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場沒有台獨聲音的總管選舉【詩】

——我的選後檢討報告

傅雲欽 2012.02.09

2012114日總管選舉之夜,蔡英文(左)和她的搭檔蘇嘉全(右)宣布敗選。
(圖:中國評論社)

沒有台獨的聲音
聽不到「要公投」
聽不到「要正名」
聽不到「要制憲」
更聽不到「要宣佈獨立」

在「中華民國」的體制下
這場搶食政治大餅的選舉
假定蔡英文當選又如何?
也是在吃香喝辣
也是在捍衛「中華民國」
公投、正名、制憲都渺茫
宣佈獨立更不用講

蔡英文當選,台獨仍然無望
為什麼一大群綠色選民在為她奔忙?
因為她說──
馬英九連任,會出賣台灣
中共一來,大家都完蛋」
綠色選民深信
拉下馬英九就是救台灣

綠色選民真是一群腦殘的笨蛋
被蔡英文騙得團團轉

如果馬英九會出賣台灣
他就沒資格當總管
蔡英文選前就要起來革命
竹篙鬥菜刀,跟馬英九拚
怎麼還跟他同台斯文
讓他大搖大擺競選連任?
怎麼還說如果自己當選
要跟國民黨大聯合?

如果馬英九會出賣台灣
他應該會遭到選民唾棄
怎麼還能高票當選
讓蔡英文閃一邊?
難道多數的選民沒長眼睛
把票投給賣台的罪人?

如果馬英九會出賣台灣
用選舉無法拉下他
蔡英文選後也要起來革命
竹篙鬥菜刀,跟馬英九拚
怎麼還恭喜他勝選
讓他大搖大擺繼續執政?
難道民進黨要當馬英九的共犯
或眼睜睜看著馬英九出賣台灣?

民進黨敗選之後
不敢吵,也不敢鬧
說他們峱,不如說他們巧
他們心知肚明
「馬英九賣台」只是選舉騙術
怎能當真,選後還在計較?
他們要當民主的乖寶寶
有風度地說──
尊重人民的選擇
仍然會理性溫和
監督馬英九

兩岸政策,選後檢討
謝長廷說民進黨應向國民黨靠
兩黨相抱,對岸的閒話就少
咦?
難道他內心認為「馬英九賣台」很好
民進黨要加入一起撈?
應該不是,他不至於這麼奸巧
想必他不認為國民黨會賣台
才說應往國民黨靠

謝長廷一席話
更可證明「馬英九賣台」是騙票
一下罵他賣台,一下說向他靠
左右搖擺,亂七八糟

謝長廷,你聽好!
競選期間
貴黨把台獨黨綱踢一邊
台獨的聲音已經聽不到
「要公投」聽不到
「要正名」聽不到
「要制憲」聽不到
「要宣佈獨立」更聽不到
這樣還不算已經向國民黨靠?
難道要喊「一中憲法,反對台獨」 []
你才爽,民進黨才有希望?

在「中華民國」的體制下
民進黨越來越王八
為了搶食政治大餅
明明有台獨黨綱
卻不講台獨的願景

蔡英文落選
真是老天有眼
料也是台獨先烈之靈
給樂不思獨
投機軟弱政客的懲罰
給腦殘的綠色選民的教訓

民進黨滿腦子富貴榮華
別相信他們選後檢討的鬼話!
他們沒有台獨建國的方案
只有下次勝選的謀略
為了選票
什麼都可以妥協

要不要保留台獨黨綱
也是選票考量
為了勝選
礙手礙腳的台獨黨綱
他們可以踢一旁
也可以送進墳場

我對這個爛黨毫無指望
只有三個心願──

說蔡英文落選就要剃度出家
辜寬敏,趕快剃吧!
看有沒有寺院
要收留你這個老人家

說蔡英文落選就要從高空跳下
王世堅,趕快跳吧!
如果在101大樓實施
我說你真有兩把刷

說有台灣前途決議文就好
民進黨,請趕快把台獨黨綱拿掉!
不要再用它來欺騙獨派
還原你們本來「小國民黨」的面貌!

[] 「一中憲法」是現實、事實,我也承認這個事實。但我不認同它,也就是在理想上、價值上,我否定它。在理想上、價值上,我支持台獨。謝長廷投機的地方不是承認「一中憲法」,而是沒有加說一句「支持台獨」,以表達理想。在此情形下,他的承認「一中憲法」就不只在事實面,很可能也包括價值面──「一中憲法,維持現狀」,或甚至「一中憲法,反對台獨」。

● 相關拙作


-----------------------------
參考資料
-----------------------------

民進黨新聞稿  2008-10-25

……為了陳雲林來台,總統透過秘密協商,把台灣從國家變成地區。總統絕對沒有權利出賣台灣主權,任何主權的變更,一定要經過公民投票,台灣是民主成熟的社會,主權是全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所共有,總統把主權移交讓渡出去,我們不能容忍。……

民進黨新聞稿  2009-04-28

……針對五一七嗆馬保台大遊行,民主進步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今日公佈遊行海報並表示,馬政府就任一週年,人民除了要對政府執政無能發出抗議外,更要表達保護台灣的意志與決心。五一七嗆馬保台大遊行共有四項訴求:「保台灣,ECFA要公投」、「顧主權,唾棄賣台權貴」、「救失業,反對無能政府」、「護弱勢,反對一中市場」。四項訴求也分別代表遊行隊伍名稱,四路向凱道集結,上京訐譙,爭取社會認同,進一步讓國際社會瞭解,台灣的未來不是馬總統或國民黨政府說了算。

民進黨新聞稿  2009-04-29

值此執政黨無能傾中,對內造成社會不安,對外影響區域穩定之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於51日出訪加拿大及美國,為517政府總體檢大遊行熱身,向國際及僑界發聲,要求國民黨不要以表面的『兩岸和談』假像蒙蔽世人。……

517馬政府總體檢,是所有台灣人都關心的大事。蔡主席此行將匯集海外台灣人對台灣主權的期待,於517當天向執政者吼出海內外台灣人對國民黨傾中賣台政策的不滿。

民進黨新聞稿  2009-11-14

針對今(14)日下午「反毒牛 反出賣 反欺騙」大遊行,民進黨發言人蕭美琴表示,雖然天氣轉涼,仍然鼓勵民眾和蔡英文主席一同走上街頭,反對馬英九無能、反對馬英九談判過程態度軟弱。……

民進黨新聞稿  2009-12-21

針對國民黨提出的「五問」,民進黨政策會副執行長劉建忻表示,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有沒有「出賣台灣」、「傷害國家主權」,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大問題,民進黨願意就此議題與國民黨公開辯論。但國民黨只敢談四大議題有沒有出賣台灣的問題,格局太小,也顯得相當心虛。……

民進黨新聞稿  2011-07-02

……會後針對媒體詢及總統在國民黨18全會提到兩岸開放都是其功勞,連綠營地方首長也紛紛登陸一事,蔡英文回應,兩岸交往與傾中賣台是兩件事,總統不應該把二者混淆,台灣應該在保有自主尊嚴與主權情況下與中國交往;民進黨不反對交流,我們也覺得交流可以減少雙方的誤會,但是也必須注意到國家安全與主權。她認為,總統在處理國家安全與主權問題上,顯得漫不經心……

台灣加油讚-馬英九、吳敦義競選總部  2011-09-24

根據媒體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選舉造勢場合批評馬英九總統,指國民黨「完全不願對2300萬人民保證與承諾」、是「沒有誠信的政府」,她要問問一句,「他們會不會出賣我們的人民?」對此,馬總統競選連任辦公室「台灣加油讚」發言人殷瑋表示,質疑現任總統會「出賣」人民 是非常嚴重的指控,蔡英文要負起相應的言論責任。

殷瑋表示,蔡英文主席今天的種種說法,舉凡「親中」、「和人民疏遠」、「分裂台灣」、「出賣人民」等,每一項都是嚴重的指控,蔡主席自詡理性,難道不需要拿出證據,只用空話攻詰對手?令人懷疑蔡英文主席作為總統參選人應有的格局與高度。

殷瑋說,各項指控之中,尤以指馬政府會「出賣」人民最令人搖頭。他強調,蔡主席毫無根據就恣意抹黑競選對手,不但自詡的「理性」形象恐怕從此破產,也讓人民持續思考,不負責任的言語暴力是否就是民進黨的問政本質。……

自由時報  2011-09-25

〔記者李欣芳、彭顯鈞/綜合報導〕民進黨昨移師台中舉辦全代會及黨慶晚會,進行總統大選英嘉配首場大型戶外造勢。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演講時火力全開,她先在全代會質疑政府「會不會出賣我們的人民?」接著在黨慶晚會中抨擊馬總統完全執政、完全失敗,強調明年將代表台灣的轉變,「台灣要出現一位女總統啦!」……

她質疑政府口口聲聲保證兩岸十五項協議不涉政治問題,近來卻改口說十五項協議是以九二共識為協議的前提,還不斷大聲追問在野黨承不承認九二共識,完全不願對二千三百萬人民做保證與承諾,「這樣對人民沒有誠信的政府,將來我們要問一句話,會不會出賣我們的人民?」……

民進黨新聞稿  2011-09-24

……政府口口聲聲保證15項兩岸協議不涉政治問題,但是近來又改口說,這15項協議是以「九二共識」為協商前提,還不斷地追問在野黨承不承認「九二共識」?或者接不接受「九二共識」?完全不願對兩千三百萬人民保證與承諾,這樣對人民沒有誠信的政府,將來我們要問一句話,他們會不會出賣我們的人民?……

中國時報  2011-12-25  01:24  盧金足/台中報導

天氣冷颼颼,選情強強滾!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首場公辦政見會說,簽ECFA是出賣台灣主權,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昨天在廟口開講時回嗆「這是騙三歲囝仔的話」,不負責任,強調簽ECFA反而是鞏固主權,還反問蔡英文「台灣主權有這麼好出賣嗎?」

-----------------------------

自由時報  2012-1-7

〔記者蘇永耀、彭顯鈞、劉榮、曾鴻儒/臺北報導〕蔡英文昨在電視政見會上宣示,民進黨勝選後「不會贏者全拿」,未來新內閣將符合「大聯合政府」的精神,並納入不同政黨及社會各界優秀人才。……

蔡英文昨表示,這次參選她的感觸很深,「一個已執政四年的總統,要靠陳水扁來連任,要靠人身攻擊、恐嚇人民、虛假的數字來爭取連任」,令人失望。她將以身作則,帶領台灣走向停止內耗團結台灣的新政治。

蔡英文指出,「民進黨勝選後,我們不會贏者全拿」,因為國家是全民的,不是一人一黨的,要讓不同黨派最好人才進入政府,一起治理國家,替人民服務。重大政策須透過朝野溝通合作,尋求國會及多數民意的支持。

她說,在協商式民主原則下,蔡英文的新內閣將符合「大聯合政府」的精神,納入不同政黨及社會各界人才;就職後,她非常願意接受國會決議、應邀前往進行國情諮文報告。包括兩岸政策等重大政策,都會以多數共識做為推動的前提;為避免行政立法僵局,希望建立政黨常態溝通機制、各主要政黨主席的會晤,強化朝野溝通協調。……

自由時報  2012-01-08  記者鄒景雯/專訪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昨日受訪指出,一月十四日她若能順利當選,在秉持大聯合政府的精神下,未來的閣揆不一定要民進黨籍,她會主動找在野黨商談,並且不排斥以「黨對黨」協商的方式,以專業為考量,延攬人才進入政府服務。她強調,台灣不能再虛耗下去,一定要集合一流人才來強化內部治理,這樣台灣才能從低迷中迎頭趕上,讓全民受益。……

問:國民黨批評這表示民進黨對於這次立委選舉沒有過半的勝算?

蔡:這和國會席次多寡無關。不管民進黨有沒有贏得國會多數,我們的新政府組成,一定會跨越黨派。因為這主要不是為瞭解決少數執政的問題,而是要解決社會內部分歧的問題。

未來組閣不排除黨對黨協商

問:新內閣會不會經過黨對黨協商、黨進黨出?

蔡:我可明確地說,未來組閣不會排除黨對黨協商。如果一個國民黨員進入民進黨執政的內閣,能有黨對黨的溝通來強化他的代表性,這也有助於政策和政局的穩定。

溝通的對象除了政黨,也應該包括國會和社會,透過多層次、多管道的溝通,有助於施政的推動,並化解社會的對立。

問:閣揆的選擇呢?是否跨越黨派思考?

蔡:在我的構想中,未來的行政院長,不一定要民進黨籍。

人才是社會共有的,不是單一政黨的資產。所以我們要尋找一個新的政治模式,不是一定要有你無我。台灣要面對的國內外問題很多,怎麼樣團結這個社會,這是總統要做的功課。

問:這跟阿扁過去找唐飛組閣,有什麼不一樣?會不會重複過去「拉夫式」的全民政府?

蔡:唐飛組閣並不是一個成功的經驗,原因是當時沒有先找在野黨談。未來,我希望組閣前能夠跟其他政黨坐下來溝通,討論人選、政策方向,就會和二○○○年不一樣。這也是人民想要看到的政局安定。

當年,我們第一次執政,國民黨也在學習當在野黨,沒有政黨合作的政治氣氛。今後當民進黨再次執政,國民黨也再次在野,政黨輪替常態化之後,會比較容易形成政黨合作的環境。

當時選擇唐飛,是著眼在他背景的代表性。但在我的構想中,未來是應該以「專業」為重點,在專業需求下,爭取其他政黨和社會各界的人才進入政府。

-----------------------------

民進黨新聞稿  2012-01-15

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14)日由副總統候選人蘇嘉全、全國競選總部主任委員蘇貞昌、總指揮謝長廷、總督導遊錫堃陪同下召開選後記者會,以下為蔡英文致詞全文:

對於2012年總統選舉的敗選,我要在此向支持者至上最深的歉意,我們承認敗選,也願意接受台灣人民在這次選舉裡面所做的決定。我要恭喜總統,希望他在往後的四年,要傾聽人民的聲音,要用心執政,要公平照顧每一個人民,千萬不要辜負人民的期待。……

-----------------------------

鄭思捷
台灣e新聞  2012-01-08

……在中華民國政府的戒嚴體制下﹐當時的“黨外”和國民黨是敵手(rival)。當時台灣的選舉﹐“台獨”是黨外的票源。當時的選舉也沒有“中間選民”。當時黨外和國民黨的政治理念是敵對的。“反攻大陸﹐統一中國”和“台灣獨立”旗幟分明。

但是﹐在中華民國政府廢除戒嚴和民進黨陳水扁執政後﹕“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改變了這種局勢。陳水扁的”中華民國是台灣的最大公約數“﹐再經過這次蔡英文的肯定﹕”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使得民進黨在中華民國的體制裡﹐是國民黨的夥伴(partner)。

這種改變使得“台獨”從黨外的票源﹐反而成為民進黨的“毒票房”。民進黨認為只要沾上“台獨”就選不上。這種競選策略也得到許多知識分子的支持。國民黨和民進黨的關係﹐從敵手變成夥伴後﹐“中間選民”在台灣的選舉中也應因而生。自此﹐民進黨在每次的選舉﹐愈來愈脫離台灣人的建國﹐反而愈來愈走入「中華民國」的陷阱。這樣深陷在中華民國的圈套裡﹐既使讓民進黨有執政的機會﹐也身不由己﹐無法轉向建國之路。

民進黨不僅沒有勇氣以台灣人的建國來爭取中間選民﹐反而以“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來取悅中間選民。“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就是﹐我們和在台灣的中國人要和而求同一個中華民國﹔我們的中華民國和在台灣的中國人的中華民國是不同﹐但是要和。這是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一中原則﹐一中各表”模式。這是國民黨和民進黨的“一個中華民國原則﹐馬英九和蔡英文各表”。(見陳茂雄的“中華民國與流亡政府說”﹐太平洋時報﹐一月四日﹐2012)

我深信台灣人的建國是台灣人的唯一生路。我深信台灣獨立是台灣安全的保障。我相信“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只會加深台灣和中國糾纏不清的關係﹐最後是台灣和中華民國同歸於盡。

台灣的選民不是沒有覺醒﹐他們沒有其他選擇。台灣的選民不是“三好加一好”﹐他們是無奈的。

鄭思捷  2012-01-21
台灣e新聞 2012-01-24 08:26:48

在選舉前﹐我寫了一篇﹕“台灣人的建國是台灣人的唯一生路”。在選舉後﹐我有責任再寫一篇﹐作一個交待。

為了達成台灣人的建國﹐我認為﹐尤其在蔡英文的敗選和民進黨“迫不急待”地要和台獨切割下﹐我們有迫切的需要﹐成立理念明確的台灣獨立黨。

經過最近這幾次的中國流亡政府的總統﹐只由台灣人民和在台灣的中國人直選後﹐我認為民進黨一再地表明認同中華民國政府的立場﹐一再地肯定台獨是台灣選舉的“毒票房”。甚至﹐台獨人士也退而求其次﹐支持民進黨﹐只要不像國民黨﹐會帶領台灣不受中國的統治。

台灣人和在台灣的中國人最根本的不同﹐並不是來到台灣時間上先後的不同。台灣人是在這四百年來共同經歷了外來政權的統治後﹐產生了建國的使命感。台灣人認為﹐在世界或強大或弱小人民的建國的啟示下﹐台灣人的建國是台灣人的子子孫孫的唯一生路。

台灣人並不是不願意接受中國的“統治”,而是台灣人根本就沒有理由接受中國的“統治”﹐因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中國根本就沒有權利統治台灣﹐因為住在台灣的人不是中國人。

但是﹐在台灣的中國人之所以逃難到台灣﹐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接受中國的統治。中國有不可被分割的主權統治在台灣的中國人。所以﹐台灣人和在台灣的中國人最根本的不同﹐就是前者是建國者﹐後者是抗拒中國統治的分裂者。所以﹐台灣意識就是台獨意識。我們就是要讓這個台灣意識成為台灣共識。

如果蔡英文有這樣的台灣意識﹐她就會理直氣壯地回辯馬英九﹕「中華民國是一個中國流亡到台灣的政府﹐這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李登輝是這個流亡政府的最後一位總統。陳水扁是“新中華民國政府”的第一位總統。馬總統你是這個“新中華民國政府”的第二位總統。我蔡英文現在要競選的是第三位總統。」

但是﹐蔡英文並沒有這樣的台灣意識﹐她卻認同「中華民國」﹐提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意謂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蔡英文有什麼權利替中國人說:「中華民國就是台灣」。

蔡英文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理念爭取中間選民。既然民進黨自己要和國民黨和而求同﹐我們怎麼可以責怪中間選民選馬英九。民進黨自己可以“放火”﹐卻不准中間選民“點燈”。

蔡英文的敗選﹐沒有什麼好“哭泣”的﹐也沒有什麼好“傷心”的。台灣人的建國需要像美國華聖頓的勇者﹐不是溫和者﹐也需要像美國的韓克(Hancock)的商人﹐不是傾中的企業家。台灣人的建國基於理念﹐不是出自槍桿。我們不需要軍隊的武力革命。我們只要有堅持台灣獨立理念的政黨。沒有國家的人民﹐沒有權利談民主;沒有房子﹐怎麼會有屋主?

民進黨不能再繼續用「台灣是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來麻醉台灣人民。民進黨應該要由“民進黨的台獨派”來接班,而不能由“中生代”來接班。如果堅信「台灣獨立」是歷史必然性的辜寬敏不能出來接黨主席﹐我支持他成立台獨黨。為了台灣﹐我們要光明正大地以台灣獨立﹐公投建國再戰2016

江建祥
南方快報  2012.01.31

選後,有許多人從技術層面去檢討選舉的得失。但是,儼然成為台灣獨立建國運動最大阻礙的民進黨,卻是將選舉的慘敗定調為「沒有成功」的壯舉,並完全拒絕失敗的檢討。

外來殖民政權的阿Q精神,已然深植受毒化教育的被殖民者腦裡;往昔「反攻大陸」的謊言,民進黨邯鄲學步依樣畫葫蘆的結果,了不起也只能套上「奪回政權」的幌子。

缺乏熱情的溫和理性「政治工作者」,又一次斯斯文文地從陽光的南方,含著民眾簇擁的鴉片,一路high翻天,搖搖擺擺地向陰冷無情的北部前進。愛因斯坦說:「重複同樣的方法而期待不同的結果,簡直就是精神病。」那些以為躲在傀儡的裙子裡,便可以完全遮羞的影武者,在持續吶喊「再戰2016」的同時,能不深思嗎?

中國國民黨作票、買票的事實和謠傳非始於今日。蔣家在台灣設計的選舉制度本來就是用來安撫、壓制被殖民者的工具而已。中國國民黨的選舉制度遵守的是中國國民黨的遊戲規則,也是中國國民黨維繫殖民統治的工具。

好像到拉斯維加斯賭博一樣,莊家總是最後的贏家,否則為何賭場會如雨後春筍到處林立?心存僥倖的賭客不曉得其中的奧妙,仍然趨之若鶩。慘輸後,斷了尾指,卻又回頭使用各種詐騙手段籌足資本,想要下次扳回一城,這種不明就裡的賭徒,和搞不清楚狀況的選舉熱衷者,區別在哪裡?有區別嗎?

中國國民黨巧妙地將台灣過去農業社會、廟口文化的大拜拜殺豬公,成功地由每幾年就辦一次的選舉所取代。「做醮」的民粹,金紙檀香迷煙中的神明簇擁,媽祖轎下靈異附身的高潮快感,逐漸從都會地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城市鄉野都為之瘋狂的選舉造勢。

雖然黑臉換黃顏,不同的媽祖,卻是一樣的婆娘和依舊的群眾。享受過「大進場」的狂喜後,媽祖婆喊:「阿內,好憮好?」....你說呢?好否?

和漢二族,一樣都是侵略者,同樣的掠奪,卻是迴異的手法。中國國民黨從228大屠殺的慘痛經驗裡,著實地學會了如何運用迂迴的手法,將大和「皇民」變成中國國民黨的「國民」。白色的高壓轉型成金色的籠絡,普及的教育不但沒能塑造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人,反而養成了一群嗷嗷待哺,等待甜美毒漿的曠女宅男。

「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的邏輯謬誤,就是那些不但接受「中國」,並且自甘做為外來政權「國民」的高學歷低IQ者的傑作。

上帝依照祂的形象造人。人是芸芸眾生中,唯一可以驕傲地說他擁有上帝attributes屬性。因為如此的驕傲特質,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民族可以是另一個人或民族的附屬。台灣人經過四百多年的殖民統治之後,基因起了重大的改變,不但失去了這種驕傲的特徵,甚至容許奴隸的烙印從表皮進入了肌膚的深層,甚至沁入了骨髓。

吳敦義和王金平的嘴臉,就充分代表這種刻骨銘心的奴性。而吵著憲法一中、和解共生的功利益主義者,在選後急忙跟著統派媒體起舞,高聲疾呼「中國政策有待檢討」、「沒有什麼不可修的」,說是充分表現務實的理想,其實就是隱藏在骨子裡的奴性,忍不住在哀嚎。有這種基因會造成根莖的潰爛,如何期待繁茂的枝葉和絢麗的花卉?……

有人憑藉假學歷,加上杜撰的「萬國公法」和拼湊的「戰爭法」,也可以將在美國的濫訴,和被聯邦法院連連三振的結局,用髒臭的口水,抹成美國法院的聖旨,誑稱美國法院明白表示要求行政機關必須替「美國軍事政府的暫時屬地」積極謀福利。

喪心病狂至此,本僅足以博取無知者的憐憫,竟然有所謂的台灣人媒體,不辭辛勞地代為廣傳,真可謂亂世奇聞也!番薯可以爛到此種程度,令人乍舌!

番薯的根爛了!不思追根究柢的人,卻一邊撫摸枯黃的枝葉,一邊忙著對爛根繼續施肥。台灣人所面臨的不是技術性的問題,而是整個根本基石的問題。

是把爛了的根刨起丟棄的時候了。基因被外來政權無情地改造的台灣人,要避免爛根的宿命,唯一可循的突破知道就是「對物種有利的突變」Beneficial Mutation,這種有利的突變經年累月的架疊結果,有朝一日可以成立一類新種New Breed

這種基因的突變就是對內在自我的激烈挑戰,恰恰好是所謂的內在革命,革自己的命,不遺餘力!

◎ 李知言(作者現任大學副教授,台南市民)
自由時報  2012.02.01

昨日自由廣場刊出「沒有悲情與憤怒的反對運動必敗」,我認為作者說得很正確。這幾年民進黨大談溫和理性的執政新風格,所以悲情與憤怒似乎都可以束之高閣了。溫和理性是一個很好的目標,但是如果溫和變成是對國民黨不公不義的姑息;理性變成是對國民黨惡形惡狀的縱容,那麼這樣的溫和理性就走入偏門了。

民進黨二○○八年失去政權後,新領導團隊產生,強調溫和理性的路線。響亮口號的背後,我們所看到的實際成果,是不管國民黨如何勾結中國,犧牲台灣的主權與利益;不管國民黨如何濫用民脂民膏來鋪張浪費,甚至圖利特定人士與團體,民進黨的制衡方式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找幾位黨籍立委寫個大字報或看板,接著找來記者進行一些沒有實質成效的軟弱控訴,就算已經完成在野黨的制衡責任了(真的可以這麼輕鬆嗎?)結果就是讓國民黨為所欲為,讓台灣百姓的利益與尊嚴不斷流失。

即使最近剛落幕的總統與立委選舉,也是黑幕重重,國民黨利用司法迫害政敵與異己;讓政務官公然變造文件以誣陷對手;藍營立委的樁腳選前就有人承認買票;以及中選會官網在公佈總統票數的過程中存在著票數異常調整的問題。但民進黨選後並未針對上述不公不義的事情進行追究,反而又是展現所謂「溫和理性」,找幾名立委與黨發言人召開記者會,進行軟弱無力的控訴,事情似乎就結束了,所以在真相都未查明之前,就已經忙著進行敗選的內部檢討。這等美其名為溫和理性,其實是一種軟弱無力、姑息縱容,最後的結果就是讓國民黨更加肆無忌憚的胡作非為,讓民進黨淪為永遠的在野黨,也辜負台灣選民對民進黨的支持與付託。

真正的溫和理性,應該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但這幾年民進黨的表現只停留在「有所不為」的層次,筆者期待民進黨的下一位領導者是一位「有所為」的強力領導人,能夠針對國民黨的惡形惡狀做出強而有力的反制與抗衡,能夠成為守住台灣利益與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堅強防線。

中央社  2012.02.07  19:19:24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臺北7日電)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今天表示,民進黨兩岸政策應往中間靠,不要和國民黨差太多,去擠壓國民黨的票,不讓兩岸政策成為選舉議題,由台灣團結聯盟顧守本土派。

謝長廷在電台主持節目時表示,如果民進黨、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差距沒有那麼大,選舉就會很平順,可以講一些內政議題。至於要靠多近?謝長廷說,如果民進黨和國民黨的一樣,就沒有意義了;太靠近的話,獨派會不會跑光光?這必須思考。他說,「我的主張和看法是,民進黨要走中間,讓台聯顧本土的這一塊」。

對於民進黨主席選舉和組織改造,謝長廷也說,民進黨創黨時期定位是「運動的黨」,後來漸漸有一些轉變,有人說民進黨要設立常設性的部門專職選舉事務,但其實民進黨中央黨部的組織部、政策會等就是選舉機器。……

新頭殼 newtalk  2012.02.07  林朝億/臺北報導

針對民進黨兩岸政策,前行政院長謝長廷(7)日主持【有影上大聲-長仔限時批】廣播節目時表示,民進黨應該向中間靠攏,讓台聯去搶本土的票源,而民進黨則儘量把國民黨的票擠掉。……

謝長廷表示,一個政黨應該要檢討才會進步。但重點是需先確定民進黨的定位。他說,戒嚴時期組黨時,是以「運動的黨」作為定位,除了選舉外,還要推動社會、群眾運動。所以,黨並不純然是選舉機器。……

他說,民進黨執政時,他就主張高雄與廈門要交流;如果一直主張台灣要獨立建國,就會讓中國可以介入,也造成台灣社會分裂,選舉到時,也會變成主要的爭點。

謝長廷表示,如果兩岸政策跟國民黨比較接近,台灣社會就比較有共識,這時候就可以比較集中在內政議題。但太接近了,台灣的主體性也會沒有。但到底要多靠近,「如果一樣,就沒意義了,就看中國意思就好」。拿捏之間要如何處理,民進黨應該好好思考。

謝長廷認為,民進黨應該靠過去,走中間一點,把國民黨的票擠掉,讓台聯去搶本土的票。走中間,讓台聯顧本土這一塊,「我們一直逼,變成兩個完全本土的(政黨)。」

中國時報  2012-02-08  01:01  朱真楷、鄭閔聲/臺北報導

民進黨將提出敗選總檢討,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昨日先鎖定兩岸議題開第一槍。他認為,民進黨的中國政策若與國民黨「拉得太開」,不僅讓對手有攻擊目標,台灣內部也會持續對立。他因此主張,民進黨應嘗試貼近國民黨的中國政策,藉此擠掉泛藍選票;至於台獨立場則交由台聯來捍衛。……

昨天謝長廷在個人的廣播節目上,就民進黨兩岸政策走向提出見解。他表示,雖然目前仍無法確定兩岸政策是否為大選失利主因,「但至少是個原因」。

謝長廷指出,雖然馬政府執政無能,但因為藍、綠的兩岸立場完全不同,使得國民黨在選舉期間得以訴諸兩岸緊張的策略,讓中國問題變成選戰主要癥結,導致民生、內政問題消失不見,馬英九得以轉移焦點。

謝長廷不諱言,如果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與對手拉得很開,並堅持「獨立建國」的立場,自然會讓台灣社會陷入對立,中國也可利用這股氛圍來支持國民黨,「我們(民進黨)就會很苦,不利選舉。」

相反的,謝長廷強調,若藍、綠的中國政策能夠趨近,台灣就能凝聚共識,一起面對中國;而選舉時,兩岸議題也不會變得那麼重要,民進黨就可多談內政問題。至於該如何拿捏分寸,他強調至少要堅持台灣主體性,不能與對手完全相同。

但獨派勢力要如何回應?謝長廷說,台灣的本土政黨不是只有民進黨,較堅定的獨派會轉向支持台聯等獨派政黨,形成民進黨爭取國民黨的票源,讓台聯推動台獨,若能建立起這樣的模式,或許民進黨就能在大選中過半。……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表示,民進黨的兩岸論述已經從最早的台獨黨綱走到台灣前途決議文,未來需不需要有新的兩岸政策路線,目前仍未有定論;但可以確定以台灣為主體的立場絕不會改變,如果偏離這項主軸,黨內勢必會出現不同意見,黨內應盡快針對兩岸政策進行一場大辯論,決定未來政策走向。

聯合報  2012.02.08  03:08 am  記者林政忠、林河名/臺北報導

……選後總檢討,謝長廷日前拋出「修改黨綱」,遭到獨派抨擊。謝長廷昨天進一步指出,民進黨和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差很大,台灣要獨立建國,台灣社會將一直對立、中國又支持國民黨,「我們就很弱,不利選舉」。

他表示,民進黨執政時,他就曾提過,高雄和廈門應建立密切關係,如果藍綠兩岸政策很接近,台灣就比較團結、有共識面對中國,兩岸政策也不會成為選舉爭點,民進黨可以主打國民黨執政無能、貧富不均、教育失敗等問題,「至於內容要多接近,可以討論,這部分要拿捏得剛剛好」

謝長廷說,台灣主體性和獨立現狀是民進黨基本主張,這和國民黨不一樣,有人擔心,兩岸政策若完全接近,獨派選票就會跑光光,但本土政黨還有台聯黨,民進黨和國民黨爭,民進黨則和台聯在單一選區合作民進黨走向比較中間,台聯顧本土這一塊,「綠營就會贏!」……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228 00:12  記者王鼎鈞/綜合報導

……針對選後檢討是否民進黨跟國民黨之間兩岸政策不同而影響勝敗的討論,謝長廷認為,兩岸政策不一定是主要原因,但卻是原因之一。但現在討論這議題很容易被曲解為因敗選失去信心而檢討政策。

謝長廷表示,過去2000年民進黨執政勝利時期,即看見此問題,所以應該不是問題。謝長廷認為這是一個策略選擇,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差異要擴大或者要縮小。如果差異太大,選舉時就會成為主要爭點,同時台灣內部也無法團結,如此一來,國民黨無能、貧富不均等問題就無法突顯。

謝長廷說,如果兩黨兩岸政策差異能縮小,台灣內部較能團結,較能有共識,選舉時兩岸議題就不會被突顯為這麼重要的議題。但是民進黨必須拿捏分寸,要和國民黨區隔,不能到最後都沒有差別。

他還說,民進黨應跟國民黨競爭,與本土政黨團結合作(如這次選舉中的台聯);「民進黨應該往中間靠,如有流失的選票可由本土政黨吸收,在單一大選時有默契合作,由一本土政黨代表,如此才能取得執政機會」……

前考試院長姚嘉文則表示,他不認同謝長廷「往中間靠」的說法,民進黨身為本土政黨、顧主權的政黨,怎麼可以放棄自己的責任?這次的選舉中,民進黨已經被台聯搶走很多票了,還要再放棄嗎?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段宜康則認為,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本來就是很溫和的路線,「我們都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她的名字叫中華民國」,多數台灣民眾都會同意,甚至是支持國民黨的人也會同意。

他指出,民進黨的路線本來就很溫和,應該要回到黨的主張,回到「台灣前途決議文」,要貫徹這個路線,而不是往中間靠;除非這樣還不夠溫和,才有修正的必要。段宜康說,民進黨這次選輸,不是輸在路線,而是選戰中對於議題的反應能力。

中央社  2012.02.08  12:09:37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臺北8日電)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昨天拋出「民進黨兩岸政策應往中間靠,台聯顧守本土」。台灣團結聯盟主席黃昆輝今天受訪時說,他不便評論民進黨的發展,但堅持台灣主體性是台聯一貫的主張。……

黃昆輝指出,不管有沒有人想交付什麼任務給台聯,堅守台灣的主體性並維護台灣的主權是台聯一貫的主張與責任,台聯會捍衛台灣主權,當急統的剎車板;至於民進黨內部的問題,他不便表達意見。……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228日  11:11  記者朱蒲青/專訪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表示,本土政黨不是只有民進黨,較堅定的獨派會轉向支持台聯,形成民進黨爭取國民黨票源,讓台聯推動台獨,若能建立起這樣的模式,或許民進黨就能在大選中過半。對此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今(8)天表示,綠營的政黨分進合擊,類似的戰略,已被法國左翼陣營實踐。民進黨要勇於向中間轉型,讓民、國兩黨的競爭議題轉為內政議題,將統獨議題讓給台聯。台聯在總統大選支援民進黨,區域選舉則各憑本事,最後由本土選民訴諸棄保。事實上,這也正是前總統李登輝的戰略構想。

謝長廷表示,如果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與國民黨拉得很開,並堅持「獨立建國」的立場,自然會讓台灣社會陷入對立,中國也可利用這股氛圍來支持國民黨,「民進黨就會很苦,不利選舉。」反之,若藍綠的中國政策趨近,台灣就能凝聚共識,一起面對中國;選舉時,兩岸議題也不會變得那麼重要,民進黨就可多談內政問題。

他強調,本土政黨不是只有民進黨,較堅定的獨派會轉向支持台聯,形成民進黨爭取國民黨票源,讓台聯推動台獨,若能建立起這樣的模式,或許民進黨就能在大選中過半。

對於這項議題,郭正亮說,法國社會黨和法國共產黨同屬左翼,同樣反對國際資本主義體系,但共產黨太過激進,無法贏得總統大選,因此在總統大選都支持社會黨候選人。至於國會議員選舉,則取決於各黨本事,通常會在各選區訴諸棄保,法國共產黨在冷戰結束前,大致都還能維持1520%國會席次。因此同樣道理,民進黨若要勇於敢向中間轉型,讓民、國兩黨的競爭議題轉為內政議題,將統獨議題讓給台聯。

郭正亮說,上述構想,事實上是前總統李登輝的戰略構想。2004年台聯贏得13席立委,也一度創造出這樣的歷史機會,但2008阿扁轉向激進台獨,導致台聯全軍覆沒,使「本土派分進合擊」的戰略構想無法實現。

2012年台聯支持小英,小英也善意回應,讓台聯得到重生。他認為,現在是重新思考「本土派分進合擊」的大好機會,讓堅定獨派支持台聯,讓民進黨亙有機會爭取國民黨本土選民,唯有如此,才能徹底改造台灣的選舉版圖。當然民進黨也要拿捏分寸,至少要堅持台灣主體性,不能與國民黨完全相同。

郭正亮強調,主張民進黨和台聯分進合擊策略,並不是要民進黨放棄台獨,當然二黨之間仍有共同主張,就是共同反對非民主的統一。兩黨主要區別,是讓台聯主導「正名制憲」運動,讓民進黨轉向「現狀保台」,並主導內政競爭。

他說,台灣人認同高達七成,但民進黨卻難以過半,顯示「本土選民」遠多於「台獨選民」,部分本土選民因為其他因素,選擇支持國民黨。民進黨加台聯要極大化本土選票,就要讓民、國兩黨的競爭基調轉向內政,讓民進黨能夠全力爭取國民黨本土票,減少國民黨訴諸安定牌恐嚇成功的機會。

社論
聯合晚報  2012.02.08  02:53 pm

民進黨選後總檢討,兩岸政策是主要關鍵。綠營大老謝長廷昨天表示,民進黨的中國政策若與國民黨「拉得太開」,不僅讓對手有攻擊目標,台灣內部也會持續對立。他主張,民進黨應嘗試貼近國民黨的中國政策。

謝長廷被稱為民進黨「智多星」,思考理路靈活。但他過去主張「一中憲法」、「憲法各表」,卻在黨內遭獨派批評;如今再提「向國民黨靠攏」的中國政策,勢必再掀波瀾。果然,黨內立即有人呼籲儘快進行大辯論,決定黨的中國政策走向。

姑不論謝長廷的主張在黨內接受度如何,兩岸政策確是民進黨輸掉2012大選的致命傷。在謝長廷之前,曾任民進黨ECFA因應小組發言人的前立委郭正亮也說,民進黨要勇於提出新思維,不要簡單把「九二共識」、「一中憲法」立刻和「統一」畫上等號,這樣只會自創牢籠,走不出兩岸困境。

從謝、郭的說法,可見民進黨內不乏急於從兩岸政策脫困的思維;但往往開放的言論一出,立即遭黨內極端勢力圍剿,當事人只好噤聲或轉趨模稜兩可。蔡英文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就是既想跳脫、又跳脫不了既有中國政策的代表作,結果證明選民並不買帳。……

蔡英文可因選票考量而改口轉變,如今檢討敗選,難道不能為不受選民認同的兩岸政策改弦更張?「中國政策大辯論」說得好聽,卻往往是不想變革的託詞;民進黨能不能脫胎換骨,要看黨內領導人有無大魄力,真敢「向國民黨靠攏」?

中國評論社(香港)  2012-02-08  01:07:02

中評社臺北28日電(記者 林淑玲分析報導) 綠天王謝長廷昨日在廣播節目中主張,“民進黨兩岸政策應往中間靠攏,不要和國民黨差太多,獨派就會跑去台聯。”謝的說法一語中的,現階段民進黨難以處理兩岸議題,癥結就在內部統獨光譜差太多。但分裂會有陣痛期,結果可能大好或大壞,黨內共識難尋;而且獨派離開民進黨就成泡沫,不會想走。

謝長廷堪稱黨內最勇於提出創新構想的天王,過去曾陸續拋出“憲法共識”、承認“一中憲法”等變化球引起矚目。他這次主張民進黨兩岸政策不要和國民黨差太多,暗示應該拿出魄力解決“九二共識”障礙。基於獨派勢力一定反對,他提出類似“清黨”的概念,引導主張台獨的離開民進黨到台聯去,兩者做個清楚的切割。

謝長廷的倡議非常理想化,依照他的說法,只要藍綠兩岸論述差不多,大選轉為公共政策競爭,民進黨因獨派出走而少掉的選票,即可從藍營挖過來,再加上“經濟選民”挹注,翻身機會很大。謝沒有點出的還有,民進黨如果沒有獨派牽制,國民黨就失去以“台獨牌”嚇選民的利多。持平來看,民進黨若依照謝的藍圖轉型,對國民黨是有很大殺傷力。

在黨內有“智多星”之稱的謝長廷,的確看透了現在藍綠競爭平臺上的問題,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兩岸和平協議須經過公投,和蔡英文所說的“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其實沒有太大差別。馬的兩岸論述貼近綠營,面對“賣台”質疑時敢大聲說“不統”;反而是蔡顧忌深綠壓力不敢宣示“不獨”,又以模糊不清的“台灣共識”來應對國民黨的“九二共識”,完全抵銷了打“中華民國牌”的作用。蔡在大選期間想要撇開兩岸議題,主打公共政策,最後還是被糾纏在失分最多的兩岸政策,導致敗北。

在民進黨選後的檢討聲浪中,謝長廷的主張值得正視,卻有諸多難題。

第一是路線問題。 黨內究竟有多少人能務實的認同,兩岸政策應往中間靠攏?民進黨從1999年因應陳水扁選“總統”提出“台灣前途決議文”開始,黨內就一直是在發展邱義仁所說的“不叫台獨的台獨路線”,台獨不變,只是不時更換包裝。如今顯示,民進黨的對手、選民都變聰明瞭,“不叫台獨的台獨路線”還是被視為台獨,兩岸交流速度一日千里,民進黨愈追落後愈多。但要調整路線,趨向國民黨,黨內勢必經過一場大戰。

第二是選舉考量。 民進黨縱使在一對一選舉失利,攻不下“總統”大位,“立委”選舉也只能困守南台灣,仍有45基本盤,這主要是依靠意識形態動員,以及淺綠、深綠大團結而來。謝長廷的建議是一項先解構,再建構的革命性主張,但如果把獨派切出去,沒人有把握切出去的能補回來,而且更多。部分綠營人士會認為,現在至少穩住45,只要有幹擾因素加進來,例如這次的宋楚瑜得票若衝到5%以上,民進黨就有希望了。“團結訴求”是謝長廷提案的最大殺手。

第三是獨派不願離開。 獨派這些年在民進黨其實滿委屈的,不受重視,又被吃定非挺不可。從陳水扁在捲入弊案後突然搖身一變成為“台獨教父”,拉獨派做“遮羞布”,不難看出其尷尬處境。未來,如果民進黨兩岸政策和國民黨差不多,獨派跑到台聯,以現在“立委”選制,即使能拚到12成的得票率,小黨還是免不了泡沫化的命運,別說永遠選不上“總統”,“立委”能拿到的席次也很有限。

所以,這陣子民進黨在檢討兩岸政策時,主張向中間靠攏者有之,另有一派聲音卻認為,蔡不是敗在路線,“不須承認九二共識”。由於政治人物的既得利益環環相扣,可以想見民進黨接下來的兩岸路線大辯論,勢必非常慘烈,縱使主流意見認為,兩岸政策應該檢討,但要從發展“不是台獨的台獨路線”到徹底放棄台獨,這最後一哩路的阻力會非常大,如果沒有人想離開,就只好深淺綠繼續綁在一起,互相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