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統獨之爭是內耗,謝長廷居心何在?

傅雲欽 2012.04.30

2012104日中國福建省漳州市東山島居民歡迎謝長廷回鄉認親拜祖。

民進黨人謝長廷在今年一月的總管選舉民進黨失利之後,最先主張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有問題,應改弦更張,向國民黨靠攏。他敢明目張膽發表這種親統的言論,可見他不但自己樂不思獨,還把台獨運動看得非常「衰小」,不把獨派放在眼裡。

這兩天,謝長廷更囂張,說的話更離譜了。謝長廷說在台灣內部,藍綠就統獨意識型態的鬥爭,消耗太多時間及精力,應結束這樣的內耗云云。「統獨之爭是內耗」,多麼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啊!這句話表面上似乎對統獨兩邊都罵,公平對待雙方,但其實只有統派才會說這種話。這是統派罵獨派的陳腔濫調。何以故?大中國意識是傳統觀念,深植人心,而台灣國意識是新觀念,有待「推銷」。統派是舊勢力,是既得利益階級,而獨派是新興勢力,「市場」有待開發。統派怕獨派挑戰,搶他們的「市場」,就用各種方法醜化台獨、打壓台獨。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統獨之爭是內耗」,是沒必要的,要趕快停止。不過,要停止的不是統派的打壓,而是獨派的「推銷」。因此,所謂「停止統獨之爭!」,其真意是:「獨派閉嘴!」在大中國意識深植人心的情況下,獨派怎能不為台灣國意識這顆新生的幼苗,爭取生存空間呢?獨派閉嘴不爭,獨派就死定了!

現在,「統獨之爭是內耗」這種說詞竟然出自於民進黨政客謝長廷之口,令人懷疑他到底是不是獨派。有人也許會為謝長廷辯解,說「統獨之爭是內耗」這句話在以前固然是統派打壓獨派的說法,但現在台灣已經獨立了,謝長廷說「統獨之爭是內耗」是叫統派閉嘴,不要再爭的意思云云。這種辯解不足採信。茲說明如下:

1)民進黨及傳統獨派把台灣「事實上獨立」的狀態,當作台灣已獨立建國。這是錯誤的。國際社會都不認為台灣是國家。連台灣內部的大多數人也不認為如此。民進黨及傳統獨派如果陶醉在台灣已獨立建國的迷思中,放棄與統派的鬥爭,就是要讓台灣繼續處在沒有國格的情況中。

2)就算台灣已獨立建國,民進黨及傳統獨派也認為這個國家還不正常,國家地位尚未確立。民進黨2007年通過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指出台灣尚有「國際關係不正常」、「憲政體制不正常」、「國家認同不正常」、「社會公義不正常」及「政黨競爭不正常」共五項不正常。因此,該決議文主張台灣要正名,制定新憲法,並在適當時機舉行公民投票,以實現台灣為正常國家。可見獨派與統派的鬥爭還有得拚。統獨怎麼可以停止鬥爭呢?

3)再進一步說,即使台灣的國家地位已經確立,但親中勢力仍然龐大,且目前在執政。照民進黨及傳統獨派的說法,親中勢力正朝「終極統一」的路上走,台灣很危險。在此情況下,在野的獨派如不與統派的鬥爭,難道要任由親中勢力出賣台灣,坐視不管嗎?

謝長廷說統獨之爭是內耗,那請問:藍綠陣營為了其他議題,如美牛進口、油電漲價、證券交易所得稅課徵、總管到立法院應詢、釋放陳水扁等,天天在鬥,天天在鬧。這是否也是內耗?如果謝長廷認為也是。那謝長廷應該移民到北韓去,那裡是一言堂,絕對沒有「內耗」,一定可以讓他耳根清淨。我想謝長廷的頭殼不會壞到這種程度。

由謝長廷說目前憲法要修改,門檻太高,對於憲法有不認同的部分,那是意識型態的問題,吵下去沒完沒了等語,可見他說會內耗的僅指修憲層次,或甚至制憲層次的統獨之爭。因這種議題吵來吵去,也沒有辦法修憲或制憲,故爭吵是內耗。至於美牛進口等具體民生議題,只是法律或行政命令層次的議題,法規要修改比較容易,在野黨應向執政黨力爭,故爭吵不是內耗。謝長廷這種說法也不可採信。茲說明如下:

1)政治鬥爭是否必要,是看改革運動者提出政治主張有無正當性,而不是看改革的困難度的高低。如果政治主張有正當性,改革的困難度高,也值得做。如果修憲或制憲的門檻高,就不去爭取改革,說去爭就是內耗,那台灣過去怎麼會有中央民意機關全面改選、總管直選、廢除國民大會等民主化的改革呢?這不是台灣民主運動「內耗」的成果嗎?

2)民進黨雖誤認台灣已是國家,但如上所述,他們2007年通過的「正常國家決議文」主張台灣要正名,制定新憲法,並在適當時機舉行公民投票,以實現台灣為正常國家。查正名、制憲、公投是修憲或制憲層次的問題。民進黨把這些當作奮鬥的目標,就是想繼續爭吵下去,直到達成,不是嗎?謝長廷身為黨員,敢說該決議文也是「歷史文件」而已,可以丟到一邊,不予遵守嗎?

謝長廷又說關於統獨等意識型態的議題,吵不完,要相罵的繼續去罵。民進黨要執政,就要跳脫這些議題,走出去,走向世界。提到兩岸,國民黨就贏過去了。兩岸對立只會變成國民黨的利益。民進黨要勇敢面對兩岸問題,才有機會執政云云。這段話終於讓人了解謝長廷說統獨之爭是內耗的用意了。茲分析如下:

1)所謂「走出去,走向世界」是什麼意思?國民黨執政有「走出去,走向世界」嗎?走不出去啊!民進黨執政八年有「走出去,走向世界」嗎?也走不出去嗎?謝長廷講這些幹什麼?看他的前後文,他所謂的「走出去,走向世界」其實僅指「走向對岸」而言。他認為民進黨再從事正名、制憲、公投等統獨之爭,會影響影響民進黨走向對岸,也因此影響民進黨的執政。

2)為什麼統獨之爭會影響民進黨走向對岸,也因此影響民進黨的執政呢?對岸反對台獨,並一再表示除非民進黨放棄台獨的立場,否則不跟民進黨交往。在此情形下,民進黨如果繼續跟藍營從事的統獨之爭,就是不放棄台獨的立場。這樣就不能拿到「走向對岸」的門票了。兩岸交往的事務就被藍營壟斷了。又台灣的大部分的選民重視兩岸交往的經濟利益,不重視台灣國格確立問題,因此,希望兩岸關係熱絡,不要因台獨議題而僵滯。在此情形下,民進黨如果繼續跟藍營從事的統獨之爭,會失去選票,無法執政。這是謝長廷由這次總管選舉失利,體悟出的道理。

3)站在台獨的立場去跟藍營從事統獨之爭,吃力不討好,難以執政。而執政好處多多,毋庸贅言。謝長廷認為民進黨應以執政為先。至於吃力不討好的統獨之爭,他認為由別的黨派,如台聯,去承擔。他說「要相罵的繼續去罵,民進黨不要,民進黨要執政」就是這個意思。「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讓別人去當,民進黨人只願意當大權在握的「袁世凱」。謝長廷真是聰明!

綜上論述,謝長廷說統獨之爭是內耗的用意,就是要民進黨不要再從事正名、制憲、公投等統獨之爭,以取得跟對岸交往的門票,這樣兩岸事務才不會被國民黨壟斷,民進黨才能進而取得執政所需的選票1983年謝長廷曾說「黨外民主運動要與台獨革命團體劃清界線」。這件事大家都淡忘了。三十年後的現在,民進黨在總管選舉失利之後,謝長廷說統獨之爭是內耗,民進黨不要再做。這也是要跟台獨革命團體劃清界線的意思,沒有什麼差別,只是他所謂台獨革命團體,現在似乎包括民進黨中支持「正常國家決議文」的人在內而已。他真是一以貫之啊!

● 相關拙作


-----------------------------
參考資料
-----------------------------

聯合報  2012.01.18 05:43 am  記者林政忠、林河名、鄭宏斌/臺北報導

……謝長廷說,很多人認為總統選輸是因為中國政策,民進黨要面對中國政策,並找出可以兼顧台灣尊嚴、主權,也能交流的替代方案,「黨綱要改也能改」。

他說,民進黨黨綱包括「台灣前途決議文」和「正常國家決議文」,如果不修改黨綱,未來空間有限;台灣需要共生共識,可以從憲法開始,他曾提過「憲法各表、不重疊共識」,承認中華民國憲法,對其中部分可保有不同意見,中國也應承認中華民國憲法有共識之處。……

中央社  2012.02.07  19:19:24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臺北7日電)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今天表示,民進黨兩岸政策應往中間靠,不要和國民黨差太多,去擠壓國民黨的票,不讓兩岸政策成為選舉議題,由台灣團結聯盟顧守本土派。

謝長廷在電台主持節目時表示,如果民進黨、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差距沒有那麼大,選舉就會很平順,可以講一些內政議題。至於要靠多近?謝長廷說,如果民進黨和國民黨的一樣,就沒有意義了;太靠近的話,獨派會不會跑光光?這必須思考。他說,「我的主張和看法是,民進黨要走中間,讓台聯顧本土的這一塊」。

對於民進黨主席選舉和組織改造,謝長廷也說,民進黨創黨時期定位是「運動的黨」,後來漸漸有一些轉變,有人說民進黨要設立常設性的部門專職選舉事務,但其實民進黨中央黨部的組織部、政策會等就是選舉機器。……

新頭殼 newtalk  2012.02.07  林朝億/臺北報導

針對民進黨兩岸政策,前行政院長謝長廷(7)日主持【有影上大聲-長仔限時批】廣播節目時表示,民進黨應該向中間靠攏,讓台聯去搶本土的票源,而民進黨則儘量把國民黨的票擠掉。……

謝長廷表示,一個政黨應該要檢討才會進步。但重點是需先確定民進黨的定位。他說,戒嚴時期組黨時,是以「運動的黨」作為定位,除了選舉外,還要推動社會、群眾運動。所以,黨並不純然是選舉機器。……

他說,民進黨執政時,他就主張高雄與廈門要交流;如果一直主張台灣要獨立建國,就會讓中國可以介入,也造成台灣社會分裂,選舉到時,也會變成主要的爭點。

謝長廷表示,如果兩岸政策跟國民黨比較接近,台灣社會就比較有共識,這時候就可以比較集中在內政議題。但太接近了,台灣的主體性也會沒有。但到底要多靠近,「如果一樣,就沒意義了,就看中國意思就好」。拿捏之間要如何處理,民進黨應該好好思考。

謝長廷認為,民進黨應該靠過去,走中間一點,把國民黨的票擠掉,讓台聯去搶本土的票。走中間,讓台聯顧本土這一塊,「我們一直逼,變成兩個完全本土的(政黨)。」

中國時報  2012-02-08  01:01朱真楷、鄭閔聲/臺北報導

民進黨將提出敗選總檢討,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昨日先鎖定兩岸議題開第一槍。他認為,民進黨的中國政策若與國民黨「拉得太開」,不僅讓對手有攻擊目標,台灣內部也會持續對立。他因此主張,民進黨應嘗試貼近國民黨的中國政策,藉此擠掉泛藍選票;至於台獨立場則交由台聯來捍衛。……

昨天謝長廷在個人的廣播節目上,就民進黨兩岸政策走向提出見解。他表示,雖然目前仍無法確定兩岸政策是否為大選失利主因,「但至少是個原因」。

謝長廷指出,雖然馬政府執政無能,但因為藍、綠的兩岸立場完全不同,使得國民黨在選舉期間得以訴諸兩岸緊張的策略,讓中國問題變成選戰主要癥結,導致民生、內政問題消失不見,馬英九得以轉移焦點。

謝長廷不諱言,如果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與對手拉得很開,並堅持「獨立建國」的立場,自然會讓台灣社會陷入對立,中國也可利用這股氛圍來支持國民黨,「我們(民進黨)就會很苦,不利選舉。

相反的,謝長廷強調,若藍、綠的中國政策能夠趨近,台灣就能凝聚共識,一起面對中國;而選舉時,兩岸議題也不會變得那麼重要,民進黨就可多談內政問題。至於該如何拿捏分寸,他強調至少要堅持台灣主體性,不能與對手完全相同。

但獨派勢力要如何回應?謝長廷說,台灣的本土政黨不是只有民進黨,較堅定的獨派會轉向支持台聯等獨派政黨,形成民進黨爭取國民黨的票源,讓台聯推動台獨,若能建立起這樣的模式,或許民進黨就能在大選中過半。……

聯合報  2012.02.08  03:08 am  記者林政忠、林河名/臺北報導

……選後總檢討,謝長廷日前拋出「修改黨綱」,遭到獨派抨擊。謝長廷昨天進一步指出,民進黨和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差很大,台灣要獨立建國,台灣社會將一直對立、中國又支持國民黨,「我們就很弱,不利選舉」

他表示,民進黨執政時,他就曾提過,高雄和廈門應建立密切關係,如果藍綠兩岸政策很接近,台灣就比較團結、有共識面對中國,兩岸政策也不會成為選舉爭點,民進黨可以主打國民黨執政無能、貧富不均、教育失敗等問題,「至於內容要多接近,可以討論,這部分要拿捏得剛剛好」

謝長廷說,台灣主體性和獨立現狀是民進黨基本主張,這和國民黨不一樣,有人擔心,兩岸政策若完全接近,獨派選票就會跑光光,但本土政黨還有台聯黨,民進黨和國民黨爭,民進黨則和台聯在單一選區合作民進黨走向比較中間,台聯顧本土這一塊,「綠營就會贏!」……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228 00:12  記者王鼎鈞/綜合報導

……針對選後檢討是否民進黨跟國民黨之間兩岸政策不同而影響勝敗的討論,謝長廷認為,兩岸政策不一定是主要原因,但卻是原因之一。但現在討論這議題很容易被曲解為因敗選失去信心而檢討政策。

謝長廷表示,過去2000年民進黨執政勝利時期,即看見此問題,所以應該不是問題。謝長廷認為這是一個策略選擇,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差異要擴大或者要縮小。如果差異太大,選舉時就會成為主要爭點,同時台灣內部也無法團結,如此一來,國民黨無能、貧富不均等問題就無法突顯。

謝長廷說,如果兩黨兩岸政策差異能縮小,台灣內部較能團結,較能有共識,選舉時兩岸議題就不會被突顯為這麼重要的議題。但是民進黨必須拿捏分寸,要和國民黨區隔,不能到最後都沒有差別。

他還說,民進黨應跟國民黨競爭,與本土政黨團結合作(如這次選舉中的台聯);「民進黨應該往中間靠,如有流失的選票可由本土政黨吸收,在單一大選時有默契合作,由一本土政黨代表,如此才能取得執政機會」。……

中央社  2012-04-28  18:25:53

(中央社記者黃進恭台中28日電)……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說,台灣要如何走出去,爭取更大利益。他認為,針對藍綠意識型態的鬥爭,台灣內部消耗太多時間及精力。

他表示,世界都在變化及進步,意識型態、統獨問題,講都講不完,台灣要結束這樣的內耗,更要積極走出去,進而走向世界,讓人有信心,也讓後代感到有前途。

謝長廷表示 ,他可以承擔所有的批評,也可以幫民進黨走向光明及勝利的路。他說,政黨就是要執政,執政才能幫人民解決問題

謝長廷說,執政才能服務人民,才有未來。如果繼續內耗糾纏不清,則沒有未來。他表示,生命有限,每一天都是生命的流失,要作一些對人民有幫助的事情

謝長廷表示,民進黨要和中國對話,要有信心不用害怕。他說,民主的社會,大家沒有私心,不是去大陸吃香喝辣,而是要說出台灣人的心聲和中國對話,他相信民進黨好好作,一定會贏。

聯合報  2012.04.28  08:56 pm 記者洪敬浤/即時報導

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今天下午到台中市,舉行新書發表會。謝長廷強調,大家都罵馬英九執政無能,但提到兩岸,國民黨就贏過去了,兩岸差異是國民黨的利益,台灣被藍綠困住太久,要相罵的繼續罵,民進黨要執政,就要走出去走向世界。

謝長廷也說,憲法要修改門檻太高,但經過七次修憲,已逐漸台灣化,對於不認同的部分,吵下去沒完沒了,把憲法當成台灣共識的平台與軌道,與中國對話與談判。

他強調,一中各表的框架下,台灣穩輸的,因為聯合國承認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改成憲法各表,同時承認兩部憲法,這樣才有對話基礎。

聯合報  2012.04.29 04:18 am  記者洪敬浤/台中報導

……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昨天在台中辦「未來,不一樣的台灣」新書簽書會。談到民進黨的兩岸問題,他說,台灣被藍綠困住太久,不管罵共產黨或罵台獨,都不能解決問題,「『兩岸對立』只會變成國民黨的利益」,民進黨要勇敢面對兩岸問題,才有機會執政。

謝長廷說,他常聽到綠營基層反映,碰到對岸的官員,把酒言歡做不到,怒目相視又失體,不知該如何互動?他說,其實,亂罵沒有必要,兩岸互動已難切割,從宗教、社團到宗親會,關係密密麻麻,還牽涉旅行社、飯店、交通、觀光業,「選舉時亂切割,只會切到自己」。

他強調,民進黨不能蒙著眼睛,假裝看不見,應勇敢面對,且展現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才能讓支持者安心,「不面對會走不出去,又連累到支持者」。

自立晚報  2012/4/29

【記者郭玉屏台北報導】……謝長廷在演講中說,2012年民進黨的總統大選會輸,是因為在兩岸關係上吃了虧,大家都說馬英九政府執政無能,但只要提到兩岸政策,國民黨就會贏,因為兩岸的對立是國民黨的利益。台灣被藍綠困住太久,應該要走出去、走向世界,要讓下一代對自己的前途有信心,勿再糾纏不。民進黨要走出去才會贏,也才能走出光明的路,民進黨要先執政才能為人民做事、做為台灣有幫助的事。

謝長廷表示,經過七次修憲後,憲法大部分已經台灣化,但目前憲法要修改門檻太高,對於不認同的部分,吵下去沒完沒了。以憲法各表,同時承認兩部憲法,這樣才能與中國有對話基礎及談判。

-----------------------------

吳成三(作者為台灣e店負責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訊科學博士)
Hi-On鯨魚網站  2008/02/06

……謝長廷在「為美麗島軍法審判辯護後,就經常深思整個台灣發展的問題,他的結論是,台灣不可能走革命路線,現況下也沒有革命的條件,『台灣人民內心深處有革命的情結,…所以很多人認為,體制內改革就是妥協,但又不敢革命,…』」(謝長廷人生這條路,呂政達著)。謝長廷很清楚知道必須克服泛綠人士濃厚的革命情愫,一九八三年他就提出「黨外民主運動要與台獨革命團體劃清界線」的主張。對於多年來糾纏不清的「黨外與台獨」這個政治結,他是第一個勇敢站出來加以澄清的人(一九八三年,民主人創刊號第十一頁,黃千芝)。

未來四年立法院民進黨立委席次不到四分之一,「自存」出現大危機,必須尋求與國民黨「共生」。因此有了契機,泛綠選民需要冷靜地認識謝長廷這幾年來一直被批判的「和解共生」的主張。其實早在一九八九年二月他發行的「新文化」雜誌首期就提出「新文化運動的目標就是要創造『共生』的進步文化,調合『自存』與『共生』,讓人類追求的共同價值和台灣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個體的價值觀串連起來。」(新文化第一期封面內頁)從台灣體制內民主改革的立場,多年來謝長廷的政治見解及行動策略是一致的。……

-----------------------------

民進黨  2007930  12屆第二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制定

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中國互不隸屬,互不治理。但中國國民黨威權與中國霸權的內外挑戰,形成當前台灣國家正常化的五大威脅。第一,中國對台灣全面的軍事、外交、經濟、文化和政治攻勢,以「一個中國原則」和「反分裂國家法」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危及台灣的國家主權與安全,壓縮台灣國際生存空間,造成「國際關係不正常」。第二,台灣至今仍沿用不當的中華民國憲法架構,導致民選政府無法正常運作,造成「憲政體制不正常」。第三,外來威權統治殘留的教育文化迷思和對本土文化的壓制與污名化,阻礙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造成「國家認同不正常」。第四,對特定身份團體的差別待遇,破壞以公民身份為基礎的社會團結,造成「社會公義不正常」。第五,中國國民黨長期擁有龐大不當黨產;助長賄選文化,黨國不分,破壞民主,造成「政黨競爭不正常」。

面對當前五大威脅,民主進步黨作為代表台灣人民確保獨立自主與追求民主正義的進步力量,應在「台獨黨綱」與「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正常國家決議文」,積極推動正名、制憲、加入聯合國、落實轉型正義與建立台灣主體性等作為,以實現台灣為正常國家。因此,我們提出下列主張:

一、從「命運共同體」的台灣認同感出發,深化台灣民主價值,強化台灣意識,並體認「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已很難在國際社會使用,因此應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且早日完成台灣正名,制定新憲法,在適當時機舉行公民投票,以彰顯台灣為主權獨立的國家。

二、為順應世界潮流,我國應以「公元」紀年。

三、政府應促進台灣國家認同,積極推動本土文化及母語,並落實教育台灣化於學校課程。

四、經濟發展應以國家安全、社會公義與永續發展為前提,使台灣國民享有尊嚴而幸福的生活。

五、政府應全面推動轉型正義,消除威權統治遺留的政治符號與資源分配不公,革新司法與檢調體制,追討中國國民黨不當黨產,平反並調查白色恐怖時期政治事件的真相。

民主進步黨認為,台灣要隨著時代進步,擺脫強權的宰制與不合理制度的束縛,積極追求正名、制憲、加入聯合國、落實轉型正義與建立台灣主體性,團結一致建立一個正常而偉大的民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