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動員戡亂,卻沒宣佈獨立的錯誤

傅雲欽 2012.04.19

199151日的中央日報第1
(圖:台大的阿杜

」是一種「動物」。「人」是下位概念,「動物」是上位概念。「動物」原則上包含人,但使用上有時會限縮其範圍,把人除外,僅指人以外的動物。例如,「不要虐待動物」中的「動物」就不包含人。因此,人雖是一種動物,但當我們提到某人時,通常會具體明確地說某人,不會說某動物,以免它被誤會是人以外的動物。一般只會說「李登輝這個人」,不會說「李登輝這個動物」。一般只會說「李登輝、江澤民這兩個人」,不會說「李登輝、江澤民這兩個動物」。

同理,「國家」是一種「政治實體」。「國家」是下位概念,「政治實體」是上位概念。「政治實體」原則上包含國家,但使用上有時會限縮其範圍,把國家除外,僅指國家以外的政治實體。例如,「政治實體不能成為聯合國的會員」中的「政治實體」就不包含國家。因此,國家雖是一種政治實體,但當我們提到某個國家時,通常會具體明確地說某國,不會說某政治實體,以免它被誤會是國家以外的政治實體。一般只會說「新加坡這個國家」,不會說「新加坡這個政治實體」。一般只會說「新加坡、馬來西亞這兩個國家」,不會說「新加坡、馬來西亞這兩個政治實體」。

李登輝昨天說,他執政時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時期之後,兩岸是各自獨立的「政治實體」,哪有一國兩區!?李登輝先生,你為什麼不說兩岸是各自獨立的「國家」呢?如果兩岸是兩個國家,你怎麼說是兩個政治實體呢?你是人就說「我是人」,怎麼說「我是動物」呢?你用「政治實體」一詞,就表示兩岸不是兩個國家。既不是兩國,就是一國。一國分成兩個政治實體,分區而治,這不是一國兩區,是什麼?你怎麼又否定一國兩區呢?

事實上,李登輝從未說兩岸是兩個國家,最多是說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加上「特殊的」三個字,可見還不是一般的國與國關係。好!現在假定「特殊的」三個字不存在,並假定李登輝昨天說的「政治實體」只是語病,應修正為較精確的「國家」,也就是「兩岸是各自獨立的國家」。但李登輝說:「當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中華民國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強調雙方是各自獨立的國家」,這句話也是大有問題。

李登輝說:「中華民國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似乎是「國家承認」。也就是,中共當年叛亂不是要跟國民黨逐鹿中原,問鼎中央政權,而是要將大陸從原來的大中國(中華民國)獨立出去,另外成立一個新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李登輝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就是在承認這個新成立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但事實是這樣嗎?

中共當年叛亂是要跟國民黨逐鹿中原,問鼎中央政權,而不是要將大陸從原來的大中國(中華民國)獨立出去,另外成立一個新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中共一貫的政策,迄今不變。人家中共不是要分裂大中國,以求獨立,因此根本沒有「子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讓「母國」中華民國來承認的問題。李登輝說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就是中華民國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國家,這是無的放矢,曲解歷史。

退一步而言,如果中共沒有分離獨立的意思表示,那如果台灣這邊有,也會造成兩岸分裂為兩國。但台灣曾有分離獨立的意思表示(會改變現狀才算)嗎?從來沒有。李登輝當年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這個動作算是台灣分離獨立的意思表示嗎?當然不是。李登輝當年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只是不再認為中共政權是大中國(中華民國)的叛亂團體而已,並無台灣脫離大中國獨立的意思。否則,李登輝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這一天199151日豈不是變成新的國慶日?現行的憲法怎麼可能還是一中憲法?

國共之爭既是逐鹿中原,問鼎中央政權,雙方都無分裂大中國成為兩個國家的意思。那李登輝當年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這個動作,只是「中華民國」政府在「反攻大陸無望」的情況下,不敢再堅持「你賊我漢」、「你小三,我大老婆」的立場,以為可以「你漢,我也漢」、「你是大老婆,我也是大老婆」,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合法性的政策宣告。也就是如李登輝自己所說的,「中華民國」政府不再用武力做為謀求國家統一的手段,如此而已,兩岸一中,只是暫時分治,將來還是要用和平的手段謀求國家的統一。

「中華民國」政府當年為了戡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亂,制定很多限制人民權利的法令。李登輝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使這些限制人民權利的法令也一併被廢止,讓台灣擺脫非常體制的桎梏,變得較為開放、民主、自由。但因國際法上,一個國家不能有兩個合法政府,如同一個男人不能有兩個老婆,故「中華民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合法性,等於無形中拋棄了自己的合法性,使自己淪為「賊」、「小三」、「叛亂團體」。因此,李登輝當年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這個動作,因沒有配合宣佈台灣獨立,可說是向對岸示弱、臣服,自我矮化,只差沒有繳械投降而已。

這種對外的自我矮化的效果,李登輝沒意料到,甚至也迄今不知不覺。否則,他怎麼常拿當年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作為他的政績呢?當然,李登輝主要是強調它對內讓台灣民主、開放的效用。不過,廢止對內限制人民權利的法令,讓台灣民主、開放不一定要終止對外(對岸)的戡亂。不終止對外(對岸)的戡亂也可以廢止對內限制人民權利的法令,讓台灣民主、開放。因此,如果是為了台灣的民主、開放,而終止對外(對岸)的戡亂,就不對了。

請注意,我不是說「中華民國」政府應繼續逐鹿中原,準備反攻大陸,戡對岸的亂,我是說「中華民國」政府如果不繼續逐鹿中原,戡對岸的亂,就要同時宣佈台灣獨立,改變大中國的憲政架構,不要只有宣佈終止戡亂而已。如果不宣佈台灣獨立,就不要宣佈終止戡亂(但如前所述,可廢止對內限制人民權利的法令),而維持名義上「你賊我漢」的身分,以免自我矮化。何況,在對岸從未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的合法性,且想用「反分裂國家法」,來戡「中華民國」政府的亂的情況下,「中華民國」政府怎麼可以片面讓步呢?可見李登輝片面宣佈終止動員戡亂,又沒宣佈獨立,真是讓「中華民國」政府在名分上虧大了。李登輝常就此洋洋得意,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啊!

▲ 199151日的中國時報第1

● 相關拙作


-----------------------------
參考資料
-----------------------------

自由時報  2012-4-19

〔記者李欣芳/屏東報導〕政府「一國兩區」說引發高度爭論。李登輝前總統昨引述他當年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時的宣示,不以武力做為謀求國家統一的手段,未來「將視中共為控制大陸地區的政治實體,我們稱它為大陸當局或中共當局」。李登輝強調,他當時已明確說明,兩岸是各自獨立的「政治實體」,哪有一國兩區

李登輝痛批,最可悲的是,馬總統對一國兩區爭論不敢負責,卻把責任都推給別人,還叫別人去講;吳伯雄曾擔任總統府秘書長,卻忘記歷史是怎麼演進過來的!他質疑這樣的政府反民主、反動、威權復辟。

李登輝昨在屏東與隨行媒體座談時,砲火四射。他說,身為領導者,不能便宜行事,一個中國、兩個地區,哪有這種事!這就像是說兩岸有九二共識,根本是「黑白講!」

李登輝引述歷史說,一八九五年的馬關條約,清國將台灣割給日本,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但舊金山和約並未交代台灣主權歸屬。

李登輝指出,一九九一年四月進行第一次修憲,透過制定「增修條文」,順利讓萬年國會走入歷史,同年四月廿二日所公佈的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中,為兩岸「人民交流」所產生的相關法律問題,建立「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的法源基礎;同年四月三十日,他宣布自五月一日零時終止動員戡亂時期,明確說明了兩岸是各自獨立的政治實體

他認為,在台灣的政治民主化過程中,中華民國已經台灣化了,「中華民國在台灣」,已轉變成為「中華民國台灣」;當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中華民國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強調雙方是各自獨立的政治實體,這樣的說明才是對台灣最有利。

李登輝強調,中華民國、台灣是我們國家的名稱,哪有一國兩區?台灣又不是香港或澳門;即使沒有聯合國的席次,全世界沒參加聯合國的國家也很多。……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2418 22:13

前總統李登輝18日傍晚表示,馬英九總統以憲法增修條文授權所制訂的國內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推論兩岸是「一國兩區」的政治定位,根本就是扭曲歷史,不負責的行為。他認為,「一國兩區」陷入「一中框架」,是反民主、威權復辟的主張。

李登輝指出,1991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就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而非一個合法政府,一個叛亂團體,或一個中央政府,一個地方政府的「一個中國」內部關係。李登輝表示,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目的就是為了在談判開始前,台北必須明確界定兩岸關係,使雙方對話有意義,以及保障國家尊嚴與人民利益。

李登輝強調,在台灣的政治民主化過程中,中華民國已經台灣化了,「中華民國在台灣」已轉變成為「中華民國台灣」。他說,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中華民國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強調雙方是各自獨立的政治實體,而這樣的說明才是對台灣最有利,也是符合事實的說法。

李登輝指出,當年「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提出,就是要明確向國際社會表示,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各自獨立的主權國家

李登輝表示,最近馬總統以憲法增修條文的授權制訂國內法,去推論兩岸是「一國兩區」的政治定位,這根本就是扭曲歷史,不負責的行為。李登輝強調,不論是「增修條文」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都不是針對國家定位的制憲立法,領導者不能便宜行事,黑白解釋。……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屏東報導】 2012.04.19 03:57 am

針對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大陸提出「一國兩區」,前總統李登輝昨天首度公開……反駁「一國兩區」說,中國大陸「是政治實體,不是,「兩岸是『一國兩區』?哪有這個代誌!」「領導者不能便宜行事、黑白講!」,台灣與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這是他的一貫立場。

總統說「一國兩區」主張是從李登輝開始,李不客氣回批「領導者不識歷史,亂亂講話」,「最可悲的是,馬總統一向敢說、敢做、不敢負責任,把責任推給別人!」

李登輝強調,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中,為兩岸「人民交流」所產生的相關法律問題,建立「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的法源基礎,規範對象則為「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的「人民」。這規定是一種對國內法的立法授權,不是對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對兩岸政治定位最關鍵的是,一九九一年五月一日零時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他在國際記者會上強調「我們已再度明確宣示,不以武力作為謀求國家統一的手段」,未來「將視中共為大陸當局或中共當局」,明確說明兩岸是各自獨立的「政治實體」,不是「一國兩區」。

-----------------------------

主辦單位:群策會‧台灣教授協會
協辦單位:‧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台灣智庫‧新台灣國策智庫
時間:201143010時~17時,519時~17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室(台北市徐州路2號)

議程

2011430

10:00~10:30 報到
10:30~11:00 開幕-李登輝 前總統
11:00~12:00 專題講演-蔡英文 民進黨主席
12:00~13:30 午餐時間

13:30~15:00 研討議題(一):終止動戡,關鍵的1991
主持人:黃輝珍 (台灣綜合研究院董事長)
與談人:張炎憲(台灣教授協會會長)~李登輝總統與1991年的關鍵年代
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1991年台灣的內外政治環境
盧世祥(資深媒體工作者)~終止動戡,從非常走向正常國家之路

15:00~15:20 茶敘時間

15:20~16:50 研討議題(二):終止動戡與國家定位
主持人:田弘茂(國策研究院院長)
與談人:李福鐘(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後蔣經國時代大陸政策的成形
姜皇池(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從國際法檢視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對台灣國家屬性之意義與影響
林文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

201151

09:10~10:40 研討議題(三):憲政改革
主持人:許志雄(嘉義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與談人:周志宏(台北教育大學人文法律研究所所長)~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對台灣人權與法治的影響
陳耀祥(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助理教授)~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的憲政改革與國家定位
黃國昌(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公投民主在台灣的實踐困境與展望-一個立基於憲法價值的考察視野

10:40~11:00 茶敘時間

11:00~12:30 研討議題(四):民主發展中李、蔣的政治改革比較
主持人:張炎憲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與談人:李永熾 (前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從思想層面論李、蔣的政治改革
林佳龍(台灣智庫創辦人暨董事)~台灣民主轉型中的菁英選擇論蔣經國與李登輝的領導典範
薛化元(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國家定位與政治改革李登輝與蔣經國總統任內的比較

12:30~13:30 午餐時間

13:30~15:30 圓桌論壇-民主化與國家定位
主持人:黃昭堂 (台灣獨立聯盟主席)
與談人:張炎憲(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許志雄(嘉義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陳明通(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薛化元(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15:30~16:20 李前總統致詞
16:20~16:30 閉幕

盧世祥(資深新聞工作者)
自由時報/星期專論  2011-4-24

一九九一年四月三十日,李登輝總統明令宣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次日廢止。這一宣告,終結了長達四十三年的動員戡亂時期,讓台灣擺脫非常體制的桎梏,朝正常民主憲政國家邁進。如今整整二十年,我們已是正常國家了嗎?

《臨時條款》是國民大會一九四八年以國家緊急需要為由,為蔣介石總統提供凌駕憲法的權力。條款以「臨時」為名,訂有兩年半期限。不過,其間不但「共匪」叛亂未能戡平,中央政府還「轉進」台灣,台灣自此陷入中華民國非常統治的深淵。尤有甚者,《臨時條款》從一九五四到七二年間歷經四次修改,總統竟成終身職,獨裁施政,「萬年國會」合法化,國大也趁機擴權;黨國當局顯然要以「臨時」為名,行「永久」少數統治之實。

《臨時條款》把中國內戰的非常體制帶到台灣,黨國當局本無「依法行政」觀念,為了延續並鞏固專制統治,且不惜架空國家根本大法,公民的基本自由及政治權利乃橫遭剝奪。以總統為例,不但集大權於一身,而且獨斷獨行,不論獨裁者或強人,在個人崇拜及造神的政治文化之中,台灣處於被壓抑的黑暗時期,迫害人權的錯冤假案不斷;獨裁者甚至身兼最高裁判者,異議人士的判生判死,「最高當局」紅筆一揮,截然兩分。

動員戡亂時期對台灣所造成的傷害,還在《臨時條款》架空憲法的同時,成為諸多惡法的來源,造成國家法令秩序難以回歸憲政常軌。這些法令剝奪人民自由與權利極大,諸如:《懲治叛亂條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戡亂時期貪污治罪條例》、《動員戡亂時期檢肅流氓條例》、《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動員戡亂時期集會遊行法》、《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都是明顯的惡法。

政治層面之外,《臨時條款》所禁錮的,也擴及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部門。在配合動員戡亂的大帽子之下,整個國家社會、人民生活都由黨國當局全面掌控;只有在民主化潮流風起雲湧之後,才略見鬆綁,台灣久被壓抑的社會多元而充沛的民間活力,方得展現。

另外,黨國當局假公濟私,於「國庫通黨庫」的通案之下,由其「從政同志」全力配合,尤其特許事業生財有道,中國國民黨累積多到連自己都數不清的財產,成為全球最有錢的政黨。在至今還有待實現轉型正義的台灣,百年老店近年雖經常傳出「處理黨產」之說,甚至鬧裁員,相較於「阮囊羞澀」的在野黨,家大業大的政黨仍然是政治公平競爭之路的大石頭。

台灣要走向民主憲政之路,必須揚棄戰後從中國帶來、與這塊土地格格不入的憲法,為台灣打造一部合適實用的根本大法。不過,制憲難度甚高,李登輝總統選擇走「寧靜革命」之路,以革除非常法令、惡法之首的《臨時條款》為目標。他掌握民主潮流時勢,以無比堅定的決心,化解重重阻力,主導憲政改革。

台灣從非常邁向正常之路,因此有一個大致不差的開步走。然而,二十年後看來,這一國家社會的艱鉅改造工程不但仍未完成,有時還不免遭到逆流反撲,呈現不進反退的現象。

從最基本的說起。時至今日,我們國家叫啥名字,內外難以搞定。這個國家立足台灣,以「中華民國」自稱,在國際社會「中華台北」卻是常見稱號。近年,隨著新黨國體制班師回朝,外交休兵,不待中國進逼,國號不但求「台灣」不可得,「中國台灣」、「中國台北」、「台灣,中國一省」之類把台灣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名號時常出現。更不堪的,即使在國內,馬英九政府宣稱奉行「一中各表」政策,實務上每遇中國來人,幾乎所有帶有「中華民國」的國家稱號、旗歌、官銜,一概見棄不敢表。實質言之,李登輝總統當年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如今我們的國家卻離「台灣」與「中華民國」都越來越遠。

更嚴重的,過去七次修憲,只解決權力的分配與運作,不足以建構適合台灣、可長可久的新憲法。創制新憲既困難重重,修憲也因高門檻而有待努力,足以讓公眾行使直接民權的公民投票本來是可以另闢的蹊徑,但是,遭民主逆流長期阻撓,公投橫遭「鳥籠」框制,近年提案在交付社會公決之前,即屢受技術杯葛而胎死腹中,包括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日前駁回台聯黨所提ECFA訴訟案。

國家社會仍未臻正常之境,不只反映於政治層面。文化上,受「中國化」或「去台灣化」荼毒,多數人民對自己土地的歷史、地理、人文極其茫然,台灣早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母語瀕臨滅絕的危險地區,教育及傳播仍受制大中國舊勢力及舊思維。經濟產業方面,「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籃子」原係常識,台灣卻把絕大部分經貿投注敵對的中國;把「中國化」等同「國際化」,一切「鎖定中國」的結果,經貿自主、產業轉型、薪資所得都受其拉扯,向下沉淪,整體經濟依賴中國猶如糖尿病患之於胰島素。

此外,民主轉型所實現的正義明顯不足。二二八事件、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等威權時代重大政治案件,幾十年來真相不明,元凶未受追究,錯誤無以矯正,公理未得伸張。至於更重要的正名、制憲、追索黨產、司法獨立公正、媒體不黨不私、去除兩蔣崇拜、扭轉教科書「去台灣化」偏差等等,也都是尚未實現的正義。台灣的民主因此在形式上雖有轉型,根基顯然並不牢靠,黨國體制的舊勢力乃得以反撲而班師回朝,所作所為且陷台灣於險境。吾人回顧二十年前所開啟的從非常邁向正常國家崎嶇之路,擺在眼前的事實顯然是,「寧靜革命未竟全功,國人仍須努力以赴」。

中央社  2011/04/30  14:10:02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30日電)……前總統李登輝與蔡英文今天出席群策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20週年紀念研討會」。李登輝致詞說,他終止動員戡亂,代表國共內戰結束,透過一連串修憲,用變通方式,凍結中華民國憲法,實施以台灣為主體而量身修訂的增修條文,無法透過制訂新憲法一步到位,他真不滿意,但在當時政治環境,是不得不然。

李登輝說,台灣雖擁有民主制度,但還不是一個正常國家,主體意識尚未完全建立,反動者如今掌握國家機器,享受民主果實,卻回頭打壓台灣民主發展,要有取回政權的決心,只要有信心,台灣絕對會落實制憲正名,完成正常國家的目標。……

自由時報  2011-5-1

〔記者林恕暉、彭顯鈞/台北報導〕前總統李登輝昨天主持「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二十周年研討會」開幕式時表示,台灣有民主制度,但不是一個正常國家,主體意識無法建立,民主改革的反動者仍掌握國家機器,扭曲台灣主體意識,反過來打壓民主發展。他呼籲大家只要能團結、有信心,「台灣絕對能完成制憲、正名的目標」。……

李登輝說,一九九一年四月三十日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結束超過四十三年的動員戡亂時期,鬆綁壓迫台灣的憲政枷鎖;但他接任總統時,面對非常強大的保守勢力,堅持利益不願放棄,他為了推動改革,拜訪所有老國代,答應提供一筆錢讓他們好好退休,才順利修憲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讓萬年國會民意代表退職。

李登輝強調,他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就是要終止統一中國神話、終止中國法統,「但改革不是那麼容易,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他設置國統會,拉高兩岸統一標準,就是要向世界宣示,「我們不要反攻大陸」、「我們與中國是兩個國家」。

中央日報網路報  2011-05-02  07:54:27

李登輝於四月三十日說,二十年前他以總統身份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為的是要「終止中國統一的神話」,但「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設置國家統一委員會,向世界宣告,「我們不要反攻大陸」,「我們與中國是兩個國家」。

當年李氏兼任國統會主任委員,原本由他自己說明國統會的意涵,最為權威,問題是他在位時與下台時的說法南轅北轍,應由社會做出公評。

設置國統會是要「終止中國統一的神話」嗎?李氏在國統會的第一次會議,明確表示是要「加速國家統一進程」。其後的十多次會議,他每一次都強調「國家統一」,未曾講過「終止統一」。

所謂「我們與中國是兩個國家」,也只是李氏現在的說法,當年並非如此。他在位時,不只是在國統會會議上,也以總統身份無數次向台灣民眾與國際友人表示,「中國只有一個」,「台灣和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份」。

除了設置國統會外,李氏也主持訂定國家統一綱領,以「一個中國」和「國家統一」為國統綱領的精神和目標。他為此派遣重要官員到美、日等國家說明國統綱領,也在台灣黨、政、軍、學各界宣導國統綱領。一直到他1996年當選第一位民選總統時,還在就職演說中的結語大聲宣示:「到二十一世紀,兩岸中國人必將完成和平統一的歷史大業!」

如今,李氏強力扭曲國統會面貌與實質,同時表明台灣應「正名、制憲」,以變成「正常國家」,這就把國統會形容成他推動台獨的步驟之一。另據陳水扁透露,「四不一沒有」中的「沒有廢除國統會、國統綱領的問題」,來自李登輝告訴扁:國統會、國統綱領是兩大支柱。這難道也是李氏指導扁搞台獨的策略嗎?……