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陳茂雄「反共不反中的新思維」一文
▲ 兩本《中國食人史》著作,講述中國歷史上人吃人的故事。
左:作者太田龍(日本人),2003年出版.右:作者黃文雄(台灣人),2005年出版
台獨是從中國獨立,不但中共反對,中國這個國家也反對。因此,現階段的台獨不但要反共,也要反對中國這個國家。否則,如何台獨?
不過,有兩點補充說明。第一,一旦台獨成功並穩定後,如中國不再反台獨,獨立的台灣國也不必反對中國這個國家。
第二,現階段的台獨應反對中國這個國家,是指政治上反對中國這個國家,不是指經貿上不來往。如果一面政治上鼓吹台獨,一面在經貿來往,有何不可?
因此,如台灣在政治上積極從事台獨,中國還願和台灣簽ECFA,就和他們簽,有何關係?但事實上,台灣為了經貿利益,不敢得罪中國,不敢從事台獨。這樣跟中國積極經貿往來,這就會如陳水扁說的「由經貿的統合邁向政治的統合」。這樣台獨還有希望嗎?以前的民進黨政府這樣做,現在國民黨政府更進一步。真是兩個爛黨。
「反中」一般是指反對中國這個國家。因此,所謂台獨「反共不反中」的說法,易滋誤會。但陳茂雄文章所謂的「反中」似乎不是指「反中國」,而是指「反中華文化」。把「反中華文化」說成「反中」,並不恰當。
台獨應該不應該「反中華文化」呢?這要看反中華文化的那一方面。如果是反中華文化的一切,包括用筷子吃飯、吃水餃、饅頭等與政治意識比較沒有關係的生活文化也反對,當然是矯枉過正。
中華文化中無關政治的部分,很多已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獨派不必太排斥。但台灣如能建立自己特色的文化,來取代中華文化,當然最好。例如,仿效日本人過陽曆新年,不過中國年。又如少辦元宵花燈、端午龍舟,多放平溪的天燈、多划蘭嶼的獨木舟。但這是長遠的文化運動,不是政治運動。民進黨執政的縣市也媚俗,辦元宵花燈、端午龍舟,不懂得去建立台灣文化,執政何用?
台獨要反對北京話、反對漢字嗎?嚴格講起來,最好如此。台灣不像美國、巴西那樣,比母國英國、葡萄牙大,且距離遠。台灣的情形和比中國小且距離中國近的韓國、越南比較相似,有被帝國主義的中國併吞的危機。韓國、越南的政治獨立與其語文的獨立應該很有關係。就韓國、越南而言,語文不僅是溝通的工具,也是民族精神的表徵。韓國、越南的語文獨立史,可以作為台灣的參考。但語文獨立是政治獨立之後,第二階段的、長遠的願景。政治上尚未獨立的現階段,談反對北京話、反對漢字,只會增加台獨的阻力。
在現階段,獨派不必反對北京話、反對漢字,但可積極提倡本土語文,向優勢的北京話、漢字爭一席之地,期能與北京話、漢字平起平坐。
獨派的福佬人堅持說福佬話,不是歧視客家話,而是搶救逐漸消失的福佬話,就像客家人堅持說客家話是要搶救客家話一樣。客家人不必予以排斥。一些客家人排斥福佬人說福佬話,簡直莫名其妙,陳茂雄就此未予譴責,甚至有同情的意思,這也莫名其妙。
中華文化在現階段一概都不能加以反對嗎?當然不是。中華文化中的大一統思想或大中國意識,這是含有政治性的意識型態,會阻礙台獨意識的形成。台獨當然要反對這個。不然,還稱得上是台獨嗎?
● 相關拙作:
-----------------------------
參考資料
-----------------------------
陳茂雄(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蘋果日報2010年07月15日
多數獨派人士不只反共,還反中。他們反中華文化,尤其是語言。可是近日老台獨李瑞木發出不同的聲音,所以稱他為「老台獨」是因為在戒嚴時期就從事台獨運動,當時的台獨運動要面對被迫害的危機。解嚴後到民進黨執政這一段期間從事台獨運動者可稱為「新台獨」,雖然沒有被迫害的危險,但會斷絕了政治資源。民進黨執政之後才主張台獨者可稱為「台獨新貴」,不只不會被迫害,還有機會獲得好處。
李瑞木在網路上傳閱兩篇文章,一篇為「北京話與台灣的中間選民」,另一篇則為「論血統,漢人、華人、及漢文化」。李瑞木說,台灣有88%以上的人不願與中國共產黨談統一,而民進黨是積極反共政黨,卻只獲得35%至45%的台灣人支持,會有這種結果是因綠營有不少人過度排斥北京話及太講究血統。
綠營有不少人認為多數台灣老住民(本省人)混有原住民血統,非漢人,所以不應該與中國統一。李瑞木認為所謂中國人並非單純的一個民族,而是有很複雜的血統,台灣不必以血統的觀點來區隔中國。事實上一個民族可以形成好幾個國家,一個國家也可包含好幾個民族,國家與血統根本就是兩碼事。
李瑞木也表示,有些福佬人會敵視說北京話的人,有人更意圖切割中華文化,與一些中性選民格格不入,他認為若是真正切割中華文化,連文字都拋棄,若是用台灣羅馬字取代,立刻有99%的台灣人成為暫時性的文盲。事實上若是過度強調福佬文化,台灣內部就會出現嚴重的衝突。
數年前筆者應邀赴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演講,雙向溝通時是用福佬話,有位客家籍教授從頭到尾都用英語發言,拒講福佬話,事實上他的福佬話說得很好,他說明講英語的原因是抗議以福佬話為大會語言。筆者一位客家籍的高中同學(後來讀醫學院)加入建國黨,可是參加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後立刻退黨,因建國黨以福佬話為會議語言。
十年前筆者赴美國巡迴演講,有一位聽眾詢問,美國可以用英語為國家語言,台灣若是獨立建國,為何不能用北京話為國家語言?筆者回答,這個主意不錯,只是阻力太大。國民黨來台初期,過度打壓台灣本土文化,尤其是語言,引起部分深綠人士的反撲,所以會抨擊講北京話的台灣老住民。
李瑞木的說詞相當理性,台灣的福佬人獨崇福佬文化會引起內部的衝突,多數台灣老住民是反共不反中,獨派人士過度抗拒中華文化將會在朋友當中製造敵人。若是能包容其他文化,或許有機會化敵為友。日本也繼承了很多中華文化,他們並沒有失去自主性。
唐宋詩詞若以福佬話朗誦更為貼切,所以有人認為福佬話保留最多中華古音,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其內容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若以北京話發音,韻味完全不對,只用福佬話發音才會有美好的韻味,若真正要拋棄中華文化,那福佬話要不要拋棄?
「老台獨」李瑞木主張不排除中華文化,反而一些「台獨新貴」堅持反中,這是耐人尋味的事。
論血統、漢人、華人、及漢文化
李瑞木
(2010年7月12日第一次修正)
臺灣有88%以上的人並不願與中國共產黨談統一,很多人也並不支持國民黨。可是民進黨的得票率,為什麼只能在35-45%之間徘徊?為什麽多數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及不少河洛人,只支持藍營不支持綠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之一是:有些人基於老一輩台灣人的早期記憶,喜好在歷史、血統、語言、文化上找理由,豉吹反中情結。本文要談的是有關血統、漢人、華人、及中國(漢)文化的問題。
有些獨派花很多時間與精力,從臺灣人與中國人在DNA或血統上的差異去找臺灣獨立的理論根據,發展並鼓吹反中情結:情緒化地表現出「反中」情結:在言行中「有意」或「無心」地反對、敵視、貶低、或羞辱中國文化、中國人、外省人……。這不但沒有必要,反而會將很多本來可以贊同獨立的人,推到反對的陣營。
漢人或華人主要是個文化概念,不是DNA或血統的概念。三皇、五帝、春秋戰國六國……本來就是書不同文、語不同音、血不同流的部族,到了秦始皇(講蒙古語的女真人)統一六國後,才完成書同文的文字統一工作。漢字固然統一了,但發音則「嘗考《管子》之書所載,五方之民,其聲之清濁高下,各象其川原泉壤淺深廣狹而生,故于五音必有所偏得,則能全備七音者鮮矣。此歷代相傳取音者所以不能較若畫一也」,漢語的發音要到民國初年採用北京話為國語後,才算统一。而「古文篆隷,随世遞變」,至漢始稱漢字,河洛地區的發音稱漢語,用漢字發展出來的醫術叫漢醫,用漢字創作的詩詞歌賦及文書典籍統稱漢文或漢學,漢化的人統稱漢人。華人的概念則是1911年中華民國創立之後才創立的新名詞,以與中國人的概念相區別。
可見,漢人或華人自古就是由「血不同流」的部族,經漢化後遂漸發展出來的人種,重點不在DNA、血統、語音上的同異,而在漢化的程度與年代的久遠。漢化的最重要指標又是漢字的採用,如果一個地區的部族(如女真、突厥、契丹、蒙古、匈奴、楚、越、臺灣平埔……)被迫或自願採用漢姓、漢字,學習漢語、漢文,完全漢化後,這些人種就會自願成為漢人或華人。年代一久,你就是動之以情、說之以理,甚至脅之以武,漢化也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韓國也是一個漢化程度很深的地區,但自古不屬中國統治,二次大戰後又獲得獨立國的地位;因此,韓國漢化尚有逆轉的空間。臺灣自古雖不属中國,但清朝直接統治臺灣近三百年,中華民國至今又統治了六十多年。而滿人也是幾乎已完全漢化的女真族漢人,對平埔族設學校、教漢文漢語、改漢姓……等,再加上與來臺的漢人通婚,平埔族早已完全漢化。因此,臺灣人不管血液中有多少平埔族或南方漢人的DNA,在用漢語(河洛話、客話、北京話均屬漢語)、書漢字、用漢姓、學漢文化、宗教信仰、歌仔戲、布袋戲、飲食起居、生活習俗…等,也早已完全漢化,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不信你可以問你自已及親朋好友,有多少人願意改漢姓、不書漢字、不用漢語(河洛話、客話、北京話),放棄漢文化、宗教信仰、歌仔戲、布袋戲、飲食起居、生活習俗……等。
基於天時、地利、人和等三要素,目前或最近的將來,臺灣都不可能獨立(或統一)。因此,憑少數專家學者的力量,臺灣目前根本不可能去中國(或漢)化。就是有一天獨立建國完成了,臺灣要去中國(或漢)化,不是很困難、不現實、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不說絕大多數的新住民、客家人、原住民不同意,很多河洛人也會反對。去中國(或漢)化不但要造成語言、文化、習俗、政治、經濟、商業、社會、教育、生活……上的不便與混亂,也會給中共提供製造臺灣內部不安、分裂、混亂的機會與武力犯臺的借口。
再說,一個國家可以由各種不同的人種、語言、文化所組成,而同一個人種、語言、文化的人群也可以依條件或需要組成不同的國家。臺灣有88%以上的人並不願與中國共產黨談統一,因此,臺灣獨立完全可以透過政治訴求來達成:只要尊重接納各族群的歷史、語言、文化、習俗,強調民主、自由、人權、自決、制度、生活方弍……等價值,對內就很容易取得獨立於中共(國)之外的共識。在歷史、血統、語言、文化……上找不同,在華人、漢人、臺灣人的區別上爭論不休,有意或無心地反對、敵視、貶低、或羞辱中國文化,中國人、外省人,就會增加內部的對立、疑慮、與分裂,使獨立建國變得更遙不可及。
有些人誤認為:「台灣很難或不可能從政治上或軍事上獨立,因此,只能先從文化上獨立。也就是說先要台灣人,了解台灣和中國的不同,而且知道落伍的中國文化不是台灣人要的,然後形成台灣意識,然後才可能獨立」。這是最典型的反中情結:公開並有意地反對、敵視、貶低、或羞辱中國文化,中國人、外省人….,以便形成新的臺灣文化。這種本末倒置說法,首先就將很多本來可以贊同獨立的人,推到反對的陣營,增加獨立建國的路障。其實,新的臺灣文化等獨立建國後,自然水到渠成,目前很難用人為的力量促成。國共合作一但形成,臺灣被中共併吞,新的臺灣文化就永遠不可能形成。
北京話與臺灣的中間選民
李瑞木
臺灣有80%以上的人並不願與中國共產黨談統一,很多人也並不支持國民黨。可是為什麼民進黨的得票率只能在35–45%之間徘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之一是:有不少台灣河洛人對外省人、中國人、中國(漢)文化、或北京話的敵視有關。本文先談敵視北京話的問題。
有不少台灣河洛人(甚至有些民進黨的公職人員)常常口不擇言、喜歡公開羞辱那些不會講或不願講河洛話的人。有些人甚至公然主張:要推行少數臺語專家在象牙塔裡創造出來的語音系統如羅馬拼音化的漢羅臺文。我曾多年擁有一本臺語白話文聖經,因為看不懂很少去翻宅;再怎麼樣愛臺,絕大數的長老教會的牧師和信徒仍然以查看漢字中文聖經為主;臺語白話文聖經只能當圖騰或供品擺設。為什麼?不切合實際及社會的須要也。臺灣如果真的全面推行這種漢羅臺文,除了少數臺語專家外,全臺99.99%的人都將成為暫時的文盲,豈不造成社會大亂?外省人(或新住民)、客家人、原住民聽到這種臺獨的語言政策,心裡怎能不怕?再說外省人(或新住民)、客家人、原住民的語文習慣如不被河洛人尊重與接納,怎能期待他們支持民進黨或臺獨?民進黨及臺獨人士為什麽要搬石頭炸自已的脚?
我在《從閩南話(臺灣河洛話)、北京話(普通話)與古漢語的關係談臺灣的雙語政策》一文中談到:(1)雖然現代臺灣河洛白話有上百個外來語音,但仍保留了幾萬個漢字的古(至少是唐宋年代)漢語語音,去掉這上百個外來的口音或用辭,河洛話基本上仍可通行無礙;去掉幾百個常用的基本漢字漢音,就無法用河洛話自然交談了;因此,不能因少數幾個外來語而認定河洛話屬海島語系。(2)表面上北京或普通話聽起來好像與臺灣河洛話大不相同;可是兩者都完全按古音韻書(如唐韻廣韻)的反切法發音,語音變化的規律井然有序,古音韻書(如唐韻廣韻)用兩個漢字的音來確定第三字的發音,同一個漢字配合同一組注音漢字,用古漢語來反切,讀出來的音就是古漢語、閩南話、或臺灣河洛話的發音;用北京話來反切,讀出來的音就是北京話或普通話的發音。証明這兩種語言體系有切不斷的母子或DNA關係。這個語音變化的規律,同樣適用於客家、廣東話……的發音。(3)閩南話(臺灣河洛話)與古漢語的同音字,在北京話、客家話、廣東話、四川話、甚至是韓國話……也屬同音字。
可見臺灣河洛話、北京話、客家話等本來就同屬漢語體系,六十多年來北京話也已成為臺灣最通行的語言之一。臺灣要獨立純屬政治訴求:只要強調民主、自由、人權、制度、及生活方弍的不同即可!實在沒有必要在人種(血統)、文化、或語言上,去敵視或羞辱外省人、中國人、中國(或漢)文化、及北京話,更不須要強烈主張要廢棄本是臺灣河洛話基礎的漢字,或另創一種99.99%的人都不習慣或不懂的新語文系統。
1947年臺灣發生了二二八事變,原來只是單純要求改革與自治的事變,被國民黨政權定位為叛亂,加以血腥的屠殺與鎮壓,引發了半世紀以來的臺獨運動。後來蔣介石因國共內戰敗退臺灣,為了消滅臺灣意識,「胡裡胡塗」地誤將臺灣話定位為地方性方言,並「胡作非為」地實行壓制或消滅臺灣話的政策,限制甚至處罰臺灣人說臺語。一方面,一個執意要保存並復興中華傳統文化及文字(正體字)的蔣介石政權,為了政治目的或根本就不知道臺灣話就是古漢語,卻用北京語來壓制正統的古漢言;不但沒有消滅臺灣話及臺灣意識,反而引發更高漲的臺灣母語及臺獨運動,最後並導致2000年的政黨輪替。另一方面,一部分臺灣人為了臺獨的政治目的或根本也不瞭解臺灣話就是古漢語,和國民黨一樣「胡裡胡塗」地誤認為臺灣話是有音無字的地方方言或南島語系的語言,而不知道臺灣話的文字就是漢文的正體字,臺語就是正統的古漢語;毛澤東動用全中共政權的力量都不能將漢字拉丁法,少數臺語專家不知量力,想將臺文羅馬拼音化,肯定是一條死胡同。
我在《統獨基本教義派與老兵不死》一文中提到:臺灣每年增加約一百萬的新選民,如果從2000年算起,已經有將近一千萬的新選民,沒有1980年以前的舊臺灣經驗。但臺獨老兵都還在用1980年、1970年、1960年、甚至是1950年代以前的舊臺灣經驗打政治泥巴戰。
唐朝的程咬金只會三個斧頭大招式,初期征戰無往不利,常將對手打得落荒而逃;後來對手摸清他的三個招式後,只要能挺過他這三招,就能反敗為勝。臺獨老兵過去也有三個很利害招式:臺獨、主權、與愛臺,初期這三個招式確曾建立汗馬功勞,把舊國民黨打得落花流水,並促成臺灣第一次政黨輪替。可是時代在變、選民的結構在變,等新的國民黨摸清臺獨老兵的三把斧頭大招式後,就再一次促成臺灣第二次政黨輪替。
Freddy有一次請一群臺獨老兵,設計一個全新的政治口號,但不准用臺獨、主權、愛臺……等老口號。結果這一群臺獨老兵,花了幾小時的腦力激盪,硬是想不出新花招,最後只好採用英文字的Taiwan來交差。這種僵硬的腦筋,只能喊一些中間選民聽不懂的口號自爽;讓我相信:2000年以前幫忙民進黨吸取中間選票的最大功臣之一,是那一批統派基本教義派或反共老兵;而2005年後幫忙國民黨吸取中間選票的最大功臣之一,是那一批敵視中國(漢)文化和北京話的臺獨老兵。
慶祝教師節還OK啦!但政府單位為什麼只祭孔?
黃永達
黃永達面書 2015.09.28
(1)教師節,商人節,農民節,漁業節,軍人節,醫師節,工程師節等,都差不多,都OK。
(2)天下教師與類別太多了,學校內有教師學校外有師傅(糕點餐飲修車雕塑和尚)、老師(歌謠舞蹈唱戲伴奏),建築裝潢做土水的[至聖先師]是公輸班(魯班),公家教師節只尊孔丘,褒揚怎只有學校人員?還做教育行政的比較多人獲獎?
(3)「三人行必有我師」、「若要學問好必得問三老」、「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山川自然皆我師」,普天之下我師何其多!我師之師也何其多!戲曲工作者的先師爺是西秦王爺&田都元帥,用演戲作教學的演戲人也是我師,為人民頭家服務的政府怎能獨尊孔丘一師?
(4)諸子(諸師)也非一子,[諸子百家]至少當時有百家之言可做吾師也,更何況古今時空東方西方有何其多「子」!怎是只尊一「子」?川端康成、黑澤明、魯迅、托爾斯泰、赫賽、馬克吐溫、賴和、蔣渭水等也是大家之「子」呀!
(5)諸子有百家諸家有百姓,百姓要拜誰要尊誰悉聽尊便,但政府是為全民做事的,怎可用全民稅金獨拜一神,獨尊一子?先師之眾多也,豈孔丘一人?琅琅乾坤豈孔丘為至聖(歐美日無孔孟卻是最文明進步社會另還有得論述一番!)還要我們孩童練跳遙遠&千年前的八佾舞?真要跳舞尊師,跳泰雅謝靈舞不是更尊師嗎?泰雅祖說:「
現在的山川土地是子孫借給我們暫時使用,我們過往後是要原樣還給子孫的。」泰雅祖不是更應該是我們的至聖先師?
(6)紐西蘭一高中,學生千餘人(大多是白人子弟)合跳毛利人的Moari Haka dance(一種出戰舞)為50幾歲病逝的恩師迎靈,場面令人感動,恩師坐靈車回校做最後的校園巡禮,為所愛的學生們上最後一堂生命課程,感動幾十萬網路鄉民飆淚。比較這所高中的有情有淚的生命教學來對照台灣各地[祭孔]時大人小孩的撲克臉,你會想到甚麼?
-----------------------------
自由時報 2010-7-29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議會二十八日表決通過鬥牛禁令,明訂從二○一二年起,以西國第二大城巴塞隆納為首府的加泰隆尼亞地區禁止鬥牛。這是自加納利群島一九九一年通過鬥牛禁令以來,西班牙第二個禁止鬥牛的地區,也是西班牙本土首次通過禁令。
當主席宣布禁令以六十八票贊成、五十五票反對、九票棄權的比數過關時,議會裡響起歡呼聲。不過,這項禁令實質效果有限,因為加泰隆尼亞僅剩巴塞隆納有一座鬥牛場,每年不過十五場鬥牛賽,相較於西班牙他區每季約一千場次,實在天差地遠。
儘管如此,保守派人士仍認為加泰隆尼亞的反鬥牛運動非同小可,有人甚至認為此舉背後帶有政治意圖,因為加泰隆尼亞原本就擁有自己的語言與文化、享有高度自治且相當富裕,禁止鬥牛被某些人視為當地與西班牙在文化認同上分道揚鑣的方式。一旦通過禁令,加泰隆尼亞地位恐將更為特殊化,追求獨立的聲浪將更為高漲。
支持加泰隆尼亞獨立的政黨堅稱,廢除鬥牛非關政治或國家認同,而是攸關「動物的折磨」;反鬥牛政黨的發言人巴奎洛表示:「我們了解這是傳統,但如今已是反思這種血腥活動的時候,我們還有其他傳統可以保留。」
首都馬德里地區雖也有動保人士募集到五萬多份連署書,但由於議會由保守派把持,廢鬥牛運動面臨較大挑戰。
自由時報 2011-9-26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西班牙東北部加泰隆尼亞地區,25日舉行當地最後一場鬥牛賽,人氣不再、動物保護團體抗議,再加上當地禁鬥牛令即將生效,使得這項有數百年歷史的傳統就此落幕。動保團體大聲叫好,但企圖力挽狂瀾的擁鬥牛派卻說,加泰隆尼亞禁止鬥牛無關動物權,而是當地爭取獨立的政治立場。
這場加泰隆尼亞的最後鬥牛賽在當地紀念碑鬥牛場舉行,2萬張票早已銷售一空,滿場觀眾爭睹分為2回合、共有3名鬥牛士與6頭牛(1人對付2頭牛)出場的告別演出。由於加泰隆尼亞的禁鬥牛令將於明年1月1日生效,因此25日這場比賽不但是本季最後一場鬥牛賽,也是加泰隆尼亞的最後一場鬥牛賽。支持鬥牛的保守派報紙ABC表示,這場比賽是加泰隆尼亞鬥牛賽的葬禮。
近數十年來,鬥牛在加泰隆尼亞已逐漸退燒,紀念碑鬥牛場是唯一還舉行鬥牛賽的鬥牛場。2008年一份民調顯示,僅2成多加泰隆尼亞人對鬥牛感興趣。在動保團體簽名連署要求下,加泰隆尼亞議會去年7月通過禁鬥牛令,該禁令將於明年1月1日生效。但批評人士指出,禁鬥牛令無關動物權,而是追求獨立的加泰隆尼亞人藉此向西班牙嗆聲。加泰隆尼亞目前為西班牙的自治區。
支持鬥牛團體Mesa del Toro負責人努聶茲說,加泰隆尼亞禁止鬥牛,根本就是一種侵害自由的行為,是加泰隆尼亞打壓所有看似代表西班牙象徵的結果。Mesa del Toro正努力取得50萬人連署,盼能藉此說服西班牙國會給予鬥牛文化遺產地位。
紀念碑鬥牛場1年只有約15場比賽,此一禁令顯然僅具象徵意義,但仍令鬥牛支持者氣急敗壞地尋找任何能推翻禁令的方法,或至少想辦法避免禁止鬥牛風潮蔓延到西班牙其他地區。
加泰隆尼亞是西班牙17個地區中第2個下令禁止鬥牛的地區。原本就不熱中鬥牛的加那利群島,在1991年就下令禁止鬥牛,當時沒有跡象顯示其他西班牙地區有意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