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賴怡忠《消滅中華民國,看2014馬習會》一文
▲ 馬英九:一中就是中華民國。胡錦濤:中華民國是違建。
(圖:自由時報 獵人)
民進黨人賴怡忠在今天發表的《消滅中華民國,看2014馬習會》一文中,說:「一中各表是以九二共識為載體,當載體不見,一中各表的內容也隨之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國共同意的一中框架。如在二○一四於中國舉行APEC時機進行馬習會,這個會晤形同向世界昭告,台灣正式同意成為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以一中框架處理台灣定位及對外關係的會面。北京很可能在這個基礎上要求其他國家,以一中框架(不再是一中政策)處理對台關係,自此不僅一中框架的國際化與實體化會加速。」這段話令人聽不下去。
第一,所謂詞語是所指涉事物的「載體」,這是一種比喻而已,與船是貨物的載體的情形不完全一樣。船沉沒,其所載貨物會滅失,但某一詞語(載體)廢止不用,其所指涉事物並不會有所變化。何況,某一詞語所以廢止不用,可能是被其他同義的詞語取代。也就是所指涉的事物更換其「載體」。此時,其所指涉事物當然更不會有所變化。
賴怡忠說「一中各表是以九二共識為載體」,這句話不精確,應該說「一中各表所指涉的事物是以九二共識為載體」,因為「一中各表」本身也是詞語,也是「載體」,和「九二共識」是同義詞(這是國民黨的說法,對岸不完全同意)。同義詞之間沒有共存亡的必然關係。又如前所述,「九二共識」或「一中各表」廢止不用,這兩個詞語所指涉的事物也不會因這兩個詞語的廢止與否而有所變化。故賴怡忠說「當九二共識這個載體不見,一中各表的內容也隨之消失」,簡直不知所云。
第二,國民黨主張的「一中各表」,其表述的對象是兩岸以外的國家,不是彼此間。也就是,兩岸各自對兩岸以外的國際社會表述一中,但兩岸彼此間擱置一中爭議,不互相表述。國民黨說「一中」就是指中華民國」。這有與對岸爭中國代表權及國號全稱的含義,不可能被國際社會接受。因此,國民黨所表述的「一中」內涵,只是自慰而已。民進黨常嘲笑國民黨這種說法。如果國民黨現在能改弦更張,不再用「一中各表」一詞,是知錯能改,浪子回頭。奇怪的是,民進黨人如賴怡忠之流反而認為國民黨放棄「各表」就是讓步、退縮、屈服。他們似乎認為國民黨繼續自慰,繼續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繼續跟對岸爭中國代表權及國號全稱才是對的。這不是前後立場矛盾嗎?
第三,國民黨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等語去除「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這些與對岸爭中國代表權及國號全稱的含義(各表)之後,剩下的就是「一中架構」(一中)。「一中架構」的內涵,簡言之,就是兩岸一中,反對台獨。「一中架構」是中華民國體制的基本架構,明定於中華民國憲法中,這也是國民黨一貫的主張,從未改變。因此,現在國民黨的馬政府即使不再講「各自表述」,也還是站在大中國的統派立場,沒什麼大不了,不值得大驚小怪。
第四,賴怡忠說,國民黨的馬政府主張「一中架構」就是向世界昭告,台灣正式同意成為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云云。他似認中國的領域原僅限於對岸,馬政府主張「一中架構」之後,台灣才正式同意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也就是,兩岸現狀因馬政府這樣的主張而有所變動。這個說法是對兩岸現狀的誤解。依兩岸的憲法(兩岸人民的共識),台灣的「中華民國」體制與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制向來都不是兩個國家,只是大中國分裂的兩個政權。台灣早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從未改變。在這個情形下,說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和說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意思並無不同。因此,兩岸的一中架構存在六十多年,一向如此。馬政府主張「一中架構」只是老調重談,並沒有改變現狀。賴怡忠說那是向世界昭告灣正式同意成為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似認為兩岸現狀因此而改變,自屬錯誤。他甚至說那是馬政府向北京全面投降,也言過其實。
第五,賴怡忠又說,馬政府承認一中架構之後,北京很可能在這個基礎上要求其他國家,以一中框架處理對台關係,自此不僅一中框架的國際化與實體化會加速云云。這也是後知後覺之論。北京早就要求其他國家,以一中框架處理對台關係,不是所謂馬政府最近承認一中架構之後才這樣。而且這是北京行之數十年的既成事實,不是如賴怡忠所說,將來可能會做的事。所謂一中框架的國際化與實體化早就是事實,還有什麼加速不加速的問題呢?
第六,民進黨人如賴怡忠之流陷在「台灣是國家,名叫中華民國」的錯誤中,不了解「中華民國」也是中國,建立在一中架構之上,因而看到馬政府主張一中架構,就好像看到鬼一樣,呼天搶地,以為台灣(或稱「中華民國體制」)要完蛋了。沒錯,台灣(或稱「中華民國體制」)是快要完蛋了,但不是從天上的理想國跌到地上來,而是從地上掉到地下的中國黑洞裡,也不是亡於早就存在的一中架構,而是亡於認同現狀,不知或不願走向法理獨立。
● 相關拙作
-----------------------------
參考資料
-----------------------------
◎ 賴怡忠(作者為台灣智庫副執行長)
自由時報 2013-8-18
近日馬英九在出訪中美洲途中受訪,再度拋出不排除「馬習會」,中國媒體報導這是馬英九近一個月內三次提到不排除「馬習會」,顯示了馬對與習見面的期待。由於在六月「吳習會」後,國民黨就透過其智庫人士拋出兩岸可在二○一四亞太經合會
(APEC)於中國開會時展開「馬習會」;加上近日相關訊息一再出現,不能排除「馬習會」在二○一六馬下台前,甚至在二○一四發生!
在「連習會」以及習近平正式接任國家主席後,馬就不斷修改立場向中國趨近,包括從四月開始至今一再提到「不推動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灣獨立」的三不推;六月「吳習會」授權吳伯雄說出其法律與體制就是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以一個中國架構定位兩岸關係;並於回覆習給馬連任國民黨主席的賀電中,直接以中國「雙方各自口頭表述一個中國原則」的說法,來定義「九二共識」。將此與二○一○年八月對當時海協會副會長李亞飛在台灣用同樣文字敘述陸版九二共識的激烈反彈相比,馬這次是向北京全面投降。
因為一中各表是以九二共識為載體,當載體不見,一中各表的內容也隨之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國共同意的一中框架。如在二○一四於中國舉行APEC時機進行馬習會,這個會晤形同向世界昭告,台灣正式同意成為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以一中框架處理台灣定位及對外關係的會面。北京很可能在這個基礎上要求其他國家,以一中框架(不再是一中政策)處理對台關係,自此不僅一中框架的國際化與實體化會加速,兩岸政治談判也極可能會被排上時間表。
有人說馬不敢公開賣台,也有人說習想處理經濟,台灣不是重點。但面對內部問題的積重難返,台灣對馬而言是回到自信的兩岸關係,對習更是中國夢的里程碑,是唯一可超越胡並強化正當性的可行作為。這也是為何一個沒有統治正當性的馬會多次拋出馬習會,而習也一反胡溫時代「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要馬英九「妥善處理和管控分歧」,並提出「不因遇到任何困難而停滯、不被任何干擾所困惑」的要求。
看看國共花兩年時間密商服貿協議,並強逼台灣人民背書的前例,馬習會訊息正透露台灣面臨的嚴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