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勝於求和,委曲不能求全

傅雲欽 2007.05.25

▲ 台灣的鴿子頭陳水扁不斷送橄欖枝向敵人示好,但都沒有得到善意的回應。
(圖:oh100.com

美國學者賀錢森(Bruce Herschensohn建議總管陳水扁宣佈1025日為台灣獨立紀念日,並說聯合國不值得參加,雖然可議,但他跟陳水扁說:「台灣有人因為怕戰爭,所以主張維持現狀,反對台獨。但政府的政策形成過程中,不能有懼怕的因素。因為怕戰就不去做,這是不對的。政府的政策應該要走自己認為對的路。對面有個用900多枚飛彈瞄準自己的國家,台灣怎麼還有人要溫和對待?」等語倒是一針見血,正合我意。

台獨問題分「台獨的目標好不好」及「台獨的過程如何」兩大方面。

目前台灣反對台獨的人往往不是說台獨的目標不好,而是說台獨過程危險。他們說如果能夠建立台灣國固然不錯,但台獨的動作會觸怒中國,造成兩岸的緊張,甚至有被中國動武的危險。因此,只要維持現狀,不談台獨、不從事台獨運動,平安過日就好。這種心態很有問題。

如果台獨目標是好的就該盡力爭取才對。中國動武是台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礙,我們不能因可能有這個阻礙而否定台獨的目標。中國可能動武的因素雖影響台獨手段的選擇,但不應影響到台獨的目標。

中國禁止台獨,是中國無理刺激台灣人民,不是台灣人民刺激中國。如果中國不尊重台灣人民的意願,而武力相向。這是中國不講理。台獨無罪,動武不對。中國無理製造兩岸緊張,該譴責的是中國,不是愛台灣的台獨人士。

把台獨比喻是一碗好吃的麵。這碗麵既然好吃,我們就想辦法能吃到它,不能因為隔壁的壞鄰居不講理,不准我們吃,甚至恐嚇要打我們,我們就不吃。我們當然不想被打。我們可利用外交手腕、國際輿論,去說服或壓制這個壞鄰居,使他不敢來打才對,而不是懦弱地放棄吃麵。

我們更不能因為鄰居不准我們吃「獨立肉燥麵」,就說這碗麵不好吃。這是「吃不到葡萄,卻說葡萄酸」的阿Q心態。

反對台獨的人可以說因為台獨不好而反對,但不能說因中國會動武而反對。反對台獨的人可以提出一千個理由來反對,但有一個理由不能提出,那就是中國會動武。因為,這是涉及尊嚴的問題。

兩岸和平,誰不喜歡?但我們要有尊嚴的和平。如和平與尊嚴難兩立時,我們應維護尊嚴,不惜戰鬥。我們不能犧牲尊嚴去換取和平,得到茍活。犧牲尊嚴換得的和平,不會長久。犧牲尊嚴換得的茍活,往往生不如死。有尊嚴的台灣人,不能因台獨有危險,而甘心臣服於中國的陰影之下。中國動武如果不能避免,我們也要奮力一戰。

何況,犧牲尊嚴不一定能換取和平,得到茍活。台灣俗語說:「軟土深掘」。敵人得寸,會進尺,姑息可以養奸。越怕戰,越快戰;越怕死,越快死。換言之,企圖犧牲尊嚴換取和平,得到茍活,結果往往不但失去尊嚴,也難得和平,無法茍活。

台灣在一些政客的錯誤領導之下,長期以來充滿著軟骨求和的氣氛。台灣的鴿子愈來愈多,老鷹愈來愈少,也就是說怕戰偷安的人愈來愈多,獨立建國的戰士愈來愈少。尤其陳水扁這隻鴿子頭,自從上台執政以後,在內政上一直向泛藍統派勢力求和示好,以期能夠政通人和。結果泛藍統派勢力並不買帳,處處杯葛,弄到他位子差一點坐不住。陳水扁對中國也是如此。他想要「和番」,和中國結成親家。中國的聘金多少都還未談妥,陳水扁就已先把嫁妝一件件送過去。弄到最後,中國也是不理他,還處處封殺他。

備戰勝於求和,委曲不能求全。台灣需要老鷹,不需要鴿子。台灣人民要勇敢向台獨的目標前進,不要怕中國的武嚇。一隻貓遇到強敵,如果不害怕,把毛豎起來,即使老虎也不敢對牠亂來。只有我們不怕戰,泛藍就會乖一點,中共就不敢打,台獨就有希望。

● 相關拙作


-----------------------------
參考資料
-----------------------------

中央社 2007-05-22

(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二十二日電)……美國加州沛普汀 (Pepperdine)大學教授、前美國總統尼克森的特助賀錢森(Bruce Herschensohn)教授,晚間出席台灣智庫舉辦「外交論壇」,就台美中三邊關系的發展,發表上述意見。

賀錢森上午當面向陳總統建議,直接宣布十月二十五日爲台灣獨立紀念日,不需要尋求加入聯合國,與那些惡質政府在同一個大廳。

他晚間說,在美中台關系當中,台灣面臨四個威脅,包括中國、國際社會的「一個中國」迷思、商人以及國民黨。

在中國的威脅層面,他認爲,台灣有部分人士主張對中國的政策應采取中間溫和路線,但他疑惑的是,對面有個用九百多枚飛彈瞄準自己的國家,台灣還有人要溫和對待?

賀錢森指出,國際社會以及美國時常使用「一個中國」名詞,但從未定義當中的内涵,總是含糊不清的帶過,并以此壓著台灣,如果不清不楚,爲何不說「一個台灣」或「一個澳洲」?另外,許多國家都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他們卻忽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從未飄揚在台灣土地上,「一分鐘都沒有」的事實。

他認爲,台灣商人與中國各界往來日趨密切,許多商人視台灣獨立爲經營毒藥,但是,商人爲何不反過來思考,如果台灣不獨立,與中國生意往來時發生糾紛時,就沒有政府可保護自己,要仰賴誰呢?

賀錢森也說,台灣有人因爲怕戰争,所以主張維持現狀,反對台獨,但政府的政策形成過程中,不能有懼怕(Fear)的因素,因爲怕戰就不去做,這是不對的;政府的政策應該要走自己認爲對的路。

他表示,國際社會上也有人認爲中國漸漸向資本主義靠攏,市場逐步開放,接下來就會走上民主的道路,但他認爲,這種看法顯然是不了解近代史的發展。賀錢森說,蘇聯之所以垮台,是因爲經濟搞不好,獨立國協才會出現,走向民主,中國經濟如果搞好了,并不一定會走向民主。

賀錢森認爲,觀察國民黨或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所提出的兩岸政見,怎麽聽都有中國在後面。他并舉例,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時,台灣曾舉辦一個反對的遊行,但卻沒有國民黨政治人物在其中,甚至沒過幾天,前國民黨主席連戰就跑去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

自由時報  2007525
記者鄒景雯/專訪

美國加州沛普汀大學教授賀錢森昨受訪指出,若國民黨馬英九在二○○八年取得大位,則在其任期內走向一國兩制之路,也不令人驚奇;國民黨絕對不會為了捍衛台灣的民主不惜與中國打仗,因為民主是國民黨的敵人。

賀錢森為尼克森總統時的特別助理,近著有「台灣:受威脅的民主國家」一書,週二在拜會陳總統時提出將十月二十五日訂為獨立日的建議,引起討論。

賀錢森認為,台灣人民應更有勇氣,自己決定國家前途,人家才會對你尊敬,包括宣布獨立、制定新憲、更改國號,就放手去做,不願承擔風險,就永遠只有依賴,讓美國與中國吃定你。

他表示,中國雖部署了九百多枚飛彈,但從無有動作,也不會打,就讓它發生!當年卡特處理高棉的例子,值得參考。

賀錢森批評,中國力量的崛起,美國政府即使了解一中政策是違反現狀的,仍不願修改,企圖維持模糊與彈性,已違背美國的戰略與經濟利益;當中國人大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毫不含糊地警告可能採取不和平手段奪取台灣後,美國的「拖延政策」可能使情況進入新的更危險時期。

他強調,美國策略,或許基於避免衝突,卻無助面對問題,若繼續忽視台海現狀已被中國造成巨大改變的現實,等於給了中國槓桿力量,讓其自行定義何謂現狀。

他坦承,美國對台灣不公平,當美國在處理以巴衝突時,堅持以二國、二政府的模式解決,但在台灣與中國問題上,卻維持一中、一國,對巴勒斯坦當局都可以國家看待,為什麼台灣不能是一個國家?

他更質疑,美國政策的另一矛盾是,台灣沒有野心攻打中國,大部分的巴勒斯坦人卻企圖把被以色列佔領之地拿回來,顯然厚彼薄此。

他也提醒,台灣人民要記得,國民黨取得政權時是沒有民主的,當唯一的民主倡導者李登輝退位後,國民黨也從總統的權力上被驅逐了,因為它並不是個民主政黨,否則它為何會在二○○四年反對公投?

賀錢森表示,國民黨不可能去做中國不贊成的事,因為國民黨想在台灣繼續玩「恐懼中國會打你」的遊戲。

李前總統拒絕和外賓談台獨
◎ 林正二(作者為退休駐美外交人員)
自由時報  2020/08/01  05:30

李前總統幾年前曾針對賴清德的「主張台獨」說法表示,台灣要獨立,中國說不定就派軍隊打台灣;同時強調,他不曾說過台灣要獨立,因為台灣已獨立。

李老先生到底有沒有主張台灣要獨立,因為他的跳躍式中文,實在令人搞不清楚他的確實說法。但李多年前的確就不贊成「法理台獨」,個人可以作證。

二○○六年我從洛杉磯調回台灣,適逢老友加州Pepperdine大學教授Bruce Herschensohn(漢名賀森松,著有《台灣:恫嚇下的民主進展》)訪台,我陪同他拜會李前總統。賀森松是強烈支持綠營的學者,所以一開始李跟他相談甚歡。沒想到聊到一半,賀森松突然問起李對台獨的策略,老先生頓時愣住不語,賀森松卻持續追問;最後李竟然不理外賓,逕自用國語跟我談起「我不是我」的生命哲學長達五、六分鐘,我也只好尷尬地聆聽他的長篇大論。李是我尊敬的前總統,他對外賓再怎麼不禮貌,我也不便阻斷他對我的「演說」,場面實在很尷尬。

事後我跟賀森松聊起,我們都不曉得老先生何時改變了台獨立場,還是他的國語不夠精準,大家誤會了他的想法。但私底下我是贊成李前總統的說法,台灣已獨立,沒必要宣布獨立,以免引來戰禍,目前最重要的是抗中保台,維持台灣主權現狀。

李前總統最初在「國統綱領」「一中政策」掩飾下維護兩岸和平,後來卻強烈反對一中,並推動「特殊兩國論」,贊成國家正常化。賀森松是「上海公報」形塑過程的歷史見證人,為美國的一中政策始作俑者尼克森的助理,後來卻強烈反對一中政策,還鼓吹台灣獨立。而我是台灣外交官員中最反對九二「一中共識」者,時常在充斥一中情結的保守官僚系統,跟藍營官員奮戰。從美返台後,又陪同賀森松拜訪也是跟國民黨一直在鬥爭的李前總統。兩位「台派」碰面,本以為會激起火花,卻無法交換台獨意見。歷史實在有夠諷刺、有趣!也可見,推動台獨運動的艱難!

個人研判,李卸任後一直在鼓吹台灣國家正常化,應該贊成台灣制憲正名,但因為他知道美國反對台灣修改國名,因此認為此事不能大張旗鼓,須低調進行,等候利我時機再出手。或許這是李前總統不高興外賓不斷問他台獨策略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