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了解」,是「不被了解」

──回應彭明敏《不是不了解,是不相同》一文

傅雲欽 2012.04.20

▲ 《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封面
(圖:取自網路)

註:本文經自由時報節錄登載於2012.04.23該報的「自由廣場」版,題目改稱「回應彭明敏」。

綠營的高齡大老級人物,如史明辜寬敏李登輝之流,可能因頭腦老化關係,糊塗言行越來越多,愈來愈令人搖頭。但彭明敏則不然。由他偶爾發表的文章,立論精闢,可見他還頭腦清晰,寶刀未老,真是難能可貴。

彭明敏日前發表「不是不了解,是不相同」一文,指出有些民進黨人將這次總管敗選歸因於不了解中國(「中國」一詞,精確言之,應稱「中國大陸」,姑且從之),因此強調「須了解中國」。但彭明敏以學者般求真的精神,舉出事證,證明台灣人民,包括民進黨,其實很了解中國,所謂「不了解中國」之論,與事實不符,又說台灣人與中國人的糾葛,不是「不了解」,而是「不相同」云云,可說一針見血,給那些民進黨人當頭棒喝。

不過,主張「須了解中國」的民進黨人真的不明事實,以致說了與事實不符的廢話嗎?當然不是。誠如彭明敏在文尾所稱,他們可能另有用意。另有什麼用意?彭明敏沒有進一步說明。我在此提出我的看法。

首先,「民進黨須了解中國」等語不能照字面去解讀。它是「民進黨和中國須互相了解」等語的省略。那些民進黨人認為民進黨和中國之間,有誤會之處,中國才會在選舉中,挺國民黨,不挺民進黨。因此,民進黨和中國須互相了解。但如彭明敏所述,民進黨對中國很了解啊!中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從不妥協,民進黨都心知肚明啊!因此,所謂「民進黨和中國須互相了解」,其實只是「中國須了解民進黨」的意思。這就是「民進黨須了解中國」等語另有的用意。這才是真意。

把「中國須了解民進黨」,竟然說成「民進黨須了解中國」,厲害吧!這種說法,修辭學上稱為「反語」。關於「反語」的其他的例子,例如常有人把「你真笨啊!」說成「你真聰明啊!」。又如情侶間欲迎還拒,常把「你可愛」說成「你討厭」,把「我的愛人」說成「我的冤家」。甚至「我愛你」一語,有時是「請你愛我」的意思。這就跟「民進黨須了解中國」很類似。

其次,那些民進黨人認為「中國須了解民進黨」,表示中國有不了解或誤會民進黨的地方。民進黨到底有什麼地方,讓中國不了解或誤會,需要中國來了解的呢?那些民進黨人語焉不詳,不敢明講。但從民進黨這次選後,很多人如謝長廷之流認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要向國民黨靠攏,將來選舉才不會再栽在兩岸政策上面,可知所謂「中國須了解民進黨」就是民進黨要中國了解,「台獨黨綱」早如許信良之流所說,只是「歷史文件」,食之無味。所以它還掛在那裡,是覺得可以用來騙獨派的選票,棄之可惜而已。民進黨不會真照著幹的。這次選後民進黨將不再遮遮掩掩,會好好跟台獨切割,把它讓給其他黨派。中國不要再把民進黨當做台獨黨了。這是那些民進黨人的弦外之音。

彭明敏說台灣人與中國人的糾葛,不是「不了解」,而是「不相同」。他點出兩岸彼此之間的「不相同」,旨在維持彼此的「不相同」,不要強加整合。但那些主張「須了解中國」的民進黨人則相反,他們對兩岸彼此的「不相同」感到不安,他們急於向中國交心表態,想讓中國了解,他們其實跟國民黨愈來愈相同,他們會使台灣跟中國愈來愈相同,並希望中國對國民黨、民進黨一視同仁,不要差別待遇,選舉時支持國民黨,而不支持民進黨。

總之,所謂「民進黨須了解中國」,講白了,就是「中國須了解民進黨,民進黨不會搞台獨」的意思啦!政客總是拐彎抹角,民眾聽得霧煞煞。看了彭明敏的文章,加上我這篇,大家就可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 相關拙作


-----------------------------
參考資料
-----------------------------

彭明敏(作者為前總統府資政)
自由時報  2012-04-18

總統大選後,民進黨檢討敗因,有人開口必言「須了解中國」,似要將失敗歸因於「沒有了解中國」。「要了解中國,不要誤會」,原為中共及國民黨為親中宣傳的口號,今竟成為民進黨一些人的口頭禪,使人啞然。

要問:台灣人民,包括民進黨,真的「不了解」甚至「誤會」中國嗎?

西方開始與中國接觸,數百年來研究中國社會及其人民所有面貌的各種語文書籍萬千,尤其中共革命後,關於其歷史、社會、政治、制度、外交、軍事、政策、法律、經濟、文化、教育、藝術、體育、交通、農業、勞工、習慣、環境、貧富、民性、鬥爭、貪汙,特別對台灣的企圖等等,諸種語文書籍資料汗牛充棟,全球不少大學(包括台灣)都設有「中國研究中心」,台灣人到中國經商、旅遊、考察、留學、求偶、逃罪、朝拜者,每年數百萬人;公私身分的中國人來台「交流」、旅遊、探親、留學、賣淫、滲透者無數,中國大學也有諸多「台灣研究中心」,台灣人與中國人彼此「了解」的程度,全世無比。不知哪裡還有「不了解」或「誤會」之餘地。

敢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人與中國人的糾葛,不是出於雙方「不了解」,而是因為彼此太「不相同」,包括歷史、認同、社會、制度、政治、地理、教育、觀念、理想、民性、價值觀。俗謂:男女因「誤會」(以為能合)而結合,因「了解」(發覺難合)而分離。國家之間也應該如此。

惟一方若欲強施己意於他方,不管他方願意不願意,硬要強「合」,問題就來了。被威脅強暴的一方怎麼辦?這就是「外交」和「政治」之所以在世。 今日民進黨一些人突然嚷著「要了解中國」,倘非另有用意,恐屬廢話。

傅雲欽評註

這就是「外交」和「政治」之所以在世。」這一句莫名其妙,疑因後面有些字被誤刪而不完整。

-----------------------------

民進黨網站  2012-02-22

民進黨中執會今(22)日通過「2012大選檢討報告」,就本次選舉從選戰總體策略到競選作為等進行檢討、分析,並作為未來黨務興革與重返執政參考。黨發言人林右昌表示,「2012大選檢討」除針對大選各項競選作為進行檢討外,也對黨所面臨結構性不利因素,包括「提升執政信賴感」、「中國因素影響的因應」及「基層經營與政治板塊的突破」等三個面向,提出方向性的建議。林右昌轉述檢討報告內容如下:

二、民進黨面對中國因素所塑造的經濟威脅感,必須發展出能夠凝聚國內共識的兩岸戰略路線,提供人民一個既不陷入經濟依賴、又可確保經濟生活安全感的政策選項,擺脫反中鎖國的刻板印象。……

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不斷強調務實與溫和的路線,並且也不排斥與中國交往;但在實務上,必須以具體行動來強化此一立場的說服力,並縮小形象與主張之間的落差。未來除了更深入研究中國的變化、與其對台戰略,也應該更具體展開雙向的交流,擺脫反中、鎖國等錯誤的刻板印象。……

此外,黨主席蔡英文也在中執會結束後發表聲明,聲明內容如下:

……我相信在剛才的檢討報告裡,其實最後階段的「經濟恐嚇牌」,我們真得不能夠完全否認它對整個選舉結果的影響,也就是說,民主進步黨在過去以致到將來,都要面對一個很嚴酷的問題,就是我們要如何面對中國,我們要如何加強處理中國問題的能量與能力,才會得到社會對我們的信賴,這是民主進步黨作為一個堅持國家主權的政黨,要找出一個人民可以信賴的方法,去處理中國的問題,讓我們在主權跟人民希望的能夠自信沉穩有能力去面對中國的兩者間,我們真的要去找一個相容的思考與機制,這個是我們要去下工夫。

另外要跟各位報告的就是說,要處理中國問題不是坐在家裡想要怎麼處理,要處理中國問題必需要了解中國,要了解中國必須要在互動中去瞭解。我們也期待,黨能夠在一個良好的制度上面,讓我們的黨員與基層可以去更了解中國,從互動當中可以去找出替我們自己與替台灣面對中國一個新的解決方法。……

中央社  2012-02-22  17:36:58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22日電)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今天表示,民進黨未來從互動中去了解中國,思考新的一條路。蔡英文參選總統落敗辭黨主席,中執會今天通過由高雄市長陳菊代理黨主席。……

中央社  2012-02-22  19:46:02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22日電)……蔡英文在中執會後召開記者會說,要了解中國,就必須在互動中去了解中國,而在找尋新的互動過程中,必須有一定的行為機制,否則會淪為被統戰的對象。「黨員也要共同思考和中國互動新的一條路,什麼問題都可以談,但內部不能分裂、衝突」。

民進黨敗選後曾撰寫多篇檢討文章的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受訪時說,「從交流中了解中國、共同思考和中國互動新的一條路」這兩句話,是即將卸任黨主席的蔡英文留給民進黨最大的資產,如此會讓民進黨和中國的交流「制度化」、「正常化」、「除罪化」。

洪智坤表示,民進黨未來與中國正常交流後,會培養更多的「知中派」人士,在捍衛台灣的主權之外,又能建立民眾的信任感,這樣的民進黨,正是與中國國民黨不同之處,也有助於凝聚民進黨在社會的最高支持度。

前立委郭正亮表示,其實蔡英文談要與中國正式交流、不排除訪問中國,不是選舉時,也不是選後,是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來。他說,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陳其邁昨天也提到「要和中國的智庫交流」,這就是先由「二軌」單位如民進黨政策會、智庫等和中國接觸,有必要時再做正式的「一軌」單位接觸。

郭正亮說,目前為止,蔡英文只是表達一種態度,這樣的作法還不夠,要先提出一些具體的主張,例如要爭取什麼?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經建會主委尹啟銘的經濟特區有什麼看法?民進黨執政縣市如何與中國經濟合作?一開始不是政治接觸,而是具體性的事務交流,再來是社會、教育和文化的交流。

中央社  2012-02-23  13:13:14

(中央社記者蘇龍麒、陳偉婷台北23日電)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拋出民進黨未來要從互動中去了解中國。多名民進黨立委今天呼應表示,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影響很大,民進黨在立場上堅定,但做法上應彈性。

民進黨籍立委段宜康表示,蔡英文談話的意思是希望民進黨能夠擺脫外界對民進黨有反中鎖國的刻板印象,這是民進黨必須面對的問題,民進黨在立場上堅定,但做法上應該有彈性。

段宜康說,民進黨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個立場沒有改變。民進黨做為主權獨立國家的政黨,與對台灣影響很大的另一個國家密切溝通、往來與了解,無論是與政府或是民間互動都很正常。因此,他完全支持蔡英文的看法。

民進黨籍立委吳秉叡表示,加強兩岸間互相的了解與互動,這個大方向他是贊成的,這樣才能夠避免雙方因為不夠了解而產生情勢誤判。

民進黨籍立委高志鵬說,蔡英文應該是鼓勵黨員多接觸、認識中國,但還不到調整黨內兩岸政策的層級。

民進黨籍立委趙天麟則說,兩岸在各層次、民間都有交流,民進黨曾經執政且尋求再執政機會,不能自外於這樣的交流,應卸下心防。

他說,中國對民進黨黨員赴陸也多所限制,若一直把統獨放前面,無助交流,建議從智庫或非正式座談開始與中國建立互動管道。

中央社  2012-02-23  20:45:28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3日電)……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昨天拋出互動中了解中國,在找尋新的互動過程中,必須有一定的行為機制,否則會淪為被統戰的對象。同時也要黨員共同思考和中國互動新的一條路,什麼問題都可以談,但內部不能分裂、衝突。

民進黨籍立委陳其邁晚間受訪拋出黨的新領導人應做到讓國際社會及台灣社會信任,並與中國達成一定程度的戰略理解,讓中國當局能正確理解民進黨主張與台灣人民的想法;建立制度化、系統化的互動平台,須有黨內共識作後盾,而非個人跑單幫式訪問中國,這意義不大。……

中央社  2012-02-23  21:48:29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3日電)……民進黨籍立委段宜康晚間受訪表示,民進黨中國政策應採取「立場堅定、態度友善、政策有彈性」原則,不能因為中國的目的是對台灣統戰而不交流,反而積極交流,深入了解中國。……

中央社  2012-02-24  19:06:48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24日電)……有意角逐下屆黨主席的前台南縣長蘇煥智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民進黨有必要加強與中國的交流溝通,讓中國得以正確了解台灣的想法,民進黨應主動出擊,搶奪對台灣論述的話語權。

蘇煥智說,民進黨應比照在美、日派駐中國代表,建立制度化溝通管道;駐中國代表除了與中國對話、溝通之外,更應服務在中國的台灣人,保護台商的利益。

蘇煥智表示,民進黨駐中國的代表,必須有堅定捍衛台灣主權的立場,足以讓人民信賴,並在黨內具有足夠的分量,民進黨內人才濟濟,如前黨主席林義雄、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前副總統呂秀蓮、即將卸任黨主席的蔡英文等人都是很好的人選。……

前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儀深說,兩岸互動愈來愈密切的今天,民進黨不可能不與中國接觸。民進黨重量級人物、卸任黨主席應該可在適當時機,到中國參訪,在不預設前提的情況下,未嘗不可訪問中國。

民進黨新聞稿  2012-03-01

對於報載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昨稱「歡迎民進黨『基層人士』以適當身分來大陸走走看看」、「堅決反對民進黨『一邊一國』的『台獨』主張」、「搞『一邊一國』不符合台灣同胞的根本利益」云云,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今(1)日受訪表示,民進黨願意在不設政治前提和其他人為門檻的條件下,與對岸加強互動了解,也希望對岸能尊重台灣的多元聲音,真誠交往並體察台灣的主流民意。

羅致政表示,民進黨深知與中國交往,增進彼此了解的重要,也知道這樣的了解必須是透過實際的互動和接觸去了解。羅致政強調,民進黨從來都支持兩岸之間的正常來往,但也期待雙方秉持真誠、相互尊重,不預設人為的或政治的門檻,這樣才能真正助益於兩岸關係的和平進展。……

民進黨新聞稿  2012-03-05

針對中國國務院總理今日發表的「對台工作」相關內容,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今(5)日下午受訪表示,台灣是一個自由多元的社會,北京當局應該以更開放的心胸,不預設前提或條件下與台灣的多元社會互動,才不會對台灣的多元民意及選舉結果,產生錯誤的理解,或對兩岸情勢有所誤判,這樣,兩岸之間才能建立可長可久的穩定關係。

羅致政強調,主權獨立與堅持民主的生活方式,已是台灣社會超越藍綠的共識,民進黨做為擁有六百多萬張選票、46%支持度的最大在野黨,有責任讓對岸正確了解台灣人民的聲音,也希望對岸在與台灣交往時,能有這樣的認知,並對台灣長久以來多元民主的社會發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中央社  2012-03-14  11:22:35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14日電)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今天啟程前往中國,出席國台辦智庫「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516日在雲南舉辦的學術會議。羅致政受訪時表示,他是以教授身分前往,不代表黨。……

民進黨另一發言人林俊憲表示,兩岸關係研討會每年都會邀請很多學者專家到大陸開會,也包括綠營人士在列,學者出身的羅致政獲邀前往不意外,而前黨主席蔡英文卸任前說「從互動中了解中國」,代理黨主席陳菊也說「歡迎黨公職到中國訪問」。

中央社  2012-04-11  19:39:23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11日電)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登記參選民主進步黨主席,提出新兩岸政策指出……世界在變,中國在變,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要積極自信地與中國交往互動,讓中國完整地了解台灣,民進黨更要了解中國,不只是現在的經濟的中國,更應關注未來的、經濟以外的中國及更廣大的庶民中國;要用對話代替對抗,用互動追求互利互惠,促成共存共榮。……

中央社  2012-04-11  20:41:25

(中央社記者曾盈瑜台北11日電)……蘇貞昌上午表示,從台灣共識出發,堅守台灣價值,台灣未來應由全體國民決定;世界在變、中國在變,要積極自信與中國交流互動。民進黨不只要了解現在的中國,更應該關注未來的、經濟以外的中國及更廣大的庶民中國,以對話代替對抗,追求共存共榮。

被外界視為扁系的高志鵬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他贊成這個說法。他一直覺得民進黨員會不自覺排斥了解中國,聽到中國就下意識別過頭,包括他對這方面都做得不夠,但積極交往絕對有必要。黨主席參選人提出兩岸看法是好事,不應被基本教義派口誅筆伐。……

陳水扁
《壹週刊》568   2012-04-12 「天涯集」專欄
「鯨魚Hi-On」轉載

……民進黨中執會二月二十二日通過《總統敗選檢討報告》,主席蔡英文在會上倡議,應建立兩岸互動的新行為準則與機制建構,才不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被統戰對象。蔡英文強調「處理中國問題不是坐在家裡想就可以,必須了解中國,從互動中了解。」並說這是非常艱困的過程,我們必須替台灣找出一條路。……

民進黨人不是對中國事務不了解,而是有人偏不信邪,或是故意要將民進黨推向中國,並向國民黨的中國政策靠攏。選舉敗選,不是民進黨沒有獨立的「中國事務部」,或在北京未設置民進黨的「中國代表處」。民進黨內跑到中國交流、交心,甚至獲取利益者,不乏其人,也是公開的祕密。即使台聯的領導階層,在我的第二任還引介來自中國的人士,說只要我跟他見面,他會捐給民進黨五千萬元。

我跟北京打交道,八年總統的經驗與教訓,明的、暗的,我都領教過了。和平的橄欖枝,我丟出最多。……二○○二年我接任民進黨主席之前,也曾拋出將責由「中國事務部」主任陳忠信率團訪問中國,不為對岸所接受。中國的條件就是民進黨要放棄《台獨黨綱》,要修改〈台灣前途決議文〉,要接受「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中國共產黨絕對不可能改變,對台的政策「一個中國,終極統一」,除非民進黨妥協,共產黨是不可能讓步的。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不反對民進黨人到中國大陸去,但不要期待到中國可以改變中南海對台政策。吳敦義赴博鰲非朝貢,但還是改變不了中國不承認「中華民國」的現實。……

陳淞山
美麗島電子報  2012.08.15

……民進黨登陸的目標在那裏?除了「認識中國」之外,當然也希望藉此讓中國大陸更瞭解台灣、瞭解民進黨,但更重要的目的則是希望兩岸朝向更正常交流發展的軌道前進。……

在目前民、共政治對話與往來交流都因雙方各自的設限還很難開展之際,如何藉由「個人交流」做計劃性的統合規劃,再配合適時開展雙方「智庫與智庫」雙向對話與交流模式以強化彼此的政治認知與互信,避免雙方更多的政治誤解、歧見產生,就是民、共兩黨目前都可以克服技術障礙的重要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