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福音書合編

── 一個無神論者閱讀聖經的心得

傅雲欽      2010.06.26

▲ 四本福音書簡介(圖:取自網路)

新約的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四本福音書都是寫耶穌的生平及其思想,重複的地方很多,有整理歸類的必要。

為方便對照、比較經文的異同,我把四本福音書共3,779節經文,大致按耶穌一生經歷先後的次序,重新編排,作成一個表,題為「四本福音書合編」,如下列的xls檔及pdf檔(點選連結即可下載)


只列出中文的和合本的經文。


列出九個版本的經文,即:中文的和合本、現代中文譯本、恢復本、新譯本、呂振中譯本五個版本,以及英文的KJV (King James Version)RSV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ASV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BBE (Bible in Basic English)四個版本。


列出十三個版本的經文,即:上述中文及英文共九個版本,加上福佬話的巴克禮本-漢羅、巴克禮本-全羅、紅皮本-漢羅、紅皮本-全羅四個版本。

本福音書的經文各用不同顏色的字體列載。馬太福音用藍色字馬可福音用綠色字路加福音用咖啡色字約翰福音用紫色字

於經文的出處,中文的和合本、現代中文譯本和英文的KJV(King James Version)經文取自「台灣聖經公會」網站。中文的恢復本經文取自「網上聖經恢復本」網站。中文的新譯本和呂振中譯本和英文的ASV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經文取自「網絡中英」網站。英文的RSV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BBE (Bible in Basic English)和福佬話的巴克禮本-漢羅、巴克禮本-全羅、紅皮本-漢羅、紅皮本-全羅經文取自「信望愛」網站

上述「四福音書合編-和合本.pdf」檔的列印樣張:






● 相關拙作

 ── 一個無神論者閱讀聖經的心得
 ──「建國電影院」節目第301

-----------------------------
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四福音書(希臘語:Τ γιο Εαγγέλιο,《古蘭經》漢譯本中稱之為「引支勒」)是分別由耶穌的門徒馬太(瑪竇)、約翰(若望)以及彼得(伯鐸)的門徒馬可(馬爾谷)和保羅(保祿)的門徒路加寫的四部介紹耶穌生平事跡的書。是新約聖經的頭四卷書。

福音書的寫作目的

「福音」這個詞語的意思是「好消息」。馬太和路加都談論同一的信息:耶穌就是應許的彌賽亞,即基督;他為人類的罪捨命;他已復活升到天上去。可是兩位執筆者各有不同的背景,他們針對的讀者也不一樣。馬太是個稅吏,他的福音書主要是為猶太讀者寫的。路加是個醫生,他的福音書註明寫給「尊貴的提阿非羅」。提阿非羅可能是個高官,因此他的福音書讀者範圍較廣,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在內。(路加福音1:1-3)兩位執筆者各自揀選最適當、最能打動自己讀者的內容,然後把各事一一記錄下來。因此,馬太的記載強調希伯來語聖經里許多論及耶穌的預言已應驗了。在另一方面,路加則採用較傳統的歷史寫作手法,是一般非猶太讀者能夠認同的。

福音書的主旨

四本福音書都記述耶穌是個富於同情心的人。他憐憫害病、瞎眼和受苦的人,主動幫助他們[1]。耶穌的好友拉撒路死了,他的姊姊十分難過,耶穌也禁不住心裡悲嘆,更掉下淚來。(約翰福音11:32-36)事實上,福音書里描述的耶穌是個感情豐富的人:他同情麻風病人,為門徒的成就而自豪;對那些不近人情、墨守成規的人卻滿腔義憤;耶路撒冷拒絕承認彌賽亞,他也為此大感憂傷。

耶穌施行奇蹟時,總會把焦點集中在他要幫助的人身上,說:「你的信心叫你痊癒了。」(馬太福音9:22)耶穌稱讚拿但業「是個真真正正的以色列人,他心裡沒有詭詐」。(約翰福音1:47)有一次,有人批評一個女人為了感激耶穌而送的禮物太昂貴,但耶穌為她辯護,更說這個女人所做的事會受到記念。(馬太福音26:6-13)耶穌表明自己是門徒的摯友,「愛他們到底」。(約翰福音13:115:11-15

福音書也表明耶穌明察秋毫,善解人意。他曾經在井旁跟一個婦人、在園子裡跟一個宗教導師以及在湖邊跟一個漁夫交談,這些人跟耶穌談了不久,就立即被耶穌的話吸引,大受感動,吐露真情。雖然當時有權勢的人高高在上,漠視下情,但耶穌卻為平民擁戴。人人都覺得跟耶穌一起是賞心樂事。耶穌平易近人,連小孩子也很喜歡親近他。有一次,耶穌以一個小孩作例子,他不僅叫孩子站在門徒面前,更「用臂膀環抱著他」。不錯,福音書告訴我們,群眾為了聽聽耶穌的金玉良言,願意花三天跟耶穌一起,可見他魅力超凡。(馬太福音15:32

雖然耶穌十全十美,但他從不高傲自大,對人吹毛求疵。無論平時或傳道時,即使他遇到極不完美,甚至罪大惡極的人,也不會專橫跋扈,任意欺壓他們。耶穌從來不苛待別人,也不把重擔加在別人身上。相反,他說:「你們所有辛苦勞碌……的人啊,到我這裡來吧,我要叫你們安舒。」門徒也認為耶穌「性情溫和,心裡謙卑」;他的軛是容易負的,他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28-30

福音書把耶穌描繪得生動逼真,活靈活現。

四福音書的聯繫與差異

有人認為,馬太(瑪竇)、馬可(馬爾谷)和路加所寫的福音書因為內容大同小異,所以又稱為符類福音、對觀福音、共觀福音或同觀福音。

但是仔細查考其中的內容就會發現,四位執筆者——馬太、 馬可、 路加、 約翰——各以自己的方式去敘述基督的生平。每個人有自己的獨特主題和目標,反映出自己的性格,並且考慮到所針對的讀者。

馬太福音(瑪竇福音)

馬太福音(瑪竇福音)是由原稅吏馬太所寫,對象是猶太人,說明耶穌基督是舊約聖經預言的彌賽亞。

從內容和文體推測,再加上原文是希臘語而不是猶太本土慣用的亞蘭語來看,本書的對象應是當時的僑居各地的猶太人基督徒,以此表明耶穌正是他們日夜期盼的那位默西亞,從而鼓勵他們能接受耶穌基督帶來的救恩。為此,瑪竇引用了舊約大約七十處的經文,一般人稱之為「聖經證據」。

馬可福音(馬爾谷福音)

馬可福音(馬爾谷福音)是由馬可所寫,對象是外邦人,說明「上帝不單單是猶太人的神,也是世人的神」。

馬可福音(天主教譯作馬爾谷福音)可能是介紹耶穌的四福音書中最早成書的一卷。 本書的作者據推論應該有可能是第一位把流傳在信友團體間,由耶穌而來和關於耶穌的記載,集結成書的人。 本福音寫成的時間大約是在公元65年至70年間,那時宗徒們多已逝世,無法親自去各信友團體宣講基督了,可能是這個情況促使作者寫成了第一部福音。在當時的早期教會聚會裡,信友聚集敬拜和教導時,會回憶耶穌說過的話,講述耶穌的事蹟。作者所整理的這些記載,都是外邦人基督徒團體在回憶耶穌時的信仰見證。對相信的人而言,這是大好的信息,也就是「福音」。因此,神學上普遍同意馬可福音是一本以外邦人為對象的福音書。

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是跟隨過保羅(保祿)的醫生路加所寫,以極優美的希臘文寫成,對象是向非猶太人闡明關於耶穌基督的記載,使用羅馬曆法為主編年,為四本福音書中,最易理解的福音書。

路加是保羅的追隨者,所以一般認為他的福音中的內容大多源自保羅口述。 學者對本書的寫作日期,頗有爭論。由於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是上下兩集(參徒1:1),而使徒行傳最後提及公元60年代初保羅在羅馬的活動(徒28:30),所以路加福音的寫作日期可能在公元60年代初期,另一方面,不少學者認為:路加福音取材自馬可福音,所以前者的寫作日期必在後者寫成之後。本書的成書地點不詳,可能是羅馬或凱撒利亞。

書中唯一提到的讀者是有名望的提阿非羅(Theophilus)。此人的身世不詳,但可能有份贊助此書的發行。有些學者認為提阿非羅這名字意思是「愛神者」或「被神愛者」所以此書的對象是泛指一切相信神的人。此外,作者往往避免採用外邦人難以理解的猶太術語,如「拉比」和「和散那」等,可見外邦人為本書的主要寫作對象。

約翰福音(若望福音)

約翰福音(若望福音)是耶穌基督的門徒(宗徒)約翰(若望)約公元100年左右在小亞細亞的以弗所寫成。他寫作的目的在介紹耶穌就是上帝的邏各斯(λογος,意思即是「話語」,亦作「道」或「聖言」)以人的形像的呈現。被教父革利免稱為「屬靈的福音書」。

作者清楚表明他的目的(20:30-31),就是要使人家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派來的兒子,並因信祂而得永生。從本書多處解釋猶太風俗(4:9)及希伯來字義(1:38)的做法看來,對象包括不諳希伯來語,散居四處的猶太人和外邦人。此外,我們從字裏行間可以知道,作者很可能是針對教會中一些異端而加以駁斥(參1:619:34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