政時代,李登輝也只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處理,這句口號不僅可應付中國,也可對“國內”民眾有交代,但2006年後,前“總統”陳水扁要“正名制憲”,就已沒有模糊空間。

他說,民進黨的中國政策一定要有模糊空間,民進黨2006年的正名制憲是往“法理台獨”邁進,讓當時國際秩序、台灣和美國、台灣和中國關係穩定性受影響,但民進黨也不要一下子就跳到承認“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設定的議題。

台灣英文新聞 2012-02-17  11:44 AM
記者Jimi Liao

民進黨22日將確定2012總統敗選報告書,本週各部門正在分別進行檢討,黨內外有不少聲音將矛頭指向否定“九二共識”的兩岸政策。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表示,問題的關鍵在於民進黨平時的態度和政策對大陸很不友善,未來兩年,民進黨要盡量扭轉這種印象。……

日前民進黨天王之一的謝長廷也指出,民進黨跟中國無冤無仇,但中共卻支持有世仇的國民黨,是很奇怪的現象,問題出在哪裡?需要充分檢討

中國時報  2012-02-18  01:24【陳文信、鄭閔聲/專訪】

……前陸委會副主委童振源直言,主流民意希望兩岸共榮發展,民進黨若不調整台獨黨綱,難以創造模糊的想像空間。

童振源表示,民進黨沒有執政籌碼,若不調整台獨黨綱,很難跟大陸搭上線,因此必須找出一套說法,創造兩岸的模糊空間,也給大陸一些想像空間,「這不是放棄理想,而是想執政,就要把路線調整到主流民意上來。」他形容,就像馬主張「不統」,對岸雖不高興,但也清楚這就是台灣的主流民意。

童振源強調,民進黨是本土政黨,本土選民對她有一定的信任,因此民進黨不必顧慮太多,「可以勇敢踏出去!」他說,即使「台灣前途決議文」晚於「台獨黨綱」,依「後法推翻前法」原則,已無台獨黨綱的問題,「但問題是中共不這麼想」,因此還是要想辦法處理台獨黨綱。他建議,憲法代表台灣人民的總意志,主權在民的框架已被確立,便提供了兩岸互動的解套機制。……

中央社  2012-02-18  12:58:30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18日電)……曾任海基會董事長的洪奇昌表示,轉型的動能不夠,以至於無法勝選。……

蔡英文擔任黨主席,洪奇昌肯定她做得不錯,也已經盡力,某種程度上「蔡英文在改變民進黨」,例如2年多前花蓮縣立委補選,當時民進黨推出的蕭美琴已經不用綠色,而改用粉紅色為基調,這次大選也大量使用粉紅色。

洪奇昌說,這次的選舉活動,很少看到民進黨的黨旗,是不是蔡英文想要轉型?為什麼要轉型?蔡英文有講清楚嗎?還是不方便去講清楚?抑或是講不清楚?但蔡英文用這次的大選,試圖去展現新的民進黨。

在這次大選中, 洪奇昌認為蔡英文對於「新的民進黨」沒有談的很清楚,但人民有看到民進黨在轉型,信賴度增加,和中國國民黨的差距在減少,如何建立起有信賴度的政黨?就是要有反省的能力,變成一個理性、務實、負責任、有能力的政黨。

洪奇昌說,多數人認為民進黨多了理性和務實,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也有理性和務實,最典型的是民進黨智庫成立時講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試圖建立和平穩定的兩岸架構。

◎ 江春男
蘋果日報  司馬觀點 2012 0222

……民進黨把台獨黨綱當作神主牌,正如哈馬斯堅持保留他們的憲章而形象大傷,反而阻礙巴勒斯坦的建國大業,實在得不償失。國民黨的黨綱更與時代脫節,不過這是他們從大陸帶來的神主牌,民進黨是本土政黨,立足於台灣這塊土地,以台灣人利益為利益,根本不必神主牌

民進黨網站  2012-02-22

民進黨中執會今(22)日通過「2012大選檢討報告」,就本次選舉從選戰總體策略到競選作為等進行檢討、分析,並作為未來黨務興革與重返執政參考。黨發言人林右昌表示,「2012大選檢討」除針對大選各項競選作為進行檢討外,也對黨所面臨結構性不利因素,包括「提升執政信賴感」、「中國因素影響的因應」及「基層經營與政治板塊的突破」等三個面向,提出方向性的建議。林右昌轉述檢討報告內容如下:

二、民進黨面對中國因素所塑造的經濟威脅感,必須發展出能夠凝聚國內共識的兩岸戰略路線,提供人民一個既不陷入經濟依賴、又可確保經濟生活安全感的政策選項,擺脫反中鎖國的刻板印象。……

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不斷強調務實與溫和的路線,並且也不排斥與中國交往;但在實務上,必須以具體行動來強化此一立場的說服力,並縮小形象與主張之間的落差。未來除了更深入研究中國的變化、與其對台戰略,也應該更具體展開雙向的交流,擺脫反中、鎖國等錯誤的刻板印象。……

此外,黨主席蔡英文也在中執會結束後發表聲明,聲明內容如下:

……我相信在剛才的檢討報告裡,其實最後階段的「經濟恐嚇牌」,我們真得不能夠完全否認它對整個選舉結果的影響,也就是說,民主進步黨在過去以致到將來,都要面對一個很嚴酷的問題,就是我們要如何面對中國,我們要如何加強處理中國問題的能量與能力,才會得到社會對我們的信賴,這是民主進步黨作為一個堅持國家主權的政黨,要找出一個人民可以信賴的方法,去處理中國的問題,讓我們在主權跟人民希望的能夠自信沉穩有能力去面對中國的兩者間,我們真的要去找一個相容的思考與機制,這個是我們要去下工夫。

另外要跟各位報告的就是說,要處理中國問題不是坐在家裡想要怎麼處理,要處理中國問題必需要了解中國,要了解中國必須要在互動中去瞭解。我們也期待,黨能夠在一個良好的制度上面,讓我們的黨員與基層可以去更了解中國,從互動當中可以去找出替我們自己與替台灣面對中國一個新的解決方法。……

中央社  2012-02-22  17:36:58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22日電)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今天表示,民進黨未來要從互動中去了解中國,思考新的一條路。蔡英文參選總統落敗辭黨主席,中執會今天通過由高雄市長陳菊代理黨主席。……

中央社  2012-02-22  19:46:02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22日電)……蔡英文在中執會後召開記者會說,要了解中國,就必須在互動中去了解中國,而在找尋新的互動過程中,必須有一定的行為機制,否則會淪為被統戰的對象。「黨員也要共同思考和中國互動新的一條路,什麼問題都可以談,但內部不能分裂、衝突」。

民進黨敗選後曾撰寫多篇檢討文章的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受訪時說,「交流了解中國、共同思考和中國互動新的一條路」這兩句話,是即將卸任黨主席的蔡英文留給民進黨最大的資產,如此會讓民進黨和中國的交流「制度化」、「正常化」、「除罪化」。

洪智坤表示,民進黨未來與中國正常交流後,會培養更多的「知中派」人士,在捍衛台灣的主權之外,又能建立民眾的信任感,這樣的民進黨,正是與中國國民黨不同之處,也有助於凝聚民進黨在社會的最高支持度。

前立委郭正亮表示,其實蔡英文談要與中國正式交流、不排除訪問中國,不是選舉時,也不是選後,是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來。他說,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陳其邁昨天也提到「要和中國的智庫交流」,這就是先由「二軌」單位如民進黨政策會、智庫等和中國接觸,有必要時再做正式的「一軌」單位接觸。

郭正亮說,目前為止,蔡英文只是表達一種態度,這樣的作法還不夠,要先提出一些具體的主張,例如要爭取什麼?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經建會主委尹啟銘的經濟特區有什麼看法?民進黨執政縣市如何與中國經濟合作?一開始不是政治接觸,而是具體性的事務交流,再來是社會、教育和文化的交流

中央社  2012-02-23  13:13:14

(中央社記者蘇龍麒、陳偉婷台北23日電)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拋出民進黨未來要從互動中去了解中國。多名民進黨立委今天呼應表示,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影響很大,民進黨在立場上堅定,但做法上應彈性。

民進黨籍立委段宜康表示,蔡英文談話的意思是希望民進黨能夠擺脫外界對民進黨有反中鎖國的刻板印象,這是民進黨必須面對的問題,民進黨在立場上堅定,但做法上應該有彈性。

段宜康說,民進黨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個立場沒有改變。民進黨做為主權獨立國家的政黨,與對台灣影響很大的另一個國家密切溝通、往來與了解,無論是與政府或是民間互動都很正常。因此,他完全支持蔡英文的看法。

民進黨籍立委吳秉叡表示,加強兩岸間互相的了解互動,這個大方向他是贊成的,這樣才能夠避免雙方因為不夠了解而產生情勢誤判。

民進黨籍立委高志鵬說,蔡英文應該是鼓勵黨員多接觸、認識中國,但還不到調整黨內兩岸政策的層級。

民進黨籍立委趙天麟則說,兩岸在各層次、民間都有交流,民進黨曾經執政且尋求再執政機會,不能自外於這樣的交流,應卸下心防。

他說,中國對民進黨黨員赴陸也多所限制,若一直把統獨放前面,無助交流,建議從智庫或非正式座談開始與中國建立互動管道

中央社  2012-02-23  20:45:28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3日電)……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昨天拋出互動了解中國,在找尋新的互動過程中,必須有一定的行為機制,否則會淪為被統戰的對象。同時也要黨員共同思考和中國互動新的一條路,什麼問題都可以談,但內部不能分裂、衝突。

民進黨籍立委陳其邁晚間受訪拋出黨的新領導人應做到讓國際社會及台灣社會信任,並與中國達成一定程度的戰略理解,讓中國當局能正確理解民進黨主張與台灣人民的想法;建立制度化、系統化的互動平台,須有黨內共識作後盾,而非個人跑單幫式訪問中國,這意義不大。……

中央社  2012-02-23  21:48:29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3日電)……民進黨籍立委段宜康晚間受訪表示,民進黨中國政策應採取「立場堅定、態度友善、政策有彈性」原則,不能因為中國的目的是對台灣統戰而不交流,反而應積極交流,深入了解中國。……

BBC中文網  2012224,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4:09
台灣特約記者 吳燕玲

經過一個月,民進黨敗選的檢討報告終於出爐,從初稿到定稿,最後歸納出三大方向:「提升執政信賴感」、「中國因素影響的因應」、「基層經營與政治版塊的突破」,相較於上周出爐的檢討報告初稿,雖然內涵相距不遠,但對外論述的態度,卻很不一樣。

原來的檢討報告初稿,對於民進黨敗選的原因,羅列出來的六大理由,分別是:「選民對民進黨執政信賴度不足」、「馬陣營打兩岸經濟恐嚇牌奏效」、「大規模行政資源介入選舉」、「選前企業家出面力挺馬英九」、「棄宋保馬效應發酵」、「選舉日期與過年只差一周,返鄉投票者減少」。

初稿出爐,炮聲隆隆

這六大理由經媒體報導披露後,立刻引起黨內炮聲隆隆,套句前民進黨副秘書長遊盈隆的話:「這樣的檢討報告,就像小學生考試不及格,回家怕父母責怪,而將原因歸諸於考題太難、考試日期提前、老師閱卷標準太嚴,甚至是同學作弊,絕非自己不用功讀書所致。」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這份檢討報告,不是在檢討民進黨,而是在檢討國民黨,因此,遊盈隆要求,這份報告應該退回去重寫。

不只是遊盈隆,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也表示,這六大原因著實看不出什麼「科學化」與「專業化」的新思維。他認為敗選原因只有三項:一是議題設定失敗、二是危機處理失當、三是決策核心失能。而這三個原因,是民進黨檢討報告中,不敢寫的「三失」。

細火慢燉了一個月,雖然這份報告還只是「初稿」,要經過中執會討論才能「定稿」,但趕在中執會召開前夕,綠營內部許多人就已按捺不住不滿的情緒,前副總統呂秀蓮更在這份初稿要交到中執會討論的前夕,發表了「總統大選下民進黨的焦點與盲點」萬言書,炮火更是猛烈。

呂秀蓮直指,蔡英文領導下的民進黨急於世代交替,其實是「世代奪權」,她的競選口號「Taiwan Next」等於是否定「Taiwan Past」;呂秀蓮除了對蔡英文個人的領導風格提出質疑之外,也觸及「九二共識」的問題,她指出,民進黨應該清楚讓選民知道「九二共識」的內涵就是「台灣是中國大陸的一部份」,她也認為,兩岸關係的複雜,並非蔡英文的台灣共識可以解決,民進黨的立場就是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

路線調整,內外交迫

有些媒體名嘴認為,呂秀蓮的觀點其實反應出她個人對蔡英文的好惡,她的意見,並不能刺激民進黨往中間靠攏,事實上,民進黨內不少中生代,甚至包括前行政院長謝長廷,都曾在選後建議,民進黨在兩岸政策的路線上,應該往中間修正,否則很難跨越邁向執政的「最後一哩路」。

或許是期待民進黨更進一步往中間靠攏的聲浪,在黨內已隱然成形,敏感的獨派團體,已嗅到這樣的氣氛,立刻揚言,民進黨如果真的在兩岸政策上往國民黨靠攏,便會淪為是「山寨版的國民黨」,考慮要和民進黨「分手」,對於民進黨而言,更陷入綠營會分裂的擔憂。

因此,這份檢討報告初稿經過修正後,刪掉了「選舉日期」、「棄宋保馬效應」、「行政資源介入」這三個因素,增加了「基層經營與政治版塊的突破」,保留了「提升執政信賴度不足」,並融合了「兩岸經濟恐嚇牌」與「選前企業家力挺馬英九」,改為「中國因素影響的因應」,比較特別的是,這修改後的三大因素,都以一種積極的態度來對外闡述。

最讓外界關切的兩岸路線問題,蔡英文在卸下黨主席之際,也提出了她的看法,她認為,要處理中國問題必須了解中國,要了解中國必須從互動中去了解,她期待民進黨能在一個良好的制度上面,讓黨員與基層可以去更了解中國,從互動當中去找尋面對中國的一個新的解決方法。

這個新的解決方法是什麼?恐怕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找得出答案來的,畢竟對民進黨來說,還需要經歷一段黨內外拉扯,才有可能成形。

◎ 林濁水
台灣新社會智庫網站  2012/02/24

無論20082012的敗選,社會都強烈要求民進黨深入探討轉型,但民進黨內這種聲浪卻很零星,這顯示民進黨面對危機和轉型嚴重欠缺內在動力。因此20082012間的轉型依賴蔡英文不明說其理據和軌跡的「個人性」的「柔性轉型」。2012的敗選說明了「柔性轉型」力道不足。……

連扁系人馬都認為企業主集體出來挺九二共識是逆轉選情最主要的關鍵了,但企業家密集出手是在是後幾天事實上從游盈隆太平洋發展協會做的民調來看,在這之前,雙方支持度已拉大到差距7.4%了。而同一民調認為贊成較早出來挺九二共識的張榮發「沒有九二共識台灣就完了」說法的只有28.9%,相反的,不贊成的高達48.9%,差距懸殊。稍早一項認為「如果蔡英文當選,下一任總統兩岸關係將會嚴重倒退,對台灣非常不利」同意的只有26.8%,不同意的57.9%。這兩項民調顯然互相呼應。這些民調的數據顯示的是:國民黨在兩岸議題上賣力推銷九二共識並透過北京向台灣施壓,以「商嚇」代武赫,對馬效用是負面大於正面的。

民進黨失分並不是不願放棄既有的國家定位立場而屈就九二共識,而是在政策能力上不被信任。依同一民調,民眾認為蔡、馬兩人處理兩岸關係能力的落差便倒過來了,馬41.3%,蔡16.0%,差距很大。主權立場上民進黨既已佔優勢,但欠缺穩健的具體政策,甚至政策跳躍。在兩岸實務政策上,這次爭論的焦點在於ECFA

馬政府把台灣經濟前途完全放在ECFA上面固然不切實際,ECFA生效以來,效益和預期出入巨大,對國民黨效益本有限,但民進黨一開始全面杯葛並說ECFA屬於對自由貿易協定,依慣例必然對大企業有利對農民和傳統中小企業不利,不料北京逆向操作讓利清單,蔡主席改口概括承受,局部檢討,到了二次政見辯論會又回到全面杯葛立場,說ECFA喪失主權。由於台灣民眾既擔心經濟太過於依賴中國,但又認為兩岸經貿不應太過緊縮,因此民進黨在政策劇烈反覆之間失去了社會信賴。所謂民進黨在以具體政策來維護台灣主權上並沒有一致而穩健的具體政策,甚至政策跳躍,這就是所謂路線問題。

在總統二次辯論中蔡主席很難理解地在政策立場上出現了強烈陳水扁後期的影子。強烈反ECFA又把馬打成積極統派。於是這兩項激進主張強化了社會的擔心,以至於大企業家紛紛表態之後,本來在更早一階段未引起太大波瀾的九二共識,現在產生了殺傷力。

既然民進黨輸在實務政策和主權策略,而不在主權立場上。因此調整主權立場雖再行事上較容易,只要修黨綱就好,而戰術、政策、規劃則要大費周章,但因此捨難取易卻不只頭痛醫腳,更形同腳痛砍頭,把自己唯一的優勢都棄如敝屣,這樣的轉型走錯了方向,豈非形同轉型以取敗。民進黨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將政策層次與立場層次混在一起,且政策急速跳躍,ECFA政策的立場前後不一致即是一例,但要提醒黨內,即使更動黨綱、修改立場,也無法解決政策不受信賴的問題。……

美國這樣作是極度地不合理,因為美國近年來對中國崛起的防範愈來愈強烈。其關鍵會在於對民進黨路線的質疑。如今假使不是陳水扁讓美國對台獨更戒慎恐懼,否則以美國不容太平洋臥榻有中國鼾睡的霸主心態,今天馬的親中勢必被美國痛加修理,但不幸今天美國竟在扁式台獨和馬的傾中之間,兩害相權取其輕地挺馬!這對台獨之害之大,真是難以估算!

歸結起來,民進黨立場沒有問題,應勇於自我肯定,但對情勢判斷錯誤,以致政策在冒進冒退間反覆,這大有整合調整採取穩健作法必要。最後,調整敵我意識,不吝於讓馬分享公共財恐是一個非常值得採取的態度。

選後許多人誤判了九二共識對民進黨的傷害,因此不檢討政策能力,反而主張修改台獨黨綱,這形同放棄了自己有利的武器,是屬腳痛砍頭的作法。……

陳水扁規格、深度、影響力幅度、廣度乃至於功和過大小比起毛澤東都相去非常遠,評價的工程必然是小得多了,但卻仍必不可少。現在扁對民進黨影響力雖大幅消退,但如不對扁功過做評價,則遇到把錢匯到海外藏的扁只能支吾其詞,令人對民進黨對執政清廉和愛鄉土的態度質疑,遇到兩岸政策是仍走扁後期冒進或扁前期去獨立化都無從放心。因此,若論扁法律犯罪的代價他已付出,民進黨也共同承擔而受罰,但路線嚴重傷害到民進黨的部份仍未受反省檢討,以致於社會對民進黨的疑雲仍為未消散,我們沒理由讓陳水扁的陰影仍籠罩在民進黨質疑民進黨改革的方向和決心。……

大環境條件對兩黨各有優劣,並不存在對民進黨特別惡劣的環境,甚至可以說和歷屆選舉相比,民進黨的大環境是最有利的一次,最重要的是人民還強烈希望「換人換黨」,在這情形下,民進黨竟因社會對他的路線政策,信賴感不夠以致敗選。無論如何民進黨只有勇敢面對自己的路線和扁的功過,而黨才有開闊的未來。

中央社  2012-02-24  19:06:48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24日電)……有意角逐下屆黨主席的前台南縣長蘇煥智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民進黨有必要加強與中國的交流溝通,讓中國得以正確了解台灣的想法,民進黨應主動出擊,搶奪對台灣論述的話語權。

蘇煥智說,民進黨應比照在美、日派駐中國代表,建立制度化溝通管道;駐中國代表除了與中國對話、溝通之外,更應服務在中國的台灣人,保護台商的利益。

蘇煥智表示,民進黨駐中國的代表,必須有堅定捍衛台灣主權的立場,足以讓人民信賴,並在黨內具有足夠的分量,民進黨內人才濟濟,如前黨主席林義雄、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前副總統呂秀蓮、即將卸任黨主席的蔡英文等人都是很好的人選。……

前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儀深說,兩岸互動愈來愈密切的今天,民進黨不可能不與中國接觸。民進黨重量級人物、卸任黨主席應該可在適當時機,到中國參訪,在不預設前提的情況下,未嘗不可訪問中國。

◎ 陳敏鳳
新新聞  2012-02-29  12:30

……《 新新聞 》周刊是在二月二十四日到二十五日,委託「山水民意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以隨機抽樣方式電話訪問二十歲以上的成年人,有效樣本為一○七四人,抽樣誤差在九五%信心水準下,正負二.九九個百分點。……

《 新新聞 》周刊調查顯示,高達六六.八%同意民進黨不應排斥與中國大陸交往,其中非常同意的占二四.二%,還算同意的有四二.六%,不太同意的十三.七%,非常不同意的八.二%。再把這部份與總統大選投票行者進行交叉分析,投給馬吳配也認同民進黨與中國大陸交往的受訪者達到七四.四%,宋林配的支持者則有六五.五%,反倒是蔡蘇配的支持者祇有六四.一%,略低其他政黨的支持者,但比反對的二六.八%高出許多。……

《 新新聞 》周刊的調查發現,四九.六%的受訪者認同民進黨應該廢除台獨黨綱,才能調整對中國的政策,三三.四%的受訪者則不表認同,十七%的人無意見。
將這一議題與總統大選各組支持者進行交叉分析,結果發現投票給馬吳配的受訪者六五%認同民進黨應廢除台獨黨綱,支持宋林配的則有五三.一%,而支持蔡蘇配又認同應廢除台獨黨綱的祇有三六.二%,顯示民進黨部分的支持者仍視台獨黨綱為「神主牌」,有一定堅持。

然而,連續兩次總統大選敗北的民進黨,此刻已站在抉擇的十字路口上,如果能找到「既顧佛祖又顧腹肚」的路,當然很好。但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有一首名詩--「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民進黨如果無法想到雙全法,要如何務實地奪回政權,其實民意已經很清楚了。……

中央社【大陸政治、兩岸要聞】2012-02-29  12:12:09

(記者康世人北京29日電)針對民進黨希望增加對大陸瞭解與來往,及蔡英文今天卸任民進黨黨主席後能否訪陸,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今天說,只要民進黨改變「台獨」立場,「交往的大門是敞開的」。

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范麗青上午在例行記者會上,數度被問到民進黨敗選後提出檢討報告,希望增加與大陸的交流和瞭解,大陸是否願增加與民進黨接觸?是否允許蔡英文、民進黨代理主席陳菊等人訪問大陸等相關問題,做出以上表示。

范麗青說,「我願意重申,凡是贊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台灣各界人士,包括民進黨基層人士,我們都歡迎他們以適當身份來大陸走走看看,瞭解大陸的發展與進步,瞭解我們的政策主張,增進彼此瞭解。」

但她也說,民進黨作為黨的立場,仍堅持「一邊一國」的台獨主張和立場,「我們一貫是堅決反對的,因為搞台獨不符合台灣同胞的根本利益,也違背兩岸關係發展潮流。」她表示,只要民進黨改變台獨立場,「我們與民進黨交往的大門是敞開的」。

對於媒體提問國台辦是否計畫邀請蔡英文訪問大陸一事,范麗青則說,「我目前沒有這樣的資訊」。

◎ 南方朔
新新聞  2012-02-29  12:30

……隨著外在形勢的改變,台獨的空間已日益狹窄,而且阿扁任內即公開說過:「台獨不可能就是不可能,我不可能,李登輝也不可能。」如果民進黨是個有頭腦的政黨,當時就該調整生存策略,民進黨和共產黨都是國民黨壓迫下成長的政黨,這種難兄難弟的情義,也是民進黨未來政治的最大資產,如果民進黨改變生存策略,也不會搞到今天這種被美、中、國民黨三邊夾殺的困境。

生存策略的論述調整,乃是民進黨早該展開的工作,而且我相信如果民進黨的真正領袖式人物和他的頭腦們能主動改變而非被形勢拖著去被動改變,民進黨必然會成為台灣最主要的政黨。……

民進黨以前用台獨意識教育群眾,到了今天,它教育成功的群眾已開始反過來制止民進黨的改變。鐵桿台獨有群眾、有依靠這批群眾的政治人物,它已成了一個體制,如何改變這些人乃是未來民進黨最大的難題。如果民進黨不改變,它就難以擺脫今天這種美、中、國民黨三邊夾殺的困境。這個難題,民意不可能提出答案,答案要民進黨領導群及他們的頭腦自己去找!

民進黨新聞稿  2012-03-01

對於報載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昨稱「歡迎民進黨『基層人士』以適當身分來大陸走走看看」、「堅決反對民進黨『一邊一國』的『台獨』主張」、「搞『一邊一國』不符合台灣同胞的根本利益」云云,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今(1)日受訪表示,民進黨願意在不設政治前提和其他人為門檻的條件下,與對岸加強互動了解,也希望對岸能尊重台灣的多元聲音,真誠交往並體察台灣的主流民意

羅致政表示,民進黨深知與中國交往,增進彼此了解的重要,也知道這樣的了解必須是透過實際的互動和接觸去了解羅致政強調,民進黨從來都支持兩岸之間的正常來往,但也期待雙方秉持真誠、相互尊重,不預設人為的或政治的門檻,這樣才能真正助益於兩岸關係的和平進展。……

中國評論社  2012-03-03  00:48:43

中評社臺北33日電(記者 康子仁……“民進黨與共產黨可以對話,因為無冤無仇”,臺北市議員莊瑞雄說,民進黨過去與共產黨過去沒有交集,也沒有任何恩怨,國民黨和共產黨以前殺來殺去,現在都可以水乳交融,“沒有理由民進黨與共產黨之間,有什麼不可以談的”,民進黨現在應該調整步伐。……

中國評論社  2012-03-04  00:36:18

中評社台北34日電(記者 黃筱筠……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拋出 “台獨黨綱”是民進黨和中國大陸交流最大障礙,民進黨可先從處理“台獨黨綱”做起,釋出善意

吳子嘉屬民進黨美麗島系,在前海峽基金會副董事長張俊宏擔任“立委”時,曾陪同張多次到中國大陸會見海協會會長汪道涵

他爆料說,陳水扁在台北市長卸任前、1998年,曾派當時任台北市選委會副總幹事柯承亨,由他陪同到中國大陸會見汪道涵先生。他說,當時陳水扁想要以城市交流的名義,拜訪中國大陸的城市,希望是上海,當成尋求連任的政績。“扁當時就想在兩岸關係上破冰”,但汪道涵說不可能,因扁當時是市長,有可能成為領導人,身份不適合。但最主要原因是民進黨“台獨黨綱”的存在。由此可見“台獨黨綱”是民進黨和中國大陸交流最主要障礙。

吳子嘉說,中國大陸對待台灣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支持國民黨;一種是不管。但只要民進黨存在“台獨黨綱”,要中國大陸不管台灣是很難,但只要黨能先處理好“台獨黨綱”,率先拋出善意,“廢除‘台獨黨綱’這個議題一丟出來,一定有效”,“台獨黨綱”也是民共無法合法、公開交流的主要障礙。

吳子嘉觀察說,中國大陸內部其實利益糾葛很複雜,他們其實根本不想管台灣,是被迫拖下水支持國民黨,因為民進黨“台獨黨綱”對於兩岸和平存在衝突性,民進黨需論述一套兩岸政策,讓中國大陸接受。

他說,陳水扁在擔任台北市長就想訪問中國大陸,“扁都想做了,只是失敗”,民進黨從那個時代蹉跎到現在,現在期許新任黨主席將失去光陰追回,要努力跟上時代,與中國大陸展開交流

吳子嘉表示,“民進黨如果要堅持台獨,只會讓國民黨與中國大陸聯繫得更緊。”最後如果中國大陸永久支持國民黨執政,民進黨就可能成為永遠的在野黨,目前的情勢是只要中國大陸與國民黨連手,民進黨“總統”大選就不可能打得贏,這是民進黨的困境。……

吳子嘉說,十幾年前中國大陸與現在不同,當時民進黨還有籌碼,但中國大陸現在已經是亞洲大國、世界大國,有翻雲覆雨的可能性。台灣是美國附庸時,可以不要和中國大陸為善,但是現在台灣沒有條件和中國大陸為惡,二十年經過環境已經完全不同,台灣已沒有主導權,台獨主張更是不可能了,但民進黨是否看清楚這個現實?……

◎ 郭正亮(作者為民進黨前立委)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235 09:39

……中國保守派與改革派,爭執焦點是「國有制何處去」;民進黨保守派與改革派,爭執焦點是「台獨黨綱何處去」。無獨有偶,民進黨保守派也強調「改革台獨黨綱,有選票風險」,改革派則強調「不改革台獨黨綱,選票更危險」

中國改革派主張「不改革國有制,中國沒前途」,擔心國有制阻礙解放經濟潛能,使中國自外於國際主流。民進黨改革派主張「不改革台獨黨綱,民進黨沒前途」,擔心台獨黨綱阻礙爭取經濟選民,使民進黨自外於國際主流。……

但保守派卻從不回答:中國不改革國有制,如何解放經濟潛能,如何接軌國際主流;民進黨不改革台獨黨綱,如何爭取經濟選民,如何接軌國際主流。保守派因為害怕改革帶來風險,害怕失去既得利益,寧可無視發展困境,寧可否認國際現實。

改革固然有風險,不改革卻更危險。不改革國有制,中國終將陷入成長減緩的中等收入陷阱;不改革台獨黨綱,民進黨終將陷入永遠在野的經濟選民困境。不改革固然沒有風險,卻很可能使自己陷入發展停滯的更大危險。

民進黨新聞稿  2012-03-05

針對中國國務院總理今日發表的「對台工作」相關內容,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今(5)日下午受訪表示,台灣是一個自由多元的社會,北京當局應該以更開放的心胸,不預設前提或條件下與台灣的多元社會互動,才不會對台灣的多元民意及選舉結果,產生錯誤的理解,或對兩岸情勢有所誤判,這樣,兩岸之間才能建立可長可久的穩定關係。

羅致政強調,主權獨立與堅持民主的生活方式,已是台灣社會超越藍綠的共識,民進黨做為擁有六百多萬張選票、46%支持度的最大在野黨,有責任讓對岸正確了解台灣人民的聲音,也希望對岸在與台灣交往時,能有這樣的認知,並對台灣長久以來多元民主的社會發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中央社  2012-03-14  11:22:35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14日電)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今天啟程前往中國,出席國台辦智庫「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516日在雲南舉辦的學術會議。羅致政受訪時表示,他是以教授身分前往,不代表黨。……

民進黨另一發言人林俊憲表示,兩岸關係研討會每年都會邀請很多學者專家到大陸開會,也包括綠營人士在列,學者出身的羅致政獲邀前往不意外,而前黨主席蔡英文卸任前說「互動了解中國」,代理黨主席陳菊也說「歡迎黨公職到中國訪問」。

聯合報 2012.03.14
記者林河名、汪莉絹、李春、羅印冲/連線報導

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今天將出發前往雲南騰衝,參加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明、後天舉辦的第十屆兩岸關係研討會。這是民進黨二○○八年失去政權後,首次由具黨職身分者赴大陸參加研討會,被視為「破冰之旅」。……

另外,擔任過民進黨政府陸委會主委的台大教授陳明通昨天在「海峽尋新台北論壇」也表示,兩岸情勢發展到今天,台灣多數民意支持維持現狀,「中華民國可作為一個妥協點」,北京終究要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問題。他指出,客觀形勢來看,台獨是走不通的,因此之前民進黨才會有台灣前途決議文蓋過台獨黨綱的情況出現;民進黨兩岸政策如何轉型,新任黨主席會有新的想法。

總統大選後,民進黨內已陸續出現檢討台獨黨綱的聲音。之前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就說,不改革台獨黨綱,民進黨沒前途;民進黨時期的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也說,台灣已經沒有追求法理獨立的條件,國內和國外都不會支持。

中央社  2012-03-15  12:02:02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騰冲15日電)……大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的第10屆兩岸關係研討會今明兩天在騰冲舉行。羅致政雖以東吳大學副教授身份應邀參加,但由於民進黨發言人的身份,成為會場鎂光燈的聚焦點。……

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在上午的開幕致詞時,多次提及「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此時羅致政就坐在台下。……

兩岸關係研討會每年舉行一次,今年進入第10屆,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由於海研中心直屬大陸國台辦,依慣例國台辦主任都會出席。……

本屆會議共百餘位人士參加,包括40多位台灣的專家、學者。應邀參加會議的綠營人士除了羅致政,還有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董立文以及前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兩人分別以警察大學副教授及專欄作家身份與會。

公視晚間新聞 2012.03.16-


中國評論社  2012-03-16  00:30:28

中評社台北316日電(記者 黃筱筠) 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以“學者”身份登陸,前主席許信良昨天受訪表示,民進黨應該更開放地面對中國大陸,甚至全代會也應將蔡英文提出的“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納入決議文,取代台獨黨綱,民進黨不應走回頭路。……

許信良說,民進黨過去有很多禁忌,現在要打破這些禁忌,否則會讓兩岸往來變成國民黨專利,這樣民進黨就不用想執政,下一屆黨主席必須要對兩岸政策表態。只要把蔡英文主張的“尊重“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變成黨的決議,就不會有台獨黨綱的問題,否則民進黨會很矛盾,選民也會質疑2012年大選主張只為了選舉,這對民進黨更傷。

被問到,如果民進黨不廢除台獨黨綱,現任民進黨主席可能登陸嗎?對此,許信良研判,應該不可能。……

中央社  2012-03-16  20:45:43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騰衝16日電)……為期一天半的第10屆兩岸關係研討會今天在雲南騰衝閉幕。羅致政、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董立文以及前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三位綠營人士以學者專家身份與會,受到相當關注。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在閉幕式發表談話時就點名表示,「這三位民進黨朋友能夠來,很有勇氣,給予肯定。」他並說,「請你們來,就是我們的客人,我們應該以禮相待。」不過,孫亞夫也重申,大陸希望民進黨放棄台獨立場,在此之前,大陸不會與民進黨展開黨對黨的交往,但是歡迎民進黨人士以適當身份到大陸參訪,多加了解大陸的方針政策。

對此,羅致政接受媒體訪問時回應表示:「雙方不要預設前提,才會有更好的溝通,更多的了解,與更平衡穩定的關係。

兩岸關係研討會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孫亞夫為海研中心主任。他今天花了相當時間闡述大陸官方對兩岸政治問題的態度。一是要增進政治互信。除了鞏固既有的「反台獨」、「九二共識」等政治基礎,還要加強和擴大政治互信,「並且在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

自由時報  2012-3-17

〔記者李欣芳/綜合報導〕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這次以學者身分登陸中國,引發民、共兩黨交流問題。中國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昨在研討會上公開向民進黨喊話,希望民進黨放棄台獨立場,在放棄之前,不會有黨對黨的接觸或談判。民進黨則反擊說,中國不要預設前提。

羅致政說,中國類似說法已非首次,而他也是有備而來,因中國有主場優勢,他在現場沒必要公開對嗆,但他與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事後都說:「希望雙方不要預設前提才會有更好的溝通,更多的了解,與更平衡穩定的關係。

民進黨大老姚嘉文說,民進黨人士要到中國訪問,「沒有準備好,不要去!去了也不要急於附和中國的立場」;他表示,民進黨登陸時,也可向中國人士表示「你們不要這樣動輒威脅台灣!」……

蘋果日報  2012 0317日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由中國國台辦智庫「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十屆兩岸關係研討會,一連兩天在雲南舉行,孫亞夫在閉幕總結時公開宣示,「希望民進黨放棄台獨立場,在放棄之前,不會有黨對黨的接觸或談判,但歡迎民進黨員以適當身分來訪問,這樣的交流會持續下去」。由於昨在場的有羅致政、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前主任董立文、扁辦前主任陳淞山,綠營人士私下表示,孫此番談話,「吃豆腐」意味濃厚。……

中國評論社  2012-03-21  07:38:20

中評社台北321日電/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去年接掌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邀集跨黨派學者研擬政策建言,將於本周末正式提出。蘇起昨天在建言書發表前記者會上表示,台北論壇不接受政黨資源、不受命政府指導,所擬的政策建言將直接送給馬英九,以及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朝野人士,並公諸社會。

中國時報報道,蘇起卸下“國安會秘書長”一職後,即著手籌組民間智庫,並於去年接任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邀集島內跨黨派的前官員、專家與學者,著手進行政策研究,並將於本周末正式發表首部政策建言書,分經濟、外交、兩岸、“國防”四面向提出政策建議。

昨天蘇起與同任基金會董事的民進黨籍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共同主持建言書發表記者會。蘇起在會中強調,兩岸之間都可以求同存異,藍綠之間當然也可以,而非一天到晚惡鬥,把整個“國家”社會都拖下水。蘇起說,希望此一論壇能成為跨黨派平台,為藍綠、兩岸、國際搭起橋樑。

蘇起表示,去年他就曾向馬英九報告,將籌組一個跨黨派學術平台,雖然意在進行政策建言的研究,但絕不接受政府或任何政黨的資源,更不會接受政府的指導;而在大選期間,他更特別要求,參與研究討論的十七位學者都沒有參與任何一黨的選戰。

而將於本周末提出的經濟、兩岸、外交、“國防”四大領域政策建言書,蘇起表示,台北論壇除舉行一天半的研討會公開討論外,也將送交馬英九、蔡英文等島內各主要政黨領袖,“如果建言能受到重視,當然是最好的。”

蘇起強調,論壇的目的是為藍綠、兩岸、國際搭建平台,希望大家一起動腦筋討論,理性、冷靜來看問題,這也是他對參與論壇的學者唯一期盼。蘇起笑稱,不同理念的學者在會議討論中經常笑聲連連,相信藍綠之間也應該有很多共識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2327 20:19
記者林修卉/台北報導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27日首度表示,他在2000年依照中華民國憲法,提出「一個國家兩個城市」的說法,但中國當時並未同意,也未高調抨擊。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日前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時,提出「一國兩區」的主張,並稱「兩岸同屬一中」。

謝長廷認為,吳伯雄赴中國並未提及中華民國,若吳伯雄提到依中華民國憲法,而有自由、大陸兩區,並沒有什麼不對。他強調,吳伯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說的「一國」,明顯就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中華民國。

謝長廷表示,吳伯雄的說法並不符合台灣的利益,憲法的解釋應往對台灣人民最有利的方向選擇。

另外,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23日表示,「一國兩區」已違憲,將研議申請釋憲。對此,謝長廷表示,這是政治問題,而非法律問題。謝長廷解釋說,憲法是具有很高政治性的法律,如今馬英九執政,大法官也是總統提名的,釋憲結果不一定會做出對執政者不利的解釋。他認為,吳伯雄並未提及中華民國憲法,又何必提釋憲來自我困擾。

謝長廷指出,「一國兩區」的文字並未出現在憲法裡,而是憲法增修條文第11條的「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分別,此條文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港澳條例等法的法源,並非宣示台灣的主權範圍,重點在於處理兩岸的事務性問題。

謝長廷說,台灣為多元社會、政治環境複雜,有人解釋為「一國兩區」,但憲法增修條文第11條是用來處理「兩岸因特殊歷史而衍生的事務性問題之條文」,這樣解釋對台灣最有利。

謝長廷表示,他在2000年曾試探提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高雄與廈門為同一國家的兩個城市」,但中國當時並未同意,也未高調抨擊,顯示中國對此議題的謹慎,台灣也應集思廣益,爭取最大利益。

中央社  2012-03-28  14:26:04

(中央社北京28日電)……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楊毅今天表示,民進黨堅持「台獨」立場是阻礙民進黨與大陸交往的癥結所在。……

中央社  2012-04-05  20:41:03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5日電)……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這次台灣總統大選對民進黨衝擊很大,讓民進黨意識到若不能對兩岸關係有「正確認識」,是無法執政的;因此,選後民進黨開始表現理性,不像過去那樣敵視、甚至仇視大陸。

王建民指出,民進黨似乎擔心與大陸交流會失去選票;但若不改變作法,又拿不到中間選票。而實際上,台灣藍綠基本盤十分接近,中間理性選民才是決定選舉結果的關鍵,「而這群選民是贊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

王建民說,民進黨「台獨黨綱」的存在,對自身是傷害,若不作調整,民共交流就很難有大突破;若能調整,相信大陸方面應會有積極回應,這就要看民進黨的態度。但他看來,民進黨短期內調整國家定位的可能性,似乎不高。……

郭正亮(台灣),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時事評論員
中國評論社  2012-04-05  00:30:08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23月號,總第171期)

……邁向“制憲正名”的台獨黨綱,作為民進黨早期政治運動的理想,當然無可厚非,但民進黨早已不是革命團體,更已不是體制外運動,甚至還曾在“中華民國憲法”體制下執政過八年,早已坦承“做不到制憲正名”。政治現實既已如此,民進黨繼續堅持脫離國際現實的台獨黨綱,只會製造自己邁向執政的困難。……

歷史上,英國工黨曾因為堅持脫離現實的“國有化”黨綱,導致持續在野18年,直到廢除黨綱才重新執政。日本社會黨更因為堅持不結盟的“反美日安保”黨綱,導致永遠在野,甚至最後不敵國際現實,在日本政壇瓦解消失。

不幸的是,民進黨邁向“制憲正名”的台獨黨綱,與日本社會黨“反美日安保”的不結盟黨綱,脫離國際現實的程度幾乎相同。面對兩岸經貿的迅猛發展,以及美中聯手支持的“九二共識”框架,繼續堅持不合時宜、連自己執政都坦承“做不到”的台獨黨綱,只會使民進黨淪入永遠在野的厄運。……

中央社  2012-04-07  13:22:39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7日電)……面對多人有意角逐黨主席,代理黨主席陳菊上午出席追思「自由時代週刊」創辦人鄭南榕活動時受訪指出,民進黨面臨關鍵階段,如果此時有更多人願意關心民進黨,投入民進黨,堅持民進黨創黨理想、承擔大責任,不管任何人要參選黨主席,她都歡迎且感謝。

吳榮義與蘇煥智今天都出席這場追思會,陳菊致詞時說,她看到很多未來願意帶領民進黨、為台灣繼續努力的人,她希望他們都「不忘初衷」。……

中央社  2012-04-07  19:03:42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7日電)……為整合獨派力量,台灣國家聯盟總召集人姚嘉文昨天出面作東,邀請本土社團幹部,以及蔡同榮蘇煥智吳榮義等人餐敘。姚嘉文受訪時指出,民進黨黨主席的三大功能包括黨務改革、抵抗馬政府傾中、處理扁的問題,不能像以前一樣只是逃避、切割。本土社團希望下一屆的黨主席要專職,不要參選2014縣市長選舉與2016總統大選,蔡同榮、蘇煥智、吳榮義初步同意。……

對於為何沒邀請蘇貞昌與會,姚嘉文直言,「不認為蘇貞昌是台派、是獨派,也認為黨務改革、反馬、阿扁問題,這3個任務蘇貞昌都不會接受,也沒興趣」。……

許信良對兩岸主張鮮明,與部分綠營人士路線歧異。他先前曾拋出民進黨應將前黨主席蔡英文在總統大選所提的「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等主張,變成尊重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決議、變成黨代表大會的決議文。

對於許信良可能參選黨主席,姚嘉文指出,許信良影響力有限,可能只是要藉參選的機會表達想法而已;許信良的立場,本土社團都知道,而且不能接受,而黨主席的3個任務,許信良也不會去做。……

發言人: 鬼島太郎  2012.04.08  10:49:46
外獨會網站 - 意見交流

誰在化獨漸統?是馬英九嗎?馬英九從來就不是獨派,要如何化法?是俗辣扁嗎?粉像,俗辣一上台的「四不一沒有」到下台前的「辦不到就是辦不到」,完全遏阻了台灣獨立的氣勢,現在被關,苦苦哀求馬英九特赦,號稱可以「消除台灣藍綠對立」,其實藍綠之所以會對立就是統獨立場不同而引起的,所謂「消除台灣藍綠對立」講穿了俗辣扁承諾,假如把他放出來,他將領導綠蠅放棄台獨,所以說俗辣扁是一個「化獨漸統」的先行者。

繼任者是誰?空心菜算得上是,選輸後一再放出「要多接近中共」、「不能逢中必反」……的空氣,可惜下台沒戲唱了,再來就非輸光光莫屬,輸光光嘴裡可從來沒提過一次「台灣獨立」,現在出馬競選民進黨黨主席,不贊成特赦俗辣扁,理由粉簡單,他想一手獨攬「化獨漸統」的功勞不想有個俗辣跟他爭功。

未來的發展必然是,輸光光當上黨主席,選上後修改民進黨路線(說白了就是放棄台獨黨肛),領導民進黨走上統派的道路,未來兩個大黨都是統派,搞台獨的建國黨、台憐小得成不了氣候,屆時台灣跟老共統一就水到渠成了。

中央社  2012-04-08  16:59:52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8日電)被視為獨派色彩的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今天宣布參選民進黨主席。……

吳榮義今天在國賓飯店召開「榮耀.價值.民進黨」參選民進黨主席記者會,獨派大老、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等人出席力挺。吳榮義說,民進黨必須要扮演「強而有力」政黨的角色,參選黨主席是為了守護民主、守護台灣、邁向執政。吳榮義表示,他要發起二次創黨運動,懷抱創黨的精神,重新點燃黨員的熱情,黨主席不追求個人的利益,應該扮演桶箍的角色;強化民進黨的財經、國際問題能力,發揮立法院與執政縣市的力量。

前副總統呂秀蓮致詞時指出,聽到吳榮義要參選的消息,第一個念頭是「敢選舉的人,一定很年輕」,今天聽到吳榮義的致詞,講得頭頭是道、有備而來,看這個態勢,「不只是要選黨主席吧」?呂秀蓮也鼓勵入黨僅1年多的吳榮義,「你沒有包袱,往前衝吧」。

立委陳唐山說,原本有些人對民進黨很失望,有另外組黨的聲音出現,但吳榮義出現後,又讓民進黨有了希望,黨主席不只要顧好黨內,也要有能力去說服外面的人認同民進黨。

出席這場記者會的另外也包括資深媒體人金恆煒、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前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前司法院副院長城仲模、前國史館長張炎憲、客社社長張葉森、立委段宜康劉建國林世嘉許忠信等人。……

鄭明德(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美麗島電子報  2012.04.10

……當年,台獨黨綱的誕生有其背景。當時,國民黨政府對於台灣前途主張的打壓日益加重;而前蘇聯瓦解,民族主義的世界潮流正盛。民進黨提出台獨黨綱後,雖然在1991年國代選舉及1996年總統、副總統選舉中曾因該主張只拿到二成多的選票;或是1998年台北市長連任失利也被視為與該主張有關。但不能輕易地否認的是,台獨黨綱對於民進黨而言,也具有鞏固意識型態及選舉基本盤的功能。

1998年台北市長連任選舉失利,民進黨內就有提出應修正或廢止台獨黨綱的說法,也有「歷史文獻」及「後法優於先法」說法。不過,當隔年台灣前途決議文出爐後,就可以發現民進黨有其獨特的處理模式。

決議文執筆人林濁水表示,直接修改或廢止台獨黨綱並不切實際,如果完全廢止台獨黨綱,原本的基本教義支持者將可能就此潰散;而局部修改台獨黨綱,也沒有人會滿意,至少北京不會滿意。因此有論者認為,台獨黨綱無論怎麼修都無法讓人滿意,而重新擬一份決議文則比較不會引起黨內爭議;甚至同時存在著台獨黨綱和決議文,反而讓基本教義派和改革派都有「各自表述」的空間。

基本教義支持者將可能就此潰散,這就是民進黨修正或廢止台獨黨綱的風險。近期,這種聲音已日益突出。本土社團的「已經到了考慮與民進黨分手的時候了」「不排除籌組新政黨」、「不再擔任民進黨的拉拉隊,要走自己的路」,都是明證。

當年1996年總統、副總統選舉大敗,有少許黨內人士出走另建國黨。這種發展在當時並未對民進黨產生極大的組織衝擊。不過,這次若前述聲音成真,民進黨是否仍保持幸運,沒有人可以打包票。……

中央社  2012-04-11  19:39:23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11日電)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登記參選民主進步黨主席,提出新兩岸政策指出……要從台灣共識出發,堅守台灣價值台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台灣未來應由全體國民決定,這些價值不能退縮、妥協,更不能出賣;要進一步結合世界上友好力量,做關心、走向世界的政黨。

蘇貞昌表示,世界在變,中國在變,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要積極自信地與中國交往互動讓中國完整地了解台灣民進黨更要了解中國,不只是現在的經濟的中國,更應關注未來的、經濟以外的中國及更廣大的庶民中國;要用對話代替對抗,用互動追求互利互惠,促成共存共榮

蘇貞昌辦公室幕僚說,蘇貞昌講的中國政策,是以去年黨內初選時提出的「台灣共識」為基礎,而「台灣共識」則以「台灣前途決議文」為基礎,最重要的是找出主流民意、最大共識與該堅持的價值。

蘇辦幕僚表示,基於「生存是王道、民主是基石」價值下,民進黨要有自信和中國互動;至於「關注庶民中國」的看法,來自民運人士王丹日前出席超越講堂時,當面向蘇貞昌建議,台灣和中國交往,目前只限領導階層,「除了官,也要有民」。

蘇辦幕僚說,幕僚群準備這篇講稿已有一段時日,但蘇貞昌審閱時都不太滿意,多次修改後,蘇貞昌動筆潤稿,昨天才定稿。

中央社  2012-04-11  20:41:25

(中央社記者曾盈瑜台北11日電)……蘇貞昌上午表示,從台灣共識出發,堅守台灣價值,台灣未來應由全體國民決定;世界在變、中國在變,要積極自信與中國交流互動民進黨不只要了解現在的中國,更應該關注未來的、經濟以外的中國及更廣大的庶民中國,以對話代替對抗,追求共存共榮

被外界視為扁系的高志鵬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他贊成這個說法。他一直覺得民進黨員會不自覺排斥了解中國,聽到中國就下意識別過頭,包括他對這方面都做得不夠,但積極交往絕對有必要。黨主席參選人提出兩岸看法是好事,不應被基本教義派口誅筆伐。……

中央社  2012-04-11  11:54:09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11日電)……前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今天上午11時在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前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等人的陪同下,到民進黨中央黨部登記參選。……

他說,選舉主軸是「二次創黨運動」,也就是喚回民進黨的創黨精神,發揚民進黨的自由、民主、人權和法治的價值,特別是堅持台灣的主體性,才能面對未來2年國內外情勢的演變,並應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聯手干預台灣發展的困境。

吳榮義指出,當前台灣面對最重要的議題是民生,馬政府選前凍漲,選後不斷漲,還有美牛政策等,馬政府都沒有做出很好的處理,人民很苦。

吳榮義表示,他自己是財經專家,對於財經方面有豐富經驗,相信當選黨主席之後,可以加強民進黨在財經方面的能力,並守護人民的權利。

辜寬敏在記者會後受訪時表示,吳榮義是他的好朋友,相信吳榮義會勝選,才會陪同登記參選,他說有看到稍早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登記參選的政見,「他(蘇貞昌)和吳榮義的政見,差不多嘛,但吳榮義的好很多」。

◎ 陳水扁
《壹週刊》568   2012-04-12 「天涯集」專欄
「鯨魚Hi-On」轉載

……民進黨中執會二月二十二日通過《總統敗選檢討報告》,主席蔡英文在會上倡議,應建立兩岸互動的新行為準則與機制建構,才不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被統戰對象。蔡英文強調「處理中國問題不是坐在家裡想就可以,必須了解中國,從互動了解」並說這是非常艱困的過程,我們必須替台灣找出一條路。……

民進黨人不是對中國事務不了解,而是有人偏不信邪,或是故意要將民進黨推向中國,並向國民黨的中國政策靠攏。選舉敗選,不是民進黨沒有獨立的「中國事務部」,或在北京未設置民進黨的「中國代表處」。民進黨內跑到中國交流、交心,甚至獲取利益者,不乏其人,也是公開的祕密。即使台聯的領導階層,在我的第二任還引介來自中國的人士,說只要我跟他見面,他會捐給民進黨五千萬元。

我跟北京打交道,八年總統的經驗與教訓,明的、暗的,我都領教過了。和平的橄欖枝,我丟出最多。……二○○二年我接任民進黨主席之前,也曾拋出將責由「中國事務部」主任陳忠信率團訪問中國,不為對岸所接受。中國的條件就是民進黨要放棄《台獨黨綱》,要修改〈台灣前途決議文〉,要接受「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中國共產黨絕對不可能改變,對台的政策「一個中國,終極統一」,除非民進黨妥協,共產黨是不可能讓步的。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不反對民進黨人到中國大陸去,但不要期待到中國可以改變中南海對台政策。吳敦義赴博鰲非朝貢,但還是改變不了中國不承認「中華民國」的現實。……

新頭殼newtalk  2012.04.12  沈朋達/台北報導

……日前登記參選民進黨主席的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表示,他的競選主軸是「二次創黨運動」,希望可以喚回民進黨創黨的精神。民進黨在台灣民主化扮演重要角色,為了自由、民主價值而無私的奉獻,這些精神如果不找回來,台灣在國共聯手干預下的未來令人擔憂。他也提到,雖然今天的民進黨和創黨時候的時空背景不同,所具備的資源也不同,但是所面對的情勢可能更加困難,包括了國共兩黨聯手,甚至是美國的干預。因此民進黨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唯有形成一套新的思維,以及具備國際的視野與能力,才能維持台灣的主體性。

對於自己是不是「獨派」所推選的參選人?吳榮義說,這只是媒體所習慣的稱呼。他說,台灣大多數人都不贊成統一,那是否都該稱作「獨派」?民進黨本身就堅持台灣的主體意識,包括他在內的黨員也都贊成,因此「獨派」只是媒體的慣稱,並不是一個派系。……

對於中國問題,吳榮義表示,中國是國際上被接受的強國,台灣在中國也有許多利益,因此跟中國交往是必要的,但是在交往的過程中,不應該因此犧牲掉台灣的主體性。……

在被問到對另一位候選人蘇貞昌所提出「積極自信和中國交往」政策的看法,吳榮義表示,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對於中國的態度很明確,就是在雙方平等互惠的前提下,贊同和中國交往,因此蘇的政策也就是民進黨基本的理念

本身具有財經專業背景的吳榮義,在被問到對於最近政府提出包括資本利得稅、開徵證券交易所得稅等財經政策,他表示馬政府在政策的處理上程序就有錯誤,應該公布資訊,和學者專家廣泛討論再做決定,而不是先有決定再讓學者會議來背書。他認為政府的決策應該要有完善的配套,但現在的政府在包括資本利得稅的開徵、和美牛進口等決策,都充滿太多不確定性了,也容易造成民間恐慌。

中央社  2012-04-12  14:23:40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12日電)民進黨主席選舉登記明天截止,527日投票前將舉辦一場電視辯論會,預料兩岸論述扁案議題將成焦點。……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登記參選的宣言,就有相當的篇幅著墨在兩岸,他說,從台灣共識出發,台灣未來應由全體國民決定,世界在變,中國在變,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要積極自信地與中國交往互動

率先登記參選的前台南縣長蘇煥智認為,民進黨對中國政策已有非常完整的配套及想法,以台灣前途決議文替代台獨黨綱,是捍衛台灣主權的現狀,沒有調整的必要。

可望參選的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兩岸主張,在民進黨內相當鮮明。許信良認為民進黨有必要超越台灣前途決議文,提出一套尊重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決議文。

參選人之一、前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則認為兩岸應以「兄弟之邦」及「和平對等」原則相處。

前立委蔡同榮則是獨派色彩鮮明,主張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公投決定。

自由時報  2012-4-13

〔記者侯承旭/高雄報導〕……登記參選民進黨主席的吳榮義昨天到高市黨部拜會,除了簽署爭取讓陳水扁保外就醫外,還強調自己是高雄人,畢業於高雄中學,希望獲得最多黨員的支持。……

吳榮義認為,台灣在中國的投資超過三千億美元,距離中國也很近,民進黨的黨綱規定非常清楚,台灣是個主權獨立國家,和其他國家可以平等、互惠交往,民進黨要想出一套辦法來和中國往來,在目前的國際局勢下,中國不太可能武力攻打台灣,台灣人不必害怕。……

中央社  2012-04-13  11:30:01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3日電)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今天登記參選民主進步黨主席,他競選政見第一條就是「支持蔡英文再戰2016」,並讓前黨主席蔡英文在2012總統大選所提主要政見,成為民進黨的正式文獻。……

許信良說,蔡英文是「上天賜給民進黨的禮物」,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不可或缺,「經過2012的洗鍊,2016的小英一定是更完美的候選人」。但他擔心民進黨的權力運作機制會讓這個寶貴資產棄置不用,邁向2016重返執政之路會回到2008的原點。日前曾與蔡英文會面的許信良說,他沒有把這些意見告訴蔡英文,「我要支持她,而不是要求她來支持我」。……

中央社  2012-04-13  12:40:03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3日電)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今天表示,民進黨應成立「兩岸關係委員會」,由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來帶領。他說,謝長廷有遠見,如果去中國大陸訪問,會更有影響力。……

許信良上午前往民進黨中央登記參選民進黨主席,做上述表示。許信良表示,妨害政黨執政的主張,就必須修正,否則長久不能執政,政黨的任何主張最終都會淪為空話。

他說,他希望把前黨主席蔡英文2012參選總統的主要政見,透過黨代表大會的決議,變成民進黨的正式文獻。對蔡英文競選時提到與兩岸政策、與民進黨定位有關的主張,許信良說,例如概括承受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這很重要的政見;蔡英文所有主張,他都背書。……

中國評論社  2012.04.14

中評社台南414日電(記者 趙家麟)參選民進黨主席的前台南縣長蘇煥智13日在台南表示,兩岸政策要以對話代替對抗,要以務實把關代替“逢中必反”。……

自由時報  2012-4-14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昨天上午十一時,蔡同榮赴黨中央登記參選後說:「我已經完成登記,希望我能當選。」登記時,他一度表示,前天宣布參選時做伏地挺身,「我被罵死了!新聞都報伏地挺身,沒報我的政見!」

蔡同榮表示,包括反對一國兩區、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推動追討國民黨黨產等,都可列為公投項目,唯有推動公投運動,才能對抗馬的一意孤行。……

中國評論社  2012-04-16  00:47:49

中評社台北416日電(記者 鄒麗泳) 民進黨正熱烈討論兩岸政策調整,代表民進黨參與2008年“總統”選舉的中常委謝長廷15日指出,他的“台灣共識”很簡單,我們就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落實“台灣共識”必須從“憲法”出發,首先必須承認“中華民國憲法”,對“憲法”有不同意見可以先保留。他說,假如不從“憲法”出發,台灣要從哪裡出發?謝長廷2008年大選敗後,昨日首度邀請媒體餐敘,作上表示。

詢及部分民進黨人士,以及深綠群眾不認同“中華民國憲法”,謝長廷說,現在有部分人士不認同這部“憲法”,要追求“台灣共和國“憲法”,屆時,另一部分人是不是也不認同“台灣共和國“憲法”呢?假如一個國家對自己的領土、主權及人民都沒有共識,如何團結一致對付中國呢?他強調,民進黨要選舉就要如此做,否則就尋求體制外抗爭,他選擇透過體制內手段加以改變它。

他強調,第七次“修憲”增列“修憲”須經“立委”3/4決議,公民過半複決,“憲法”進入超穩定狀態。遇有爭議,只能循“憲法”解釋處理,很難再做修改,更別說制憲。

至於,馬英九透過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會見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時說出“一國兩區”,謝長廷強調,一國兩區是針對國內事務,不是主權規定,不能把它上綱到主權範疇。

他批評,馬政府的說法太輕率。因為“憲法”增俢條文使用“大陸地區”與“自由地區”的名詞,是為了解決兩岸開放往來後必然發生的權利與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這不是主權宣示規定,所以,我們不能自己降格,對外自稱台灣地區。

謝長廷將本周六(21)下午2時將在台北國賓飯店舉行《未來 不一樣的台灣》新書發表會,邀請學者專家、年輕人及朋友座談台灣的未來。謝長廷說,該書不是新作品,而是把他對國家定位、“憲法”共識等內容整理成書,但也加進“一國兩區”看法。

謝長廷強調,經過多次“修憲”後,“中華民國”這部“憲法”已經台灣化及民主化,每次“修憲”就多一次往台灣方向邁進,儘管“憲法”的前文“因應國家統一前”有不同意見,這些沒有共識的部分應予保留,但不必一整部“憲法”都加以否定。

另外,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倡議把蔡英文參選“總統”期間的政見“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納入黨的決議文,謝長廷認為,這是合理的,國民黨的“國家”定位也在向民進黨靠攏,不見得是我們在學他們。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台北報導】2012.04.16  09:56 pm

民進黨主席選舉「五搶一」,兩岸政策成為觀察重點。未登記參選的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昨天出版新書,直陳民進黨想成為人民可以放心委託的政黨,「一定要有與中國坐下來談的能力」。

謝長廷認為,兩岸要走向雙贏,必須符合四個基本原則:維護台灣主權現狀、凝聚台灣內部最大共識、維持兩岸和平穩定交流交流應符合公平與正義價值。他強調,政治人物應以公共事務、國家未來為念,勇於開拓新局,才能掙脫當前窘境

謝長廷曾因提出「憲法共識」、「憲法一中」,主張承認「中華民國憲法」,遭獨派撻伐。但在「未來:不一樣的台灣」新書中,他仍強調應「回歸憲法」、「憲法是解決政治紛爭、累積社會互信的平台」,在國內應以「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在國際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無論哪一個政黨執政面對中國時都必須在「中華民國憲法、國號、國旗」下進行交流與對話。

「最理想當然是有一部新憲法!」謝長廷昨與媒體餐敘時說,但修憲如此困難,更別說是「制憲」,解決之道就是尋求憲法的「重疊共識」,存異求同,作為解決政治紛爭的準繩。

他說,儘管各界對憲法的每一個條文未必認同,但「重疊共識」就是:我們就是主權國家,而且「絕不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他並以國旗為例說,憲法第六條明白規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在沒有新的共識前,應尊重且遵循既有共識

對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日前引用憲法增修條文提出「一國兩區」,謝長廷認為「太輕率」。他表示,憲法原本被認為深具「大中國」內涵,但七次修憲後,已逐漸讓「台灣要素」極大化;憲法增修條文使用「自由地區」、「大陸地區」的名詞,是作為處理兩岸事務的依據,不是「主權宣示」規定,我們不能自己降格,對外自稱「台灣地區」。

自由時報  2012-4-18
記者李欣芳、林恕暉/專訪

……對於中國政策,蘇貞昌說,黨的中國政策「原則不變,方法要靈活」,要積極蒐集中國的一切資料,認真研究並加以討論。若有機會當黨主席,將恢復中國事務部,甚至在中國事務部之上成立「中國政策委員會」,延攬黨內重要幹部學者專家持續不斷討論,而非你死我活的辯論。

蘇貞昌表示,黨內有人建議要調整中國政策,好像民進黨沒有中國政策,又好像黨的中國政策出了什麼問題,「民進黨是有中國政策,黨是要調整,但不是調整中國政策的基本原則與價值,要調整的是態度與方法」,例如,不要平常給人逢中必反的印象,到選舉才說要「概括承受」,這樣中國就會趁機打你一個耳光。……

蘇貞昌認為,陳水扁曾是黨員,當過黨主席,不能否認這一段,但任何人都有對有錯,現在應該關心的是如何讓陳水扁維護健康,要做到這一點,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他保外就醫,這是阿扁的醫療人權。

對於本土社團爭取扁獲特赦,蘇貞昌說,特赦是總統職權,馬英九應該用他的高度、格局考量,但馬已經多次明白拒絕,而且特赦有判刑確定、有罪的法律條件;民進黨要求讓陳水扁保外就醫,這樣才能真正有效救阿扁,能讓阿扁出來以後,繼續在法庭上爭取無罪判決。

自由時報  2012-4-18  記者李欣芳/專訪

……對於總統敗選,黨內有意見主張調整兩岸政策,吳榮義說,台獨黨綱不必修改,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獨黨綱哪裡需要修正?重點在於執行與態度的問題。黨的中國政策也不必調整,但做法可有彈性。

吳榮義強調,黨的中國政策要以台灣為主體,在這個原則下,可與中國往來,所謂做法可有彈性,是指兩岸要坐下來談、要協商,都可以,中國若願意無條件與台灣坐下來談,台灣也可以,但中國不能聲稱台灣是其一部分,自行設下很多條件,包括要台灣承認一個中國。

有關兩岸問題,吳榮義說,他主張「二次創黨運動」,找回創黨精神,其中要緊的是台灣的主體性。民進黨是台灣本土政黨,主體性很重要,台灣前途決議文即強調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要改變現狀須透過公投決定。……

吳榮義說,問題在於中國聲稱台灣是她的,部署飛彈威脅台灣,但台灣與中國事實上互不隸屬,台灣可與中國交往,不能犧牲最重要的主體性原則。……

對於本土社團發動營救陳水扁前總統的行動,吳榮義表示,日前南下台南與高雄,強烈感受到基層聲援阿扁的聲音,因此當選後將速成立「陳前總統救援小組」,找律師、社會公正人士、本土社團幹部,黨內先進甚至國際有影響力的人士共同來討論,如果要求保外就醫、寫信援扁都不可行,也可遊行示威。

吳榮義說,現在有人主張讓阿扁保外就醫,有人主張特赦,他做事強調方法,各種方式都可提出來檢討,但方法最重要,而不是喊一喊要如何,結果卻做不到,這件事需要綠營內部的充分溝通。……

◎ 彭明敏(作者為前總統府資政)
自由時報  2012-4-18

總統大選後,民進黨檢討敗因,有人開口必言「須了解中國」,似要將失敗歸因於「沒有了解中國」。「要了解中國,不要誤會」,原為中共及國民黨為親中宣傳的口號,今竟成為民進黨一些人的口頭禪,使人啞然。

要問:台灣人民,包括民進黨,真的「不了解」甚至「誤會」中國嗎?

西方開始與中國接觸,數百年來研究中國社會及其人民所有面貌的各種語文書籍萬千,尤其中共革命後,關於其歷史、社會、政治、制度、外交、軍事、政策、法律、經濟、文化、教育、藝術、體育、交通、農業、勞工、習慣、環境、貧富、民性、鬥爭、貪汙,特別對台灣的企圖等等,諸種語文書籍資料汗牛充棟,全球不少大學(包括台灣)都設有「中國研究中心」,台灣人到中國經商、旅遊、考察、留學、求偶、逃罪、朝拜者,每年數百萬人;公私身分的中國人來台「交流」、旅遊、探親、留學、賣淫、滲透者無數,中國大學也有諸多「台灣研究中心」,台灣人與中國人彼此「了解」的程度,全世無比。不知哪裡還有「不了解」或「誤會」之餘地。

敢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人與中國人的糾葛,不是出於雙方「不了解」,而是因為彼此太「不相同」,包括歷史、認同、社會、制度、政治、地理、教育、觀念、理想、民性、價值觀。俗謂:男女因「誤會」(以為能合)而結合,因「了解」(發覺難合)而分離。國家之間也應該如此。

惟一方若欲強施己意於他方,不管他方願意不願意,硬要強「合」,問題就來了。被威脅強暴的一方怎麼辦?這就是「外交」和「政治」之所以在世。 今日民進黨一些人突然嚷著「要了解中國」,倘非另有用意,恐屬廢話。

傅雲欽註

「這就是「外交」和「政治」之所以在世。」這一句莫名其妙,疑因後面有些字被誤刪而不完整。

陳淞山(專欄作家)
美麗島電子報2012.04.22

……在19911996許信良曾兩度擔任民進黨主席,帶動民進黨政治轉型,讓民進黨在中央的國會大選贏得超過三分之一的席次與選票,在地方縣市長選舉中贏得幾乎囊括所有大縣市的十二個縣市,民進黨不僅成為真正強而有力的反對黨,對國民黨的無能、腐敗展開最凌厲的監督,而且更展現「地方包圍中央」的準執政態勢,奠定了兩千年總統大選的勝利基礎。

這是許信良對民進黨的貢獻,是無法抹滅的政治戰功。許信良雖然數度參加總統初選與大選,因為時運不濟而落選,但其所展現的民主氣度與政治風範,至今仍然為人所津津樂道。

「好的抬轎者,未必是好的坐轎者!」許信良所展現的政治長才是大開大闔的政治視野格局,是領袖群倫的政治領導與操盤手。但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好的候選人。許信良當年因為「大膽西進」的非主流主張在黨內被K的滿頭包,如今十七年頭過去了,事實証明許信良當時的觀點才是能夠讓台灣經濟自主的重要法寶,否則今天台灣怎麼會面臨經濟過度依賴中國的可憐命運呢?許信良錯就錯在他當年敢講真話,講得過早,所以時不我予,最後不得不黯然離開民進黨。……

台灣是該還給許信良一個公道,民進黨更該還給許信良一個洗清冤屈並公平對待的政治公道!抽中3號參選黨主席的許信良是一個可能三度擔任民進黨主席的傳奇人物,由他來帶領民進黨重返執政,應該是時候了!這是許信良的政治價值與歷史定位,他是黨內公認的最佳操盤手,是一個可以用「生命」帶領民進黨轉型並重返執政的「最好領導人」!……

中國時報  2012-04-25  01:05 【朱真楷/台北報導】

……談到阿扁,蘇貞昌說他不反對特赦,但問題是扁案仍有許多官司仍未判刑確定,到底扁是否要認罪,還要尊重扁的意思;再者,特赦是馬英九總統的權力,如果對方不答應,每說一次就被「洗臉」一次,所以現階段應以保外就醫為先。

此外,謝長廷針對兩岸政策詢問蘇的立場,蘇貞昌表示,民進黨要有自信的與中國往來,但過程中,絕不能放棄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原則,只要堅持住,和中國的互動就能兼具彈性與變化,讓兩岸的往來不再是國民黨的「獨家代理」

謝長廷追問,若有機會是否會前往中國訪問?蘇貞昌回應,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就聲明要與中國進行全方位的對話。只要中國不設前提,也不要說去中國就必須承認「一個中國」,他支持黨公職登陸,而且他本人也不排除以適當身分前往中國,希望能以對話代替對抗,創造互利互惠、共存共榮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向國民黨靠攏的消息《新聞輯錄》01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向國民黨靠攏的消息《新聞輯錄》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