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公布的民意調查統計圖表
民進黨人林濁水在昨天發表的「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一文,說關於台灣是不是國家的問題,從民進黨上個月(6月)作的民調看,台灣是國家。他又說這是一份有令人愉快的解釋的民調云云。在林濁水看到民進黨的民調而高興的時候,我這篇文章題目定名「誤解統獨民調,獨派高興個鳥!」,可不是針對他一個人,故意要讓他掃興。我這篇文章題目在四年前,即2009年7月23日,看到「建國雞精」的發明人陳昭姿的老公郭長豐在自由時報發表「遠見民調,蝦米碗糕」一文時,就定好了。
郭長豐在該文中說,遠見雜誌的民調關於兩岸現況的問題,有82.8%受訪人認為兩岸目前是兩個各自發展的國家,認為同屬一個分裂的中華民國的只有4.9%,認為同屬一個分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更是微乎其微,只有0.7%。他問說:「如果這項民調可以反映事實,國民黨應該早已被掃入歷史塵埃,何以能在台灣呼風喚雨,不但掌握國會絕大多數,甚至在總統大選大贏民進黨兩百多萬票?」
郭長豐大哉問!這也是很多獨派的疑問。我當時就想用「誤解統獨民調,獨派高興個鳥!」這篇文章給他解答,並潑獨派的冷水,讓獨派清醒一點。因當時沒空把文章寫出來,就暫放一邊。但我在網誌「傅雲欽如是說」的首頁,把這一篇列為「文章預告」之一。現在,林濁水也寫文章提到統獨民調,也在高興,而且文章中提到我主持的「建國廣場」的主張,我當然要趕快把我的「冷水」潑出來。
台灣地位問題是法律問題,不得以民調結果作為憑據
「國家」是國際社會的主要構成分子。「國家」一詞是國際法上常見的用語。聯合國憲章第4條規定,須「國家」才能作為聯合國的會員。聯合國遇有新會員申請加入時,首先要審查它是否合聯合國憲章所定的「國家」,再論其他。一個政治實體是否該當於聯合國憲章所定的「國家」,這是憲章條文適用的問題,原則上是法律問題。台灣要申請加入聯合國,也要面臨這樣的審查。
「國家」一詞,除了國際法上的意義之外,也有文化上、社會上、經濟上、政治上的不同義涵。例如有人提到「中國」,不一定指法律上的中國,他可能指的是「文化的中國」,包山包海,連新加坡也包括在內。但是,我們討論台灣是不是國家的問題,主要是釐清台灣有沒有加入聯合國的資格,是不是聯合國憲章第4條規定的「國家」,不是在談「文化的台灣」等其他的方面。因此,在討論台灣是不是國家的問題時,「國家」一詞必須先界定在法律上的意義,不及其他。
台灣是不是聯合國憲章第4條規定的「國家」,誰說的最正確?誰說的算?當然聯合國說的最正確,聯合國說了算。聯合國是否已經就「台灣是不是國家」作出決定?聯合國的大會、安理會或聯合國轄下的國際法院雖尚未對台灣的地位作出明確的決議或判決,但從聯合國的很多統計資料都把台灣列為中國的一省(Province of China),很多聯合國轄下的機構如WHO也是這樣看待台灣。2007年陳水扁政府申請台灣入聯,被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以台灣不是國家為由悍然退件,也是一例(聽說美日等國對潘基文的作法有意見,但是針對潘基文另稱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點,不是台灣不是國家這點)。因此,台灣目前被聯合國的行政部門認為不是國家,且是中國的一省,應毋庸疑。
當然,聯合國的行政部門認定台灣是不是國家,且是中國的一省,當然只是暫定,將來聯合國的大會、安理會或聯合國轄下的國際法院有明確的不同決定時,也可推翻。不過,在聯合國相關機構有明確的決定前,關於台灣的法律地位問題,美國怎麼說,日本怎麼說,對岸怎麼說,國民黨怎麼說,民進黨怎麼說,傳統獨派怎麼說,都只是參考,不是權威的、終局的決定。如果有人把美國怎麼說當聖經,當標準答案,自不足取。民進黨人姚嘉文常說台灣是不是國家的問題,民進黨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已經把它解決了,依該決議文,台灣是國家云云。我的媽啊!民進黨決議文的效力會比「中華民國憲法」大嗎?「中華民國憲法」明定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省(增修條文第9條)。你姚嘉文怎麼不依「中華民國憲法」,說台灣不是國家?
因此,我們在探討台灣的法律地位時,必須站在聯合國的觀點,尤其是國際法院法官的觀點來看。那就是,如果我們是國際法院法官,我們要如何判定台灣的法律地位。否則,論述就會偏頗失準,難以被國際社會接受。
國際法院法官會如何判定台灣的法律地位?國際法院法官會先審查台灣是否具備國家成立的客觀條件,那就是人民、領土、政府及事實上獨立的狀態。關於這些,台灣都具備,不是爭點。國際法院法官其次要審查台灣是否具備國家成立的主觀條件,那就是建國的意思表示。所謂建國的意思表示,有人說是制憲或公投,我則認為是宣佈獨立。主觀條件具備與否是爭點所在。主張台灣是國家的人認為主觀條件台灣也已具備,例如民進黨說台灣人民透過1990年代中央民議機關全面改選、總管直選,已表達了建國的意思表示。主張台灣不是國家人則認為台灣尚未有建國的意思表示。
國際法院法官會憑什麼事證判斷台灣曾否作出建國的意思表示呢?他們要考查台灣的人民和政府自從1945年第二次大戰以來到現在的種種作為,以及有關的文件等證據。法律、憲法是民意機關所定,是民意的最大公約數的表徵,應屬最重要的憑證。行政機關的命令及法院的判決也是依據。無論什麼是事證判斷,國際法院法官絕不會去作民意調查,依民調的結果來認定。別說國際法院法官不會就台灣地位的問題,依民調結果判決,任何國家的法官就其他法律案件,也都不會以民調結果作為判決的依據。因此,林濁水以民調(且主要是民進黨作的民調)的結果為據,認定台灣是國家,自不適當。
民調問題的用詞含混及詢問方式不當,不足為憑
再說林濁水所憑的民調可靠嗎?姑不論他提到的民進黨的民調有無作假。茲假定不論民進黨的民調或其他機構的民調都沒作假,其可靠性也大有問題。問題出在台灣地位的複雜性,不是簡單的詞語所能表達。而民調問題的用語語義含混,不嚴謹,易使受訪人會錯意,而答非所問,或錯誤回答,此外,又有詢問方式不當的問題,故民調不足為憑。茲逐一說明如下。
第一,一般人不了解法律上「國家」一詞的意義是什麼,因此誤答。
如前所述,國家的成立要具備客觀條件及主觀條件,但一般人都以為只要具客觀條件就好,而把僅具備客觀條件的「事實上國家」當做國家。1917年中國的孫中山領導的軍政府所控制的南方地區、1996年阿富汗塔利班神學士政府所控制的南方地區都因欠缺分離獨立的意思表示,因此不是國家。
兩岸的情形也類似,但更複雜。兩岸固然有兩個政府,但各有一部一中架構的憲法,各有一面代表中國的國旗,又各有一個中國國號的全稱,台灣這邊叫「中華民國」,對岸那邊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事實上獨立,國家成立的客觀條件都具備,但主觀條件(建國的意思表示)呢?兩岸的兩個體制都建立在一中架構上,沒有任何一邊,尤其叛離的台灣方面,表示過要改變一中架構,另建新國家。如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克洛福(James Crawford)所說,台灣的政府從來沒有對外明確表示,台灣是一個有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國家,所以台灣並不是一個國家。
一般人根本不從一中架構的法律體制上看兩岸,只從兩岸有兩個體制(包括兩個政府、兩部憲法、兩個國號、兩面國旗),事實上互不隸屬(但法律上互相隸屬),台灣這邊叫「中華民國」,對岸那邊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儼然一邊一國,就認為真的是一邊一國了。因此,在民進黨上個月的民調,受訪人贊成「兩岸一邊一國」的佔54.9%,又能證明什麼?我們如果去問高雄甲仙「錫安山」的新約教會信徒,「錫安山」和台灣其他地方是不是「一邊一國」,他們可能會回答「是」呢!但這是法律意義的「一邊一國」嗎?
再者,在一般國家,如美國、新加坡,我們如果去作民調問「美國和英國是不是一邊一國?」或「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不是一邊一國?」,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受訪人回答「是」,除非他喝醉了或頭殼壞掉。但在台灣,台灣如果是國家,民調受訪人贊成「兩岸一邊一國」的只佔54.9%,算是低得離譜。林濁水有什麼好高興的呢?其他四成多的人是喝醉了或頭殼壞掉了嗎?當然不是。這表示台灣是否國家,在台灣還是一個爭議,和美國、新加坡的情形不一樣。
第二,由民調的問題本身,可知台灣的現狀不是獨立。
很多關於台灣地位的民調,都會順便問到台灣的前途方面。關於台灣的前途,民調通常會把「走向統一」、「走向獨立」、「維持現狀」三者並列。民進黨上個月的民調也有一題問到這方面。行政院陸委會作的民調甚至把「維持現狀」再細分為「維持現狀再視情況決定獨立或統一」、「維持現狀後走向獨立」、「維持現狀後走向統一」及「永遠維持現狀」。不管如何,民調的問題將「走向統一或獨立」和「維持現狀」分別看待,顯然兩者意義不同。「走向統一或獨立」顯然不是「維持現狀」。「維持現狀」就不是「走向統一或獨立」。也就是,由民調的問題本身,就可知現狀顯然不是統一,也不是獨立,是處於半統半獨的狀態嘛!
受訪者希望將來台灣走向獨立的比率越高,表示受訪者認為台灣現在不是國家的比率越高。受訪者希望將來台灣走向統一的情形也是一樣。走向獨立和走向統一的合計比率就是認為台灣現在不是國家的比率。民進黨上個月的民調說59%的受訪者贊成台灣走向獨立,25.9%的受訪者贊成台灣走向統一,這兩者合計佔84.9%。也就是佔84.9%的受訪者認為台灣現狀處於半統半獨的狀態,不是國家。這和另一題台灣現狀如何的問題(見上述),有54.9%的受訪者認為兩岸一邊一國,不是有矛盾嗎?如果有54.9%的受訪者認為兩岸一邊一國,認為現狀處於半統半獨的狀態的人頂多45.1%(100%﹣54.9% =
45.1%)而已,怎麼會高達84.9%呢?
第三,已答「已獨立」,又答「希望走向獨立」,令人霧嗄嗄。
認定台灣是國家,兩岸一邊一國的受訪者,如果思路清晰,就台灣的前途應「走向統一」、「走向獨立」或「維持現狀」的問題,應該反問「獨立就是現狀,怎麼有『走向獨立』的選項?!」,並拒絕回答才對。如要勉強回答,也要選「維持現狀」才通,或甚至選「走向統一」也通,絕無選「走向獨立」的道理。已經獨立還要「走向獨立」,走個鬼啊!
就民進黨上個月的民調,林濁水說:「認為一邊一國的最多,高達54.9%,其次是特殊國與國關係,25.3%,這兩樣加起來,達80.2%,這和不同意兩岸一國的78.4%差不多。」換言之,認為台灣不屬中國,已經獨立的受訪者高達七、八成。那贊成走向獨立的受訪者最多也是二、三成而已,怎麼會高達59%呢?可見很多認定台灣不屬中國,已經獨立的受訪者,在台灣的前途走向的問題上,又選擇走向獨立。這些人不是把「理想」當成「現實」混為一談,就是誤解「現實」的法律上意義,亂答一通。這種民調怎麼可信呢?
第四,詢問統獨意願時,沒有提到可能的風險。
美國常潑台灣獨派的冷水,常警告民進黨人不要輕舉妄動。但台灣獨立面對的阻礙,主要不是美國或國際社會,美國或國際社會只是不願台海生波,間接影響他們的利益而已。台灣獨立面對的阻礙主要是台灣內部和對岸。台灣內部有很多人,如郭冠英、張安樂之流的大中國意識者,堅決反對台獨。不過,我曾聽藍營的趙少康說:「台獨很好啊!但搞台獨,中共會打過來,台灣會萬劫不復。因此,台獨不可行。如果搞台獨,中共不會打過來,我贊成啊!」由此可見,台灣內部反對台獨的人,有些不是因大中國意識而反對,而是因怕對岸武力犯台而反對。這樣的人不少。從而,台灣獨立面對的阻礙歸根究柢,還是對岸的反對,並以武力恐嚇。
台灣怕對岸武嚇的人,不只是趙少康等藍營的人,連綠營的人也害怕。民進黨為什麼把主張正名、制憲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擺一邊,不推動?因為很多民進黨支持者怕推動正名、制憲會得罪對岸,引起台海緊張啊!台灣的獨派及民進黨的支持者其實很膽小。你叫他們躲在投票間內以秘密、不具名的方式,投給獨派的候選人,他們敢做。你叫他們站出來公開或具名,挺獨派的人,很多人就打退堂鼓。同樣道理,民調訪問時,你問他們是否認同台獨時,很多人會說認同。但你問他們在對岸的武嚇之下,是否依然認同台獨時,認同的人就會驟減。因此,民調詢問統獨意願時,如果提醒受訪者各選項可能的風險,如台獨可能引起台海緊張,這樣得出的結果會比較可信。但目前的各家的統獨民調,都沒有這樣做,因此比較不可信。
如民調的「一邊一國」可信,如何解釋一些怪現象
如果台灣的法律地位,如民調所示,兩岸一邊一國,台灣是國家,台灣理應可昂然進入國際社會,跟其他國家平起平坐。但事實不是如此。台灣還在國際社會的地上爬,抬不起頭來。聯合國進不去,美國不認為台灣是國家,連菲律賓都常以「一個中國政策」看不起台灣。有人會說,這都是因為北京打壓台灣的關係。好,台灣在對外關係上,因有北京打壓,故難以伸展,言之成理,那在台灣內部關係上呢?台灣應該可以像個國家的樣子吧!不然,還是有一些「國不成國」的怪現象。
一、如果兩岸一邊一國,台灣是國家,那主張「一國兩區」又和對岸勾搭的國民黨人,怎麼沒被當做叛亂犯移送法辦?如郭長豐所說,主張「一國兩區」的國民黨應該早已被掃入歷史塵埃,何以能在台灣呼風喚雨,不但掌握國會絕大多數,甚至在總統大選大贏民進黨?
二、台灣既是國家,怎麼台灣的憲法是一中架構?有人主張要正名制憲,修改一中架構的憲法,怎麼大多數人都反對?怎麼連有「正常國家決議文」,聲稱要正名制憲的民進黨對此都意興闌珊?謝長廷之流甚至公然反對,理直氣壯,不見有人主張予以黨紀處分,怎麼會這樣?
三、為台獨賣命的先賢先烈如陳智雄、泰源事件的鄭金河等五人、鄭南榕等,怎麼還不能進忠烈祠,受官方及萬民祭拜?其英靈怎麼還在外面沐沐泅?
四、前年獨派大老、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黃昭堂過世時,獨派人士寫的悼念文章怎麼沒有一篇稱呼他是「開國元勳」呢?而且每一篇都說台獨尚未成功,後死者要繼承他的遺志,繼續努力。怎麼會這樣?
五、台灣的國父怎麼還是孫中山?他為台獨做了什麼?台灣的國慶是怎麼還是10月10日武昌起義紀念日?武昌是台灣的領土嗎?
民調的問題試擬
台灣民眾近幾年的鄉土認同增加,台灣意識也提升。但鄉土認同和國家認同不同,台灣意識不一定是台灣國意識。不過,因為(1)兩岸事實上互不隸屬,(2)兩岸用不同的中國國號全稱,(3)民進黨執政後以台灣前途決議文誤導民眾,以致很多人把兩岸半統半獨的狀態,當作一邊一國,但又半信半疑。這些人遇到用語歧義、含糊的民調問題時,往往憑感覺作答,並未細想。民調結果說兩岸「一邊一國」,其實是「事實上的一邊一國」,法律上還是一中架構。誤解統獨民調,獨派實在不必因此得意洋洋。
要作台灣地位現狀或統獨意向的民調,須把台獨與非台獨的法律上差別表達出來,並要把台獨的風險也表達出來,這樣才能取得受訪者的真意。我現試擬一份民調的問卷如下。
一、你認為台灣的中華民國和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個國家嗎?
(答「是」的人,繼續答下一題。答「否」的人不必繼續)
二、台灣的中華民國和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既然兩個國家,那麼台灣(中華民國)修改中華民國憲法,把一中架構拿掉,放棄兩岸統一的政策,將中華民國領土限縮於台澎(或加上金馬)是理所當然事。你贊成這樣修憲嗎?
(答「贊成」的人,繼續作答下一題。答「不贊成」的人不必繼續)
三、上述修憲之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勢必反對,會說這是製造「兩個中國」,揚言如台灣(中華民國)悍然從事,可能依反分裂國家法對台動武鎮壓。在此情形下,你贊不贊成我們台灣(中華民國)不惜與對岸撕破臉,甚至不惜一戰,照樣修憲呢?
上開問卷,如果能作到第三題,而第三題答「贊成」的人是真正的「兩個中國」式的獨派(因未改國號,還不算一中一台的獨派)。這種人如果能佔台灣選民的一成,獨派要感到安慰。如有二成,獨派要偷笑。如果有五成,我拜林濁水為師。
附帶之言
關於林濁水的文章,我還有幾點澄清。
一、林濁水說我主持的「建國廣場」的成員是最激進的「台獨份子」。其實,從古今台外的獨立運動史來看,我們建國廣場不主張街頭暴力革命,只主張「執政革命」(依法執政,變法建國),怎麼算激進?大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我們這種溫和派在台灣竟被「穩健的獨派」林濁水視為最激進。我們實在不敢當。我們這個「最激進」頭銜如果被愛爾蘭及北愛爾蘭的獨立運動者聽到,不笑死才怪。
二、林濁水說早期海外台獨人士,他們認為台灣要成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還有手續要辦,那就是公民投票行使住民自決權云云。我們建國廣場和早期海外台獨人士的看法,在台獨須行使住民自決權上是一樣,但在行使住民自決權的方式上不同。我們認為公民投票或制憲並不可行。我們主張以「宣佈獨立」的方式行使。
三、林濁水又說:「激進台獨主義者則主張要依民進黨『正常國家決議文』中的規定,制憲、正名、公投以完成台灣法理獨立成為正常國家。」這裡的「激進台獨主義者」如果指我們建國廣場,那這段話就不對。我們建國廣場認為台灣只是事實上獨立,還不是國家,這和民進黨的「正常國家決議文」主張台灣已是國家,只是不正常而已不同。民進黨認為制憲、正名、公投是國家正常化的方法,但我們建國廣場則認為那些是法理獨立的方法,但我們不採納。如上所述,我們認為「宣佈獨立」才是法理獨立的正確方法。
● 相關拙作
-----------------------------
參考資料
-----------------------------
──華山論劍:民進黨兩岸戰略系列二
◎林濁水
想想論壇 2013.07.16
彭帥打人喚救人,她把政治搬上溫布頓網球錦標賽說:「我不能接受台灣是一個國家的說法。」彭帥還表示,雖然網球是體育運動,她們並不想被牽扯進政治。這段話惹火了許多人;不料謝長廷評論時卻說:「台灣是不是主權國家有爭議」,像是在呼應彭帥的說法似的,他還補強說︰「如跟對岸的人說台灣,會被吃下去,(因為)他們會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儘管謝長廷說的是小心的「台灣是不是主權國家有爭議」,而不是直接了當的說「我不能接受台灣是一個國家的說法」。但向來,實際擁有主權的,都不會承認他擁有的主權有爭議,還要跟人家談論爭議,因為談贏了也不算賺,談輸了便虧大了,例如,縱使中、台,甚至美國都質疑,但實質佔有釣魚台的日本還硬是死也不承認釣魚台主權有爭議。道理如此,那麼台灣自我說自已是不是國家有爭議實在不平常,很怪。至於「如跟對岸的人說台灣,會被吃下去,」就更匪夷所思了。謝長廷這些話引起了台灣社會的爭議是很自然的;然而這些都還不算怪,最怪的是當有人質疑謝長廷時,最認真嚴肅地挺身而出替他辯護「台灣是不是主權國家有爭議」說得對的並不是統派人士,而是「建國廣場」這些最激進的「台獨份子」!
這一個連串的怪中怪,到底是怎麼回事?台灣又到底是不是真的不是一個國家?這得好好地探討。
民進黨在6月做了個民意調查。結果查出民眾認同台灣獨立的高達59%,統一的才 25.9%。假使對民進黨做的民調質疑,那麼參考tvbs做的好了,同一個月,tvbs調查結果是:民眾認同獨立的更高,達到了68%,統一的才
18%。
▲ 統獨認同(tvbs第三項為沒意見)。
台灣多數民意如此,莫怪台灣不是一個國家的說法會引起強烈質疑。不過,只要民意多數支持的就是對的嗎?當然不一定,像蘇格拉底之死和伽利略受迫害,就都是民意多數不只錯的更是災難的例子。
其次,民意有兩種,一種是民眾的主觀愛好,一個是民眾的自認為「客觀」的認識,兩者並不相等。台獨認同是民眾主觀的愛好,但台獨民眾卻不一定認為客觀上台灣已經是中國以外的另一個獨立國家,例如早期海外台獨人士,他的主觀立場清清楚楚是認同台灣獨立,但他們認為客觀上台灣還不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台灣要成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還有手續要辦,那就是公民投票行使住民自決權。
現在台灣民眾主觀上認同台獨的已經有有六、七成了,「客觀地」認為台灣是一個國家的又有多少?
依民調報告,當民眾被問到你「同意兩岸同屬於一個國家嗎」時,意外的是,同意的,總體才15%;相反的,不同意兩岸是一個國家的,竟高達78.4%。
▲ 你同意兩岸同屬於一個國家嗎?
前面兩個調查結果對照起來,不同意兩岸是一個國家的比「台獨份子」多了多10%以上,可見主觀認同和客觀認識是有差別的。
區分了客觀認識和主觀認同,我們便可以進一步來看謝長廷說「台灣是不是國家有爭議」時「建國廣場」這些「最激進」的「台獨份子」為什麼要替謝長廷辯護了。
激進份子的說法是:
1.「台灣不是國家」才是真實的現狀,這一點,謝長廷談不上是被動呼應彭帥,而是謝長廷和彭帥看法一樣正確,而激進台獨主義者的看法也沒什麼不同;不正確的只有民進黨,民進黨的看法是「台灣己是主權獨立國家」,根本是錯的,不幸,台灣人民受到了誤導大多數都跟著民進黨走。
現在謝長廷正在做的就是把綠營選民從「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夢幻中拉回現實,這是對的。
2. 對台灣的未來的理想則各有不同。站在「台灣不是主權獨立國家」的「現狀」上,中共希望統一台灣;激進台獨主義者則主張要依民進黨<正常國家決議文>中的規定,制憲正名公投以完成台灣法理獨立成為正常國家。
至於謝長廷「台灣是不是主權國家有爭議,因國家未正常化」「<正常國家決議文>的意思好像是,我們現在是『不正常國家』,所以『憲法』與『國名』都要改。」這些說法,基本教義派認為都非常正確。但謝希望大家認同現實,安於「不正常」現狀,要「守憲」,不要制憲正名,公投,宣布獨立,不要朝法理獨立努力,這一點激進派要加以批判。
彭帥風波竟使我們看到「反獨」的謝長廷竟和「最獨」的基本教義派惺惺相惜起來甚至相挺了,真夠詭異複雜神奇。但且莫把他當成笑話或文字遊戱,這組對立主張在綠營中同樣淵遠流長,比「台灣己經是主權獨立國家」這一個現在主流看法還古老,長期以來,新舊三種主張一直在競爭綠營的主導權以便實現他們的「理念」,例如謝長廷說「2007年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沒有人在用,因為那是總統大選前提出的,背景很複雜。」就是在評價他的競爭者和競爭過程。
三種主張支持者人數雖有多有少,得勢與否有浮有沈,卻一直都有一定的堅實的群眾。角力的結果不只國內民眾看得霧煞煞,美國更看得火大,都覺得民進黨難以信賴,2012美國出手介入台灣大選幫助馬英九,為的就是這原因。
所以謝長廷和基本教義派雖然都把問題講得好像很複雜,我們卻不能因此置之不理,一定得加以釐清。只是要釐清,當然得費些工夫,這會在系列文章中再交代,現在且先跳回到民進黨6月份做的民調上面,這是一個可以有令人愉快的解釋的民調。
民眾既然多數不認為兩岸是一個國家,那麼民眾認為兩岸是什麼關係?在民進黨的民調中,民眾回答了他們的看法:
認為一邊一國的最多,高達54.9%,其次是特殊國與國關係,25.3%,這兩樣加起來,達80.2%,這和不同意兩岸一國的78.4%差不多;至於認為兩岸是一個國家,不論是一國兩區或兩岸一國的都少,加起來才12.3%而已,這也和同意兩岸同屬於一個國家嗎的15%接近。
▲ 你認為兩岸是什麼關係?
三項民調結果對照下來,同意客觀上兩岸是同屬於一個國家的,總體大抵才15%,比主觀認同的「統一份子」的 25.9%還少了10%,這等於說連統派份子也有一大部分認為「一個中國」只是他們的夢想而不是現實。
另一方面,不同意客觀上兩岸一國的高達78.4%,比主觀上認同台獨的也多了10%多。
這兩個10%落差的存在,說的是,只要民進黨能在這20%中說服更多人更認同兩岸分立的價值,提高維護分立的決心,那麼台獨支持度肯定還會上升。
-----------------------------
自由時報 2013-7-7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儘管兩岸交流愈來愈密切,但根據民進黨民調中心所做的最新民調,七十七.六%的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僅十.一%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對於兩岸交流最應該堅持的價值是什麼?三十一%的民眾認為是「國家主權」,其次是「和平共處」,比例為二十七.五%,第三為經濟發展,比例是十一%。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馬政府吹噓其兩岸政績,民調顯示有五十二.五%的民眾表明不滿意當前馬政府的兩岸政策,滿意的比例則為三十三.三%。
有關統獨認同,民調顯示,二十五.九%的民眾支持兩岸統一,五十九%的民眾則贊成台灣獨立,支持獨立的比例明顯高過支持統一的兩倍以上;不過,也有十.三%的民眾選擇維持現狀。
當問到「台灣與中國同屬一個國家?」七十八.四%的民眾表示「不同意」,回答「同意」的比例只有十五%。對於「台灣與中國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地區?」七十.六%的民眾表示「不同意」,二十二.八%表示「同意」。
為進一步了解台灣民眾對未來兩岸關係的判斷,民進黨的民調發現,五十一.一%的民眾希望是「永遠維持現狀」,不過,也有二十二.二%的民眾研判是「台灣被中國統一」,九.八%回答「台灣願意被中國統一」,六.六%研判是「中國願意讓台灣獨立」。
詢及「一邊一國、特殊國與國、一國兩區、兩岸一國」最能接受哪一個?五十四.九%的民眾贊成一邊一國,二十五.三%的民眾認為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九.八%的民眾表明能接受一國兩區,二.五%的比例則能接受兩岸一國。
民進黨是在六月四日到六日進行電話民調,有效樣本數一千一百四十九份,在九十五%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二.九五%。
-----------------------------
◎
郭長豐(作者為台灣北社社員)
自由時報 2009-7-23
遠見雜誌針對馬政府與台灣現況的最新民調又出爐了,關於「國家認同」與「族群意識」的部分,我看不懂結果,究竟是遠見民調誤導,還是台灣人民精神錯亂?
第五題問及「中華民族」的結果顯示,八十.二%的台灣人自認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其中泛藍九十四.五%,中立七十七.七%,泛綠居然也高達六十六.三%。更詭異的,當詢問受訪者「兩岸民眾是否都屬於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時,表示認同的只有五十七.六%,遠低於自認是中華民族一份子的八十.二%,原因是「泛綠立場民眾有六十三.三%表示不認同,三十.三%認同,與大多數民眾看法相反」。在遠見雜誌民調中被歸類為「泛綠」者,居然是一群「自認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但認為對岸十三億中國人「不屬於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很難理解!
至於對兩岸現況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八十二.八%認為兩岸目前是兩個各自發展的國家(等同民進黨主張的「台灣中國、一邊一國」,認為中華民國或台灣的領土只有台澎金馬)。認為同屬一個分裂的中華民國的只有四.九%(等同國民黨主張的「一中各表」,認為中華民國的領土包含中國、台灣與蒙古共和國)。認為同屬一個分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等同中國共產黨主張的「一個中國」,認為台灣是叛離的一省),更是微乎其微,只有○.七%。
這個結果也是相當矛盾。民進黨與國民黨對於兩岸現況主張涇渭分明,如果這項民調 (八十二.八%VS.四.九%)可以反映事實,國民黨應該早已被掃入歷史塵埃,何以能在台灣呼風喚雨,不但掌握國會絕大多數,甚至在總統大選大贏民進黨兩百多萬票?尤其,馬英九執政一年,對內施政無能,失業率節節高升,根據最新調查,上半年曾經找工作的受訪者,只有四分之一順利找到工作,而求職成功的受訪者當中,近八成所得薪資都比期望值低;對外又屈服於中國壓力,自我矮化而主張外交休兵與國防休兵,漢光演習變成反恐而非對抗中國侵略,經濟政策更是一面倒向中國。如果上述民調結果屬實,馬英九如何能維持三十五.五%的滿意度與四十五.二%的信任度?
這是錯亂的時代?錯亂的國家?錯亂的人民?還是錯亂的民調?
自由時報 2011-6-8
〔記者李宇欣/台北報導〕馬政府傾中立場屢遭在野黨質疑,馬英九則曾多次宣稱兩岸和解產生了成果,但根據陸委會昨天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高達五十三.六%的台灣民眾認為大陸政府對台灣政府「不友善」,這項不友善的民調數據也創下馬政府上台以來的次高紀錄。
民調顯示,主張廣義維持現狀(包含維持現狀再視情況決定獨立或統一、維持現狀後走向獨立、維持現狀後走向統一,以及永遠維持現狀)的民眾占絕大多數,比率高達八成八。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民調顯示,「維持現狀以後獨立」的比率逼近兩成,達到十九.二%,而檢視民調報告所附的「民眾對統一、獨立或維持現狀看法」的民調資料,對比過去的民調數據,主張「維持現狀以後獨立」的民意創下馬政府執政後的最高紀錄。
陸委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的民調,昨天公布的是委託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所做最新民調報告。
有關「大陸政府對我態度的看法」,民調顯示,五十三.六%的台灣民眾認為中國政府對於台灣政府「不友善」,認為友善的比率僅有三十一.五%。至於中國政府對台灣民眾的態度,有四十四.七%的民眾認為「不友善」,認為友善的則有四十.七%。
至於目前兩岸交流速度,四十六.一%民眾認為剛剛好,三十二.六%的民眾認為速度太快。
陸委會指出,有七成以上台灣民眾支持透過兩岸制度化協商來處理兩岸交流,六成左右民眾滿意兩岸簽署十五項協議的協商成果。新台灣國策智庫執行長羅致政解讀表示,不會有人反對兩岸制度化協商,但協商過程是否不利於台灣或矮化台灣才是關鍵。
自由時報 2011-10-3
〔記者張聰秋/鹿港報導〕……辜寬敏指出,陳水扁執政八年,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就是強化台灣人的國家認同感和尊榮感。二○○○年時,自認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只有二成八;二○○八年時,已經有近八成的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這是一股擋不住的民意,不是國民黨馬政府可以一手遮天。……
自由時報 2012-3-30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中國提出「一國兩區」,民進黨昨發布最新民調指出,針對「台灣與大陸是不是屬於同一個國家?」七十七.九%的民眾回答「不是」,僅十七.五%的民眾回答「是」。此外,五十九.七%的受訪民眾表明無法接受兩岸關係就是一國兩區的說法,有廿八.一%的民眾可以接受;六十一.六%的民眾認為一國兩區的主張會矮化國家主權,廿九.五%的民眾則持相反看法。
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林俊憲昨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民調。對於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表示,「兩岸雖然還沒有統一,但中國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改變」,六十七.三%的民眾不同意胡錦濤的這項說法,二十三.七%的民眾表示同意。
民調並顯示,八十一.二%的民眾同意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十二.六%的民眾不同意這項主張。
羅致政重申民進黨中常會的主張表示,民進黨要求馬政府公開道歉,並撤回一國兩區的主張。林俊憲則質疑,為何馬英九總統聽不到人民聲音,與人民站在對立面?
對於國民黨指民進黨惡意指稱馬總統「對大陸讓步」,羅致政說,馬政府黨政高層可以不回應民進黨,但必須回應民意。……
陳茂雄(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
台灣時報 2012-05-07 00:10:00
……政見發表會中也有候選人表示要積極教育民眾,灌輸民眾國家主權的思想,這是另一個盲點。台灣的選民有八成以上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有這種成果還要灌輸什麼思想?
民進黨面對的難題並不是選民缺乏台灣意識,而是自認為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選民會將選票投給主張「一個中國」的馬英九才是問題,若能解決這個困境,就能獲得這些選票,台商及其員工的票源就變成小兒科,對台商就不必投入太大的精力。可惜黨主席候選人及其他民進黨重量級人士都沒有人去探討為何自認為是台灣人的選民會將選票投給主張「一個中國」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Children of Formosa <wa.si.taiwanran@gmail.com>
Date:
2012/5/11
Subject:
Re: [I Love Taiwan] 陳茂雄:民進黨勝選的關鍵不在兩岸政策
有八成以上的選民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但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與擁有「台灣意識」是兩碼子事。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只是「身分」上的認同,擁有台灣意識則是對於「國家」觀念有著清楚的知識與觀念。
換言之,許多台灣人雖然認為台灣人與中國人不同,但卻認同「中華民國」,也認為「中華民國」就足以代表台灣,不要讓中國不高興,與中國和平相處最重要,建不建國根本不重要。這些人無視於中國在世界上為把台灣邊緣化而無所不用其極的威脅;更無視於「中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政府」為外來政黨與政權的事實與對台灣未來所造成的內在威脅。簡單說,這些是沒有國家意識與正確政治觀念的台灣人。
相對地,擁有「台灣意識」的台灣人則是像在台灣大部分的所謂的「外省人」死也不投給綠營候選人,這些台灣人怎麼樣也不會投給藍營的候選人。這些台灣人是渴望台灣建國的台灣人,這些台灣人是寧願么巴肚也要顧佛祖的台灣人。
沒錯,民進黨的確需要好好研究為什麼這些自認為台灣人的人會投給主張「一個中國」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並尋出對策。其實,金恆煒說過:「中間選民是個屁」,說穿了,這些中間選民就是西瓜派(西瓜選民),根本是一群沒有中心思想、國家觀念的人,這些人比那些堅持「大中國」思想的「在台中國人」還要沒格調。民進黨與其費盡心思爭取西瓜選民,還不如好好團結真正有「台灣意識」的台灣人(綠營),台灣人團結了,那些西瓜選民不用請也會爬過來。只是看民進黨選後這幾個月的發展,看來民進黨早晚有一天會被台聯黨或後起的台灣意識政黨給取而代之。畢竟,有堅強台灣意識的台灣人大多都是投「台灣」而不是投「黨」或投「人」的。
台灣要贏就只有兩個方法:「團結台灣人」與「教育台灣人」
TAIWANRAN
中央社 2012.05.12
20:14:43
(中央社記者曾盈瑜台北12日電)……民主進步黨主席選舉最後一場辯論今天下午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黨主席候選人蘇貞昌表示,在總統大選前,馬總統的支持度與滿意度就一直降,但卻還是贏得連任。他說,絕大多數台灣人都認為「我們是台灣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但在選舉時,怎麼會被主張要終極統一的國民黨贏?
蘇貞昌也說,明明台灣是獨大於統,怎麼選舉會藍大於綠?民進黨真的要大大思考這個問題,要從民進黨自己檢討起。……
自由時報 2012-5-13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昨公布兩岸關係最新民調。這次民調是由基金會委託台大政治系副教授張佑宗的研究團隊,在去年八到十二月間進行,問卷包括實體與網路兩種,受訪對象有高中生、大學生、碩士與在職生等三類。
調查發現,在國家認同分布,主張「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彼此互不隸屬」佔四十六%,比率最高;其次為「中華民國在台灣」廿四%;「中華民國是台灣」廿%。傾向統一的「台灣和中國大陸同屬中華民國」僅僅八%;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僅二%,比率最低。
研究團隊解讀說,國家認同的變遷,會受到政治世代、教育程度與家庭成長因素等影響。新的政治世代越來越偏向台灣意識,但台灣意識的基礎是建立在理性,而非過去感性的基礎,這從團體訪談及民調資料的分析都可看出。
在與青年學生座談時,也發現青年世代對「台灣」的認同感非常強,在談論自身所處的地域,必定是以「台灣」一詞來指稱。而「中華民國」一詞則鮮少出現在青年世代的語彙中,大都是研究者提及時才會使用。
研究團隊認為,年輕一代的認同高度,正朝「台灣」具有主體性的方向傾斜,且以往歷史殘留與學校正式社會化的影響正在減弱。這種認同台灣主體性的傾向並不完全建立在民族主義的情感上,更主要是綜合了對於生活地域認知,以及主體管轄權現實的理性考量結果。
莊孟學(台灣民族黨主席)
台灣守護聯盟網誌 2013年5月30日
蘇貞昌接受聯合晚報的訪問,明確表態:「…..現在有人喊『疆獨』、『藏獨』是因為新疆、西藏沒有獨立,但台灣早已獨立,不必再走回頭路。至於何謂『法理台獨』,他說『讓學者去講』。他認為台灣最重要的是不要民主倒退、人權流失,國家不能虛無化。」蘇貞昌這樣的說法很好,很坦白,好歹是一個準備追求大位者必要的立場和表態。至少它不會讓許多台獨主義者不明不白,而可以認真思考要不要跟隨這樣的政治人物。
蘇貞昌說法理台獨讓學者去談。如果沒意會錯誤,這句話會讓人覺得一些學者長期對台灣主權的關注,和政治的操作是沒關係的。所以換個立場方向來說,所謂國際法所認定的台灣獨立建國的條件,根本跟一陣風一樣,說說就算了。目前的民進黨,至少在蘇貞昌的領導之下,認為中華民國和台灣之間並不存在法理上的問題;民進黨的台灣和中華民國是重疊的,而且是密合成一體了。
如果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我們倒要先請教這一個獨立的國家,其獨立或建國紀念日是哪一天?這對一個國家的人民而言應該是重要而且必須知道的日子?以美國而言,1776年7月4日於大陸會議中宣佈獨立宣言當日是美國獨立建念日,也是國慶日。日本也把天皇生日當作國家生日。台灣的國慶日是哪一天?蘇貞昌該不會認為就是十月十日吧?
如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那麼台灣這一個國家的開國者是誰?是書本上寫的孫中山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嗎?這事情好像也必須釐清一下。這件事情沒說清楚,恐怕也沒辦法清楚地了解蘇貞昌所認同的為何?重不重要?我們認為很重要。未來的台灣歷史如何闡述台灣建國這一段,取決於台灣是否是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或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將是一個很重要的篇章。
如果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那麼屬於台灣的憲法是哪一部?如果是目前的中華民國憲法,那還真的有夠荒謬。這一部憲法在1946年12月25日那一天經中華民國制憲國民大會於南京議決通過,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在那段期間,台灣都還是日本的領土。而有制憲過程沒有台灣人參與,且中國正值內戰,根本沒能施行。把它拿來台灣湊合著用,並不能代表台灣人的國民意志。台灣人民的制憲權利都被剝削了,憑甚麼要台灣人遵行它。
如果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則美國總統布希和台灣的交情也算好,但是布希任內的國務卿柯林包爾(Colin
Powell)於接受電視專訪時為何說:「只有一個中國,台灣不是獨立的。台灣不享有國家主權,這是我們的既定政策,也是我們的堅定政策」?又為什麼廣大興漁船出事情時,菲律賓總統說以一個中國原則辦理?如果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為什麼在許多國家台灣設置的代表處僅能以商務、經濟、文化等名稱為之,而不是稱為大使館?
如果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則到2012年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為何包括梵蒂岡城國在內的所有得到國際承認的主權國家都是聯合國會員國,唯獨台灣例外?而且,在台灣借殼上市的中華民國也被當成不存在?以台灣這麼大的經濟體,這麼強的國防軍力,別國不看到都難,「台灣加入聯合國促進會」每年都到聯合國總部前訴求,聯合國竟然都看不到?
顯然台灣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只要稍微用心瞧瞧台灣在國際上所遭遇的困境之後,台灣人還要堅持維持中華民國這樣的空殼子,而不去正視台灣現實上所面臨無國家主權的問題嗎?如果連台灣人寄予希望的領導者對台灣國家的看法只著眼在取得政權和選票的考量,則對台灣的未來及下一代是無法交代的,遑論給下一代台灣人希望。
在台灣守護周刊第39期,我們提出以下的提醒:『但是對一個原本是台灣本土政黨而言,以往曾積極主張台灣必須完成獨立建國理想的政黨,今日為了取得中華民國政權,而放棄初衷,整個政黨被「中華民國」化,卻是我們無法坐視的狀況。很多臺灣人認為這是民進黨的權宜之計,是為了取得中華民國政權的必要手段,也寧願因此和民進黨一起「耍心機」。但是,我們必須提醒一些深愛台灣的同胞,如果不小心警覺,當民進黨為取得政權而出賣台灣人民時,那時的痛,將不亞於被國民黨出賣的千百倍。』
放棄台灣獨立建國的理想,無視於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是台灣人無法走出困境的真實原因。一味妥協於台灣內部的政治現況,而放棄初衷,勢必要接受人民的檢驗。台灣是一個還是殖民地體制的地區,人權從來沒被正視過,民主更只是被創造出來的假象。我們不能忽視統治階級利用國家的假面具,肆意對人民使用不公義的權力,不斷的進行經濟剝削,對環境恣意破壞,且利用原本該是國家公器的司法來打擊異己、鞏固政治權力,甚至罔顧國家正義欺負弱勢人民,以不公平的選舉制度延續不義的政權,凡此都是台灣人必須獨立建國的重要理由。
台灣早就獨立了嗎?民進黨走了一半,走不下去了,因此,蘇貞昌認為不要走回頭路,然而事實上就是放棄。蘇主席要放棄台灣獨立建國之路,我們沒有太多權利去要求蘇主席堅持初衷。但是我們相信,對台灣人民來說,這是一種選擇。台灣人何去何從?該如何跟隨?跟隨什麼人?相信台灣人民的智慧會在必要之時展現應有的意志。
林濁水
想想論壇 2013.06.28
……主權立場真讓民進黨臉黑黝黝嗎?北京和馬政府看來的確如此,台獨支持度不到一成的1990年代初的台灣社會看法也是如此。但經歷了頗有成效的台獨運動之後,現在台獨支持度已達六、七成(依TⅤBS民調),這等於說,台灣多數人的眼中,台灣主權獨立的主張已由「黑臉轉轉成白臉」了,相對的,一國兩區,一個中國,統一等主張,在台灣社會已經臉色已經顯得黑黝黝了,台灣社會和北京對什麼是白臉什麼是黑臉的定義已經背道而馳了。
郭長豐
郭長豐面書 2013.10.30
【調查也指出,對於統獨立場,多數台灣人希望維持現狀,比率高達66%、支持獨立者僅24%、支持統一則為7%;但若兩岸關係只能有一種選擇,則有71%傾向台獨、僅18%願意統一;有78%民眾自認台灣人、只有13%覺得自己是中國人。】(2013-10-30自由電子報即時新聞)
這種民調如果可信,主張統一的中國黨應該要被掃進垃圾堆才對,怎麼可能「總統」、「國會」雙贏?除非多數台灣人都是「口是心非」的瘋子!
所以我根本不相信民調,台灣是一個「口是心非」的「經濟實體」或「捕魚實體」,哈!
自由時報 2014-2-9
〔記者楊芙宜/台北報導〕由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佑宗研究團隊所做民調顯示,「台灣、中國為一邊一國」的認同已為社會主流,佔近七成;至於宣稱中華民國主權擴及到中國大陸、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主權包括台灣的認同度,合計不到三成,即便加入中國崛起等經濟誘因後,對主流認同影響不大。張佑宗認為,這反映國家認同已走向定型化的趨勢。
對此,民進黨立委高志鵬表示,馬政府就是知道民眾對於台灣認同的高度共識,甚至預期未來這共識會更高,才會急於讓教育部藉「微調」高中課綱來影響下一代的國族認同,試圖進行「愚民教育」,這等於是與人民為敵,窮途末路的作法。
張佑宗指出,整體調查結果顯示,在政治上認同台灣、中國為一邊一國的受訪民眾近七成,認同中華民國主權涵蓋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約二成,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涵蓋中國及台灣不到五%,其餘為不知道或無反應。
張佑宗分析,面對中國崛起,大多數民眾仍認為兩岸協議是台灣與中國「兩國」間所簽協議;中國文化認同與經濟統合因素,也不如政治上主權隸屬對民眾認同的影響來得顯著。
台大研究團隊這次調查是運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設計,將面訪的一千位民眾分成四組、每組二百五十人,分別給予提示中國經濟、政治、科技發展的正面描述刺激,及不給提示的對照組,控制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政黨認同等人口基本資料與統獨立場後,比較組別差異,以測量三因素對民眾認同的影響變化。
張佑宗表示,結果發現中國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對民眾認同產生影響,尤其對中壯年人的改變效果較大,但對年輕人卻是反效果,因為新世代出現必須與中國競爭的威脅感,情感上更認同台灣。此外,中國的政治改革發展對泛藍選民的影響較大,中國的科技發展則對年輕人較具影響力。
張佑宗指出,台大調查與其他民調都顯示出台灣社會的國家認同或統獨傾向已趨穩定,走向定型化的趨勢。
這項調查在去年上半年進行,研究結果於去年底完成,但在委託單位考量下並未公開報告。
其他機構民調也有類似趨勢。陸委會委託政大選研中心在去年十二月所做民調顯示,主張「儘快統一」、「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合計十.六%,其他反對統一比率高達八十三.三%。
TVBS民調中心去年十月在馬英九總統發表兩岸非國際關係後所做民調,亦出現類似趨勢:在統獨兩則一情況下,僅十八%民眾選擇與中國統一,高達七十一%希望台灣成為一個獨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